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4 9:06:29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病证。俗称为打呃,古称“哕”,又称“哕逆”。西医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某些胃、肠、腹膜、纵隔、食道的疾病如引起膈肌痉挛发生呃逆,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呃逆治疗的诊断要点 |
以气逆上冲,喉间发出呃呃之声为特征。
常伴有胃脘不舒,或脘胁胀闷,食欲减少,或口臭烦渴等症状。
发病常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正气亏虚等有关。 |
呃逆治疗的辨证分析 |
呃逆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等,导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
临床辨证必须掌握虚实,分辨寒热。一般呃声响亮有力,连续不停者为实;呃逆时断时续,气怯声低无力者为虚;若呃声徐缓,得热则减,遇寒易发或加重者为寒;呃声响亮,口臭烦渴者为热。若在急性病或慢性病严重阶段出现呃逆不止。每为病情转向危重的一种表现,谓之“土败胃绝”,预后欠佳,更应加以注意。
本证治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并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分别施以温中、清热、补虚、泻实之法。 |
呃逆治疗的辨证论治 |
胃中寒冷型 【证见】 呃声沉缓有力,得热则减,得寒愈甚。舌苔白润,脉沉缓。
【治法】 温中祛寒止呃。
【方药】
1.主方丁香散(徐春甫《医统》)加减
处方:丁香6克,柿蒂15克,高良姜10克,吴茱萸9克,法半夏12克,茯苓12克,刀豆子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丁蔻理中丸,每次l瓶,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砂仁(于凯成验方)
处方:砂仁2克,放人口腔内,慢慢细嚼,将嚼碎药沫随唾液咽下,每日3次。
(2)高良姜末(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荜澄茄50克,高良姜5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9克,水煎人醋少许服用,每日2次。
胃火上逆型 【证见】 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尿赤便秘。舌苔黄,脉滑数。
【治法】 清降泄热止呃。
【方药】
1.主方竹叶石膏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石膏30克,竹叶10克,太子参18克,麦冬15克,竹茹12克,柿蒂15克,法半夏12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克。
2.中成药清开灵口服液,每次1~2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镇呃汤(姜春华验方)
处方:旋覆花、代赭石、芒硝各9克,大黄、厚朴各6克,柿蒂5只,公丁香3克。水煎服。
气机郁滞型 【证见】 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发或加重,胸胁胀满,嗳气。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 顺气降逆。
【方药】
1.主方五磨饮子(汪昂《医方集解》)加减
处方:木香10克,乌药12克,枳壳12克,沉香10克,丁香9克,代赭石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十香丸,每次1粒,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加味芍甘汤(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白芍15克,炙甘草12克,威灵仙12克,厚朴12克,广木香9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脾胃阳虚型 【证见】 呃声低弱,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困倦。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 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方药】
1.主方理中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党参20克,白术15克,干姜12克,吴茱萸10克,丁香6克,柿蒂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附桂理中丸,每次6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止呃方(马端宣验方)
处方:石决明、党参各30克,柿蒂30枚。水煎服。
(2)柿蒂白梅饮(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柿蒂10克,白梅30克。水煎取汁,频频饮用,每日2料。
胃阴不足型 【证见】 呃逆急促而连续,口干舌燥。舌红干或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 养胃生津止呃。
【方药】
1.主方益胃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味
处方:沙参20克,麦冬15克,玉竹18克,生地黄15克,石斛12克,枇杷叶10克,陈皮6克,柿蒂15克,竹茹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单方验方
(1)芍药柿蒂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芍30克,柿蒂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温中降逆汤(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熟附子5克,法半夏5克,干姜3克,公丁香2克,柿蒂9克,陈皮9克,旋覆花9克,钩藤9克,炙甘草6克,磁石30克,竹茹6克,代赭石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3)旋覆降逆汤(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旋覆花9克,代赭石30克,党参30克,法半夏10克,淡竹茹10克,橘红6克,大枣5枚,生姜9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
呃逆治疗的其他疗法 |
2.针灸疗法 针刺内关、膈俞,用强刺激手法。心下痞闷不舒者,加足三里、中脘。体虚呃逆不止者,可用艾柱直接灸膈俞、足三里。
3.饮食疗法 (1)白糖水:白糖30克,用开水调成浓糖水,慢慢饮下。
(2)生姜、蜂蜜各30克,生姜取汁与蜂蜜调匀1次服下。
(3)柿蒂10克,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