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疾病大全 >> 中医儿科 >> 正文

儿童解颅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3 11:08:13
解颅是指小儿囟门应合不合,反为宽大,头缝开解,头颅逐渐增大,目珠下垂等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患儿多数在生后6个月以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预后往往不良。本病常见于西医的脑积水。

儿童解颅诊断要点

  • 颅囟逾期不合,颅骨缝裂开,头颅增大,叩之呈破壶音,头皮光急,青筋显露,额大面小,眼珠下垂如落日状,神情呆滞,智力低下。
  • 佝偻病也可见颅囟逾期不合,头颅也较大,但呈方颅,无骨缝开解,无目珠下垂,常伴烦躁、多汗、枕秃等症,且智力正常,故不难与本病相鉴别。
  • 有条件者,可作眼底检查、头颅摄片或头部CT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儿童解颅辨证分析

  • 胎元禀赋不足,肾气亏损,肾虚不能养骨生髓,或大病热病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蒸灼脑髓而致头缝开裂。后天失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饮邪上犯,停聚颅内,或外感邪热,挟痰上冲于脑,壅塞窍道,水液停聚而成解颅。
  • 本病的辨证应首先辨别证之虚实。本病以虚证为主,但也不乏本虚标实之证。若患儿除颅缝开解外,尚见发热、烦躁、呕吐,甚或惊厥者,则为标实。
  • 本病的总治疗原则:虚者以补肾生髓为主,实者则施于清热解毒、化痰通络等法。

    儿童解颅辨证论治

    肾气亏损
    【证见】 囟门逾期不合,反而加宽,颅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头皮光亮,青筋显露,目珠下垂,面色觥白,头大颈小,神识呆钝。

    【治法】 补肾益髓。

    【方药】

    1.主方补肾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熟地黄10克,泽泻10克,牡丹皮10克,山茱萸10克,牛膝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鹿角胶10克(烊冲),龟板15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筋骨软弱者,加杜仲6克、续断6克。气血虚弱者,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手足心热,烦躁不安者,加生牡蛎30克(先煎)、生地黄10克。

    2.中成药

    (1)六昧地黄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适用于阴虚者。

    (2)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适用于阳虚者。

    3.单方验方补肾益髓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山茱萸、茯苓、泽泻各3克,山药5克,菟丝子、熟地黄、白术各4克,牡丹皮2克,肉桂(煽)、制附片各1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肾虚肝元
    【证见】 颅缝裂开,前囟宽大,头额青筋暴露,眼珠下垂,目无神采,烦躁不安,手足心热,筋惕肉瞤时或瘛疭,口干舌红。

    【治法】 滋阴补肾,平肝熄风。

    【方药】

    1.主方知柏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知母6克,黄柏6克,熟地黄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鳖甲15克(先煎),龟板15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烦躁不安者,加淡竹叶10克、木通6克、栀子10克。惊惕不宁,甚则瘛疭者,加石决明20克(先煎)、钩藤10克。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2)大补阴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

    (3)珍珠末,口服,每次1瓶,每日1~2次。

    3.单方验方加味杞菊地黄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枸杞子、菊花、山茱萸、山药各15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10克,地黄20克,牛膝7.5克。水煎3次,分3—4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阴虚者,加龟板胶、五味子、知母、黄柏、阿胶。

    脾虚水泛
    【证见】 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囟门宽大,颅缝开解,头皮光急,青筋显露,呕逆,躁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腻,脉缓而弱。

    【治法】 健脾祛湿,通阳利水。

    【方药】

    1.主方苓桂术甘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茯苓10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泽泻lO克,大腹皮6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水煎服,每日l剂。

    呕逆者,加姜竹茹6克。痰多苔腻者,加胆南星6克、石菖蒲10克。面白神疲者,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

    2.中成药五苓散,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健脾利水醒脑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石菖蒲12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白术5克,桂枝3克,益智仁6克,川芎3克,牛膝6克,乌药4.5克。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l剂。

    (2)通窍活血利水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麝香0.1克,当归、川芎、红花、牛膝、泽泻各5克,地龙6克,红参、木通各3克,益智仁12克。麝香用绢包好后,与其余药物共煎,并加入黄酒少许,睡前服,每日1剂。适用于初病而瘀血内阻之脑积水,或可用于病久入络,经用补肾健脾药物不能奏效者。

    热毒壅结
    【证见】 面赤唇红,心烦躁扰,囟门高胀,颅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头皮光急,青筋显露,或见两目斜视,四肢痉挛,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泻火,开结通络。

    【方药】

    1.主方小陷胸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黄连3克,法半夏6克,瓜蒌仁6克,胆南星6克,石菖蒲10克,地龙6克,天竺黄6克,生大黄6克(后下),钩藤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面赤者,加栀子10克,菊花10克。小便短赤者,加木通6克、生地黄10克。

    2.中成药

    (1)凉膈散,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2)牛黄千金散,口服,每次0.6一O.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3岁以内酌减。

    (3)牛黄小儿散,口服,半岁每次1/4瓶,半岁以上1/2瓶,3岁以上1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化毒犀羚汤(梁剑波《儿科百例》)

    处方:水牛角、羚羊骨各3克,牡丹皮、赤芍、钩藤各4克,淡竹叶、麦冬、青天葵、金银花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儿童解颅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加味封囟散:柏子仁120克,天南星、防风、白芷、羌活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60克,以猪胆汁调匀,涂于纱布上,按颅裂部位外敷,外以纱布包扎,干则润以淡醋,3日换1次。

    (2)通草、白芷、蜂房、青皮、陈皮、蝉蜕、僵蚕各15克,红花6克,共研为末。加酒15~30克、童小便40—50毫升、水适量、面粉9克,调成糊状。剃净头发,把药膏涂于头颅,再以纱布包裹,每天换药1次,连用3周

    2.针灸疗法 主穴:百会透四神聪,风府透哑门,风池透大杼、大椎。备穴:三焦俞透肾俞,水分透中极,足三里透阴陵,阴陵透阳陵,三阴交透复溜。以上穴位可根据病情,分组轮换。

    3.推拿疗法 补肝胆10分钟,补三关5分钟,补脾胃10分钟,清六府5分钟。下肢软弱无力者,加揉二人上马5分钟;摇头哭啼者,加揉小天心5分钟,一窝蜂5分钟,掐四横纹各1分钟。

    4.饮食疗法
  • 芡实胡桃粥:芡实30克,胡桃肉15克,粳米50克,共煮成稀粥,温服。
  • 芡实莲子粥:芡实15克,莲子15克,胡桃肉10克,粳米50克,共煮成粥,加适量白糖调味服食。
  • 栗子糕:生板栗250克,白糖100克。将板栗在水中煮开30分钟后去壳,再蒸30分钟,加白糖压成泥,以瓶盖为模,做成小糕食用。
  • 蜜饯黄精:干黄精50克,蜂蜜100克。将黄精用水浸透,煮熟捞出晾干,再与蜂蜜和匀,煮沸即可食用。
  • 羊脊骨羹:羊脊骨500克,肉苁蓉10克,山药粉100克。将羊脊骨打碎,与肉苁蓉同熬,取汁500毫升,加山药粉煮成羹,早晚食之。

  • 疾病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种疾病:
  • 下一种疾病: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疾病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