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医学百科 >> 茶疗 >> 正文

陈香梅的下午茶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5 18:10:41

  鉴于陈香梅是专修国文的,所以这位教授每当看到有什么值得赏鉴的好文章,就邀请她去一边品茗,一边品文,确乎得益匪浅矣。最叫她不能淡忘的是,这位教授煨茶,用的是一把拙朴得不能再拙朴的紫砂小泥壶,每次瀹茗,先塞进半壶茶叶,而后放在炭炉上,烹之至沸,再倒入核桃般大小的微型杯中,不曰喝茶,而曰啜茶。她啜咽之下,则觉得“初觉时,味苦涩,再饮而甘,之后就有点上瘾了”似的。如此“茅舍下午茶”,每周至少得啜上两三次。

  其中有一个星期天,更是盛况无已:教授特地邀来了好几位弟子,欣欣然共啜马拉式的下午茶。一直喝到深夜,兴犹未尽。于是索性点起烛火,燃上檀香,啜茗夜话起来。茶总是由教授亲自烹煎,夜喜欢茉莉花味的,就给谁撮上几片茉莉花,放进茗汁中,顿觉有一种神乎仙乎的幽馥之气,杳缭于凌乱茶烟中,袅袅然绕梁而不已。就在此种恬静而亲睦的氛围中,大家啜着酽酽的茶汤,侃侃而谈,议论风生:时或从屈原侃到抗日的剧本,时或从《红楼梦》的林黛玉侃到《水浒传》的黑旋风,侃到《金瓶梅》,侃到《牡丹亭》……待侃得兴之所至,教授则磨墨濡笔而大书特书起来,写下了满桌台的条幅。正挥洒之间,有一位女弟子要求老师写一副对联,他即戏题一副联“几生修到梅花福,添香伴读人如玉。”众弟子一见此联之中,竟把“香”“梅”两字戏嵌了进去,顿时不由一阵大哗,笑嚷道:“老师该罚!老师该罚!”老师也笑,连说:“该罚,该罚,”,随即掬起酽茶一杯,一啜而尽。……

  哦哦,如此“茅舍下午茶”!仅用一柄紫砂小泥壶,就煨出了那般酽酽的茶香和花香和书香和墨香,煨出了中国茶道文化传统的清尚之气与雅尚之气。而今回首当年,怎不叫她茶思绵绵长相忆呢!

  纽约泛美大楼的云天阁,那是个纸醉金迷的所在,此间的茶室也不例外。陈香梅平日倒是无意来此涉足,不过偶尔应友人之邀,无法推辞,便不得不去那里的茶室坐憩片刻,有时也啜上一会儿西式下午茶。
这个西式下午茶,其实也就是英国下午茶的别称而已。且看这里所用的,一律是英国最名贵的瓷壶,更有镶了金边的茶杯,确乎琳琅处处,令人眩目不已。然而在陈香梅的眼中,此类茶器却并无佬赏鉴价值可言。这些所谓“最名贵瓷壶”,比之她所忆念的那柄拙朴得不能再拙朴的紫砂小泥壶,彼此就其文化底蕴和审美韵致来说,那可差得远呢。再说,眼前这些个“镀了金边的茶杯”,奢华固然是够奢华,阔气也固然是够阔气的,然而奢华与阔气,未必就合于泡茶和啜茶之用,更未必就能经得起人们视觉审美的赏析和鉴识。而中国瓷都和其所产的茶盏以及其他诸品,早在欧洲文明启蒙时代以前,就风靡于东方与西方诸国,它们不是远远驾乎于这些“镶了金边的茶杯”之上么?无怪陈香梅在睥睨一眼这类不乏珠光宝气的英国茶器之后,毫不含糊地写道:“说到喝茶所用的茶具,我以为中国的茶杯最有韵致,最合于泡茶之用。”

  至于云天阁茶室所供的茶叶,几乎精品悉备,应有尽有:印度的,锡兰(斯里兰卡)的,日本的,英国的,当然也有中国的。只是绿茶的品种寥寥,红茶则居其大半以上。陈香梅虽说久居纽约,并且频繁往来于东半球与西半球诸国之间,自然也就常常接触到世界各国的茶道文化及其茶道俗风;然而她在啜茗的审美感情和审美习惯上,却依然纯乎是中国传统的,始终不渝地钟情于中国之茶。她常这么说:“我跑了许多地方,喝过各地所产的茶叶,但我觉得只有中国茶叶所泡的茶,最是可口。在外国的时候,也常听到别人称赞中国茶。”

  虽说“三十年在东方,三十年在西方”,然而陈香梅的生命之根却永在中国;而且不论是辗转于东半球,还是辗转于西半球之时,朝朝暮暮始终与之相厮守的,则依然是苦而后甘味最长的中国之茶。
  陈香梅作为久居美国的美籍华人,平日应酬鸡尾酒会的机会,那是很多很多的。但她从来不像一般美国人那样,竟把鸡尾酒当作稀世的艺术珍品一样欣赏它;她所欣赏的,则是鸡尾酒后之茶,并且还要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之茶。譬如有一次,她跟一位朋友同去参加在某同事家中举行的鸡尾酒会,那是一个喜庆而欢腾的夜晚,大家喝着香槟酒,一边聆赏音乐,一边在紫藤架下跳舞。直到夜阑之时,兴犹未尽,香槟酒仍喝得不肯罢休。然而此刻的陈香梅呢,却只想喝一杯酽茶,喝一杯好茶。可是在那种场合,哪里容易觅得一杯好茶呢。于是乎,为了一杯茶,她和朋友竟索性离开了那个人家,而去到她们常去的地方,各人啜上了一杯清心可口之茶--那正是她所嗜啜的中国之茶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