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无冠心病的名称,但对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内经》及历代中医文献多有描述。例如:“邪在心,则病心痛。”“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还记载有“暴卒心痛”“久心痛”“厥心痛”“胸痹心病”“胃心痛”“真心痛”等病症的症候。“胸痹心痛短气病”的名称为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所正式提出。《圣济总录*胸痹门》中说:“胸痛者,胸痹痛之类也……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或彻背膂。”显然,胸痹心痛病类似冠心病心绞痛。
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
胸痹心痛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功能失调。其发病机制综合论之,或因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导致胸阳不振,心脉气滞血瘀;或因心脉自身原因而气血瘀阻,“不通则痛”。
胸痹心痛的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胸部逼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安卧。其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脾肾也有一定关系。一般地说,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当掌握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阴寒、痰浊、血瘀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
2.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祛邪治标常以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为主,扶正固本常以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为主。
近代中医对冠心病的研究,最早临床文章见于1955年,提出本病相当于中医之“胸痹”、“真心痛”。50年代以个案介绍为主,临床探讨及基础研究极少。60年代临床资料逐渐增多,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辨证分型、治疗方药等有所阐述,并取得了初步疗效,但基础研究仍很少;至70年代临床资料及理论探讨明显增多,全国性学术会议的不断召开,促进了研究工作发展,使疗效不断提高。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肾结石][组图]不同成分肾结石的各种特点 09-16 [颈椎病][图文]颈椎病患者自我颈部牵引时… 09-14 [遗精]益肾固精丸治遗精 08-28 [艾滋病]6类人群必须进行艾滋病检测 08-15 [高血压]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后的症状 08-15 [遗精]正常男性遗精周期是多久? 08-08 [关节炎]膝关节炎的运动疗法 08-07 [肾结石][图文]肾结石不同成分的解说 07-21 [自闭症]高功能自闭症 07-21 [自闭症]小儿自闭症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