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五十六宇集古方八陣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21:29:55

散陣
仲景麻黃湯一
治太陽經傷寒, 發熱無汗, 惡寒及身痛。 此峻逐陰邪之方也。 麻黃, 桂枝, 各三兩。 甘草, 一兩。 杏仁, 七十個。 右四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黃減二升, 去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半, 去柤。 溫服八合, 覆取微汗。

麻黃加朮湯二
治風濕。 即前方加白朮四兩。

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三
治少陰傷寒, 始得之, 脈雖沉而反發熱者, 此陰分之表證也, 宜此主之。 並治寒氣厥逆, 頭痛, 脈沉細者。 麻黃去節, 細辛 各二兩。 附子 一枚, 炮去皮, 切八片。 右三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減二升, 去上沫, 內藥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金匱]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四
治風濕一身盡痛, 發熱, 日晡劇者。 因汗出當風, 或久傷取冷所致。 麻黃去節湯泡, 薏仁 各半兩。 甘草炙 一兩。 杏仁 十個, 去皮尖, 炒。 右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 煮八分。 溫服取微汗, 避風。

仲景麻黃附子甘草湯五
治少陰傷寒, 二三日, 無別證, 用此微發其汗, 並治風濕通身浮腫。 麻黃去節, 甘草炙, 各三兩。 附子, 一枚, 炮去皮。 右三味, 以水七升, 先煮麻黃兩沸,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金匱]麻黃甘草湯六
治腰已上水腫者, 宜此汗之。 麻黃, 半兩。 甘草, 二錢半。 右咀。 用水二鍾, 先煮麻黃三四沸, 去沫, 入甘草, 再煎至八分。 食遠熱服取汗。 有人患氣喘, 積久不瘥, 遂成水腫, 服此效。

仲景大青龍湯七
治傷寒頭痛發熱, 無汗而煩躁。 麻黃, 三錢。 桂枝, 生薑, 各一錢。 杏仁, 五枚。 甘草, 五分。 大棗, 一枚, 此非古數。 石膏, 半雞子大一塊。 水一鍾半, 煎分二服。

仲景小青龍湯八
治傷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氣, 嘔噦而欬, 發熱, 或渴, 或利, 或小水不利, 小腹滿而喘, 並治肺經受寒, 欬嗽喘急, 宜服此以發散表邪。 麻黃去節, 桂枝, 芍藥, 甘草, 細辛, 乾薑, 各三兩。 半夏 五味, 各半升。 右八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按: 右方乃仲景古法, 今當隨證輕重, 酌宜用之。

仲景桂枝湯九
治太陽經傷風, 發熱, 自汗, 惡風。 桂枝, 芍藥, 生薑, 各三兩。 甘草, 二兩。 大棗, 十二枚。 右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 去滓。 適寒溫服一升。 服已須臾, 食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溫覆一時許, 令遍身微似有汗者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 病必不除。

桂枝加黃耆湯十
治黃疸脈浮者, 當以汗解之。 即前桂枝湯加黃耆二兩。

桂枝加大黃湯十一
即前桂枝湯內加大黃一兩。

栝蔞桂枝湯十二
治痙。 即前桂枝湯加栝蔞根二兩。

仲景桂枝人參湯十三
治太陽傷寒, 表裏不解, ?熱下利者。 桂枝去皮, 炙甘草, 各四兩。 白朮, 人參, 乾薑, 各三兩。 右五味, 以水九升, 先煮四味取五升, 後內桂枝, 更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再夜一服。

仲景桂枝麻黃各半湯十四
治太陽傷寒如瘧狀, 發熱惡寒, 不能得汗, 熱多寒少而身癢者。 桂枝去皮, 麻黃去節, 芍藥, 甘草炙, 生薑切, 各一兩。 大棗, 四枚, 擘。 杏仁, 二十四個, 湯浸, 去皮尖。 右七味, 以水五升, 先煮麻黃一, 二沸,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一升八合, 去滓。 溫服六合。

桂枝附子湯十五
方在熱陣三十。 治傷寒風濕身痛。

桂枝甘草湯十六
方在熱陣四四。 治過汗心悸。

桂枝葛根湯十七
方在痘疹三七。 解散寒邪。

仲景柴胡桂枝湯十八
治傷寒發熱, 微惡寒, 支節煩疼, 微嘔, 心下支結, 外證未去者。 柴胡四兩。 桂枝去皮, 人參, 黃芩, 芍藥, 生薑, 各一兩半。 甘草炙, 一兩。 半夏, 二合半。 大棗, 六枚, 擘。 右九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

仲景小柴胡湯十九
治邪在肝膽半表半裏之間, 寒熱往來, 喜嘔, 或日晡發熱, ?痛耳聾, 鬱怒痎瘧等證。 柴胡, 半斤。 半夏, 半升。 人參, 黃芩, 生薑, 甘草, 各三兩。 大棗, 十二枚, 擘。 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若胸中煩而不嘔, 去半夏, 人參, 加栝蔞實一枚。 若渴者, 去半夏, 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 栝蔞根四兩。 若腹中痛者, 去黃芩, 加芍藥三兩。 若?下痞?, 去大棗, 加牡蠣四兩。 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 去黃芩, 加茯苓四兩。 若不渴, 外有微熱者, 去人參, 加桂三兩, 溫覆取微汗愈。 若欬者, 去人參, 大棗, 生薑, 加五味子半升, 乾薑二兩。 按: 右方乃漢時古數也, 今方改用, 柴胡, 二, 三錢。 半夏, 黃芩, 各一, 二錢。 人參, 二, 三錢。 甘草, 五, 七分。 右加薑, 棗, 水煎服。

薛氏加味小柴胡湯二十
亦名柴胡梔子散。 治乳母肝火發熱, 致兒為患, 及風熱生痰等證。 即前方加丹皮, 梔子。

[良方]加味小柴胡湯二一
治傷寒?痛, 及少陽厥陰熱瘧。 即前方小柴胡湯加枳殼?炒, 牡蠣粉。 加薑三片, 棗二枚, 水二鍾, 煎服。

加減小柴胡湯二二
治脈弦, 寒熱, 腹中痛。 即前小柴胡湯去黃芩, 加芍藥。 君薑, 棗, 水煎服。

柴胡石膏湯二三
治少陽陽明外感挾火, 頭痛口乾, 身熱惡寒拘急。 柴胡 二錢。 石膏 三錢。 甘草, 一錢。 右用薑, 水煎服。 氣虛者加人參。

大柴胡湯二四
方在攻陣七。 治表證未除, 裏證又急, 汗下兼行, 宜此。

柴平湯二五
方在和陣二三三。 治濕瘧一身盡痛。

柴苓湯二六
方在和陣一九二。 治身熱煩渴泄瀉。

加減柴苓湯二七
方在和陣一九三。 治諸疝。 和肝腎, 順氣除濕。

仲景四逆散二八
治陽氣亢極, 血脈不通, 四肢厥逆, 在臂脛之下者。 若是陰證, 則上過於肘, 下過於膝, 以此為辨, 乃不當用此也。 柴胡, 芍藥, 甘草, 枳殼, 各等分。 為細末。 每服二錢, 米飲調下, 日三服。 嗽加五味子, 乾薑各五分。 悸者, 加桂五分。 腹痛, 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泄利下重者, 濃煎韭白湯調服。

仲景葛根湯二九
治太陽陽寒, 項背強几几, 無汗惡風, 及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者。 此即桂枝湯加麻黃, 葛根也。 葛根, 四兩。 麻黃去節, 生薑, 各三兩。 桂去皮, 芍藥, 甘草炙, 各二兩。 大棗, 十二枚, 擘。 右七味, ?咀。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 葛根減二升, 去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不須啜粥, 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升麻葛根湯三十
治傷寒陽明經證, 目痛鼻乾不眠, 無汗惡寒發熱, 及小兒瘡疹疫癘等證。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 各等分。 水二鍾, 煎一鍾。 寒多熱服, 熱多溫服。

柴葛解肌湯三一
此[槌法]加減方。 治足陽明證, 目痛鼻乾不眠, 頭疼, 眼眶痛, 脈微洪者。 柴胡, 乾葛, 甘草, 黃芩, 芍藥, 羌活, 白芷, 桔梗。 水二鍾, 薑三片, 棗二枚。 [槌法]加石膏末一錢煎之, 熱服。 本經無汗惡寒者去黃芩, 冬月加麻黃, 他時加蘇葉。

葛根?白湯三二
治傷寒已汗未汗, 頭痛。 葛根, 芍藥, 川芎, 知母, 各二錢。 生薑, 二錢。 ?白, 五寸。 水二鍾, 煎一鍾服。

連鬚?白湯三三
治傷寒已汗未汗, 頭痛如破。 連鬚?白切, 半片。 生薑, 二兩。 水三鍾, 煎一鍾半, 分二服。

[局方]參蘇飲三四
治四時感冒傷寒, 頭痛發熱, 惡寒無汗, 及傷風欬嗽聲重, 涕唾稠粘, 潮熱往來。 此藥解肌寬中, 孕婦傷寒, 痘疹並治。 人參, 蘇葉, 乾葛, 前胡, 陳皮, 枳殼, 半夏, 茯苓, 各八分。 木香, 桔梗, 甘草, 各五分。 水二鍾, 薑五片, 棗一枚, 煎八分。 熱服。

加減參蘇飲三五
方在痘疹三四。 治痘疹初熱見點, 解利之藥。

敗毒散三六
亦名人參敗毒散。 治四時傷寒瘟疫, 憎寒壯熱, 風濕風眩項強, 身體疼痛, 不問老少皆可服。 或嶺南煙瘴之地, 疫癘時行, 或處卑濕, 腳氣痿弱等證, 此藥不可缺, 日三服, 以效為度。 人參, 茯苓, 枳殼, 甘草, 川芎,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桔梗, 各等分。 水一鍾半, 薑三片, 煎服。 或為細末, 沸湯點服。

加味敗毒散三七
方在外科四一。 解利足三陽熱毒, 寒熱如瘧。

荊防敗毒散三八
方在痘疹三一。 發散痘俱可用。

[局方]五積散三九
治感冒寒邪, 頭疼身痛, 項背拘急, 惡寒嘔吐, 肚腹疼痛, 及寒濕客於經絡, 腰腳骨髓酸痛, 及痘瘡寒勝等證。 當歸, 麻黃, 蒼朮, 陳皮, 各一錢。 厚朴製, 乾薑炮, 芍藥, 枳殼, 各八分。 半夏炮, 白芷, 各七分。 桔梗, 炙甘草, 茯苓, 肉桂, 人參, 各五分。 川芎, 四分。 水二鍾, 薑三片, ?白三莖, 煎八分。 不拘時服。 又歌曰: 痢後遍生腳痛風, [局方]五積自能攻。 就中或卻麻黃去, 酒煮多多服見功。

十神湯四十
治時氣瘟疫, 感冒風寒, 發熱憎寒, 頭痛欬嗽無汗。 此藥不拘陰陽兩感, 一切發散宜此。 紫蘇, 乾葛, 升麻, 芍藥, 各一錢。 麻黃, 川芎, 甘草, 各八分。 白芷, 陳皮, 香附, 各六分。 水二鍾, 薑三片, 煎服。

東垣升陽散火湯四一
治胃虛血虛, 因寒邪鬱遏陽氣, 以致肌表俱熱如火, 捫之烙手。 此火鬱發之之劑也。 升麻, 葛根, 羌活, 獨活, 芍藥, 人參, 各五分。 防風, 炙甘草, 各三分。 生甘草, 二分。 柴胡, 八分。 水一鍾半, 加生薑三片, 煎服。 忌生冷。

升陽益胃湯四二
方在和陣二五。 治秋燥行令, 陽氣漸, 衰惡寒體倦。

聖散子四三
治一切山嵐瘴氣, 時行瘟疫, 傷寒風濕等疾, 有非常之功, 如李待詔所謂內寒外熱, 上實下虛者, 此藥尤效通神。 宋嘉祐中, 黃州民病疫瘴大行, 得此藥痊活者不可勝紀, 蘇東坡撰文勒石以廣其傳, 聖散子之功益著。 徽州鄭尚書在金陵, 用此方治傷寒, 活人甚眾。 故知其大能發散寒濕, 驅除瘴瘧, 實有超凡之效也。 蒼朮製, 防風, 厚朴薑炒, 豬苓, 澤瀉煨, 各二兩。 白芷, 川芎, 赤芍藥, 藿香, 柴胡, 各半兩。 麻黃, 升麻, 羌活, 獨活, 枳殼, 吳茱萸泡, 細辛, 蒿本, 茯苓, 各七錢。 石菖蒲, 草豆蔻, 良薑, 各八錢。 甘草, 二兩半。 大附子, 一枚。 右為粗末。 每服三錢, 水二鍾, 棗一枚, 煎八分。 稍熱服。

易老九味羌活湯四四
一名羌活沖和湯。 治四時不正之氣, 感冒風寒, 憎寒壯熱, 頭疼身痛, 口渴, 人人相似者, 此方主之。 羌活, 防風, 蒼朮, 各一錢。 白芷, 川芎, 生地, 黃芩, 甘草, 各錢半。 細辛, 七分。 水二鍾, 薑三片, 棗一枚, 煎八分。 熱服取汗。 有汗者, 去蒼朮, 加白朮; 渴者, 加葛根, 石膏。

六神通解散四五
方在寒陣十五。 治發熱頭痛, 脈洪身熱無汗。

[局方]消風百解散四六
治四時傷寒, 頭痛發熱, 及風寒欬嗽, 鼻塞聲重, 或喘急。 荊芥穗, 麻黃, 白芷, 苔朮, 陳皮, 各一錢。 甘草, 五分。 水一鍾半, 加薑, ?煎八分。 熱服。 嗽甚者加烏梅一個。

[局方]消風散四七
一名人參消風散。 治風熱上攻, 頭目昏眩, 鼻塞聲重, 及皮膚頑麻, 癮疹瘙癢等證。 荊芥穗, 炙甘草, 人參, 川芎, 防風, 羌活, 薄荷, 蟬蛻炒, 殭蠶炒, 茯苓, 各二錢。 陳皮, 厚朴, 各一錢。 右為末。 每服二, 三錢, 茶清調服, 瘡癬溫酒下。

子和消風散四八
照前方, 但無荊芥, 防風, 薄荷, 甘草四味。

二味消風散四九
治皮膚搔癢不能忍。 蘇州薄荷葉, 蟬蛻去頭足土, 各等分。 右為末。 食遠溫酒調下二錢。

[大旨]黃芩半夏湯五十
專治寒包熱, 兼治表裏。 芩酒炒, 半夏, 麻黃, 紫蘇, 桔梗, 枳殼, 杏仁, 甘草, 等分。 水二鍾, 薑三片, 棗二枚, 煎八分。 食遠服。 天寒加桂枝。

[金匱]續命湯五一
治中風肢體不收, 口不能言, 冒昧不知痛處, 拘急不能轉側, 並治但伏不得臥, 欬逆上氣, 面目浮腫。 麻黃去節, 人參, 當歸, 石膏, 桂枝, 川芎, 乾薑, 甘草, 各三兩。 杏仁, 四十枚, 去皮尖。 右九味, 以水一斗, 煮取四升, 溫服一升。 當小汗, 薄覆脊, 憑几坐, 汗出則愈。 不汗更服。 無所禁忌, 勿當風。

[千金]小續命湯五二
通治八風五痺痿厥等證, 又於六經分別隨證加減用之。 麻黃去節, 人參去蘆, 黃芩去腐, 芍藥, 甘草炙, 川芎, 白朮, 防己, 杏仁去皮尖炒, 官桂, 各一兩。 防風, 一兩半。 附子炮去皮臍, 半兩。 右?咀。 每服五錢, 用水一鍾半, 加薑五片, 棗一枚, 煎八分。 溫服。 春夏加石膏, 知母, 黃芩, 秋冬加官桂, 附子, 芍藥。 可隨證增減諸藥用。 附雲岐子加減法: 如精神恍惚, 加茯苓, 遠志。 心煩多驚, 加犀角。 骨節間煩疼有熱者, 去附子, 倍芍藥。 朋間冷痛, 倍用桂枝, 附子。 燥悶, 小便澀, 去附子, 倍芍藥, 入竹瀝一合煎。 臟寒下痢, 去防己, 黃芩, 倍附子, 白朮一兩。 熱痢, 減去附子。 腳弱, 加牛膝, 石斛各一兩。 身痛, 加秦艽一兩。 腰痛, 加桃仁, 杜仲各半兩。 失音, 加杏仁一兩。 自汗者, 去麻黃, 杏仁, 加白朮。 春加麻黃一兩。 夏加黃芩七錢。 秋加當歸四兩。 冬加附子半兩。

[千金]大續命湯五三
即前方[金匱]續命湯去人參, 加黃芩, 荊瀝。 [元戎]方用竹瀝。

續命煮散五四
補虛消風, 通經絡, 行氣血, 除瘈瘲疼痛。 人參, 熟地黃, 當歸, 川芎, 芍藥, 防風, 荊芥, 獨活, 細辛, 葛根, 甘草, 遠志, 半夏, 各五錢。 桂心, 七錢半。 右每服一兩, 水二鍾, 生薑三片, 煎八分。 溫服。 汗多者, 加牡蠣粉一錢半。

[寶鑑]秦艽升麻湯五五
治中風手足陽明經, 口眼喎斜, 四肢拘急, 惡風寒。 升麻, 葛根, 甘草炙, 芍藥, 人參, 各半兩。 秦艽, 白芷, 防風, 桂枝, 各三錢。 每服一兩, 水二鍾, 連鬚?白頭三莖, 煎至一鍾。 食後稍熱服, 避風寒臥, 得微汗即止。

愈風湯五六
治中風諸證, 當服此藥, 以行導諸經, 則大風悉去, 縱有微邪, 只從此藥加減治之。 若初覺風動, 服此不致倒仆, 此乃治未病之要藥也。 羌活, 甘草, 防風, 當歸, 蔓荊子, 川芎, 細辛, 黃耆, 枳殼, 人參, 麻黃, 白芷, 甘菊, 薄荷, 枸杞子, 知母, 地骨皮, 獨活, 秦艽, 黃芩, 芍藥, 蒼朮, 生地黃, 各四兩。 肉桂, 一兩。 右?咀。 每服一兩, 水二鍾, 生薑三片, 煎七分。 空心臨臥服。 空心一服, 吞下二丹丸, 謂之重劑。 臨臥一服, 吞下四白丹, 謂之輕劑。 假令一氣之微汗, 用愈風湯三兩。 加麻黃一兩, 作四服, 加薑五, 七片, 空心服, 以粥投之, 得微汗則佳。 如一旬之通利, 用愈風湯三兩, 加大黃一兩, 亦作四服, 每服加生薑五, 七片, 臨臥煎服, 得利為度。 又潔古羌活愈風湯: 即同前方加柴胡, 杜仲, 半夏, 厚朴, 防己, 白茯苓, 前胡, 熟地黃, 石膏等丸味, 共三十三味, 云治肝腎虛, 筋骨弱, 言語艱難, 精神昏憒, 風濕內弱, 風熱體重, 或瘦而一肢偏枯, 或肥而半身不遂。 心勞則百病生, 心靜則萬邪息, 此藥能安心養神, 調陰陽, 無偏勝。 景岳曰: 中風一證, 病在血分, 多屬肝經, 肝主風木, 故名中風, 奈何自唐宋名家以來, 竟以風字看重, 遂多用表散之藥。 不知凡病此者, 悉由內傷, 本無外感, 既無外感而治以發散, 是速其危耳。 若因其氣血留滯, 而少佐辛溫以通行經絡則可, 若認為風邪, 而必用取汗以發散則不可。 倘其中亦或有兼表邪而病者, 則諸方亦不可廢, 故擇其要者詳錄之, 亦以存古人之法耳。

胃風湯五七
治虛風能食, 牙關緊急, 手足搐攣, 胃風面腫。 白芷, 一錢二分。 升麻, 二錢。 葛根, 蒼朮, 蔓荊子, 當歸, 各一錢。 甘草炙, 柴胡, ?本, 羌活, 黃檗, 草豆蔻, 麻黃, 各五分。 水二鍾, 薑三片, 棗二枚, 煎八分。 溫服。

地黃散五八
治中風四肢拘攣。 乾地黃, 甘草炙, 麻黃去節, 各一兩。 右?咀。 用酒三升, 水七升, 煎至四升, 去柤, 分作八服。 日進二服, 不拘時。

東垣羌活附子湯五九
治冬月犯寒, 腦痛齒亦痛, 名曰腦風。 羌活, 蒼朮, 各五分。 製附子炮, 麻黃, 防風, 白芷, 殭蠶, 黃檗, 各七分。 升麻, 甘草, 各二分。 黃耆, 三分。 佛耳草, 無嗽不用。 水一鍾半, 煎八分。 溫服。 一方有細辛。

[寶鑑]羌活附子湯六十
方在熱陣三五。 治呃逆。

羌活勝風湯六一
治兩眼眵多眊燥, 緊澀羞明, 赤脈貫睛, 頭痛鼻塞, 腫脹涕淚, 腦顛沉重, 眉骨痠疼, 外翳如雲霧絲縷, 秤星螺蓋。 羌活, 防風, 荊芥穗, 白芷, 獨活, 柴胡, 薄荷葉, 白朮, 桔梗, 前胡, 枳殼, 甘草, 川芎, 黃芩, 各五分。 水二鍾, 煎一鍾。 熱服。

[聖惠]川芎散六二
治偏正頭風疼痛。 川芎, 羌活, 細辛, 香附, 槐花, 甘草炙, 石膏, 各半兩。 荊芥穗, 薄荷, 菊花, 茵陳, 防風, 各一兩。 右為末。 每服二錢, 食後茶清調服。 忌動風物。

[玉機]川芎散六三
治風熱頭痛不清及目病。 川芎, 三分。 羌活, 防風, ?本, 升麻, 甘草, 各一錢。 柴胡, 七分。 黃芩, 炒, 黃連, 各四錢。 生地, 二錢。 右為末。 每服一, 二錢, 茶清調下。

[局方]川芎茶調散六四
治傷風一攻, 偏正頭痛, 鼻塞聲重。 薄荷葉, 二兩。 川芎, 荊芥穗, 各一兩。 羌活, 白芷, 甘草, 各五錢。 細辛, 防風, 各二錢半。 右為細末。 每服二錢, 食後茶清調下。

[局方]神朮散六五
治四時瘟疫傷寒, 發熱惡寒, 頭疼, 項強身痛, 及傷風頭痛, 鼻塞聲重, 欬嗽。 蒼朮, 蒿本, 白芷, 細辛, 羌活, 川芎, 炙甘草, 各一錢。 水一鍾半, 薑三片, ?白三寸, 煎服。

[良方]天香散六六
治年久頭風不得愈者。 南星製, 半夏製, 川烏去皮, 白芷, 各二錢。 右作一服, 水二鍾, 加生薑自然汁小半盞, 煎一盞。 食遠服。

[直指]芎芷散六七
治風壅頭痛。 川芎, 白芷, 荊芥穗, 軟石膏。 右為末。 每服一錢, 食後沸湯調下。

芎辛導痰湯六八
治痰厥頭痛。 川芎, 細辛, 南星, 橘紅, 茯苓, 各錢半。 半夏, 二錢。 枳實, 甘草, 各一錢。 水一鍾半, 薑七片, 煎八分。 食後服。

[奇效]上清散六九
治頭痛, 眉骨痛, 眼痛不可忍者。 川芎, 鬱金, 芍藥, 荊芥穗, 芒硝, 各半兩。 薄荷葉, 一錢。 片腦, 半錢。 右為細末。 每用一字, 鼻內搐之。 一方有乳香, 沒藥各一錢。

[本事]透頂散七十
治偏正頭風, 夾腦風, 並一切頭風, 不問年深日近。 細辛表白者, 三莖。 瓜蒂, 七個。 丁香, 三粒。 糯米, 七粒, 腦子, 麝香, 各一豆許。 右將腦, 麝另研極細, 卻將前四味亦另研細末, 然後並研令勻, 用磁罐盛之, 謹閉罐口。 用時隨左右搐之一大豆許, 良久出涎則安。

菊花散七一
治風熱上攻, 頭痛不止。 甘菊花, 旋復花, 防風, 枳殼, 羌活, 蔓荊子, 石膏, 甘草, 各一錢。 水一鍾半, 薑五片, 煎七分。 不拘時服。

[寶鑑]如聖散七二
治眼目, 偏痛, 頭風。 麻黃燒灰, 半兩。 盆硝, 二錢半。 麝香, 腦子, 各少許。 右為細末搐之。

點頭散七三
治偏正頭痛。 川芎, 一兩。 香附, 四兩, 炒去毛。 右為細末。 每服二錢, 食後茶清調服。

東垣清空膏七四
治偏正頭痛年深不愈者。 善療風濕熱上壅頭目, 及腦痛不止。 若除血虛頭痛者, 非此所宜。 川芎, 五錢。 柴胡, 七錢。 黃連酒炒, 防風, 羌活, 各一兩。 炙甘草, 一兩半。 細挺子黃芩, 一兩, 一半炒, 一半酒洗。 右為細末。 每服二錢匕, 熱茶調如膏, 抹在口內, 少用白湯送下, 臨臥。 如若頭痛, 每服加細辛二分。 如太陰脈緩有痰, 名曰痰厥頭痛, 減羌活, 防風, 川芎, 甘草, 加半夏一兩五錢。

愈風餅子七五
治頭風疼痛。 川烏炒, 半兩。 川芎, 甘菊, 白芷, 防風, 細辛, 天麻, 羌活, 荊芥, 薄荷。 右為細末, 水浸蒸餅為劑, 捏作餅子。 每服三, 五餅, 細嚼茶酒任下, 不拘時。

[本事]治八般頭風七六
草烏尖, 細辛, 等分。 黃丹, 少許。 右為細末, 用葦管搐入鼻中。

[百一]都梁丸七七
治風吹項背, 頭目昏眩, 腦痛, 及婦人胎前產後傷風頭痛。 白芷大塊白者, 沸湯泡切。 右為末, 煉蜜丸, 彈子大。 每用一丸, 細嚼荊芥點茶下。

[和劑]三拗湯七八
治感冒風寒, 鼻塞聲重, 語音不出, 欬嗽喘急, 胸滿多痰。 麻黃連節, 杏仁連皮尖。 生甘草。 右咀。 每服五錢, 薑三, 五片, 水煎。 食遠服。 若憎寒惡風, 欲取汗解, 加桔梗, 荊芥, 名五拗湯, 治咽痛。

[局方]華蓋散七九
治肺受風寒, 頭痛發熱, 欬嗽痰飲。 麻黃去節, 蘇子, 桑白皮, 杏仁去皮尖炒, 赤茯苓, 橘紅, 各一錢。 甘草, 五分。 水二鍾, 薑五片, 棗一枚, 煎八分。 食後服。

沖和散八十
治感冒風濕, 頭目不清, 鼻塞聲重, 倦怠欠伸出淚。 蒼朮, 四兩, 米泔浸炒。 荊芥, 甘草炙, 八錢。 右為末。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