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二入集傳忠錄中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0:29:27

神氣存亡論
經曰: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善乎神之為義, 此死生之本, 不可不察也。 以脈言之, 則脈貴有神。 脈法曰: 脈中有力, 即為有神。 夫有力者, 非強健之謂, 謂中和之力也。 大抵有力中不失和緩, 柔軟中不失有力, 此方是脈中之神。 若其不及, 即微弱脫絕之無力也。 若其太過, 即弦強真藏之有力也。 二者均屬無神, 皆危兆也。 以形證言之, 則目光精彩, 言語清亮, 神思不亂, 肌肉不削, 氣息如常, 大小便不脫, 若此者, 雖其脈有可疑, 尚無足慮, 以其形之神在也。 若目暗睛迷, 形羸色敗, 喘急異常, 泄瀉不止, 或通身大肉已脫, 或兩手尋衣摸床, 或無邪而言語失倫, 或無病而虛空見鬼, 或病脹滿而補瀉皆不可施, 或病寒熱而溫涼皆不可用, 或忽然暴病, 即沉迷煩躁, 昏不知人, 或一時卒倒, 即眼閉口開, 手撒遺尿, 若此者, 雖其脈無凶候, 必死無疑, 以其形之神去也。 再以治法言之, 凡藥食入胃, 所以能勝邪者, 必賴胃氣施布藥力, 始能溫吐汗下以逐其邪。 若邪氣勝, 胃氣竭者, 湯藥縱下, 胃氣不能施化, 雖有神丹, 其將奈之何哉。 所以有用寒不寒, 用熱不熱者, 有發其汗而表不應, 行其滯而裏不應者, 有虛不受補, 實不可攻者, 有藥食不能下咽, 或下咽即嘔者。 若此者, 呼之不應, 遣之不動, 此以臟氣元神盡去, 無可得而使也, 是又在脈證之外亦死無疑者。 雖然, 脈證之神, 若盡乎此, 然有脈重證輕而知其可生者, 有脈輕證重而知其必死者, 此取證不取脈也; 有證重脈輕而必其可生者, 有證輕脈重而謂其必死者, 此取脈不取證也, 取舍疑似之間, 自有一種玄妙。 甚矣, 神之難言也, 能知神之緩急者, 其即醫之神者乎。

君火相火論
余向釋<內經>, 於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之義, 說固詳矣, 而似猶有未盡者。 及見東垣云: 相火者, 下焦包絡之火, 元氣之賊也, 丹溪亦述而證之。 予聞此說, 嘗掩口而笑, 而覺其不察之甚也。 由此興感, 因再繹之。 夫<內經>發明火義, 而以君相明位四字為目, 此四字者, 個個著實, 是誠至道之綱領, 有不可不闡揚其精義者。 亦何以見之? 蓋君道惟神, 其用在虛; 相道惟力, 其用在實。 故君之能神者, 以其明也; 相之能力者, 以其位也。 明者明於上, 為化育之元主; 位者位於下, 為神明之洪基, 此君相相成之大道, 而有此天不可無此地, 有此君不可無此相也明矣, 君相之義, 豈泛言哉! 至若五運之分, 各職其一,惟於火字獨言君相, 而他則不及者何也? 蓋兩間生氣, 總曰元氣, 元氣惟陽為主, 陽氣惟火而已。 第火之為用, 其道最微, 請以火象證之, 如輕清而光焰於上者, 火之明也; 重實而溫蓄於下者, 火之位也。 明即位之神, 無明則神用無由以著; 位即明之本, 無位則光焰何從以生。 故君火之變化於無窮, 總賴此相火之栽根於有地, 雖分之則一而二, 而總之則二而一者也, 此君火相火之辨。 凡其為生化, 為盛衰, 為本末, 重輕攸係, 從可知矣。 人生所賴者惟此, 故<內經>特以為言。 然在<內經>則但表其大義, 原無分屬之條, 惟刺禁論曰: 七節之傍, 中有小心。 此固隱然有相火所居之意, 故後世諸家咸謂相火寄在命門, 是固然矣。 然以予之見, 則見君相之義, 無藏不有。 又何以辨之? 蓋總言大體, 則相火當在命門, 謂根荄在下, 為枝葉之本也。 析言職守, 則臟腑各有君相, 謂志意所出, 無不從乎形質也。 故凡以心之神, 肺之氣, 脾胃之倉廩, 肝膽之謀勇, 兩腎之伎巧變化, 亦總皆發見之神奇, 使無其地, 何以生此? 使地有不厚, 何以蕃此? 此皆從位字發生, 而五臟各有位, 則五臟亦各有相, 相強則君強, 此相道之關係, 從可知矣。 故聖人特命此名, 誠重之也。 而後人指之為賊, 抑何異耶! 此萬世之疑竇, 故予不得不辨。 或曰: 是若謬矣。 第彼之指為賊者, 亦有深意, 蓋謂人之情欲多有妄動, 動則俱能起火, 火盛致傷元氣, 即所謂元氣之賊, 亦何不可? 予曰: 此固邪正之岐, 最當明辨者也。 夫情欲之動, 邪念也, 邪念之火為邪氣。 君相之火, 正氣也, 正氣之蓄為元氣。 其在身家, 譬之產業, 賢者能守之, 不肖者能蕩之, 罪與不罪, 在子孫之廢與不廢, 鎡基何與焉? 相火之義亦猶此耳。 夫既以相稱之, 而竟以賊名之, 其失聖人之意也遠矣。 且凡火之賊傷人者, 非君相之真火, 無論在內在外, 皆邪火耳。 邪火可言賊, 相火不可言賊也。 矧六賊之中, 火惟居一, 何二子獨知畏火, 其甚如是, 而并昧邪正之大義, 亦何謂耶? 予聞其言, 固知其錯認面目矣, 不覺因而失笑。

先天後天論
人生於地, 懸命於天, 此人之制命於天也。栽者培之, 傾者覆之, 此天之制命於人也。天本無二, 而以此觀之, 則有天之天者, 謂生我之天, 生於無而由乎天也; 有人之天者, 謂成我之天, 成於有而由乎我也。生者在前, 成者在後, 而先天後天之義, 於斯見矣。故以人之稟賦言, 則先天強厚者多壽, 先天薄弱者多夭; 後天培養者, 壽者更壽, 後天斲削者, 夭者更夭。若夫骨骼者, 先天也, 肌肉者, 後天也。精神者, 先天也, 容貌者, 後天也。顏色之有辨也, 蒼者壽而妖者夭, 嫩中有蒼者吉, 蒼中有嫩者凶。聲音之有辨也, 充者壽而怯者夭, 雖細而長者吉, 雖洪而促者凶。動靜有辨也, 靜者壽而躁者夭, 性雖若急而急中有和者吉, 陽雖若厚而陰中蘊薄者凶。至若少長之辨, 初雖綿弱而漸長漸堅者, 晚成之徵也。氣質之辨, 少年華麗而易盈易滿者, 早凋之兆也。是故兩天俱得其全者, 耆艾無疑也; 先後俱失其守者, 夭促弗卜也。 若以人之作用言, 則先天之強者不可恃, 恃則并失其強矣; 後天之弱者當知慎, 慎則人能勝天矣。所謂慎者, 慎情志可以保心神, 慎寒暑可以保肺氣, 慎酒色可以保肝腎, 慎勞倦飲食可以保脾胃。惟樂可以養生, 欲樂者莫如為善。 惟福可以保生, 祈福者切勿欺天。但使表裏無虧, 則邪疾何由而犯? 而兩天之權不在我乎? 故廣成子曰: 毋勞爾形, 毋搖爾精, 乃可以長生。至矣哉, 兩言盡之矣, 勿以此為易而忽之。

標本論十五
病有標本者, 本為病之源, 標為病之變。病本惟一,隱而難明, 病變甚多, 顯而易見。故今之治病者, 多有不知本末, 而惟據目前, 則最為斯道之大病。 且近聞時醫有云: 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 互相傳誦, 奉為格言, 以為得其要矣。 予聞此說而詳察之, 則本屬不經而亦有可取。所謂不經者, 謂其以治標治本對待為言, 則或此或彼, 乃可相參為用矣。若然, 則<內經>曰治病必求其本, 亦何謂耶? 又經曰: 夫陰陽逆從, 標本之為道也, 小而大, 淺而博, 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也。以淺而知深, 察近而知遠, 言標與本, 易而勿及。又曰: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 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 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先病而後生熱者治其本。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 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 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 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 先中滿而後生煩心者治其本。 小大不利治其標, 小大利治其本, 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由此觀之, 則諸病皆當治本, 而惟中滿與小大不利兩證當治標耳。蓋中滿則上焦不通, 小大不利則下焦不通, 此不得不為治標以開通道路, 而為升降之所由, 是則雖曰治標, 而實亦所以治本也。自此以外, 若以標本對待為言, 則治標治本當相半矣, 故予謂其為不經者此也。然亦謂其可取者, 則在緩急二字, 誠所當辨。然即中滿及小大不利二證, 亦各有緩急, 蓋急者不可從緩, 緩者不可從急, 此中亦自有標本之辨, 萬不可以誤認而一概論也。今見時情, 非但不知標本, 而且不知緩急。不知標本, 則但見其形, 不見其情; 不知緩急, 則所急在病, 而不知所急在命。故每致認標作本, 認緩作急, 而顛倒錯亂, 全失四者之大義, 重命君子, 不可不慎察於此。

求本論十六
萬事皆有本, 而治病之法, 尤惟求本為首務。所謂本者, 惟一而無兩也。 蓋或因外感者, 本於表也。或因內傷者, 本於裏也。或病熱者, 本於火也。 或病冷者, 本於寒也。邪有餘者, 本於實也。正不足者, 本於虛也。 但察其因何而起, 起病之因, 便是病本, 萬病之本, 只此表裏寒熱虛實六者而已。 知此六者, 則表有表證, 裏有裏證, 寒熱虛實, 無不皆然。六者相為對待, 則冰炭不同, 辨之亦異。凡初病不即治, 及有誤治不愈者, 必致病變日多, 無不皆從病本生出, 最不可逐件猜摸, 短覷目前。經曰: 眾脈不見, 眾凶弗聞, 外內相得, 無以形先。是誠求本之至要也。苟不知此, 必庸流耳。故明者獨知所因, 而直取其本, 則所生諸病, 無不隨本皆退矣。至若六者之中, 多有兼見而病者, 則其中亦自有源有流, 無弗可察, 然惟於虛實二字總貫乎前之四者, 尤為緊要當辨也。蓋虛者本乎元氣, 實者由乎邪氣。元氣若虛, 則雖有邪氣不可攻, 而邪不能解, 則又有不得不攻者, 此處最難下手。但當察其能勝攻與不能勝攻, 或宜以攻為補, 或宜以補為攻, 而得其補瀉於微甚可否之間, 斯盡善矣。 且常見有偶感微疾者, 病原不甚, 斯時也, 但知拔本, 則一藥可愈, 而庸者值之, 非痰曰痰, 非火曰火, 四路兜拏, 茫無真見, 而反遺其本, 多致輕者日重, 重者日危, 而殃人禍人, 總在不知本末耳。甚矣, 醫之貴神, 神奚遠哉! 予故曰: 醫有慧眼, 眼在局外; 醫有慧心, 心在兆前。使果能洞能燭, 知幾知微, 此而曰醫, 醫云乎哉? 他無所謂大醫王矣。 治形論十七
老子曰: 吾所以有大患者, 為吾有身。使吾無身, 吾有何患? 余則曰: 吾所以有大樂者, 為吾有形。使吾無形, 吾有何樂? 是可見人之所有者唯吾, 吾之所賴者唯形耳, 無形則無吾矣, 謂非人身之首務哉。第形之為義, 其義甚微, 如言動視聽, 非此形乎? 俊醜美惡, 非此形乎? 勇怯愚智, 非此形乎? 死生安否, 非此形乎? 人事之交, 以形交也, 功業之建, 以形建也, 此形之為義, 從可知也。 奈人昧養形之道, 不以情志傷其府舍之形, 則以勞役傷其筋骨之形, 內形傷則神氣為之消靡, 外形傷則肢體為之偏廢, 甚至肌肉盡削, 其形可知, 其形既敗, 其命可知。然則善養生者, 可不先養此形, 以為神明之宅, 善治病者, 可不先治此形, 以為興復之基乎。雖治形之法, 非止一端, 而形以陰言, 實惟精血二字足以盡之。所以欲袪外邪, 非從精血不能利而達; 欲固中氣, 非從精血不能蓄而強。水中有真氣, 火中有真液, 不從精血, 何以使之灌溉? 然則精血即形也, 形即精血也, 天一生水, 水即形之祖也。故凡欲治病者, 必以形體為主; 欲治形者, 必以精血為先, 此實醫家之大門路也。使能知此, 則變化可以無方, 神用自有莫測。然用此之法, 無逾藥餌, 而藥餌之最切於此者, 不過數味之間, 其他如性有偏用者, 惟堪佐使而已。亦猶飲食於人, 凡可口者, 孰無資益, 求其純正無損而最宜於胃氣者, 則惟穀食, 類可見矣。或問余以所宜者, 果屬何物? 余則難以顯言之。蓋善吾言者, 必如醴如飴, 而不善吾言者, 必反借此為射的, 以資口吻之基矣。余故不能顯言之, 姑發明此義, 以俟有心者之自悟。

臟象別論十八
臟象之義, 余所類於經文者不啻詳矣, 然經有所未及, 而同中有不同, 及有先同後異者, 俱不可以不辨也。夫人身之用, 止此血氣。雖五臟皆有氣血, 而其綱領, 則肺出氣也, 腎納氣也, 故肺為氣之主, 腎為氣之本也。 血者水穀之精也, 源源而來, 而實生化於脾, 總統於心, 藏受於肝, 宣布於肺, 施泄於腎, 而灌溉一身。所謂氣主噓之, 血主濡之, 而血氣為人之橐籥, 是皆人之所同也。若其同中之不同者, 則臟氣各有強弱, 稟賦各有陰陽。臟有強弱, 則神志有辨也, 顏色有辨也, 聲音有辨也, 性情有辨也, 筋骨有辨也, 飲食有辨也, 勞役有辨也, 精血有辨也, 勇怯有辨也, 剛柔有辨也。強中強者, 病病其太過, 弱中弱者, 病其不及, 因其外而察其內, 無弗可知也。稟有陰陽, 則或以陰臟喜溫煖, 而宜薑, 桂之辛熱; 或以陽臟喜生冷, 而宜芩, 連之苦寒; 或以平臟, 熱之則可陽, 寒之則可陰也。有宜肥膩者, 非潤滑不可也; 有宜清素者, 惟羶腥是畏也。有氣實不宜滯, 有氣虛不宜破者。有血實不宜澀, 有血虛不宜泄者。 有飲食之偏忌, 有藥餌之獨礙者。有一臟之偏強, 常致欺凌他臟者。有一臟之偏弱, 每因受制多虞者。有素挾風邪者, 因多燥, 多燥由於血也。有善病濕邪者, 必因多寒, 多寒由於氣也。此固人人之有不同也。其有以一人之稟而先後之不同者, 如以素稟陽剛而恃強無畏, 縱嗜寒涼, 及其久也, 而陽氣受傷, 則陽變為陰矣。 或以陰柔而素耽辛熱, 久之則陰日以涸, 而陰變為陽矣。不惟飲食, 情欲皆然。 病有出入, 朝暮變遷, 滿而更滿, 無不覆矣, 損而又損, 無不破矣。故曰: 久而增氣, 物化之常也; 氣增而久, 夭之由也, 此在經文固已明言之矣。夫不變者, 常也; 不常者, 變也。人之氣質有常變, 醫之病治有常變, 欲知常變, 非明四診之全者不可也。設欲以一隙之偏見, 而應無窮之變機, 吾知其遺害於人者多矣。故於此篇之義, 尤不可以不深察。

天年論十九
夫人之所受於天而得生者, 本有全局, 是即所謂天年也。余嘗聞之岐伯曰: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於陰陽, 和於術數, 食飲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 而盡終其天年, 度百歲乃去。又嘗聞之老子曰: 生之徒, 十有三; 死之徒, 十有三; 民之生, 動之死地, 亦十有三。余因此言, 乃知失天之畀而不得盡其全者有如是。然則後天之養, 其為在人, 可以養生家而不以此為首務乎! 故常深慨於斯, 而直窮其境, 則若老氏所云十中之三者, 蓋亦言其約耳。而三之倍倍, 則尤有不忍言者, 茲請得而悉之。夫人生於地, 懸命於天, 可由此而生, 亦可由此而死。 故凡天亦殺人, 有如寒暑不時, 災荒薦至, 或妖祥之橫加, 或百六之難避, 是皆天刑之謂也。地亦殺人, 則如旱潦無方, 水火突至, 或陰毒最以賊人, 或危險多能困斃, 是皆地殺之謂也。人亦殺人, 如爭鬥傷殘, 刀兵屠戮, 或嫁禍陰謀, 或明欺強劫, 是皆人禍之謂也。凡此三者, 十中約去其幾。 再若三者之外, 則凡孽由自作而致不可活者, 猶有六焉。何以見之? 則如酒色財氣, 及功名之累, 庸醫之害皆是也。故有困於酒者, 但知米汁之味甘, 安思?蘗之性烈, 能潛移禍福而人難避也, 能大損壽元而人不知也。及其病也, 或血敗為水, 而肌肉為其浸漬, 則鼓脹是也。或濕邪侵土, 而清濁苦於不分, 則瀉痢是也。 或血不養筋, 而弛縱拘攣, 甚至眩暈卒倒, 則中風是也。或水泛為涎, 而滿悶不食, 甚至脾敗嘔喘, 則痰飲是也。耽而不節, 則精髓胡堪久醉, 陰血日以散亡, 未及中年, 多見病變百出, 而危於此者不知其幾何人矣。有困於色者, 但圖嬌艷可愛, 而不知傾國之說為何, 伐命之說為何。故有因色而病者, 則或成勞損, 或染穢惡, 或相思之失心, 或鬱結之盡命。有因色而死者, 則或以竊窺, 或以爭奪, 或以蕩敗無蹤, 或以驚嚇喪膽。總之, 好色之人必多淫溺, 樂而忘返, 安顧身家? 孰知實少花多, 豈成瑞物, 德為色勝, 非薄則邪, 未有貪之戀之而不招殃致敗。凡受色中之害者, 吾又不知其幾何人矣。有困於財者, 止知財能養命, 豈識財能殺人。故鄙吝者, 每以招尤, 慢藏者, 因多誨盜, 奔波不已者, 多竭其力, 貪得無厭者, 常忘其身。顧利不顧義, 骨肉為之相殘, 聚斂盡膏血, 賈怨所以致敗。蓋財本通神, 不容朘剝, 積則金精祟作, 爭則罊囊禍生。凡受利中之害者, 又不知其幾何人矣。有困於氣者, 每恃血氣之強, 只喜人不負我, 非驕矜則好勝, 人心不平, 爭端遂起, 事無大小, 怨恨醉心, 豈虞忿怒最損肝脾, 而隔食氣蠱, 疼痛泄瀉, 厥逆暴脫等疾, 犯者即危。 又或爭競相傾, 公庭遘訟, 寧趨勢利以卑污, 甘受醜凌於奴隸; 及被他人之苛辱, 既不敢相抗於後, 何若親識之小忿, 即涵容少遜於前, 終身讓路, 不失一步, 孰得孰失, 孰知孰愚? 甚至破家蕩產, 骨肉分離之害, 殲須不忍, 悔時遲矣。 夫氣本無形, 有何涯際, 相諒則無, 偏執則有, 歷觀往事, 誰直誰非? 使不能達觀自策, 則未免以我之軀, 陰受人無申無訴之蝕, 而自愚自斃者, 又不知其幾何人矣。有因於功名者, 誰不有飛騰之念? 誰不有功業之期? 第既達者, 或多鼎足之虞未濟者, 每遭鹽車之厄, 受燈窗寒苦之負, 望眼徒穿者有之。 憶榮枯飲昔之異, 熱腸為裂者有之。甚至焦思切心, 奔趨竭力, 榮華杳然, 泉壤遽及者有之。慨古傷飲, 凡受斯枉而湮沒無聞, 浩氣受抑者, 又不知其幾何人矣。有困於醫者, 凡疾苦之望醫, 猶凶荒之望歲, 其懇其切, 其念何如。第此中神理, 微妙難言, 使不有天人之學, 絕倫之聰, 則何以能聞於無聲, 見於無跡, 直窺乎窈冥之鄉, 而必得其情乎? 使必得其人而後可以言醫, 則醫不易談, 蓋可徵矣。既難其人, 則次乎此者, 雖未知神, 猶知形跡, 此即今之上醫也, 然此醫亦不易得。而舍此之外, 則昧者居其八九。庸醫多, 則殺人亦多, 每見其寒熱倒施, 虛實謬認, 一匕之訛, 吉凶隨應。困者莫知其然, 雖死不覺, 明公鑒其多誤, 能無惻心? 顧造化大權, 本非凡庸所可窺弄, 而性命重托, 又豈淺輩所宜輕付耶! 第彼非無自, 蓋自<原病式>以來, 祖述相傳, 日以滋甚, 醉者不醒, 逝者無詞, 而黎元陰受此害者, 蓋不知若干若干人矣。而聞者未知其詳, 猶或未之信也。 由是乘除, 則既有前三, 又有後六, 凡此陶汰之餘, 而得盡其天年者, 果賸其幾? 吾故曰: 老氏言十之三者, 蓋亦言其約耳。興言及此, 誠可為人生之痛哭者也。 然徒悲何益? 曷亦為人之計乎, 則惟上知者有可曉也。雖前之三者, 或多出於莫測, 則有可避者, 有不可避者, 即聽之天, 無不可也。然知者見於未然, 而得天者天庇之, 得地者地庇之, 得人者人庇之, 得此三庇, 即得生之道也; 失此三庇, 則失生之道也。人道於此, 豈曰盡無其權乎! 至於六殺之防, 則全由乎我矣。酒殺可避, 吾能不醉也。色殺可避, 吾能不迷也。財殺可避, 吾能不貪也。氣殺可避, 吾能看破不認真也。功名之殺可避, 吾能素其行藏也。 庸醫之殺可避, 吾能相知以豫也。夫如是而培以為善, 存以無欺, 守以不行險, 戒以毋僥倖, 則可全收其效矣。孔子曰: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蓋示人以無勉強也。廣成子曰: 毋勞爾形, 毋搖爾精, 乃可以長生。蓋形言其外, 精言其內, 內外俱全, 盡乎道矣。是皆古聖人垂念蒼生, 至真至極之良方也, 可不佩乎。或曰: 子言雖是, 而實亦近迂, 獨不見有不識不知而偏躋上壽者, 又何人力之足恃耶? 余曰: 此正所謂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然予論誠迂矣, 倘亦蒙知者之相顧而咀之識之, 或亦可為天年之一助否?

中興論又十九
試觀天地之道, 有盈有虛, 有消有長, 是以日中則昃, 月盈則蝕, 此即天運之循環, 而天亦不能違者, 故有先天之說也。先天有定數, 君子知命, 固當聽乎天也。 若後天之道, 則參贊有權, 人力居多矣。何以見之? 第就國家之否泰, 可證人身之壽夭。雖曰天步多艱, 無成不敗, 然如商周漢晉唐宋相傳, 國運皆有中興, 人道豈無再振? 消長一理, 小大皆然。嘗聞之康節先生云: 一萬里區宇, 四千年興亡, 五百主肇位, 七十國開疆, 則此中人事不為不多也, 而何以興復僅見止此數代, 是亦由知道者少, 而不知道者之多耳。彼知道者, 既以得人, 又以得天, 得人即所以得天也。不知道者, 既不知本, 又不知末, 既以失之, 而終不知其所以失也。至若身命之謀, 則舉世之人孰不愛命, 而每多耽誤者, 其不知道者亦猶是耳。欲明其道, 可無言乎。然言而無證, 則人多不信, 故借此國運之徵, 用效遒人之鐸。試論國家之衰也, 或以人心之離, 或以財用之匱, 或以兵戈之殘傷, 或以優柔之曠廢。而人之亨否, 無非一理。 夫在國曰人心, 在人曰神志, 故曰事其神者神去之, 休其神者神居之。 知生氣之主在乎心, 此元神之不可不養也。又在國曰財用, 在人曰血氣。氣為陽, 陽主神也; 血為陰, 陰主形也。血氣若衰, 則形神俱敗, 此營衛之毫釐當惜也。 又在國曰兵戈, 在人曰剋伐。夫兵者, 凶器也; 剋伐者, 危事也。 未有日加剝削而不致殘傷元氣者, 此消耗之不可不慎也。又在國曰優柔, 在人曰疑貳。今日云姑且, 明日云將就, 豈不僉云穩當, 然致坐失機宜, 變生倏忽, 又焉知耽擱之大害, 此當機之不可不斷也。凡此數者, 姑亦言其大約。 至若人之大數, 則猶有先天後天之體用, 而興亡之應變, 則來培來覆, 亦莫匪人之自為耳。何謂先天? 如<內經>曰: 人生十歲, 血氣始通, 其氣在下, 故好走。二十, 氣血方盛, 肌肉方長, 故好趨。三十, 五臟大定, 血脈盛滿, 故好步。四十, 臟腑經脈其盛已定, 腠理始疏, 故好坐。五十, 肝氣衰, 故目不明。 六十, 心氣衰, 故好臥。七十, 脾氣衰。八十, 肺氣虛, 故言善誤。九十, 腎氣竭。 百歲, 五臟六腑皆虛, 神氣皆去, 故形骸獨居而終矣。此即先天之常度, 是即所謂天年也。天畀之常, 人人有之, 其奈今時之人, 自有知覺以來, 恃其少壯, 何所不為, 人生之常度有限, 而情欲無窮, 精氣之生息有限, 而耗損無窮, 因致戕此先天而得全我之常度者, 百中果見其幾? 殘損有因, 惟人自作, 是即所謂後天也。然而所喪由人, 而挽回之道, 有不仍由人者乎? 且此非逆天以強求, 亦不過復吾之固有。得之則國運人運, 皆可中興, 不有明哲, 誠難語此; 失之則落花流水, 逝而罔覺, 一衰即已, 良可寒心, 所以<易>重來復, 正為此也。然求復之道, 其道何居? 蓋在天在人, 總在元氣, 但使元氣無傷, 何虞衰敗? 元氣既損, 貴在復之而已。常見今人之病, 亦惟元氣有傷, 而後邪氣得以犯之, 故曰: 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此客主相持之理, 從可知矣。 凡虛邪之辨, 如情志之消索, 神主於心也。治節之不行, 氣主於肺也。筋力之疲困, 血主於肝也。精髓之耗減, 骨主於腎也。四肢之軟弱, 肌肉主於脾也。損其一淺, 猶膚腠也; 損其二深, 猶經絡也; 損其三四, 則連及臟腑矣。當其微也, 使不知徙薪牖戶, 則將為江河, 將尋斧柯, 恐無及於事矣。故人於中年左右, 當大為修理一番, 則再振根基, 尚餘強半。敢云心得, 歷驗已多, 是固然矣。 然而修理之說, 亦豈易言? 修國家, 良臣不易; 修身命, 良醫亦難。第觀從古至今, 數千年來, 凡得醫之全量者為誰? 而今則曰: 此醫也, 彼亦醫也, 又何良醫之多也? 醫難言矣, 其毋為良醫之所惑。

逆數論二十
予嘗讀<易>而聞諸夫子曰: 數往者順, 知來者逆, 是故<易>, 逆數也。 由是默會其理, 而知天人之道得以無窮無息者, 無非賴此逆數耳。何也? 蓋自太極初分, 兩儀以判, 一動一靜, 陰陽見矣。陰陽之體為乾坤, 陰陽之用為水火。乾坤定對待之交易, 故一在上而一在下; 水火蕩流行之變易, 故一主降而一主升。夫如是, 斯得循環無已。總之而為天道, 散之而為人道, 而大<易>之義, 所以無微不在也。姑無論其他, 而但以性理明之, 則總由變易之數。夫變易之數, 即升降之數也。變易之所以無窮者, 降以升為主, 是即所謂逆數也。若無此逆, 則有降無升, 流而不返, 而大道如環, 何所賴乎? 由是逆順交變, 則陽與陰對, 熱與寒對, 升與降對, 進與退對, 成與敗對, 勤與惰對, 勞與逸對, 善與惡對, 生與死對, 凡此一逆一順, 其變無窮。惟從逆者, 從陽得生; 從順者, 從陰得死。君如不信, 第詳考伏羲卦氣之圓圖, 其義昭然可見也。觀其陽盛之極, 自夏至一陰初姤, 由五, 六, 七, 八, 歷巽, 坎, 艮, 坤, 天道從西右行, 則陽氣日降, 萬物日消者, 此皆順數也。順則氣去, 即從陰得死之道也。幸而陰剝之極, 自冬至一陽得復, 由四, 三, 二, 一,歷震, 離, 兌, 乾, 天道從東左旋, 則陽氣日升, 萬物日盛者, 此皆逆數也。逆則氣來, 即從陽得生之道也。此天道之微, 固如是也。若以人道言之, 則人道本乎天道, 天心即是人心。第天有陰霾, 能蒙日月, 人有愚昧, 能勝聰明。故每多從順者, 喜其易也, 喜其逸也; 每多避逆者, 畏其難也, 畏其勞也。彼大人之見則不然, 如尊貴莫若帝王, 可以逸矣, 可以縱矣, 而堯舜之惟微惟危, 顧何必諄諄乎在念? 智慧莫若聖人, 可無勞矣, 可無畏矣, 而孔子之戒慎恐懼, 又何必卷卷乎在心? 此無他, 惟其代天功, 主人極, 總知夫順不可從, 從順則流, 逆不可舍, 舍逆則退也。由此觀之, 乃知士而舍逆, 則有屈而無伸; 農而舍逆, 則有種而無穫; 工而舍逆, 則有粗而無精; 商而舍逆, 則有散而無聚。再由此而推廣之, 則凡曰修身齊家, 凡曰治國平天下, 進一步則日以就成, 退一步則日以就敗, 有源有流, 其可任其長逝而不思砥柱之良圖乎! 此人道之攸係, 又如是矣。 然言天言人, 總言夫生道也。而保生之道, 莫先於醫, 醫欲保生, 其堪違陽道乎? 其堪倍逆數乎? 然醫貴圓通, 安容執滯, 非曰盡不從陰也, 從陰正以衛陽也; 非曰盡不用順也, 用順亦以成逆也, 性命玄關, 此為第一。獨念有醫名丕著之輩, 猶然昧此, 而妄言左道, 留傳至今, 因致傷生遺害非淺者, 謂非軒岐之魔不可也。 嗟! 嗟! 有心哉其誰乎? 苟得其人, 可與談還悟道矣, 儻亦以吾言為然不。

反佐論二十一
用藥處方有反佐之道者, 此軒岐之法旨, 治病之微權, 有不可不明者, 奈何後世醫家, 每多假借以亂經常, 不惟悖理於前, 抑且遺害於後, 是不可不辨也。 觀<內經>之論治曰: 奇之不去則偶之, 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 所謂寒熱溫涼, 反從其病也。此其義, 蓋言病有微甚, 亦有真假, 先從奇偶以正治, 正治不愈, 然后用反佐以取之, 此不得不然而然也。又經曰: 微者逆之, 甚者從之。又曰: 逆者正治, 從者反治。此謂以寒治熱, 以熱治寒, 逆其病者, 謂之正治; 以寒治寒, 以熱治熱, 從其病者, 謂之反治。如以熱治寒而寒拒熱, 則反佐以寒而入之; 以寒治熱而熱拒寒, 則反佐以熱而入之, 是皆反佐之義, 亦不得不然而然也。 又經曰: 熱因寒用, 寒因熱用。王太僕註曰: 熱因寒用者, 如大寒內結, 當治以熱, 然寒甚格熱, 熱不得前, 則以熱藥冷服, 下嗌之後, 冷體既消, 熱性便發, 情且不違, 而致大益, 此熱因寒用之法也。寒因熱用者, 如大熱在中, 以寒攻治則不入, 以熱攻治則病增, 乃以寒藥熱服, 入腹之後, 熱氣既消, 寒性遂行, 情且協和, 而病以減, 此寒因熱用之法也。凡此數者, 皆<內經>反佐之義。此外, 如仲景治少陰之利, 初用白通湯, 正治也, 繼因有煩而用白通加豬膽汁湯, 反佐也。其治霍亂吐痢, 脈微欲絕者, 初用四逆湯, 正治也, 繼因汗出小煩, 而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反佐也。 又如薛立齋治韓州同之勞熱, 余嘗治王蓬雀之喉痺, 皆其法也。 若今諸家之所謂反佐者則不然, 姑即時尚者道其一二以見之。如近代之所宗所法者, 謂非丹溪之書乎? 觀丹溪之治吞酸證, 必以炒黃連為君, 而以吳茱萸佐之; 其治心腹痛證, 謂宜倍加山梔子而以炒乾薑佐之, 凡此之類, 余不解也。 夫既謂其熱, 寒之可也, 而何以復用乾薑, 茱萸? 既謂其寒, 熱之可也, 而何以復用黃連, 梔子? 使其病輕而藉以行散, 即或見效, 豈曰盡無; 使其病重, 人則但見何以日甚, 而不知犯寒犯熱, 自相矛盾, 一左一右, 動皆掣肘, 能無誤乎? 矧作用如此, 則其效與不效, 必且莫知所因, 而宜熱宜寒, 亦必從違奚辨, 此其見有不真, 故持兩可, 最是醫家大病, 所當自反而切戒也。或曰: 以熱導寒, 以寒導熱, 此正得<內經>反佐之法, 人服其善, 子言其非, 何其左也? 余曰: 此法最微, 此用最妙, 子亦願聞其詳乎? 當為再悉之。夫反佐之法, 即病治之權也。 儒者有經權, 醫者亦有經權。經者, 日用之常經, 用經者, 理之正也; 權者, 制宜之權變, 用權者, 事之暫也。此經權之用, 各有所宜, 誠於理勢有不得不然, 而難容假借者也。藥中反佐之法, 其亦用權之道, 必於正經之外, 方有權宜, 亦因不得不然, 而但宜於暫耳, 豈果隨病處方, 即宜用乎? 然則何者宜反? 何者不宜反? 蓋正治不效者, 宜反也。病能格藥者, 宜反也。火極似水者, 宜反也。 寒極反熱者, 宜反也。真以應真, 假以應假, 正反之道, 妙用有如此也。 設無格拒假證, 自當正治, 何以反為? 不當權而用權, 則悖理反常, 不當反而佐反, 則致邪失正, 是烏可以混用耶? 常觀軒岐之反佐, 為刱經權之道也; 後世之反佐, 徒開雜亂之門也。至其變也, 則涇渭不分者以之, 模糊疑似者以之, 寒熱并用者以之, 攻補兼施者以之, 甚至廣絡妄投, 十寒一暴, 無所不謬, 皆相藉口, 此而不辨, 醫乎難矣。於戲! 斯道失真, 其來已久, 安得願聞精一者, 與談求本之道哉! 是不能無望於後人也, 因筆識其愚昧。 以上仲景治法載<傷寒論>。薛立齋治韓州同按在虛損門。余治王蓬雀按在喉痺門。

升陽散火辨二十二
凡治火之法, 有曰升陽散火者, 有曰滋陰降火者。夫火一也, 而曰升曰降, 皆堪治火。然升則從陽, 降則從陰, 而升降混用, 能無悖乎? 抑何者宜升, 何者宜降, 而用有辨乎? 此千古之疑竇, 亦千古之兩端, 而未聞有達之者。 夫火之為病, 有發於陰者, 有發於陽者。發於陰者, 火自內生者也; 發於陽者, 火自外致者也。自內生者, 為五內之火, 宜清宜降者也; 自外致者, 為風熱之火, 宜散宜升者也。今人凡見火證, 無分表裏, 必曰木火同氣, 動輒稱為風熱, 多用升陽散火之法。鳴呼! 此似近理, 孰得非之, 而不知至理所在, 無容混也。 夫風熱之義, 其說有二: 有因風而生熱者, 有因熱而生風者。因風生熱者, 以風寒外閉而火鬱於中, 此外感陽分之火, 風為本而火為標也。因熱生風者, 以熱極傷陰而火達於外, 此內傷陰分之火, 火為本而風為標也。經曰治病必求其本。 可見外感之火, 當先治風, 風散而火自息, 宜升散不宜清降。內生之火, 當先治火, 火滅而風自清, 宜清降不宜升散。若反而為之, 則外感之邪得清降而閉固愈甚, 內生之火得升散而燔燎何當, 此其內因外因, 自有脈證可詳辨也。余閱方書, 所見頭目, 口齒, 咽喉, 臟腑陰火等證, 悉云風熱, 多以升降并用, 從逆兼施, 獨不慮升者礙降, 降者礙升乎? 從者忌逆, 逆者忌從乎? 經曰: 高者抑之, 下者舉之, 寒者熱之, 熱者寒之。又曰: 病生於內者, 先治其陰, 後治其陽, 反者益甚。病生於陽者, 先治其外, 後治其內, 反者益甚。此自不易之正理。 故余之立方處治, 宜抑者則直從乎降, 宜舉者則直從乎升, 所以見效速而絕無耽延之患, 亦不過見之真而取之捷耳。若今人之輕病致重, 重病致危, 而經年累月, 日深日甚, 以致不救者, 謂非兩端之誤之也乎? 明者於此, 最當辨也。

夏月伏陰續論二十三
夏月伏陰在內, 此本天地間陰陽消長之正理, 顧丹溪特為此論而反乖其義, 因以致疑於人。其謂何也? 觀其所論曰: 人與天地同一橐籥, 子月一陽生, 陽初動也; 寅月三陽生, 陽初出於地也, 此氣之升也。巳月六陽生, 陽盡出於上矣, 此氣之浮也。人之腹屬地, 氣於此時, 浮於肌表, 散於皮毛, 腹中虛矣。 世言夏月伏陰在內, 此陰字有虛之義, 若作陰涼看, 其誤甚矣。且其時陽浮地上, 燔灼焚燎, 流金爍石, 何陰冷之有? 若於夏月火令之時妄投溫熱, 寧免實實虛虛之患乎! 此丹溪之言虛, 是固然矣。若以陰冷二字為誤, 而夏月禁用溫熱, 此則余所不服也。何以見之? 夫天地之道, 惟此陰陽, 陰陽之變, 惟此消長, 故一來則一往, 一升則一降, 而造化之機, 正互藏為用者也。經曰: 陰主寒, 陽主熱。又曰: 氣實者熱也, 氣虛者寒也。此本陰陽之常性也。 今既云夏月之陽盡浮於外, 則陰伏於內矣, 陰盛則陽衰也, 非寒而何? 陽浮於外, 則氣虛於中矣, 氣虛即陽虛也, 非寒而何? 此固不易之理也。然而尤有顯然者, 則在井泉之水, 當三冬之寒冽, 而井泉則溫, 盛夏之炎蒸, 而泉源則冷, 此非外寒內熱, 外熱內寒之明驗乎? 此又歲歲皆然, 主氣之常候也。至若主氣之外, 又有客氣, 而天以五周, 地以六備, 寒暄遞遷, 氣更應異, 如伏明之紀, 寒清數舉; 卑監之紀, 風寒並興; 堅成之紀, 陽氣隨陰治化; 流衍之紀, 寒司物化, 天地嚴凝; 太陽司天, 寒氣下臨, 寒清時舉; 太陰司天, 地乃藏陰, 大寒且至等義, 是無論冬夏, 皆有非時之氣以動為民病者也, 又豈因夏月之火令, 遂可謂之無寒而禁用溫熱乎? 且伏陰之義, 本以陰陽對待, 寒熱為言, 若但以陰字為虛, 則夏月伏陰, 宜多虛證, 冬月伏陽, 即無虛矣, 豈其然乎? 又若夏月宜禁溫熱, 則冬月宜禁寒涼, 無待言也。今見四時之病, 盛夏每多吐瀉, 深冬偏見瘡疹, 諸如此類, 豈非冬多內熱, 夏多中寒乎? 總之, 夏有熱證, 亦有寒證, 冬有實證, 亦有虛證, 雖從時從證, 貴乎因病制宜, 然夏月伏陰之義, 此實天人之同氣, 疾病之玄機, 有必不可不察而忽之者也。今若丹溪之論, 則於理反悖, 而何切於用? 即無此論, 亦何不可? 近見徐東皋亦述丹溪之說云: 夏月無寒, 世人不察, 而用溫熱, 為世通弊。若謂夏月伏陰, 宜服溫熱, 則冬月伏陽, 宜服寒涼, 然則孟子冬日飲湯, 夏日飲水, 亦不足信歟? 噫, 此公都子之言也, 不過借喻內外, 原非用析陰陽, 而徐氏曲引為證, 獨不思經文<易>義, 儻相背乎? <內經>曰: 陰中有陽, 陽中有陰。曰: 寒極生熱, 熱極生寒。曰: 重陰必陽, 重陽必陰。曰: 相火之下, 水氣承之; 君火之下, 陰精承之。曰: 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也, 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又如<周易>之兩儀, 有陰必有陽也。兩儀而四象, 陰陽之中復有陰陽也。 在泰之義, 則曰內陽而外陰, 君子道長, 小人道消也。在否之義, 則曰內陰而外陽, 小人道長, 君子道消也。由此觀之, 則丹溪之論, 東皋之引證, 皆吾之所不信也, 故復為此續論。

陽不足再辨二十四
原天地陰陽之化生, 實生民性命之根本, 善把握補救之妙用, 誠吾道代天之大權, 使我於此而見理不真, 則加冰用湯, 反成戕賊, 害有不可勝言者。予自初年, 嘗讀朱丹溪陽有餘陰不足論, 未嘗不服其高見, 自吾漸立以來, 則疑信相半矣。 又自不惑以來, 則始知其大謬矣。故予於<類經?求正錄>中, 附有大寶論一篇, 正所以救其謬也。然常恐見淺言偏, 遺殃後世, 每懷疑懼, 而望正高明者久矣。 不意付梓數載, 斧削無聞, 見信明賢, 庶竊自慰。茲於丙子之夏, 始得神交一友, 傳訓數言, 詢其姓氏, 知為三吳之李氏也。誦其<指南>, 則曰: 陽常有餘, 陰常不足, 此自丹溪之確論, 而茲張子乃反謂陽常不足, 陰常有餘, 何至相反若此? 而自是其是, 豈矯強以自衒歟? 抑別有所本歟? 姑無勞口吻以辨其孰是孰非, 第以人事證之, 則是非立見矣。如人自有生以來, 男必十六而精始通, 女必十四而經始至; 及其衰也, 男精竭於八八, 女血淨於七七, 凡精血既去而人猶賴以不死者, 惟此氣耳。夫氣為陽, 精血陰也, 精血之來, 既遲在氣後, 精血之去, 又早在氣先, 可見精已無而氣猶在, 此非陰常不足, 陽常有餘之明驗乎? 以是知先賢之金石本非謬, 而後學之輕妄何容易也。予聞此說, 益增悲嘆。悲之者, 悲此言之易動人聽, 而無不擊節稱善也。紫可亂朱, 莫此為甚, 使不辨明, 將令人長夢不醒, 而性命所係非渺小, 是可悲也。悲已而喜, 喜之者, 喜至道之精微, 不經駁正, 終不昭明, 幸因其說, 得啟此端而得解此惑, 是可喜也。 今即李子之言以辨之。如其以精為陰, 以氣為陽, 本非誣也, 第其所覷在眉睫, 則未免錯認面目, 而呼張作李矣。不知精即水也, 水即陽也。若以水火言, 則水誠陰也, 火誠陽也; 若以化生言, 則萬物之生, 其初皆水, 先天後天, 皆本於是, 而水即陽之化也。何以見之? 如水在五行則生於一天, 水在六氣, 則屬乎太陽, 此水之為陰否? 又若精在人身, 精盛則陽強, 精衰則陽痿, 此精之為陰否? 再若養生家所重者惟曰純陽, 純陽之陽, 以精言也。精若滲漏, 何陽之有, 此又精之為陰否? 又丹書云: 分陽未盡則不死, 分陰未盡則不仙, 亦言仙必純陽也。若據李子之說, 則但盡泄其精, 便成純陽, 學仙之法豈不易乎, 誠可哂也! 蓋李子之見, 但見陰陽之一竅, 未見陰陽之全體。夫陰陽之道, 以綱言之, 則位育天地; 以目言之, 則縷析秋毫, 至大至小, 無往而非其化也。 若以清濁對待言, 則氣為陽, 精為陰, 此亦陰陽之一目也。若以死生聚散言, 則凡精血之生皆為陽, 氣得陽則生, 失陽則死, 此實性命之化源, 陰陽之大綱也。 人之生也, 譬諸草木。草木之初, 其生苗也, 繼而生枝葉, 再而生花實, 及其衰也, 花實落而枝葉存, 以漸而凋也。此草木之盛衰有時, 故曰生長化收藏, 而候有不同也。人之生也, 亦猶是耳, 初而生嬰孩, 繼而生精血, 再而生子女, 及其衰也, 精血去而形猶存, 以漸而終也。此人生之盛衰亦有其時, 故曰生長壯老已, 而年有不同也。然則自幼至老, 凡在生者, 無非生氣為之主, 而一生之生氣, 何莫非陽氣為之主, 而但有初中之異耳。若以人之精至為陰至, 豈花果之成, 亦草木之陰至耶? 而枝葉未凋, 即草木之陽在耶? 且陽氣在人, 即人人百歲, 亦不過得分內之天年, 而今見百人之中, 凡盡天年而終者果得其幾? 此其夭而不及者, 皆非生氣之不及耶, 而何以見陽之有餘也? 觀天年篇曰: 人生百歲, 于臟皆虛, 神氣皆去, 形骸獨居而終矣。夫形, 陰也; 神氣, 陽也, 神氣去而形猶存, 此正陽常不足之結局也, 而可謂陽常有餘乎? 至若精氣之陰陽, 有可分言者, 有不可分言者。可分者, 如前云清濁對待之謂也; 不可分者, 如修煉家以精氣神為三寶。蓋先天之氣, 由神以化氣化精, 後天之氣, 由精以化氣化神, 是三者之化生, 互以為根, 本同一氣, 此所以為不可分也。 故有善治精者, 能使精中生氣, 善治氣者, 能使氣中生精, 此自有可分不可分之妙用也。再若寒熱之陰陽, 則不可不分。蓋寒性如冰, 熱性如炭, 冰炭不謀, 奚堪妄用? 予故曰: 精氣之陰陽有不可離, 寒熱之陰陽有不可混, 此醫家最切之法言也。且精血之陰陽言稟賦之元氣也; 寒熱之陰陽, 言病治之藥餌也。今欲以不足之元陽, 認作有餘而云火, 則相習以苦寒之劣物, 用為補劑以滋陰, 嗟嗟! 牛山有限之生氣, 果能堪此無窮之陰剝否? 啞子喫黃連, 無容伸訴者, 四百年於茲矣。 夫以有望之丹溪言且若此, 而矧其他乎。古人云: 非聖之書不可讀, 此其尤甚者也。 然天地陰陽之道, 本自和平, 一有不平, 則災害至矣。而余謂陽常不足, 豈亦非一偏之見乎? 蓋以丹溪補陰之說謬, 故不得不為此反言, 以救萬世之生氣。 夫人之所重者, 惟此有生, 而何以能生, 惟此陽氣, 無陽則無生矣。然則欲有生者, 可不以此陽氣為寶, 即日慮其虧, 亦非過也。而余謂陽常不足者, 蓋亦惜春之杞人耳。苟誠見左, 乃望明賢再駁。

小兒補腎論二十五
觀王節齋曰: 小兒無補腎法。蓋小兒稟父精而生, 男至十六而腎始充滿, 既滿之後, 妄用虧損, 則可用藥補之。若受胎之時, 稟之不足則無可補, 稟之原足, 又何待於補耶? 鳴呼, 此言之謬, 謬亦甚矣! 夫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 精合而形始成, 此形即精也, 精即形也, 治精即所以治形, 治形即所以治精也。 第時有初中, 則精有衰盛, 故小兒於初生之時, 形體雖成而精氣未裕, 所以女必十四, 男必十六, 而後天癸至。天癸既至, 精之將盛也。天癸未至, 精之未盛也。茲以其未盛而遽謂其無精也可乎? 且精以至陰之液, 本於十二臟之生化, 不過藏之於腎, 原非獨出於腎也。觀上古天真論曰: 腎者主水, 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此精之所源, 其不止於腎也可知矣。 王節齋止知在腎而不知在五臟。若謂腎精未泄不必補腎, 則五臟之精, 其有稟賦之虧, 人事之傷者, 豈因其未泄而總皆不必補耶? 夫小兒之精氣未盛, 後天之陰不足也; 父母之多慾水虧, 先天之陰不足也。陰虛不知治本, 又何藉於人為以調其元, 贊其化乎? 此本原之理, 有當深察者如此。 再以小兒之病氣論之, 凡小兒之病最多者, 惟驚風之屬。而驚風之作, 則必見反張戴眼, 斜視抽搐等證, 其為故, 總由筋急而然。蓋血不養筋, 所似筋急, 真陰虧損, 所以血虛, 此非水衰之明驗乎? 夫腎主五液, 而謂血不屬腎, 吾不信也。 肝腎之病同一治, 今筋病如此, 而欲舍腎水以滋肝木, 吾亦不信也。且太陽, 少陰相為表裏, 其經行於脊背而為目之上網, 今以反折戴眼之證偏多見於小兒, 而謂非水臟陰虛之病, 吾更不信也。矧以陽邪亢極, 陰竭則危, 臟氣受傷, 腎氣受傷, 腎窮則死, 此天根生息之基, 尤於小兒為最切。然則小兒之病, 其所關於腎氣者非眇, 而顧可謂小兒無補腎法耶? 決不信! 決不信!

景岳全書卷二終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