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疾病大全 >> 中医儿科 >> 正文

小儿麻痹症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3 11:31:58
小儿麻痹症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多见于1—5岁小儿,常发生在夏秋季。临床以发热,伴有咳嗽、咽痛、多汗或有呕吐、泄泻、腹痛、全身肌肉疼痛,继而出现肢体痿软,肌肉弛缓和痿缩为其特征。早期属温病范畴,后期则属于轻脚瘟、痿症、痿蹙、小儿中风等病证。西医称之为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诊断要点

  • 有流行病史及接触史。初起时有发热汗出,咳嗽流涕,烦躁,腹痛腹泄等呼吸道及轻度消化道症状。经过l~4日后,症状消退,但数日后,身热复起,全身不适,感觉过敏,肌肉疼痛,不愿人抱,或有嗜睡,继则逐渐出现肢体瘫痪。瘫痪呈弛缓性、不对称分布,下肢多于上肢,其他肌群亦可受累。如长期不见恢复,除病侧肌肉痿缩外,骨骼亦可出现畸形。
  • 本病初起时与伤风感冒相类似,故不易相鉴别。应结合流行病史、预防接种史、发病季节,详细询问,如见双峰热、汗多、嗜睡、头痛、恶心、呕吐、咽痛等,应疑为本病。本病尚应与痹证作鉴别,痹证多发生在冬春季,虽有发热,关节肿痛,活动障碍,但无瘫痪。
  •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细胞数大多增加(亦可正常);进行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均具有诊断意义。

    小儿麻痹症辨证分析

  • 风热暑湿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犯肺胃,肺失清肃,故见发热、身痛、咽红、咳嗽等肺卫症状;胃失和降,则见呕吐、腹胀、便秘等胃肠症状。邪毒旋即流注经络,深及四肢百骸,发生肢体疼痛,渐而麻痹,后期筋、骨、脉均失所养,而出现痿软、瘫痪、肌肉痿缩及骨骼畸形等后遗症。如邪毒内窜心肝,可见昏迷、抽搐。若痹阻肺俞,则产生呼吸不整,喉间痰鸣,吞咽困难等症。
  • 本病的辨证要首先分别病变的部位和虚实。本病与一般温邪袭肺、暑湿壅阻肠胃的病证不同,而是肺胃症状在先,然后又可出现肝、肾经的病症,同时又是肌肉、血脉、筋骨三者受损的疾病。病的性质,初起属实,瘫痪期虚中有实,后期则多是气血亏损,肝肾两虚的病证。
  • 本病的总治疗原则:在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利湿、疏风活络为主,后期以疏通经络、益气活血、强筋壮骨等方法为主要治则。

    小儿麻痹症辨证论治

    邪犯肺胃
    【证见】 发热汗出,咳嗽流涕,咽红咽痛,全身不适,或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伴有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舌红,苔薄白,脉濡数。

    【治法】 解表清热,疏风利湿。

    【方药】

    1.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藿香10克,薏苡仁15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滑石15克(包煎)。水煎服,每日l剂。

    烦躁不安者,加灯心草3扎、地龙10克。嗜睡者,加石菖蒲、远志各10克。大便秘结者,加全瓜蒌、决明子各10克。

    2.中成药葛根芩连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加味葛草芩连汤(李成业等《百病实用秘验方》)

    处方:威灵仙10克,葛根10克,黄连3克,黄芩6克,羌活6克,独活6克,金银花15克,绵茵陈10克,扁豆10克,九连环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邪注经络
    【证见】 肺胃症状消失后3—4日,发热又起,肢体疼痛,转侧不利,哭闹不安,拒绝抚抱,继而出现瘫痪。以下肢为多,可发生于一侧,亦可两侧并见;面部瘫痪见口眼歪斜;亦可兼见腹肌瘫痪,小便失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湿,舒通经络。

    【方药】

    1.主方三妙丸(虞抟《医学正传》)加减

    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生薏苡仁15克,忍冬藤15克,防己10克,秦艽10克,木瓜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上肢瘫痪者,加羌活10克。下肢瘫痪者,加独活10克。面瘫者,加白附子6克、僵蚕10克。

    2.中成药 四妙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宣痹汤(吴鞠通《温病条辨》)

    处方:防己、薏苡仁、栀子、赤小豆各9克,连翘、杏仁、法半夏各6克,蚕砂8克,滑石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上肢麻痹者,加秦艽、桑枝各9克,姜黄3克。下肢麻痹者,加黄柏、苍术各6克。

    气虚血滞
    【证见】 热退后肢体麻痹,痿软无力,出现瘫痪,面色萎黄,易出汗。

    【治法】 益气活血,祛邪通络。

    【方药】

    1.主方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

    处方:黄芪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地龙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党参10克。水煎服,每日l剂。

    上肢瘫软者,加桑枝15克。下肢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易出汗者,加龙骨30克(先煎)、五味子6克。

    2.中成药

    (1)养血荣筋丸,口服,每次半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或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3.单方验方加味大造丹(夏焕德等《新编儿科秘方大全》)

    处方:三七、血竭、麝香、生大黄、骨碎补、鳖甲、蜈蚣、地龙各等分,黄芪量加倍,共研成极细末,装入瓷瓶内密封备用,勿令漏气。l~3岁服0.3克,4~5岁服0.4克,每日2次,早晚分服。

    肝肾亏损
    【证见】 肌肉痿缩,肢体畸形,皮肤欠温。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 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方药】

    1.主方七宝美髯丹(汪昂《医方集解》)加减

    处方:何首乌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牛膝10克,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0克,杜仲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肢冷脉细者,加黄芪15克、桂枝6克。肢体畸形者,加没药10克、骨碎补6克。

    2.中成药

    (1)健步虎潜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2)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连服2个月。

    (3)金刚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饭前服用。

    (4)七宝美髯丹,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治痿汤(张梦依验方)

    处方:制何首乌6克,桑枝6克,菟丝子3克,威灵仙3克,鹿角片3克,制龟板3克,鸡血藤3克,沙苑子3克,牛膝3克,制狗脊3克,霜苍术2克,黄柏炭2克,贯众2克,五加皮6克。水煎,饭前温服,每日2剂。

    小儿麻痹症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桑枝15克,川芎、当归、桑寄生、土牛膝各10克,煎汤,加黄酒1盅。每日用清洁纱布蘸药液在瘫痪部位搽擦2—3次,以利筋脉流通。

    (2)醋蒸气疗法:将鹅卵石烧红,淬醋产生蒸气,熏蒸局部,能舒展肌腱,通经软坚,改善挛缩以达到纠正硬瘫的畸形,适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之肌腱挛缩、关节强直等症状。

    具体方法:备铁桶一只,将已烧红之鹅卵石放置桶中,再淬普通米醋于卵石上,即产生蒸气。患者挛缩部位放在铁桶上,外以棉被覆盖,反复卵石淬醋,经0.5~1小时后,乘热进行机械纠正或人工按摩及压砂袋进行纠正。每日1次,直至畸形基本纠正。

    2.针灸疗法
    (1)上肢瘫痪者,取肩髃、肩贞、臑上、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下肢瘫痪者,取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绝骨、昆仑、太溪等穴。面神经瘫痪者,取颊车、地仓、合谷。膈肌瘫痪者,取膈俞、期门、鸠尾。腹肌瘫痪者,取中脘、梁门、气海。膀胱肌瘫痪者,取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百会。

    (2)电针治疗后遗症,每次通电半分钟,重复通电3~4组配对穴位:环跳一秩边,后阳陵泉一足三里,外阴廉一廉下,委中一落地。

    (3)用三棱针取穴点刺和患肢点刺相结合:足内翻,由昆仑透太溪,悬钟透三阴交;足外翻,由太溪透昆仑,三阴交透悬钟。

    3.推拿疗法
    (1)上肢瘫痪:攘法,自大椎、肩井、肩髑、曲池、阳边,往返5分钟;拿法,施于上肢内侧;擦脊柱(颈椎至第五胸椎)5~10分钟。

    (2)下肢瘫痪:攘法,自腰部以下攘到下肢前后侧;拿法,自患肢向外侧,直拿到跟腱。

    4.饮食疗法
  • 猪脊髓黄豆汤:取猪脊髓(牛脊髓亦可)50克,加黄豆适量煮食。适用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

  • 疾病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种疾病:
  • 下一种疾病: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疾病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