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医林改错 >> 正文

半身不遂论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9:04:52

    半身不遂,病本一体,诸家立论,竟不相同。始而《灵枢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偏枯者,半身不遂也。《素问》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所中则为偏风。张仲景曰:夫风之为病,当令人半身不遂。三书立论,本源皆专主于风。至刘河间出世,见古人方论无功,另出手眼,云:中风者,非肝木之风内动,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内火暴甚,水枯莫制,心神昏昧,卒倒无所知,其论专主于火。李东垣见河间方论矛盾,又另立论,曰:中风者,气虚而风邪中之,病在四旬以后,壮盛稀有,肥白气虚者问亦有之。论中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中经络之分,立法以本气虚、外受风邪是其本也。朱丹溪见东垣方症不符,又分途立论,言:西北气寒,有中风;东南气湿,非真中风。皆因气血先虚,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其论专主于痰,湿痰是其本也。王安道见丹溪论中有东南气温非真中风一句,使云:《灵枢》、《素间》、仲景所言是真中风,河间、东垣、丹溪所言是类中风。虞天民言:王安道分真中风、类中风之说,亦未全是,四方病此者,尽因气温痰火挟风而作,何尝见有真中、类中之分?独张景岳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易中风之名,着非风之论,惟引用《内经》厥逆,并辨论寒热血虚、及十二经之见症与症不符、其方不效者。可惜先生于此症,阅历无多。其余名家所论病因,皆是因风、因火、因气、因痰之论;所立之方,俱系散风、清火、顺气、化痰之方。有云气血虚弱而中风邪者,于散风清火方中,加以补气养血之药;有云阴虚亏损而中风邪者,于滋阴补肾药内,佐以顺气化痰之品。或补多而攻少,或补少而攻多,自谓攻补兼施,于心有得。今人遵用,仍然无效,又不敢议论古人之非,不曰古方不合今病,便云古今元气不同。既云方不合病,元气不同,何得伤寒病麻黄、承气、陷胸、柴胡,应手取效?何得中风门愈风、导痰、秦艽、三化,屡用无功?总不思古人立方之本,效与不效,原有两途,其方效者,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其不效者,多半病由议论,方从揣度。以议论揣度,定论立方,如何能明病之本源?因何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因何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因何大便于燥,小便频数?毫无定见,古人混猜,以一亏损五成元气之病,反用攻发克消之方,安得不错?溯本穷源,非错放医,乃错自著书者之手。嗟呼!此何等事,而竟以意度,想当然乎哉!

中医五绝网
http://www.wujue.com


文章录入:中医五绝网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