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医学百科 >> 药品 >> 正文

中医学的对象及方法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7 17:50:29

  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中医学以维护人体健康长寿、预防疾病、调节心身为研究对象。医者在做“治病之工”、“治未病”的同时还要指导调养心性,宝命全形。由此目标而确立的医学行为即是“医乃仁术”。中国历代医生非常重视医德修养,中医医德要求医生济世施术、恒德慎医和谦虚善学等。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认识途径和手段。方法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工具或程式。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医生们在临床实践活动中有其一套惯用的认识和探索方法,从这些方法中也能显现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些特点。

  中医学在创立之初就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医学。在《素问·示从容论》中就指出研究医学要“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素问·气交变大论》还引用《上经》的话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是从天、地、人的大系统及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来考察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其中主要运用观察方法、临床实验方法、调查方法、文献学方法、类比方法和分类方法、建立假说和理论模型方法,以及系统方法等。

  一、观察是获得经验事实的重要方法。“观察”一语,出自《周易·系辞》:“仰观于天,俯察于地。”《灵枢·逆顺肥瘦》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称为“审察于物”,《灵枢·卫气失常》称临床观察为“候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指出对自然变化和人体生理疾病规律的认识始于观察。《灵枢·官能》篇认为“观于幽冥,通于无穷”,古代医家通过广泛细微的观察,外而天文、气象、物候、地理、社会人情,内而体质秉赋、生活习惯、症状、体征的观察,以及解剖所见的脏腑形态等,把这些现象联系起来,发现了病候的相关性,建立了中医学理论。中医学观察有独特的内容,其信息收集和提取是按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的线索来操作认定的。例如望诊气色本于五脏五色,切脉时要考察的不仅仅是脉管本身的情况和跳动次数,而是通过脉搏所负载的信息,来判断病发脏腑及其他与患病有关的因素。中医的观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系统性和辩证性的特征。诚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脏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二、临床实验方法。在古代,中医学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在人的机体上开展的“实验”,“神农尝百草”即是对药物性味功效的“临床实验”,各种疗法也都是临床实验的产物,包括各种方剂的作用、针灸治疗等。医生对病人的每次治疗,都具有“实验”性质。比如在辨证论治时,还根据对第一次的治疗反应调整下一次治疗也是一个实验过程。医生的经验就来自于“临床实验”。在当代,“临床实验”已成为新药研制规范中的一环,有一整套科研程序和指标,既确保了受试者的安全,又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调查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各方面问题考察了解和直接接触而获得事实材料的方法。张仲景博采众方是普遍调查,吴又可临观疫区是典型调查,李时珍涉足山泽剖析穿山甲是解剖麻雀式的调查。临床问诊也是调查。当代中医学在科研中开始使用群体调查方法,用问卷调查流行病学特征,同时还运用各种抽样手段,丰富了调查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四、文献学方法。中医文献包括有历史意义的资料和文物。据1991年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中国现存古医籍有近1万种之多,这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通过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在古代就为医家们所习用,不仅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医学研究提供继承性和借鉴性的知识,也通过文献的活化和综合利用取得某些理论上和技术上的创新。20世纪以来,砭石、九针、甲骨文、马王堆汉墓古医书、武威医简的出土等,使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历程,也使中国医学史更丰彩鲜艳。计算机的应用则为中医文献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