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医学百科 >> 婴幼 >> 正文

soho族怎样与孩子融洽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6 11:18:09
    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是现代人追求的工作方式。

    然而。越来越多的soho族

    在放飞自我的时候,

    却为牵着衣角的孩子而头疼……

    美国幼儿教育家卡伦认为:作为soho族的一员,父母如何与孩子融洽相处,关键在于你是否将孩子当作独立、平等的个体看待;你是否认为,孩子在家中与你拥有一样多的权利?如果你说yes,那么跟孩子多对话吧,有些事也要取得他的谅解。

    曹琳的故事

    女儿一岁半的时候,曹琳决定从丽星广告公司辞职,在家做自由广告设计和策划师。曹琳选择做soho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除丽星公司人事升迁制度令她感觉憋闷,上班路程太远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为了女儿的养育。曹琳在26—28岁时去美陪读深受母亲的爱是最好的教育的思想影响哪怕所请保姆大专毕业。读过幼儿教育的书,也不能令她满意。曹琳于是跟丈夫商议退下来成立个人工作室。一方面为了女儿,另一方面凭自己好学好胜的精神,并不比留在丽星公司的同事做得差。

    转眼3年过去了,曹琳的宝贝女儿已升入幼儿园中班。因为读的是日托,曹琳对她的活动能量越来越头疼……日渐活泼的女儿仿佛已成为自己进入工作状态的一个骚扰源了。尤其在曹琳赶着交货的关键时刻反锁上工作室的门都不行:放学回来的女儿,一会儿敲门要零食,会儿素要妈妈的亲吻,一会儿要妈妈和她起看卡通片……曹琳未免心浮气躁起来嗓门也大了,总是弄得女儿眼泪汪汪的。有一回,曹琳天意中听到父女间的悄悄话:

    女儿:妈妈为什么老是在家?她在家我过得好闷噢。不能跑跳,不能唱歌,不能带小朋友来家玩儿,只能安安静静的。真希望妈妈也能像别人妈妈样天天出门上班。

    爸爸:妈妈在家办公,也是为了多花一点时间照料我们两个。所以,妈妈,上班,时,我们要轻声一些……

    女儿:妈妈干嘛非要在家上班不可呢?麟麟(女儿的幼儿园同班)的妈妈也在家,可有的是时间跟他玩儿……

    曹琳听了不禁泫然。当晚丈夫同她长谈,把女儿的意见转告结她,并说:你看你和女儿之间,是否存在着互相调适的必要?在女儿眼里家是生活的地方办公室才是上班的地方她确实不理解妈妈为什么把办公室安在家中。

    曹琳也颇为困惑。她退下来,一是想提高效率,在专业素养上更进一步,二是希望解决工作。照顾孩子和家务之间的矛盾,没想到这一矛盾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在时间地点上空得更集中更尖锐了……曹琳不得不承认,作为母亲,自己忽略了个有孩子的soho族的困扰所在:你如何与孩子取得空间分配上的平衡?你如何让孩子接受你的两种形象种是迫切需要一人独处的妈妈,一种是需要与孩子打成片,成为孩子玩伴的妈妈。

    怎样对孩子解释你为何天天在家?

    3岁以上的幼儿都可以有这样的理解力,即把在家办公的父母与全职妈妈,全职主妇区分开来。你可以选择浅显易懂的解释,向他说明你需要有不受打扰的六七个小时安安静静地工作。比如曹琳,就可以带着女儿在上班高峰期挤一小时的公匀车,形象地说明交通问题是妈妈乐意留在家中工作的重要原因之;如果孩子还不理解你在家工作的必要性,甚至可以依照正常工作早出晚归的作息时间运作星期,让孩子从比较中明白:父母选择在家办公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但如果工作屡受打扰,没办法保证定的质和量,那么是难以维持正常生活的。

    适度地感知父母的生存压力是4~10岁孩子理解父母的基础之。所以,不妨让孩子切身感知下自己所面临的压力。甚至曹琳也可以这样解释自己与麟麟妈的不一样—在任务繁忙时叫麦当劳的外卖来吃,或者,请钟点工帮忙临时做清洁……也就是说,你越多地表现出与繁忙上班族致的一面,孩子就越可能少地干扰你,他逐渐能理解你工作的特殊性而不会在小朋友间的斗嘴中自卑地认为妈妈没有工作整天呆在家里了。

    过了5岁以后他甚至懂得为你的soho族身份深感自豪.

    怎样解决孩子交往欲与你工作之间的冲突?

    一般孩子过了5岁另一层矛盾又露头了:他与同龄伙伴间的交往欲望越来越强烈,但由于你工作的特殊性,这种欲望屡屡受到压抑……在合适的情境下,也可以满足一下孩子约交友欲望,由你和孩子共同拟定邀请名单,将孩子最要好的三四位朋友同请到家里来,由你郑重出面,把孩子们当作嘉宾迎进来,让自己的孩子过足主人瘾。这样的活动每两到三周进行一次。要知道,由你全程负责的接待和迎送工作,并在言辞中表现出你对孩子交往的理解和尊重这对孩子而言是极其荣耀的事,胜过父母心不在焉地接待他的伙伴100次。孩子纳交往能量在这一天得到充分的释放,过后他的委屈情绪会扫而光他会理解你在这特定的伙伴接待日为他做出的让步。让步是相互的,久之,孩子就会比同龄人更早地理解自律必要性,养成不妨碍他人的好习惯。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