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疾病大全 >> 疑难病症 >> 脂肪肝 >> 正文

轻度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5 22:17:55

  蜘蛛痣出现的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等。其痣的大小不等,直径可以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检查时用指尖或(针)火柴棒压迫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动脉干部),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退色,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
  蜘蛛痣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时。慢性肝病(包括脂肪肝)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如压后退色,称为肝掌,发生机理与蜘蛛痣同。据报道,270例肝活检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8%有蜘蛛痣,脂肪肝好转后蜘蛛痣消失,3例由脂肪肝转成肝硬变,蜘蛛痣增多。
  五、内分泌失调
  肝脏为许多内分泌激素代谢灭活场所,脂肪肝时,病人除出现蜘蛛痣外,还可能有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性月经过多、闭经、病人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病人体重改变机理认为是皮质醇类在肝脏灭活减少,导致血中皮质醇量增多,患者基础代谢改变,而见体重的变化。肝功能减退,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谢会出现障碍,亦会导致患者体重减轻或出现肥胖。
  六、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病人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干瘀斑、角化过度等。
  维生素缺乏常认为是由于脂肪肝病人的维生素摄入量不足,但亦有人认为肝脏受损严重时,肝组织中的维生素含量亦减少,因此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是导致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的两个主要原因。
  七、黄疸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尤其是巩膜、粘膜和皮肤染成黄色所致。
  黄疸在临床上按发生机理可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与阻塞性三型。脂肪肝时黄疸类型常为肝细胞性,该型黄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临床资料显示,脂肪肝病人仅少数会出现轻度黄疸。在肝内脂肪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
  轻度脂肪肝患者如果能及早的进行治疗,是可以治好的。所以得了脂肪肝可不能耽搁,抓紧治疗是关键。

上一页  [1] [2] 


疾病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种疾病:
  • 下一种疾病: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