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0:39:45

虛損
經義
上古天真論曰: 今時之人, 以酒為漿, 以妄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滿, 不時御神, 務快其心, 逆於生樂, 起居無節, 故半百而衰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 起居衰矣。

宣明五氣篇曰: 久視傷血, 久臥傷氣, 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評熱病論曰: 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陰虛者, 陽必湊之。

本神篇曰: 五臟主藏精者也, 不可傷, 傷則失守而陰虛, 陰虛則無氣, 無氣則死矣。

通評虛實論曰: 邪氣盛則實, 精氣奪則虛。

經脈別論曰: 勇者氣行則已, 怯者則著而為病。

口問篇曰: 邪之所在, 皆為不足。 故上氣不足, 腦為之不滿, 耳為之苦鳴, 頭為之苦傾, 目為之眩。 中氣不足, 溲便為之變, 腸為之苦鳴。 下氣不足, 則乃為痿厥心悗。

逆調論曰: 營氣虛則不仁, 衛氣虛則不用, 營衛俱虛, 則不仁且不用, 肉如故也, 人身與志不相有, 曰死。

玉機真藏論曰: 五虛死, 五實死。 帝曰: 願聞五虛五實。 岐伯曰: 脈盛, 皮熱, 腹脹, 前後不通, 悶瞀, 此謂五實。 脈細, 皮寒, 氣少, 泄利前後, 飲食不入, 此謂五虛。 帝曰其時有生者, 何也? 曰: 漿粥入胃, 泄注止, 則虛者活; 身汗得後利, 則實者活。 此其候也。

脈要精微論曰: 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 得強者生, 失強者死。 言而微, 終日乃復言者, 此奪氣也。

海論曰: 氣海有餘者, 氣滿胸中, 悗息面赤; 氣海不足, 則氣少不足以言。 血海有餘, 則常想其身大, 怫然不知其所病; 血海不足, 亦常想其身小, 狹然不知其所病。 水穀之海有餘, 則腹滿; 水穀之海不足, 則饑不受穀食。 髓海有餘, 則輕勁多力, 自過其度; 髓海不足, 則腦轉耳鳴, 脛痠眩冒, 目無所見, 懈怠安臥。

衛氣篇曰: 下虛則厥, 上虛則眩。

本輸篇曰: 三焦者, 並太陽之正, 入絡膀胱, 約下焦, 實則癃閉, 虛則遺溺。

五癃津液別篇曰: 陰陽不和, 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 髓液皆減而下, 下過度則虛, 虛故腰背痛而脛痠。

調經論曰: 心藏神。 神有餘則笑不休, 神不足則悲。 肺藏氣。 氣有餘則喘欬上氣, 不足則息利少氣。 肝藏血。 血有餘則怒, 不足則恐。 脾藏肉。 形有餘則腹脹, 涇溲不利, 不足則四肢不用。 腎藏志。 志有餘則腹脹飧泄, 不足則厥。

脈解篇曰: 內奪而厥, 則為瘖俳, 此腎虛也。

決氣篇曰: 精脫者耳聾。 氣脫者目不明。 津脫者, 腠理開, 汗大泄。 液脫者, 骨屬屈伸不利, 色夭, 腦髓消, 脛痠, 耳數鳴。 血脫者, 色白, 夭然不澤。 其脈空虛, 此其候也。

奇病論曰: 身熱如炭, 頸膺如格, 人迎躁盛, 喘息氣逆, 此有餘也。 有癃者, 一日數十溲, 此不足也。 太陰脈細微如髮者, 此不足也。 飲外得五有餘, 內得二不足, 此其身不表不裏, 亦正死明矣。

五禁篇帝曰: 何謂五奪? 岐伯曰: 形肉已奪, 是一奪也; 大奪血之後, 是二奪也; 大汗出之後, 是三奪也; 大泄之後, 是四奪也; 新產及大血之後, 是五奪也。 此皆不可寫。

藏氣法時論曰: 肝虛則目??無所見, 耳無所聞, 恐懼如人將捕之。 心虛則胸腹大, ?下與腰相引而痛。 脾虛則腹滿腸鳴, 飧泄, 食不化。 肺虛則少氣不能報息, 耳聾嗌乾。 腎虛則胸中痛, 大腹小腹痛, 清厥, 意不樂。

調經論曰: 氣之所并為血虛, 血之所并為氣虛。 有者為實, 無者為虛。 故氣并則無血, 血并則無氣。 今血與氣相失, 故為虛焉。 血之與氣并走於上, 則為大厥, 厥則暴死。 氣復反則生, 不反則死。 帝曰: 陰之生實奈何? 岐伯曰: 喜怒不節, 則陰氣上逆, 上逆則下虛, 下虛則陽氣走之, 故曰實矣。 帝曰: 陰之生虛奈何? 曰: 喜則氣下, 悲則氣消, 消則脈虛空, 因寒飲食, 寒氣薰滿, 則血泣氣去, 故曰虛矣。 陽虛則外寒, 陰虛則內熱。

刺志論曰: 氣實形實, 氣虛形虛, 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穀盛氣盛, 穀虛氣虛, 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脈實血實, 脈虛血虛, 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氣虛身熱, 此謂反也。 穀入多而氣少, 此謂反也。 穀不入而氣多, 此謂反也。 脈盛血少, 此謂反也。 脈少血多, 此謂反也。 夫實者, 氣入也, 虛者, 氣出也。 氣實者, 熱也, 氣虛者, 寒也。

根結篇曰: 形氣不足, 病氣有餘, 是邪勝也, 急瀉之。 形氣有餘, 病氣不足, 急補之, 形氣不足, 病氣不足, 此陰陽俱不足也, 不可刺之, 刺之則重不足; 重不足則陰陽俱竭, 血氣皆盡, 五臟空虛, 筋骨髓枯, 老者絕滅, 壯者不復矣。 形氣有餘, 病氣有餘, 此謂陰陽俱有餘也, 急瀉其邪, 調其虛實。 故曰:有餘者瀉之, 不足者補之, 此之謂也。

本神篇曰: 故智者之養生也, 必順四時而適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處, 節陰陽而調剛柔, 如是則僻邪不至, 長生久視。

論虛損病源共十一條
1.凡勞傷虛損, 五臟各有所主, 而惟心臟最多。 且心為君主之官, 一身生氣所係, 最不可傷, 而人多忽而不知也。 何也? 夫五臟之神, 皆稟于心, 故憂生于心, 肺必應之, 生之不已, 而戚戚幽幽, 則陽氣日索, 營衛日消, 勞傷及肺, 弗亡弗已。 如經曰: 嘗貴後賤, 雖不中邪, 病從內生, 名曰脫營。 嘗富後貧, 名曰失精, 五氣留連, 病有所并, 暴樂暴苦, 始樂後苦, 皆傷精氣。 精氣竭絕, 形體毀沮, 故貴脫勢。 雖不中邪, 精神內傷, 身必敗亡之類, 無非慮竭將來, 追窮已往, 而二陽并傷。 第其潛消暗爍于冥冥之中, 人所不覺, 而不知五臟之傷, 惟心為本。 凡值此者, 速宜舒情知命, 力挽先天。 要知人生在世, 喜一日則得一日, 憂一日則失一日, 但使靈明常醒, 尚何塵魔敢犯哉? 及其既病, 而用參, 耆, 歸, 朮, 益氣湯之類, 亦不過後天之末著耳。 知者, 當知所先也。
2.喜因欲遂而發, 若乎無傷, 而經曰: 喜傷心。 又曰: 暴喜傷陽。 又曰: 喜樂者, 神憚散而不藏。 又曰: 肺喜樂無極則傷魄, 魄傷則狂, 狂者意不存人, 皮革焦, 毛悴色天, 死于夏。 蓋心藏神, 肺藏氣, 二陽臟也。 故暴喜過甚則傷陽, 而神氣因以耗散, 或縱喜無節, 則淫蕩流亡, 以致精神疲竭, 不可救藥; 或偶爾得志, 則氣盈載滿, 每多驕恣傲慢, 自取敗亡, 而莫知其然者多矣。 然則喜為人所忽, 而猶有不可忽者如此。
3.思本乎心, 經曰: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 神傷則恐懼自失, 破?脫肉, 毛悴色夭, 死于冬。 此傷心則然也。 然思生于心, 脾必應之, 故思之不已, 則勞傷在脾。 經曰: 思傷脾。 又曰: 思則心有所存, 神有所歸, 正氣留而不行, 故氣結矣。 凡此為病, 脾氣結則為噎膈, 為嘔吐, 而飲食不能運。 食不運則血氣日消, 肌肉日削, 精神日減, 四肢不為用, 而生脹滿泄瀉等證, 此傷心脾之陽也。 夫人孰無思, 而苦思難釋, 則勞傷致此。 此養生者所常戒也。 然思本傷脾, 而憂亦傷脾。 經曰: 脾愁憂而不解則傷意, 意傷則悗亂, 四肢不舉, 毛悴色夭, 死于春。 蓋人之憂思, 本多兼用, 而心脾肺所以并傷, 故致損上焦陽氣, 而二陽之病發自心脾, 以漸成虛勞之證者, 斷由乎此。
4.淫欲邪思又與懮思不同, 而損惟在腎。 蓋心耽欲念, 腎必應之。 凡君火動于上, 則相火應于下。 夫相火者, 水中之火也, 靜而守位, 則為陽氣, 熾而無制, 則為龍雷, 而涸澤燎原, 無所不至。 故其在腎, 則為遺淋帶濁, 而水液漸以乾枯; 炎上入肝, 則逼血妄行, 而為吐為?, 或為營虛筋骨疼痛; 又上入脾, 則脾陰受傷, 或為發熱, 而飲食悉化為痰涎。 再上至肺, 則脾毛無以扃固, 而亡陽喘嗽, 甚至喑啞聲嘶, 是皆無根虛火, 陽不守舍, 而光焰詣天, 自下而上, 由腎而肺, 本源漸稿, 上實下虛, 是諴剝極之象也。 凡師尼室女失偶之輩, 雖非房室之勞, 而私情繫戀, 思想無窮, 或對面千里, 所愿不得, 則欲火搖心, 真陰日削, 遂致虛損不救。 凡五勞之中, 莫此為甚, 苟知重命, 慎毋蹈之。
5.七情傷腎, 恐亦居多。 蓋恐畏在心, 腎則受之, 故經曰: 恐傷腎。 又曰: 恐則精卻。 又曰: 恐懼而不解則傷精, 精傷則骨痠痿厥, 精時自下。 余嘗診一在官少年, 因恐而致病, 病稍愈而陽痿, 及其病復, 終不可療。 又嘗見猝恐者, 必陰縮或遺尿, 是皆傷腎之徵也。 然恐固傷腎, 而怒亦傷腎。 經曰: 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 志傷則喜忘其前言, 腰背不可以俛仰屈伸, 毛悴色夭, 死于季夏。 是知盛怒不惟傷肝, 而腎亦受其害也。
6.怒生于心, 肝必應之。 怒不知節, 則勞傷在肝。 經曰: 怒傷肝。 又曰: 怒則氣逆, 甚則嘔血及飧泄, 故氣上矣。 蓋肝為陰中之陽臟, 故肝之為病, 有在陰者, 有在陽者。 如火因怒動而逼血妄行, 以致氣逆于上而脹痛喘急者, 此傷其陰者也; 又或氣以怒傷, 而木鬱無伸, 以致侵脾氣陷, 而為嘔為脹, 為泄為痛, 為食飲不行者, 此傷其陽者也。 然隨怒隨消者, 未必致病; 臟氣堅固者, 未必致病; 惟先天稟弱而三陰易損者, 使不知節, 則東方之實, 多致西方之敗也。 然怒本傷肝, 而悲哀亦最傷肝。 經曰: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 魂傷則狂妄不精, 不精則不正當, 人陰縮而攣筋, 兩?骨不舉, 毛悴色夭, 死于秋。 蓋怒盛傷肝, 肝氣實也; 悲哀傷肝, 肝氣虛也。 但實不終實, 而虛則終虛耳。 虛而不顧, 則必至勞損, 而治當察其邪正也。
7.驚氣本以入心, 而實通于肝膽。 經曰: 驚則心無所依, 神無所歸, 慮無所定, 故氣亂矣。 又曰: 東方色青, 入通于肝, 其病發驚駭。 此所以驚能動心, 而尤能傷及肝膽。 心為君主, 固不可傷, 而膽以中正之官, 實少陽生氣所居, 故十一臟陽剛之氣, 皆取決于膽, 若或損之, 則諸臟生氣, 因皆消索致敗, 其危立見。 嘗見微驚致病者, 惟養心安神, 神復則病自卻。 若驚畏日積, 或一時大驚損膽, 或致膽汁泄而通身發黃, 默默無言者, 皆不可救。 膽黃證, 論詳黃疸門。
8.色欲過度者, 多成勞損。 蓋人自有生以後, 惟賴後天精氣以為立命之本, 故精強神亦強, 神強必多壽; 精虛氣亦虛, 氣虛必多夭。 其有先天所稟原不甚厚者, 但知自珍, 而培以後天, 則無不獲壽。 設稟賦本薄, 而且恣情縱欲, 再伐後天, 則必成虛損。 此而傷生, 咎將誰委? 又有年將未冠, 壬水方生, 保養萌芽, 正在此日, 而無知孺子, 遽搖女精。 余見苞萼未成, 而蜉蝣旦暮者多矣, 良可悲也! 此其責不在孺子而在父師。 使不先有明誨, 俾知保生之道, 則彼以童心, 豈識利害, 而徙臨期懇禱, 號呼悲戚, 將何濟于事哉。
9.勞倦不顧者, 多成勞損。 夫勞之于人, 孰能免之? 如奔走食力之夫, 終日營營而未聞其勞者, 豈非勞乎? 但勞有不同耳。 蓋貧賤之勞, 作息有度, 無關榮辱, 習以為常, 何病之有! 惟安閒柔脆之輩, 而苦竭心力, 斯為害矣。 故或勞于名利, 而不知寒暑之傷形; 或勞于色欲, 而不知旦暮之疲困; 或勞于游蕩, 而忍飢竭力于呼盧馳驟之場; 或勞于疾病, 而剝削傷殘于無術庸醫之手; 或為詩書困厄, 每緣螢雪成災; 或以好勇逞強, 遂致絕筋之力。 總之, 不知自量, 而務從勉強, 則一應妄作妄為, 皆能致損。 凡勞倦之傷, 雖曰在脾, 而若此諸勞不同。 則凡傷筋傷骨, 傷氣傷血, 傷精傷神, 傷皮毛肌肉, 則實兼之五臟矣。 鳴呼! 嗜欲迷人, 其害至此。 此其故, 則在但知有彼而忘其有我耳。 廣成子曰: 無勞女形, 無搖女精, 乃可以長生。 若此二言者, 人因其簡, 故多易之, 而不知養生之道, 于此八字而盡之矣。 顧可以忽之也耶?
10.少年縱酒者, 多成勞損。 夫酒本狂藥, 大損真陰, 惟少飲之, 未必無益。 多飲之, 難免無傷。 而耽飲之, 則受其害者, 十之八九矣。 且凡人之稟賦, 臟有陰陽, 而酒之性質, 亦有陰陽。 蓋酒成于釀, 其性則熱, 汁化于水, 其質則寒, 若以陰虛者縱飲之, 則質不足以滋陰而性偏動火, 故熱者愈熱, 而病為吐血?血, 便血尿血, 喘嗽躁煩狂悖等證, 此酒性傷陰而然也。 若陽虛者縱飲之, 則性不足以扶陽而質留為水, 故寒者愈寒, 而病為膨脹泄瀉, 腹痛吞酸, 少食亡陽暴脫等證, 此酒質傷陽而然也。 故縱酒者, 既能傷陰, 尤能傷陽, 害有如此, 人果知否? 矧酒能亂性, 每致因酒妄為, 則凡傷精竭力, 動氣失機, 及遇病不勝等事, 無所不至, 而陰受其損, 多罔覺也。 夫縱酒之時, 固不慮其害之若此, 及病至沉危, 猶不知為酒困之若此, 故余詳明于此, 以為縱酒者之先覺云。 泄瀉腫脹二門, 俱有酒論。
11.疾病誤治及失于調理者, 病後多成虛損。 蓋病有虛實, 治有補瀉, 必補瀉得宜, 斯為上工。 余見世俗之醫, 固不知神理為何物, 而且并邪正緩急, 俱不知之, 故每致伐人元氣, 敗人生機, 而隨藥隨斃者, 已無從訴; 其有幸而得免, 而受其殘剝, 以致病後多成虛損而不能復振者, 此何以故也? 故凡醫有未明, 萬毋輕率。 是誠仁人積德之一端也。 至若失于調治, 致不能起, 則俗云: 小孔不補, 大孔叫冤苦。 亦自作之而自受之耳, 又何尤焉?
論證共四條
1.凡虛損之由, 具道如前, 無非酒色, 勞倦, 七情, 飲食所致。 故或先傷其氣, 氣傷必及于精; 或先傷其精, 精傷必及于氣。 但精氣在人, 無非謂之陰分。 蓋陰為天一之根, 形質之祖, 故凡損在形質者, 總曰陰虛, 此大目也。 若分而言之, 則有陰中之陰虛者, 其病為發熱燥煩, 頭紅面赤, 唇乾舌燥, 咽痛口瘡, 吐血?血, 便血尿血, 大便燥結, 小水痛澀等證。 有陰中之陽虛者, 其病為怯寒憔悴, 氣短神疲, 頭暈目眩, 嘔惡食少, 腹痛飧泄, 二便不禁等證, 甚至欬嗽吐痰, 遺精盜汗, 氣喘聲瘖, 筋骨疼痛, 心神恍惚, 肌肉盡削, 夢與鬼交, 婦人月閉等證。
則無論陰陽, 凡病至極, 皆所必至, 總由真陰之敗耳。 然真陰所居, 惟腎為主。 蓋腎為精血之海, 而人之生氣, 即同天地之陽氣, 無非自下而上, 所以腎為五臟之本。 故腎水虧, 則肝失所滋而血燥生; 腎水虧, 則水不歸源而脾痰起; 腎水虧, 則心腎不交而神色敗; 腎水虧, 則盜傷肺氣而喘嗽頻; 腎水虧, 則孤陽無主而虛火熾。 凡勞傷等證, 使非傷人根本, 何以危篤至此? 故凡病甚于上者, 必其竭甚于下也。 余故曰: 虛邪之至, 害必歸陰; 五臟之傷, 窮必及腎。 窮而至此, 吾末如之何也矣。 夫所貴乎君子者, 亦貴其知微而已。

2.凡損傷元氣者, 本皆虛證, 而古方以虛損勞瘵, 各分門類, 則病若有異, 亦所宜辨。 蓋虛損之謂, 或有發見于一證, 或有困憊于暫時, 凡在經在臟, 但傷元氣, 則無非虛損病也。 至若勞瘵之有不同者, 則或以骨蒸, 或以乾嗽, 甚至吐血吐痰, 營衛俱敗, 尪羸日甚, 此其積漸有日, 本末俱竭而然。 但虛損之虛, 有在陰分, 有在陽分, 然病在未深, 多宜溫補; 若勞瘵之虛, 深在陰中之陰分, 多有不宜溫補者。 然凡治虛證, 宜溫補者, 病多易治; 不宜溫補者, 病多難治。 此虛勞若乎有異, 而不知勞瘵之損, 即損之深而虛之甚者耳。 凡虛損不愈, 則日甚成勞矣, 有不可不慎也。
3.虛損兩頰紅赤或唇紅者, 陰虛于下, 逼陽于上也。 仲景曰: 其面戴陽者, 下虛故也。 虛而多渴者, 腎水不足, 引水自救也。 喑唾聲不出者, 由腎氣之竭。 蓋聲出于喉而根于腎, 經曰: 內奪而厥, 則為瘖俳, 此腎虛也。 虛而喘急者, 陰虛肺格, 氣無所歸也。 喉乾咽痛者, 真水下虧, 虛火上浮也。 不眠恍惚者, 血不養心, 神不能藏也。 時多煩燥者, 陽中無陰, 柔不濟剛也。 易生嗔怒, 或筋急痠痛者, 水虧木燥, 肝失所資也。 飲食不甘, 肌肉漸削者, 脾元失守, 化機日敗也。 心下跳動, 怔忡不寧者, 氣不歸精也。 經曰: 胃之大絡, 名曰虛里, 出于左乳下, 其動應衣, 宗氣泄也。 盜汗不止者, 有火則陰不能守, 無火則陽不能固也。 虛而多痰, 或如清水, 或多白沫者, 此水泛為痰, 脾虛不能制水也。 骨痛如折者, 腎主骨, 真陰敗竭也。 腰?痛者, 肝腎虛也。 膝以下冷者, 命門衰絕, 火不歸源也。 小水黃澀淋瀝者, 真陰虧竭, 氣不化水也。 足心如烙者, 虛火爍陰, 涌泉涸竭也。
4.凡陽虛之人, 因氣虛也。 陽氣既虛, 即不能嚏。 仲景曰: 欲嚏不能, 此人肚中寒。 故凡以陽虛之證, 而忽見嚏者, 便有回生之兆。
論脈共三條
*虛損之脈, 凡甚急, 甚數, 甚細, 甚弱, 甚澀, 甚滑, 甚短, 甚長, 甚浮, 甚沉, 甚弦, 甚緊, 甚洪, 甚實者, 皆勞傷之脈。 然無論浮沉大小, 但漸緩則漸有生意。 若弦甚者, 病必甚; 數甚者, 病必危; 若以弦細而再加緊數, 則百無一生矣。
*[要略]曰: 脈芤者為血虛; 沉遲而小者為脫氣; 大而無力為陽虛, 數而無力為陰虛; 脈大而芤者為脫血; 平人脈大為勞, 虛極亦為勞; 脈微細者盜汗; 寸弱而軟為上虛; 尺弱軟澀為下虛; 尺軟滑疾為血虛; 兩關沉細為胃虛。
*[脈經]曰: 脈來軟者為虛; 緩者為虛; 微弱者為虛; 弦者為中虛; 細而微小者氣血俱虛。
辨爪
凡勞損之病, 本屬陰虛, 陰虛必血少。 而指爪為精血之餘, 故凡于診候之際, 但見其指爪乾黃, 覺有枯槁之色, 則其髮膚營氣, 具在吾目中矣。 此于脈色之外, 便可知其有虛損之候, 而損之微甚, 亦可因之以辨也。

論治共七條
1.病之虛損, 變態不同, 因有五勞七傷, 證有營衛臟腑。 然總之, 則人賴以生者, 惟此精氣; 而病為虛損者, 亦惟此精氣。 氣虛者, 即陽虛也; 精虛者, 即陰虛也。 凡病有火盛水虧, 而見營衛燥, 津液枯者, 即陰虛之證也; 有水盛火虧, 而見臟腑寒, 脾腎敗者, 即陽虛之證也。 此惟陰陽偏困所以致然。 凡治此者, 但當培其不足, 不可伐其有餘。 夫既緣虛損, 而再去所餘, 則兩敗俱傷矣, 豈不殆哉? 惟是陰陽之辨, 猶有不易, 謂其陰陽之中, 復有陰陽。 其有似陽非陽, 似陰非陰者, 使非確有真見, 最易惑人。 此不可不詳察也。 且復有陰陽俱虛者, 則陽為有生之本, 而所重者, 又單在陽氣耳。 知乎此, 則虛損之治, 如指諸掌矣。
2.陽虛者多寒, 非謂外來之寒, 但陽氣不足, 則寒生于中也。 若待既寒, 則陽已敗矣。 而不知病見虛弱, 而別無熱證者, 便是陽虛之候, 即當溫補元氣, 使陽氣漸回, 則真元自復矣。 蓋陽虛之候, 多得之愁憂思慮以傷神, 或勞役不節以傷力, 或色欲過度而氣隨精去, 或素稟元陽不足而寒涼致傷等病, 皆陽氣受損之所由也。 欲補陽氣, 惟辛甘溫燥之劑為宜, 萬勿兼清涼寒滑之品, 以殘此發生之氣。 如生地, 芍藥, 天麥門冬, 沙參之屬, 皆非所宜, 而石斛, 玄參, 知, 柏, 芩, 連, 龜膠之類, 則又切不可用。 若氣血俱虛者, 宜大補元煎, 或八珍湯, 或十全大補湯。 五臟俱虛宜平補者, 五福飲。 命門陰分不足者, 左歸飲, 左歸丸。 命門陽分不足者, 右歸飲, 右歸丸。 氣分虛寒者, 六氣煎。 脾腎陰分虛寒, 諸變不一者, 理陰煎。 三焦陽氣大虛者, 六味回陽飲。 氣虛脾寒者, 一?丹。 胃氣虛寒者, 溫胃飲, 理中湯。 血虛寒滯者, 五物煎。
3.陰虛者多熱, 以水不濟火, 而陰虛生熱也。 此病多得于酒色嗜欲, 或憤怒邪思, 流蕩狂勞, 以動五臟之火, 而先天元陰不足者, 尤多此病。 凡患虛損而多熱多燥, 不宜熱食者, 便是陰虛之候。 欲滋其陰, 惟宜甘涼醇靜之物。 凡陰中有火者, 大忌辛溫, 如乾薑, 桂, 附, 破故紙, 白朮, 蒼朮, 半夏之屬, 皆不可輕用; 即如人參, 黃耆, 枸杞, 當歸, 杜仲之類, 是皆陰中有陽, 亦當酌宜而用之。 蓋恐陽旺則陰愈消, 熱增則水益涸耳。 然陰虛者, 因其水虧, 而水虧者, 又忌寒涼。 蓋苦劣之流, 斷非資補之物。 其有火盛之甚, 不得不從清涼者, 亦當兼壯水之劑, 相機間用, 而可止即止, 以防其敗。 斯得滋補之大法, 諸治如左。
4.虛損夜熱, 或午後發熱, 或喜冷便實者, 此皆陰虛生熱, 水不制火也, 宜加減一陰煎, 若火在心腎而驚悸失志者, 宜二陰煎。 若外熱不已而內不甚熱, 則但宜補陰, 不可清火, 宜一陰煎, 或六味地黃湯。 其元氣不足而虛熱不已者, 必用大補元煎, 庶乎久之自愈。 寒熱門論治尤詳, 所當參閱。
5.虛損欬嗽, 雖五臟皆有所病, 然專主則在肺腎。 蓋肺為金臟, 金之所畏者火也, 金之化邪者燥也, 燥則必癢, 癢則必嗽。 正以腎水不能制火, 所以克金; 陰精不能化氣, 所以病燥。 故為欬嗽喘促, 咽痛喉瘡聲啞等證。 凡治此者, 只宜甘涼至靜之劑, 滋養金水, 使肺腎相生, 不受火制, 則真陽漸復而嗽可漸愈。 火盛者, 宜四陰煎加減主之。 火微者, 宜一陰煎, 六味地黃湯, 或左歸飲。 兼受風寒而嗽者, 宜金水六君煎。 貝母丸, 治嗽最佳。
6.虛損吐血者, 傷其陰也。 故或吐或?, 所不能免, 但當察其有火無火, 及火之微甚而治之。 凡火之盛者, 以火載血上, 而脈證之間, 自有熱證可辨。 急則治標, 此不得不暫用芩, 連, 梔, 柏, 竹葉, 童便之屬, 或單以抽薪飲, 徙薪飲之類主之。 若陰虛而兼微火者, 宜保陰煎, 或清化飲, 或加減一陰煎主之。 血止即當養血, , 不宜過用寒涼也。 若無實火而全屬傷陰, 則陰虛火虧, 血由傷動, 而為吐為?者, 此宜甘純養陰之品, 以靜制動, 以和治傷, 使陰氣安靜得養, 則血自歸經, 宜一陰煎, 六味地黃湯, 或小營煎之類主之。 若陰虛連肺而兼嗽兼血者, 宜四陰煎加減主之。 若因勞役, 別無火證, 心脾腎三陰受傷而動血者, 宜五陰煎, 五福飲, 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若陰虛于下, 格陽于上, 六脈無根而大吐大?者, 此火不歸源, 真陽失守而然, 宜右歸飲加減主之, 或八味地黃湯亦可。 此惟思慮勞倦過傷者, 多有此證。 若因勞倦而素易嘔瀉, 多有脾不攝血, 而為吐血下血者, 宜六味回陽飲大加白朮主之, 萬不可用涼藥。 若大吐大?, 而六脈細脫, 手足厥冷, 危在頃刻, 而血猶不止者, 速宜用鎮陰煎, 其血自止。 若血脫至甚, 氣亦隨之, 因至厥逆昏憒者, 速當益氣以固生機, 宜六味回陽飲, 或四味回陽飲主之, 若再用寒涼即死。 總之, 失血吐血, 必其陰分大傷, 使非加意元氣, 培養真陰, 而或專用寒涼, 則其陰氣愈損, 血雖得止, 而病必日敗矣。
7.虛損傷陰, 本由五臟。 雖五臟各有所主, 然五臟證治。 有可分者, 有不可分者。 如諸氣之損, 其治在肺; 神明之損, 其治在心; 飲食肌肉之損, 其治在脾; 諸血筋膜之損, 其治在肝; 精髓之損, 其治在腎。 此其可分者也。 然氣主于肺而化于精, 神主于心而化于氣, 肌肉主于脾而土生于火, 諸血藏于肝而血化于脾胃, 精髓主于腎而受之于五臟, 此其不可分者也。 及乎既其, 則標本相傳, 連及臟腑, 此又方之不可執言也。 故凡補虛之法, 但當明其陰陽升降, 寒熱溫涼之性, 精中有氣, 氣中有精之因。 且凡上焦陽氣不足者, 必下陷于腎也, 當取之至陰之下; 下焦真陰不足者, 多飛越于上也, 可不引之歸源乎? 所以治必求本, 方為盡善。 然余用補之法, 則悉在新方八略八陣中, 惟細察之, 可得其概。 其有諸證未備者, 如遺精夢泄, 聲啞盜汗, 及婦人血枯經斷等證, 但于各門求之, 則無不俱有照應。
辨似損非損
凡似損非損之證, 惟外感寒邪者乃有之。 蓋以外邪初感, 不為解散, 而誤作內傷, 或用清涼, 或用消導, 以致寒邪鬱伏, 久留不散, 而為寒熱往來, 或為潮熱欬嗽, 其證則全似勞損, 若用治損之法以治此證, 則滋陰等劑, 愈以留邪, 熱蒸既久, 非損成損矣。 余嘗治愈數人, 皆其證也。 欲辨此者, 但當詳察表裏, 而審其致病之由。 蓋虛損之證, 必有所因; 而外感之邪, 其來則驟。 若或身有疼痛, 而微汗則熱退, 無汗則復熱; 或見大聲欬嗽, 脈雖弦緊而不甚數, 或兼和緩等證, 則雖病至一兩月, 而邪有不解, 病終不退者, 本非勞損, 毋誤治也。 若寒熱往來不止者, 宜一, 二, 三, 四, 五柴胡飲, 酌宜用之, 或正柴胡飲亦可, 若兼欬嗽者, 柴陳煎。 若脾腎氣虛而兼欬嗽者, 金水六君煎。 或邪有未解而兼寒熱者, 仍加柴胡。

虛損危候
凡虛損既成, 不補將何以復? 而有不能服人參, 熟地及諸補之藥者, 此為虛不受補, 何以望生? 若勞損吐血失血之後, 嗽不能止而痰多甚者, 此以脾肺虛極, 飲食無能化血, 而隨食成痰。 此雖非血, 而實血之類也。 經曰: 白血出者, 死。 故凡痰之最多最濁者, 不可治。 左右者, 陰陽之道路。 其有不得左右眠而認邊難轉者, 此其陰陽之氣有所偏竭而然, 多不可治。 一, 凡病虛損者, 原無外邪, 所以病雖至困, 終不憒亂。 其有患虛證, 別無邪熱, 而譫妄失倫者, 此心臟之敗, 神去之兆也, 必死。 一, 勞嗽, 喑啞, 聲不能出, 或喘急氣促者, 此肺臟之敗也, 必死。 勞損, 肌肉脫盡者, 此脾臟之敗也, 必死。

筋為疲極之本, 凡病虛損者, 多有筋骨疼痛, 若痛有至極不可忍者, 乃血遏不能榮筋, 此肝臟之敗也, 必死。 一, 勞損既久, 再及大便泄瀉不能禁止者, 此腎臟之敗也, 必死。

述古共四條
[難經]曰: 損脈之為病奈何? 然: 一損損於皮毛, 皮聚而毛落。 二損損於血脈, 血脈虛少, 不能榮於五臟六腑。 三損損於肌肉, 肌肉消瘦, 飲食不能為肌膚。 四損損於筋, 筋緩不能自收持。 五損損於骨, 骨痿不能起於床。 反此者, 至脈之病也。 從上下者, 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 從下上者, 皮聚而毛落者死。 治損之法: 損其肺者, 益其氣。 損其心者, 調其營衛。 損其脾者, 調其飲食, 適其寒溫。 損其肝者, 緩其中。 損其腎者, 益其精。 此治損之法也。 不能治其虛, 安問其餘? 故曰: 實實虛虛, 損不足而益有餘, 此中工之所害也。

賓按此上損下損之說, 其義極精, 然有未盡者, 猶宜悉也。 蓋凡思慮勞倦外感等證則傷陽, 傷於陽者, 病必自上而下也; 色慾醉飽內傷等證則傷陰, 傷於陰者, 病必自下而上也。 如經曰: 二陽之病發心脾, 有不得隱曲, 女子不月之類, 此即自上而下者也。 又經曰: 五臟主藏精者也, 不可傷, 傷則失守而陰虛, 陰虛則無氣, 無氣則死矣, 此即自下而上者也。 蓋自上而下者, 先傷乎氣。 故一損損於肺, 則病在聲息膚腠。 二損損於心, 則病在血脈顏色。 三損損於胃, 則病在飲食不調。 四損損於肝, 則病為瘈瘲疼痛。 五損損於腎, 則病為骨痿, 二便不禁。 此先傷於陽, 而後及乎陰, 陽竭於下, 則孤陰無以獨存, 不可為也。 自下而上者, 先傷乎精。 故一損損於腎, 則病為泉源乾涸。 二損損於肝, 則病為血動筋枯。 三損損於脾, 則病為痰涎壅盛。 四損損於心, 則病為神魂失守。 五損損於肺, 則病為喘急短氣。 此先傷乎陰, 而後及乎陽, 陰竭於上, 則孤陽無以獨生, 不可為也。 故曰: 心肺損而神衰, 肝腎虛而形敝, 脾胃損而食飲不歸血氣。 凡明哲之士, 則當察所由, 而預防其漸, 又何虛損之可慮? 若待源流俱竭, 而後歸罪於藥之不效, 醫之不良, 此其愚也亦甚矣。

[巢氏病源]曰: 夫虛勞者, 五勞七傷六極是也。 一曰志勞, 二曰思勞, 三曰心勞, 四曰憂勞, 五曰瘦勞。 又有肺勞者, 短氣而面浮, 鼻不聞香臭。 肝勞者, 面目乾黑, 口苦, 精神不守, 恐畏不能獨臥, 目視不明。 心勞者, 忽忽喜忘, 大便苦難, 或時鴨溏, 口內生瘡。 脾勞者, 舌本苦直, 不得嚥唾。 腎勞者, 背難以俛仰, 小便不利, 色赤黃而有餘瀝, 莖內痛, 陰囊濕生瘡, 小腹滿急。

六極者, 一曰氣極, 令人內虛, 五臟不足, 邪氣多, 正氣少, 不欲言。 二曰血極, 令人無顏色, 眉髮落, 忽忽喜忘。 三曰筋極, 令人數轉筋, 十指爪甲皆痛, 苦倦不能久立。 四曰骨極, 令人痠削, 齒苦痛, 手足煩疼, 不可以立, 不欲行動。 五曰肌極, 令人羸瘦無潤澤, 飲食不生肌肉。 六曰精極, 令人少氣,然內虛,五臟氣不足, 髮毛落, 悲傷喜忘。

七傷者: 一曰太飽傷脾, 脾傷善噫, 欲臥, 面黃。 二曰大怒逆氣傷肝, 肝傷少氣, 目闇。 三曰強力舉重, 久坐濕地傷腎, 腎傷少精, 腰背痛, 厥逆下冷。 四曰形寒寒飲傷肺, 肺傷少氣, 欬嗽, 鼻鳴。 五曰憂愁思慮傷心, 心傷苦驚, 喜忘喜怒。 六曰風雨寒暑傷形, 形傷髮膚枯夭。 七曰大恐懼不節傷志, 志傷恍惚不樂。 又曰: 七傷者, 一曰陰寒, 二曰陰痿, 三曰裏急, 四曰精寒, 五曰精少, 陰下濕, 六曰精清, 七曰小便苦數, 臨事不舉。

王節齋曰: 人若色慾過度, 傷損精血, 必生陰虛火動之病。 睡中盜汗, 午後發熱, 咯咯欬嗽, 倦怠無力, 飲食少進, 甚則痰涎帶血, 或欬血, 吐血, 衄血, 身熱脈沉數, 肌肉消瘦, 此名勞瘵, 最為難治, 輕者用藥數十服, 重者期以歲年。 然必須病人惜命, 堅心定志, 絕房室, 息妄想, 戒惱怒, 節飲食, 以自培其根, 此謂內外交治, 庶可保全。

薛立齋曰: 勞瘵之證, 大抵屬足三陰虧損, 虛熱無火之證, 故晝發夜止, 夜發晝止, 不時而作。 當用六味地黃丸為主, 以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胃。 若脾胃先損者, 當以補中益氣湯為主, 以六味地黃溫存肝腎, 多有得生者。 若誤用黃柏, 知母之類, 則復傷脾胃, 飲食日少, 諸臟愈虛, 元氣下陷, 腹痞作瀉, 則不可救矣。 夫?血吐血之類, 因虛火妄動, 血隨火而泛行, 或陽氣虛, 不能攝血歸經而妄行, 其脈弦洪, 乃無根之火浮於外也。 大抵此證多因火土太旺, 金水衰涸之際, 不行保養, 及三冬火氣潛藏, 不遠幃幙, 戕賊真元, 故至春末夏初, 患頭疼腳軟, 食少體熱, 而為注夏之病。 或少有老態, 不耐寒暑, 不勝勞役, 四時迭病, 此因氣血方長而勞心虧損, 精神未滿而早為斲喪, 故其見證難以名狀。 若左尺脈虛弱或細數, 是左腎之真陰不足也, 用六味丸。 右尺脈遲軟, 或沉細而數欲絕, 是命門之相火不足也, 用八味丸。 至於兩尺微弱, 是陰陽俱虛也, 用十補丸。 此皆滋其化源也, 仍須參前後發熱, 欬嗽諸證治之。

附按
立齋治韓州同色慾過度, 煩熱作渴, 飲水不絕, 小便淋瀝, 大便閉結, 唾痰如湧, 面目俱赤, 滿舌生刺, 唇裂身熱, 或身如芒刺而無定處, 兩足心如烙, 左三部脈洪而無倫, 此腎陰虛, 陽無所附而發於外。 蓋大熱而甚, 寒之不寒, 是無水也, 當峻補其陰。 遂以加減八味丸料一斤, 用肉桂一兩, 以水頓煎六碗, 冰冷與服, 半餉熟睡, 至晚又溫飲一碗, 諸證悉退。 翼日, 畏寒足冷諸證仍至, 是無火也, 當補其陽, 急與八味丸四劑, 諸證俱退。

又治府庠王以道元氣素弱, 復以科場歲考, 積勞致疾。 至十二月, 病大作, 大熱, 淚出隨凝, 目赤露胸, 氣息沉沉欲絕, 脈洪大鼓指, 按之如無, 舌乾如刺, 此內真寒而外假熱也。 遂先服十全大補湯。 余曰: 服此藥, 其脈當收斂為善。 少頃, 熟睡, 覺而惡寒增衣, 脈頓微細如絲, 此虛寒之真象也。 余以人參一兩, 加熟附三錢, 水煎頓服而安。 夜間脈復脫, 乃以參二兩, 熟附五錢仍愈。 後以大劑參, 朮, 歸身, 炙甘草等藥調理而愈。

又治一童子, 年十四歲, 發熱吐血, 余謂宜補中益氣以滋化源, 不信, 乃用寒涼降火, 前證愈甚。 或謂曰: 童子未室, 何腎虛之有? 參朮補氣, 奚為用之? 余述丹溪先生曰, 腎主閉藏, 肝主疏泄, 二臟俱有相火, 而其系上屬於心。 心為君火, 為物所感, 則相火翕然而起, 雖不交會, 而精已暗耗矣。又褚氏[精血篇]曰: 男子精未滿而御女以通其精, 則五臟有不滿之處, 異日有難狀之疾, 正此謂也。 遂用補中益氣湯及地黃丸而痊。

虛損論列方
大補元煎新補一。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左歸丸新補四。 右歸飲新補三。 四味回陽飲新熱一。 二陰煎新補十。 四陰煎新補十二。 六味地黃湯補百二十。 理陰煎新熱三。 五物煎新因三。 加減八味丸補一二二。 小營煎新補十五。 鎮陰煎新熱十三。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五福飲新補六。 左歸飲新補二。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右歸丸新補五。 一陰煎新補八。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五陰煎新補十三。 理中湯熱一。 八味地黃湯補一二一。 六氣煎新因二一。 溫胃飲新熱五。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保陰煎新寒一。 一?丹新補二二。 十補丸熱一七三。 抽薪飲新寒三。 柴陳煎新散九。 正柴胡飲新散六。 八珍湯補十九。 徙薪飲新寒四。 貝母丸新和十八。 諸柴胡飲新散一, 二, 三, 四, 五。

論外備用方
附子理中湯熱二陽虛。 小安腎丸熱一六七下元虛冷。 黃耆鱉甲煎寒九十虛勞煩熱。 鱉甲地黃湯寒八九虛勞煩熱。 人參平肺湯因一八七腎虛聲啞。 加味虎潛丸寒一六四補虛滋陰。 劫勞散婦一二四。 麥門冬湯寒四五氣熱血焦。 安腎丸熱一六七下元虛冷。 黑鍚丹熱一八九下元陽虛。 大兔絲子丸固三六。 地黃膏寒九一滋陰退熱。 退熱湯寒九三急勞大熱。 人參五味子湯外一五三。 三才封髓丹寒一六六滋陰降火方。 大補地黃丸寒一五九精枯血熱。 凡補陣所載古方新方俱宜酌用。


--------------------------------------------------------------------------------

勞倦內傷
經義
調經論帝曰: 陰虛生內熱奈何? 岐伯曰: 有所勞倦, 形氣衰少, 穀氣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 故內熱。 夫邪之生也, 或生於陰, 或生於陽。 其生於陽者, 得之風雨寒暑; 其生於陰者, 得之飲食居處, 陰陽喜怒。
太陰陽明論曰: 故犯賊風虛邪者, 陽受之; 飲食不節, 起居不時者, 陰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腑, 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 上為喘呼; 入五臟, 則?滿閉塞, 下為飧泄, 久為腸澼。

舉痛論曰: 勞則氣耗。 勞則喘息汗出, 外內皆越, 故氣耗矣。

痺論曰: 陰氣者, 靜則神藏, 躁則消亡。 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

本病論曰: 飲食勞倦即傷脾。

論證共五條
1.勞倦一證, 即東垣所謂內傷證也。 凡疾病在人, 有不因外感而受病于內者, 則無非內傷。 而東垣乃獨以飲食失節, 勞役不足之病為內傷, 其故何也? 蓋外感, 內傷俱有惡寒發熱等證, 外感寒熱者, 即傷寒也; 內傷寒熱者, 即勞倦也。 傷寒以外邪有餘, 多宜攻散; 勞倦以內傷不足, 多宜溫補。 然此二者, 病多相類, 最易惑亂, 故東垣特用內傷二字以為外感之別。 蓋恐以勞倦之傷作傷寒之治, 則必致殺人矣。 此其大義, 所當先辨。
2.內傷之證, 東垣以飲食勞倦為言, 然飲食之傷有二, 而勞倦之傷亦有二, 當辨如左。
3.飲食內傷之證: 凡飢飽失時者, 大飢則倉廩空虛, 必傷胃氣, 太飽則運化不及, 必傷脾氣; 然時飢時飽而致病者, 其傷在飢, 故當以調補為主, 是即東垣之所謂也。 其有不因飢飽, 而惟以縱肆口腹, 遂致留滯不化者, 當以化滯消食為主, 方治當從飲食門。 以上飲食二證, 一以傷飢不足, 一以留滯有餘, 治當知辨也。
4.勞倦內傷之證; 有因困倦而忽然發熱, 或怠惰嗜臥懶于言語, 其脈緩而大, 或浮或細, 而無外邪者, 此即時人之所謂勞發也, 單宜溫補為主。
有因積勞飢飽致傷脾腎, 則最易感邪, 而病發熱頭痛, 脈緊惡寒類傷寒等證, 此內傷外感兼而有之, 是即所謂勞力感寒證也。 若以此為真傷寒, 則既由勞傷已因不足, 是傷寒正治之法不可用也。 若以此為非傷寒, 則甚至發斑發狂, 結胸譫語等證, 無不有之, 而不曰傷寒則人不服也。 觀東垣云, 大梁受圍之後, 死者多人, 豈俱感風寒者? 誠至言也。 第為兵革所困者明, 為利名所困者暗, 故今人多以勞倦而患傷寒者, 無非此類。 昧者不知, 而妄治殃人, 豈其天年之果盡耶? 誠可憫也。 以上勞倦二證, 皆為內傷, 而一以無邪, 一以有邪, 當辨而治也。

5.凡飢飽勞倦, 皆能傷人。 蓋人以飲食為生, 飲食以脾胃為主, 今飢飽不時, 則胃氣傷矣。 又脾主四肢, 而勞倦過度, 則脾氣傷矣。 夫人以脾胃為養生之本, 根本既傷, 焉有不病? 而人不知慎, 病斯及矣。 故有以勞倦致動虛火而病者, 有以飢餒致傷中氣而病者; 或以勞倦之後加之忍飢, 或以忍飢之後加之勞倦, 然而兩者之中則尤以受飢為甚。 所以飢時不可臨病, 飢時不可勞形, 飢時不可受寒, 飢時不可任性, 飢時不可傷精, 飢時不可酬應。 知此數者, 是即卻病養生之道也。 凡犯此者, 豈惟貧賤者為然? 而富貴者尤多有之。 蓋有勢不容己, 則未免勞心竭力, 而邪得乘虛而入者, 皆內傷不足之證也。 奈時醫不能察, 無論虛實悉曰傷寒, 但知瀉火逐邪及汗吐下三法, 不知忘食忘勞, 既困于己, 再攻再削, 又困于醫, 標本俱竭, 其能生乎? 余目睹受此害者多矣, 恨不一時救正。 其如沿習成風, 釋疑未易, 故特演東垣大意, 囑筆于此, 用效長夜之燈也。 觀者其三思焉。
論治共四條
1.凡因勞倦而無外感者, 或身雖微熱, 而脈見緩大無力, 全不緊數, 或懶言嗜臥, 或身常有汗, 此即勞發之證, 自與外感之頭疼脈緊, 筋骨痠痛者不同, 治宜以補養為主, 氣復則愈。 虛在陽分者, 宜四君子湯, 五君子煎。 虛在陰分者, 三陰煎, 五陰煎, 或大小營煎。 若脾胃中氣受傷者, 理中湯, 養中煎。 若血氣俱虛者, 五福飲, 八珍湯, 或十全大補湯。
2.勞倦飢飽不時, 而致寒熱往來者, 以飢時臟氣餒, 勞時腠理開, 腠理開則邪易感, 臟氣餒則邪易入, 所以飢飽勞倦不慎者, 多令人為頭痛發熱惡寒等證。 雖曰此由內傷, 而實有外感; 雖有外感, 而實以內傷。 故東垣制補中益氣湯, 以參, 耆, 歸, 朮而加之升, 柴, 以助生長之氣, 使胃氣上升, 則氣復于中而陽達于外。 此實和解之良法也。 第今人以勞倦傷陰而精血受病者為尤多, 則耆, 朮之屬亦有不相宜者, 茲余復制補陰益氣煎。 凡陽虛于下, 水虧不能作汗, 而邪有不解者, 此方尤勝之。 愚有治脾三方并補中益氣湯論, 在後飲食門, 當參閱之。
3.勞倦感邪, 以致傷寒發熱, 頭疼身痛。 凡脈緊邪盛者, 不得不從解散治之。 若虛本不甚而表邪不解者, 宜正柴胡飲。 若外邪兼火者, 一柴胡飲。 外邪兼寒者, 二柴胡飲。 若氣血微虛者, 三柴胡飲, 或四柴胡飲。 其有虛甚而邪不易解者, 宜理陰煎, 或大溫中飲, 所不可緩也。
4.夏月暑熱之時, 或于道途, 或于田野, 過于勞倦, 而身體薄弱者, 最易傷暑。 此亦勞倦之屬。 論治詳暑證門陽暑條中。
辨脈
東垣曰: 古人以脈上辨內外傷于人迎, 氣口, 人迎脈大于氣口為外傷, 氣口脈大于人迎為內傷。 此辨固是, 但其說有所未盡耳。 外感風寒, 皆有餘之證, 是從前客邪來也, 其病必見于左手, 左手主表, 乃行陽二十五度。 內傷飲食及飲食不節勞役所傷, 皆不足之病也, 必見于右手, 右手主裏, 乃行陰二十五度。 故外感寒邪, 則獨左手人迎脈浮緊, 按之洪大緊者, 後甚于弦, 是足太陽寒水之脈, 按之洪大而有力, 中見手少陰心火之脈, 丁與壬合, 內顯洪大, 乃傷寒脈也。 若外感風邪, 則人迎脈緩而大于氣口一倍, 或兩倍, 三倍。 內傷飲食, 則右寸氣口脈大于人迎一倍, 傷之重者, 過在少陰則兩倍, 太陰則三倍, 此內傷飲食之脈。

愚謂東垣發明內傷一證, 其功誠為不小, 凡其所論有的確不易者, 茲俱詳述于後, 或稍有疑似者, 姑已置之。 至若辨脈一條, 則有不容不辨者, 乃以左為人迎主表,右為氣口主裏; 外感則左手人迎浮緊, 內傷則右手氣口脈大。 此其長中之短也。 夫人迎本陽明胃脈, 在結喉兩旁; 氣口本太陰肺脈, 兩手所同稱也。 迨晉之王叔和, 不知何所取義, 突謂左為人迎, 右為氣口; 左以候表, 右以候裏。 而東垣宗之, 故亦以為言, 則大謬矣。 且內傷外感之分, 乃一表一裏不容紊也, 如肝腎在左, 豈無裏乎? 腸胃在右, 豈非表乎? 即如仲景之論傷寒, 亦但以浮大為表, 沉細為裏。 歷溯仲景之前, 以至倉, 扁, 軒, 歧, 初未聞有以左右言表裏者。 迨自叔和之後, 則悉宗其謬而傳始訛矣。 即無論六經之表裏, 而但以親歷所見者言之: 如脈見緊數, 此寒邪外感也, 然未有左數而右不數者。 又如所云, 左大者為風邪, 右大者為飲食, 則尤其不然。 夫人生稟賦之常, 凡右脈大者十居八九, 左脈大者十居一二。 若果陽邪在表, 則大者更大, 豈以右脈本大而可認為食乎? 若飲食在臟, 則強者愈強, 豈以左脈本強而可認為寒乎? 不知此之大而緊, 則彼之小者亦必緊, 彼之小而緩, 則此之大者亦必緩。 若因其偏強而即起偏見, 則忘其本體者多矣。 故大小言, 則脈體有不同, 可以左右分也; 若以遲疾言, 則息數本相應, 不可以左右分也。 矧左表右裏之說, 既非經旨, 亦非病徵, 烏足信哉? 或曰: 然則內傷外感, 何以辨之? 曰: 六脈俱有表裏, 左右各有陰陽。 外感者, 兩手俱緊數, 但當以有力無力分陰證陽證; 內傷者, 左右俱緩大, 又必以有神無神辨虛邪實邪。 然必察左右之常體, 以參久暫之病因, 斯可得脈證之真。 不然則表裏誤認。 改補倒施。 自叔和至今, 凡陰受其殃者, 不知幾多人矣。 此不得不為辨, 正以為東垣之一助也。 此別有辨, 在[類經?藏象類]第十一篇, 所當互證。

述古共三條
李東垣曰: 古之至人, 窮陰陽之造化, 究乎生死之際, 所著[內經], 悉言人以胃氣為本。 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 所謂元氣, 穀氣, 營氣, 衛氣, 清氣, 春升生發之氣, 此六者以穀氣上行, 皆胃氣之別稱也。 使穀氣不得升浮, 生長之令不行, 則無陽以護其營衛, 不任風寒, 乃生寒熱, 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 然而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理異: 內傷脾胃, 乃傷其氣; 外傷風寒, 乃傷其形。 傷外為有餘, 有餘者瀉之; 傷內為不足, 不足者補之。 汗之, 下之, 吐之, 克之, 皆瀉也; 溫之, 和之, 調之, 養之, 皆補也。 內傷不足之病, 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 則虛其虛也。 [難經]曰: 實實虛虛, 損不足而益有餘, 如此死者, 醫殺之耳。 然則奈何? 曰: 惟當以甘溫之劑, 補其中, 升其陽, 甘寒以瀉其火則愈。 [內經]曰: 勞者溫之, 損者溫之。 蓋溫能除大熱, 大忌苦寒之劑瀉胃土耳。 今立補中益氣湯。

又曰: 夫喜怒不節, 起居不時, 有所勞傷, 皆損其氣, 氣衰則火旺, 火旺則乘其脾土。 脾主四肢, 故困熱無氣以動, 懶於言語, 動作喘乏, 表熱自汗, 心煩不安。 當病之時, 宜安心靜坐以養其氣, 以甘寒瀉其熱火, 以酸味收其散氣, 以甘溫補其中氣。 經言勞者溫之, 損者溫之是也。 [金匱要略]曰: 平人脈大為勞, 虛極亦為勞。 夫勞之為病, 其脈浮大, 手足煩熱, 春夏劇, 秋冬火差, 以黃耆建中湯治之, 此亦溫之之意也。

又曰: 脾胃受勞役之疾, 飲食又復失節, 耽病日久, 事息心安, 飽食太甚, 病乃大作。 故內傷飲食, 則亦惡風寒, 是營衛失守, 皮膚間無陽以滋養, 不能任風寒也。 皮毛之絕, 則心肺之本亦絕矣。 蓋胃氣不升, 元氣不至, 無以滋養心肺, 乃不足之證也。 計受病不一, 飲食失節, 勞役所傷, 因而飽食, 內傷者極多, 外傷者間而有之。 舉世醫者, 往往將元氣不足之證, 便作外傷風寒表實之證, 而反治心肺, 是重絕其表也, 安得不死乎。 若曰不然, 請以眾人之耳聞目見者證之。 向者壬辰改元, 京師戒嚴, 迨三月下旬, 受敵者凡半月。 解圍之後, 都人之不受病者, 萬無一二, 既病而死者, 繼踵而不絕, 都門十有二所, 每日各門所送, 多者二千, 少者不下一千, 似此者幾三月。 此百萬人豈俱感風寒外傷者耶? 大都人在圍城中, 飲食失節, 勞役所傷, 不待言而知。 由其朝饑暮飽, 起居不時, 寒溫失所, 動經三兩月, 胃氣虧之久矣, 一旦飽食太過, 感而傷人, 而又調治失宜, 其死也無疑矣。 非惟大梁為然, 遠在真祐, 興定間, 如東平, 如太原, 如鳳翔, 解圍之後, 病傷而死, 無不皆然。 余在大梁, 凡所親見, 有發表者, 有以巴豆推之者, 有以承氣湯下之者, 俄而變結胸發黃, 又以陷胸湯丸及茵陳湯下之, 無不死者。 蓋初非傷寒, 以調治差誤, 變而似真傷寒之證, 皆藥之罪也。 往者不可追, 來者猶可及, 輒以生平已試之效, 著[內外傷辨論]一篇, 推明前哲之餘論, 歷舉近事之變故, 庶幾同志者, 審其或中, 觸類而長之, 免後人之橫夭耳。

東垣辨氣少氣盛曰: 外傷風寒者, 其氣壅盛而有餘; 內傷飲食勞役者, 其口鼻中氣皆短促不足以息。 何以分之? 蓋外傷風寒者, 心肺元氣初無減損, 又添邪氣助之, 使鼻氣壅塞不利, 面赤不通, 其鼻中氣不能出, 併從口出, 但發一言, 必前輕後重, 其聲壯厲而有力者, 乃有餘之驗也。 傷風則決然鼻流清涕, 其聲嗄, 其言響如從瓮中出, 亦前輕而後重, 高揭而有力, 皆氣盛有餘之驗也。 內傷飲食勞役者, 心肺之氣先損, 為熱所傷, 熱既傷氣, 四肢無力以動, 故口鼻中皆短氣少氣, 上喘懶語, 人有所問, 十不欲對其一, 縱勉強答之, 其氣亦怯, 其聲亦低, 是其氣短少不足之驗也。 明白如此, 雖婦人女子亦能辨之, 豈有醫者反不能辨之乎?

東垣辨頭痛曰: 內證頭痛, 有時而作, 有時而止, 外證頭痛, 常常有之, 直須傳入裏實方罷, 此內外證之不同也。

勞倦論列方
五福飲新補六。 八珍湯補十九。 養中煎新熱四。 理中湯熱一。 理陰煎新熱三。 小營煎新補十五。 五君子煎新熱六。 一柴胡飲新散一。 三柴胡飲新散三。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補陰益氣煎新補十六。 五陰煎新補十三。 大營煎新補十四。 四君子湯補一。 大溫中飲新散八。 二柴胡飲新散二。 正柴胡飲新散六。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三陰煎新補十一。

論外備用方
人參養營湯補二一。 當歸黃耆湯補九七熱渴脈虛。
--------------------------------------------------------------------------------

關格
經義
六節藏象論曰: 人迎一盛病在少陽, 二盛病在太陽, 三盛病在陽明, 四盛已上為格陽。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 二盛病在少陰, 三盛病在太陰, 四盛已上為關陰。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已上為關格。 關格之脈羸, 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 則死矣。

終始篇曰: 人迎一盛, 病在足少陽; 一盛而躁, 病在手少陽。 人迎二盛, 病在足太陽; 二盛而躁, 病在手太陽。 人迎三盛, 病在足陽明; 三盛而躁, 病在手陽明。 人迎四盛, 且大且數, 名曰溢陽, 溢陽為外格。 脈口一盛, 病在足厥陰; 一盛而躁, 在手心主。 脈口二盛, 病在足少陰; 二盛而躁, 在手少陰。 脈口三盛, 病在足太陰; 三盛而躁, 在手太陰。 脈口四盛, 且大且數者, 名曰溢陰, 溢陰為內關, 內關不通, 死不治。 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 命曰關格, 關格者, 與之短期。 以上俱有刺法, 詳載[類經?鍼刺類]。

禁服篇曰: 寸口主中, 人迎主外, 兩者相應, 俱往俱來, 若引繩大小齊等。 春夏人迎微大, 秋冬寸口微大, 如是者, 名曰平人。 人迎四倍者, 且大且數, 名曰溢陽, 溢陽為外格, 死不治。 必審按其寒熱, 以驗其臟腑之病。 寸口四倍者, 名曰內關, 內關者, 且大且數, 死不治。 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 以驗其臟腑之病。

脈度篇曰: 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 六腑不和則留結為癰。 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和, 陽脈不和則氣留之, 氣留之則陽氣盛矣。 陽氣太盛則陰不利, 陰脈不利則血留之, 血留之則陰氣盛矣。 陰氣太盛, 則陽氣不能榮也, 故曰關。 陽氣太甚, 則陰氣弗能榮也, 故曰格。 陰陽俱盛, 不得相榮, 故曰關格。 關格者, 不得盡期而死也。

論證共四條
1.關格一證在[內經]本言脈體, 以明陰陽離絕之危證也, 如六節藏象論, 終始篇, 禁服篇及脈度, 經脈等篇言之再四, 其重可知。 自秦越人[三難]曰: 上魚為溢, 為外關內格。 入尺為覆, 為內關外格。 此以尺寸言關格, 已失本經之意矣。 又仲景曰: 在尺為關, 在寸為格, 關則不得小便, 格則吐逆。 故後世自叔和, 東垣以來, 無不以此相傳, 而竟置關格一證於烏有矣。 再至丹溪, 則曰此證多死, 寒在上, 熱在下, 脈兩寸俱盛四倍以上, 法當吐, 以提其氣之橫格, 不必在出痰也。 愚謂兩寸俱盛四倍, 又安得為寒在上耶? 且脈大如此, 則浮豁無根, 其虛可知, 又堪吐乎? 謬而又謬, 莫此甚矣。 夫[內經]云: 人迎四倍, 寸口四倍, 既非尺寸之謂, 而曰吐逆者, 特隔食一證耳, 曰不得小便者, 特癃閉一證耳, 二證自有本條, 其與關格何涉? 數子且然, 況其他乎, 又安望治此者之無謬哉。
2.關格證在[內經]本以人迎察六腑之陽, 寸口察五臟之陰, 人迎盛至四倍已上, 此陽明經孤陽獨見, 水不濟火也, 故曰格陽, 格陽者, 陰格於陽也。 氣口盛至四倍已上, 此太陰經元陰無主, 氣不歸精也, 故曰關陰, 關陰者, 陽關於陰也。 若人迎寸口俱盛至四倍以上, 且大且數, 此其陽氣不藏, 故陰中無陽, 陰氣不升, 故陽中無陰, 陰陽相離, 故名關格也。 凡見此者, 總由酒色傷腎, 情慾傷精, 以致陽不守舍, 故脈浮氣露, 亢極如此, 此則真陰敗竭, 元海無根, 是亢龍有悔之象, 最危之候也。
3.[內經]以人迎寸口並診關格, 今後世診法, 則但取寸口, 而不察人迎, 似於法有未盡, 然寸口為脈之大會, 而脈見於彼, 未有不見於此者, 所以但察氣口, 則人迎之脈亦可概見。 故凡見寸口弦大至極, 甚至四倍已上, 且大且數者, 便是關格之脈, 不得誤認為火證。 余嘗診此數人, 察其脈則如弦如革, 洪大異常, 故云四倍; 察其證則脈動身亦動, 凡乳下之虛里, 臍傍之動氣, 無不舂舂然, 振振然與脈俱應者; 察其形氣, 則上有微喘, 而動作則喘甚, 肢體而力, 而寤寐多慌張。 謂其為虛損, 則本無欬嗽失血等證; 謂其為痰火, 則又無實邪發熱等證, 此關格之所以異也。 然惟富貴之人及形體豐肥者, 多有此證, 求其所因, 則無非耽嗜少艾, 中年酒色所致, 是雖與勞損證若有不同, 而實即勞損之別名也。 此老成之人所以當知慎也。 有喘論在喘證門, 互閱可也。
4.本經脈度篇所云: 陰氣太盛, 則陽氣不能榮也, 故曰關; 陽氣太盛, 則陰氣弗能榮也, 故曰格, 陰陽俱盛, 不能相榮, 故曰關格, 關格者, 不得盡期而死, 此舉脈證而兼言之也。 若以脈言則如前之四倍者是也; 若以證言, 則又有陰陽俱盛者, 以陽病極於陽分, 而陰病極於陰分也。 凡陽盛於陽者, 若乎當瀉, 而陰分見陰, 有不可瀉。 陰極於陰者, 若乎當補, 而陽分見陽, 又不可補。 病若此者, 陽自陽而陽中無陰, 陰自陰而陰中無陽, 上下否隔, 兩顧弗能, 補之不可, 瀉之又不可, 是亦關格之證也, 有死而已。 此與真寒假熱, 真熱假寒之證, 大有不同, 學者當辨其疑似。
論治共三條
1.關格之脈, 必弦大至極。 夫弦者為中虛, 浮大者為陰虛, 此腎水大虧, 有陽無陰之脈也。 治此者, 宜以峻補真陰為主, 然又當察其虛中之寒熱, 陰中之陰陽, 分別處治, 斯盡善也。
2.關格證, 凡兼陽臟者必多熱, 宜一陰煎, 左歸飲, 左歸丸之類主之。 兼陰臟者必多寒, 宜大營煎, 右歸飲, 右歸丸之類主之。 若不熱不寒, 臟氣本平者, 宜五福飲, 三陰煎及大補元煎之類主之。
3.關格證, 所傷根本已甚, 雖藥餌必不可廢, 如精虛者當助其精, 氣虛者當助其氣, 其有言難盡悉者, 宜於古今補陣諸方中擇宜用之。 斯固治之之法, 然必須遠居別室, 養靜澄心, 假以歲月, 斯可全愈。 若不避絕人事, 加意調理, 而但靠藥餌, 則恐一暴十寒, 得失相半, 終無濟於事也。 凡患此者, 不可不知。
關格論列方
五福飲新補六。 大補元煎新補一。 三陰煎新補十一。 左歸丸新補四。 右歸丸新補五。 大營煎新補十四。 一陰煎新補八。 左歸飲新補二。 右歸飲新補三。

景岳全書卷十六終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