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医学百科 >> 婴幼 >> 正文

和宝宝一起过有效的美好生活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6 11:23:24
学会生活至关重要

  生活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宝宝来说,生活就是妈妈的微笑,奶奶的担忧,爸爸的玩耍,还有色彩缤纷的玩具。

  对妈妈来说,生活是宝宝的奶瓶,丈夫的粗心,信息的匮乏,还有怎么也补不够的睡眠。

  生活是那么的多姿多彩,生活又是那么的忙碌疲乏。

  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了解和体会。

  我的一位好朋友,刚刚当上妈妈不久,很感慨地对我说:没生孩子前,想要孩子,觉得美好得不得了,等现在当上了新手妈妈后才知道这个美好的背后全是我手忙脚乱的紧张!

  难怪她!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眼里的娇小姐:结婚前从来没有下过厨,洗过衣服,更别提整理内务这些小事了。因为家里有一位勤劳的妈妈,虽然唠叨但是总舍不得让她下手,于是这位娇小姐仿佛从月球上下来的,洗衣做饭一概不会,照顾别人更不用说,自己都照顾不清楚呢。

  娇小姐当上妈妈了,够她受的:宝宝饿了,她得冲奶粉;宝宝尿了,她得洗尿片;宝宝睡着了,她得抽空晾衣服,忙得她脚丫子朝天。她实在支撑不住了,又请能干的妈妈出场了。只见老太太出马,一切搞掂,还能和她一起带宝宝散散步。

  生活变得美好起来了。她很知足,但是也很忧虑:要是妈妈不在,我该怎么办?

  是啊,她确实需要想想:生活为什么变得美好起来了?

  因为能干的妈妈把她的生活变得有效了,有效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

  曾经有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对年轻的父母们说过:生活能力强,习惯好的孩子,往往其适应性、学习能力也强,他也就越能体会到生活中成功的一面。这些话确实有道理。小孩子的学习,最初是从学会生活开始的。在《中国儿童生存、保持和发展》丛书中,作者提出:如果父母经常性的包办代替,使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受到影响,这样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不强,自理的习惯也就不好,就不会自己认识、自己判断、自己行动、自己评价、自己调整,也就没有办法做好事情。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我家楼底下,经常有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在小区广场上玩,父母们都会带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宝宝的小零食或者一点纸。不管宝宝走到哪里,这个小包永远都是妈妈或爸爸拿着。有的宝宝手舞足蹈地要抢过来,爸爸妈妈还很坚定地把他推开,仿佛怕宝宝累着似的。其实那一点重量宝宝们完全背得动,而且宝宝们很愿意为自己服务一把,可是我们可爱的爸爸妈妈却不给他这一个小小的机会。而我在加拿大考察时,看到很多年轻的父母带着小孩到户外玩耍时,和我们的宝宝差不多大的小小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包,背着挎着,一副人小鬼大的样子。我问一位妈妈:这包里好像没什么东西,为什么还让孩子背呢?那个妈妈笑笑:这是他自己的背包,当然得让他自己负责啦。再说让宝宝学会保管和负责自己的物品,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我想这就是我们在培养宝宝做事能力的过程中思想观念的不同。

  如何让宝宝学会生活

  1.培养责任心

  让宝宝从小就学会负责,爸爸妈妈就要有意识地放手让宝宝自己练习。

  2.养成好习惯

  培养宝宝做事能力,还要教会他有条理地处理事情,这样他才能在生活学习中有效地利用时间,创造美好生活。

  比如让宝宝学会收拾玩具柜,有的宝宝看完书、玩完玩具,总是随手一扔,等到下次想看或玩的时候就怎么找也找不到了。这样毫无章法的习惯久而久之会让宝宝在日后花费很多时间在无谓的寻寻觅觅之中,进而影响他的生活。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锻炼他的条理性。例如:把宝宝的玩具柜分门别类地注明清楚——故事书、磁带、拼图、积木、娃娃、小汽车、橡皮泥等等,在每一个小柜子或隔断上用图片或文字标示。在宝宝玩完后请他帮助玩具回家,看看他能不能根据标示的图片或文字收拾好玩具。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宝宝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从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3.端正态度

  教宝宝学会做事不光要锻炼做事的能力,还要培养宝宝做事的态度。做事需要什么样的态度呢?认真和负责是做事的两个最重要的品质。当宝宝在兴高采烈地做事时,爸爸妈妈们要肯定他,同时也要鼓励他。宝宝,看看这副画画完了吗?宝宝自己洗袜子,真棒!现在检查一下,水龙头关严了没有?认真做事、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需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着手,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做事习惯和态度,那么这种美好的品德将让宝宝成长之后受益非浅。

  请问年轻的爸爸妈妈,我们培养宝宝做事的能力和习惯,目的何在呢?我想看了《学会做事系列》后,你们都会有自己的答案的,是吗?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