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医学百科 >> 婴幼 >> 正文

糖尿病治疗上的“太过”与“不及”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6 11:30:00
    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应该说每一位糖尿病人都能得到恰当合理的治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绝大多数糖尿病人而言,他们的糖尿病并未得到充分的治疗。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是相当多的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患糖尿病。我们在大庆市的调查表明,未做糖尿病的有关检查,只有25%的糖尿病人因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心脑血管病去医院就诊,发现患有糖尿病;而75%的糖尿病患者因未做过糖耐量试验,不知血糖已显著升高,认为自己仍很健康,当然更想不到去治疗。其次,已知自己患糖尿病的25%的人群中,有1/3因不了解糖尿病的危害而拒绝治疗;有些则因为经济条件差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未能治疗。在有幸享受公费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认识的差异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治疗。

    一些人偏信根治的谎言,四处寻找偏方、秘方,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住院才肯开始真正的治疗。有些病人用一阶段降糖药后,多饮、多尿症状减轻了,就认为已治愈而中断治疗。一些肥胖的糖尿病病人,治疗中限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本应成为降糖治疗的基础,但这样做病人十分勉强。体重90公斤的人降到85公斤就会忧心忡忡,惟恐自己要发生营养不良;拖着肥胖的躯体,锻炼时出一身臭汗,出门步行也远不如乘小轿车那么潇洒、舒适,于是减肥运动也就自生自灭了。

    依然是肥胖,依然是高血糖!依然是高脂蛋白血症,依然是高血压!!在这死亡四重奏的压力下,不少医生的信心也被削去了大半。几次忠告病人仍无动于衷,医生不得己而退求其次,放弃治疗中的某些目标。反择其危害最大者作为治疗目标。医生松下来了,患者的病还会好吗?你可能会抱怨医生为什么不能不厌其烦再多几次苦口婆心的劝告,精诚所至,顽石为开嘛。此言不错。但医生每天看几十位门诊病人,还要兼管住院病人,何况还有开会、会诊在等待着医生去做,医生苦口婆心得下去吗?这种责人不责己的做法、想法恐怕于事无补。为什么医生的话不能打动您的心?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读一些科普文章可能有助于解决您的问题,若无时间读书,仔细去琢磨一下也可能悟出一点道理。肥胖者减肥若方法得当不会引起营养不良。比如一个人在银行有许多存款,若薪水超过消费,银行内的储蓄还会增加。即使一段时间内不给他发工资,他也绝不会饿肚子。因为他可以从银行提款,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唯一的损失是银行储蓄有所减少。胖人有许多多余的脂肪组织。就像存款一样,只有每日少吃东西,才能迫使将多余的脂肪提取、消耗,如果适度,不仅对人的健康没有损害,反而会使血糖、血脂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冠心病、脑梗塞的机会。当然我也不提倡许多保健品…快速减肥的做法。减肥太快因脂肪分解大多会形成有害的代谢产物,如机体不能及时排出,则有害于健康。我给胖人提出的减肥目标是:每月减1公斤体重。这既不难做到,也不会造成营养不良。因为糖尿病人可能确实缺乏维生素或镁,但绝不缺乏热量,只要饮食搭配合理,减肥绝对有益于健康。

    前面所说的是糖尿病治疗的不及(即不充分),与此相对的是治疗太过(即过度治疗)。这听起来好像有些奇怪,但确实屡见不鲜。我常常遇到一些病人(尤其是来自农村的病人)。就诊前吃了多种降糖药物血糖仍很高,餐后可达400毫克以上,以为自己的病没救了。仔细询问这些人,发现多为仅发病一两年的患者,却同时吃两种药物,午餐前或晚餐前饥饿难忍,心慌多汗,急着吃些东西才好些。他们的问题就是治疗太过。轻型糖尿病本来仅仅减少饮食摄人就能使血糖降低,若吃过量的降糖药物,如消渴九每日服30粒就会造成低血糖,这种低血糖又会引起更严重的高血糖。我们常常要做出的决定是减少这些人的降糖药物剂量,用药少了,血糖也不那么高了。过犹不及这四个字是对这种错误疗法最好的注解。合理的治疗应是恰到好处,既无不及又不太过,而做到这一点需要高明的医术,也需要医生与病人良好的配合。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