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二心集雜證謨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3:30:24

腫脹
經義
腹中論帝曰: 有病心腹滿, 旦食則不能暮食, 此為何病? 岐伯曰: 名為鼓脹, 治之以雞矢醴, 一劑知, 二劑已。 帝曰: 其病有復發者, 何也? 曰: 此飲食不節, 故時有病也。 雖然其病且已時, 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經脈篇曰: 足太陰虛則鼓脹。 胃中寒則脹滿。

水脹篇曰: 膚脹者, 寒氣客於皮膚之間, ??然不堅, 腹大, 身盡腫, 皮厚, 按其腹, 窅而不起, 腹色不變, 此其候也。 帝曰: 鼓脹何如? 岐伯曰: 腹脹, 身皆大, 大與膚脹等也, 色蒼黃, 腹筋起, 此其候也。

脹論帝曰: 脈之應於寸口, 如何而脹? 岐伯曰: 其脈大堅以澀者, 脹也。 帝曰: 何以知臟腑之脹也? 曰: 陰為臟, 陽為腑。 帝曰: 夫氣之令人脹也, 在於血脈之中耶, 臟腑之內乎? 曰: 三者皆存焉, 然非脹之舍也。 夫脹者, 皆在於臟腑之外, 排臟腑而郭胸?, 脹皮膚, 故命曰脹。 五臟六腑者, 各有畔界, 其病各有形狀。 營氣循脈, 衛氣逆為脈脹, 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 心脹者, 煩心短氣, 臥不安。 肺脹者, 虛滿而喘欬。 肝脹者, ?下滿而痛引腹。 脾脹者, 善噦, 四肢煩悗, 體重不能勝衣, 臥不安。 腎脹者, 腹滿引背, 央央然腰髀痛。 六腑脹: 胃脹者, 腹滿, 胃脘痛, 鼻聞焦臭, 妨於食, 大便難。 大腸脹, 腸鳴而痛濯濯, 冬日重感於寒, 則飧泄不化。 小腸脹者, 少腹?脹, 引腰而痛。 膀胱脹者, 少腹滿而氣癃。 三焦脹者, 氣滿於皮膚中, 輕輕然而不堅。 膽脹者, ?下痛脹, 口中苦, 善太息。 岐伯曰: 衛氣之在身也, 常然並脈, 循分肉, 行有逆順, 陰陽相隨, 乃得天和, 五臟更始, 四時循序, 五穀乃化。 然後厥氣在下, 營衛留止, 寒氣逆上, 真邪相攻, 兩氣相搏, 乃合為脹也。 此下鍼治之法具詳本經。

陰陽應象大論曰: 濁氣在上, 則生?脹。

生氣通天論曰: 因於氣為腫, 四維相代, 陽氣乃竭。

五臟生成篇曰: 腹滿?脹, 支膈胠?, 下厥上冒, 過在足太陰陽明。

本神篇曰: 脾氣實則腹脹。 腎氣實則脹。

六元正紀大論曰: 太陰所至為中滿, 霍亂吐下。 太陰所至為重, 胕腫。 土鬱之發, 民病心腹脹, 胕腫身重。

至真要大論曰: 諸濕腫滿, 皆屬於脾。 諸脹腹大, 皆屬於熱。 按以上諸脹, 皆言氣之為病也。

水熱穴論帝曰: 少陰何以主腎? 腎何以主水? 岐伯曰: 腎者, 至陰也, 至陰者, 盛水也。 肺者, 太陰也, 少陰者, 冬脈也, 故其本在腎, 其末在肺, 皆積水也。 帝曰: 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曰: 腎者, 胃之關也, 關門不利, 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故水病下為胕腫, 大腹, 上為喘呼不得臥者, 標本俱病。

水脹篇曰: 水始起也, 目窠上微腫, 如新臥起之狀, 其頸脈動, 時欬, 陰股間寒, 足脛腫, 腹乃大, 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 隨手而起, 如囊裹水之狀, 此其候也。

五癃津液別篇曰: 陰陽氣道不通, 四海閉塞, 三焦不瀉, 津液不化, 留於下焦, 不得滲膀胱, 則下焦脹, 水溢則為水脹。

評熱病論曰: 諸有水氣者, 微腫先見於目下也。 水者, 陰也, 目下亦陰也, 腹者, 至陰之所居, 故水在腹者, 必使目下腫也。

經脈篇曰: 胃病則大腹水腫。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胃病者, 腹?脹, 胃脘當心而痛, 上支兩?, 隔咽不通, 食飲不下。 三焦病者, 腹氣滿, 小腹尤堅, 不得小便, 窘急, 溢則水留即為脹。 腎脈微大為石水, 起臍已下至小腹腄腄然, 上至胃脘, 死不治。

宣明五氣篇曰: 下焦溢為水。

逆調論曰: 不得臥, 臥則喘者, 是水氣之客也。 夫水者, 循津液而流也。 腎者水藏, 主津液, 主臥與喘也。

陰陽別論曰: 陰陽結斜, 多陰少陽, 曰石水, 少腹腫。 三陰結, 謂之水。

湯液醪醴論帝曰: 其有不從毫毛生而五藏陽已竭也, 津液充郭, 其魄獨居, 孤精於內, 氣耗於外, 形不可與衣相保, 此四極急而動中, 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 治之奈何? 岐伯曰: 平治於權衡, 去宛陳莝, 是以微動四極, 溫衣, 繆刺其處, 以復其形, 開鬼門, 潔淨府, 精以時復, 五陽已布, 疏滌五臟, 故精自生, 形自盛, 骨肉相保, 巨氣乃平。 按以上諸脹, 皆言水之為病也。

太陰陽明論曰: 食飲不節, 起居不時者, 陰受之; 陰受之, 則入五臟, 則?滿閉塞。

異法方宜論曰: 北方者, 其民樂野處而乳食, 臟寒生滿病。 按以上二條, 乃言飲食之為脹也。

論證共四條
1.腫脹之病, 原有內外之分, 蓋中滿者謂之脹, 而肌膚之脹者亦謂之脹; 若以腫言, 則單言肌表, 此其所以當辨也。 但脹於內者, 本由臟病, 而腫於外者, 亦無不由乎臟病。 第臟氣之病, 各有不同, 雖方書所載, 有濕熱, 寒暑, 血氣, 水食之辨, 然余察之經旨, 驗之病情, 則惟在氣水二字, 足以盡之。 故凡治此證者, 不在氣分, 則在水分, 能辨此二者而知其虛實, 無餘蘊矣。 病在氣分, 則當以治氣為主, 病在水分, 則當以治水為主。 然水氣本為同類, 故治水者當兼理氣, 蓋氣化水自化也; 治氣者亦當兼水, 以水行氣亦行也。 此中玄妙, 難以盡言, 茲雖條列如左, 然運用之法, 貴在因機通變也。
2.病在氣分者, 因氣之滯, 如氣血之逆, 食飲之逆, 寒熱風濕之逆, 氣虛不能運化之逆, 但治節有不行者, 悉由氣分, 皆能作脹。 凡氣分之病, 其色蒼, 其內堅, 其脹或連胸?, 其痛或及臟腑。 或倏而浮腫者, 陽性急速也。 或自上及下者, 陽本乎上也。 或通身盡腫者, 氣無不至也。 有隨按而起者, 如按氣囊也。 然此雖皆氣分, 而氣病有不同, 故有氣熱而脹者, 曰: 諸脹腹大, 皆屬於熱也。 有氣寒而脹者, 曰胃中寒則?脹, 曰臟寒生滿病也。 有氣濕而脹者, 曰諸濕腫滿, 皆屬於脾也。 有氣虛而脹者, 元氣虛也, 曰足太陰虛則鼓脹也。 有氣實而脹者, 邪氣實也, 曰腎氣實則脹, 曰脾氣實則腹脹, 曰胃氣實則脹也。 凡此雖皆脹病, 而治之之要, 則全在察其虛實。 大都陽證多熱, 熱證多實, 陰證多寒, 寒證多虛。 先滯於內, 而後及於外者多實; 先腫於表, 而漸及於內, 或外雖脹而內不脹者多虛。 小便紅赤, 大便秘結者多實; 小便清白, 大便稀溏者多虛。 脈滑有力者多實, 弦浮微細者多虛。 形色紅黃, 氣息粗長者多實; 形容憔悴, 聲音短促者多虛。 年青少壯, 氣道壅滯者多實; 中衰積勞, 神疲氣怯者多虛。 虛實之治, 反如冰炭, 若誤用之, 必致害矣。
3.病在水分者, 以陰勝於陽, 而肌膚皆腫, 此與氣證本有不同。 凡水之為病, 其色明潤, 其皮光薄, 其腫不速, 每自下而上, 按肉如泥, 腫有分界。 蓋陰本於下, 而浸漬有漸, 皆水病之證也。 觀水脹篇言寒氣之脹, 按其腹, 窅而不起; 水腫之病, 以手按其腹, 隨手而起, 如囊裹水之狀, 此其候也。 然以愚見, 及察之證驗, 則若與此論相反。 蓋凡是水證, 必按之窅而不起, 此其水在肉中, 如糟如泥, 按而散之, 猝不能聚, 未必如水囊之比; 凡隨按隨起者, 亦惟虛無之氣, 其速乃然, 故辨當若此也。 凡欲辨水氣之異者, 在欲辨其陰陽耳, 若病在氣分, 則陽證陰證皆有之, 若病在水分, 則多為陰證。 何也? 蓋水之與氣, 雖為同類, 但陽王則氣化, 而水即為精, 陽衰則氣不化, 而精即為水。 故凡病水者, 水即身中之血氣, 但其為邪為正, 總在化與不化耳。 水不能化, 因氣之虛, 豈非陰中無陽乎? 此水腫之病, 所以多屬陽虛也。 然水主於腎, 氣主於肺, 水漬於下, 而氣竭於上, 所以下為腫滿, 上為喘急, 標本俱病, 危斯亟矣, 此當速救本源, 庶保萬一, 倘以虛喘作實邪, 而猶然泄肺, 無不敗矣。
4.少年縱酒無節, 多成水鼓。 蓋酒為水穀之液, 血亦水穀之液, 酒入中焦, 必求同類, 故直走血分。 經曰: 飲酒者, 衛氣先行皮膚, 先充絡脈, 此之謂也。 然血者神氣也, 血屬陰而性和, 酒者淫氣也, 酒屬陽而性悍, 凡酒入血分, 血欲靜而酒動之, 血欲藏而酒逐之, 故飲酒者身面皆赤, 此入血之徵, 亦散血之徵也。 擾亂一番, 而血氣能無耗損者, 未之有也。 第年當少壯, 則旋耗旋生, 固無所覺, 及乎血氣漸衰, 則所生不償所耗, 而且積傷并至, 病斯見矣。 故或致血不養筋, 則為中風; 或致傷脾, 則為痰飲, 瀉痢; 或濕熱上浮, 則為喘, 汗, 鼻淵; 或流於筋骨, 則為瘈瘲, 疼痛; 或致動血傷精, 則為勞損, 吐?; 或致傷肌腐肉, 則為爛瘡, 痔漏; 其有積漸日久而成水鼓者, 則尤多也。 蓋酒性本濕, 壯者氣行則已, 酒即血也; 怯者著而成病, 酒即水也, 不惟酒為水, 而血氣既衰, 亦皆隨酒而悉為水矣。 所以凡治水鼓者, 必當以血氣為主, 而養陰利濕, 是誠善矣。 然奈無知少年, 初不知畏, 而惟酒是耽, 此其浸漬已非一日, 致令血氣天真敗極至此, 又豈能以旦夕挽回者哉? 故於諸鼓之中, 則尤以酒鼓為最危難治之證。 嘗有一杜康之徒, 不信余說, 云: 公為此言, 其亦過矣, 茲見有某人者, 以酒為生, 自朝繼暮, 今年已若干, 未聞其病, 豈酒果傷人者耶? 是不知若人者, 惟千百中之一二, 而天稟之特出者也。 不然, 何善飲者如此其多, 而壽於飲者僅見其人, 則其他之困於此者, 從何知矣, 使不有斯人之稟, 而有斯人之嗜, 吾恐其不免於斯矣。
腫脹危候
大凡水腫先起於腹, 而後散四肢者可治; 先起於四肢, 而後歸於腹者難治。 掌腫無紋者死。 大便滑泄, 水腫不消者死。 唇黑, 唇腫, 齒焦者死。 臍腫突出者死。 缺盆平者死。 陰囊及莖俱腫者死。 脈絕, 口張, 足腫者死。 足胕腫, 膝如斗者死。 肚上青筋見, 瀉後腹腫者死。 男從身下腫上, 女從身上腫下, 皆難治。

氣分諸脹論治凡八條
1.凡脹滿由於氣分者, 宜察氣之虛實。 若脹滿在中而不在外者, 其病多實, 經曰: 中滿者, 瀉之於內, 此之謂也。 若果因酒食厚味, 氣滯脈滑, 而大滿大實者, 宜廓清飲主之; 兼脹兼痛, 諸藥不效者, 宜神香散主之。 若臟腑脹實而堅痛者, 宜承氣湯或百順丸下之, 然必年壯力強, 素無損傷虛弱等證, 而暴見脹滿者, 方可峻攻, 否則, 只宜緩治。 如困氣實於中, 而表裏俱脹者, 宜用蒜瓣以滾湯煮微熟留性, 少蘸鹽醋, 常以佐食, 大能破氣消滯, 亦佳法也。 若氣脹而兼小水不利者, 宜用四苓散, 以半熟蒜搗膏丸服, 極妙。
2.飲食停滯, 而致胃口中焦脹滿者, 宜大小和中飲酌用之。 兼痛者, 宜排氣飲主之。
3.怒氣逆於中焦, 或脹或痛者, 宜排氣飲, 解肝煎之類主之。 兼喘脹者, 宜四磨飲, 或神香散。
4.大人小兒, 素無脾虛泄瀉等證, 而忽爾通身浮腫, 或小水不利者, 多以飲食失節, 或濕熱所致, 宜廓清飲加減主之, 或四苓散, 胃苓湯之類皆可用; 或濕勝者, 宜平胃散之類主之。
5.脾胃虛寒, 中氣不健, 而三焦脹滿者, 是為氣虛中滿。 其為證也, 必多吞酸噯腐, 惡食惡寒, 或常為溏泄, 而別無火證火脈者, 必屬臟寒, 此所謂臟寒生滿病也, 惟宜溫補。 寒在中焦者, 宜溫胃飲, 理中湯。 寒在下焦者, 宜理陰煎, 八味地黃湯之類主之。
6.單腹脹者, 名為鼓脹, 以外雖堅滿, 而中空無物, 其象如鼓, 故名鼓脹。 又或以血氣結聚, 不可解散, 其毒如蠱, 亦名蠱脹。 且肢體無恙, 脹惟在腹, 故又名為單腹脹, 此實脾胃病也。 夫脾胃為中土之臟, 為倉廩之官, 其臟受水穀, 則有坤順之德, 其化生血氣, 則有乾健之功, 使果脾胃強健, 則隨食隨化, 何脹之有? 此惟不善調攝, 而凡七情勞倦, 飲食房闈, 一有過傷, 皆能戕賊臟氣, 以致脾土受虧, 轉輸失職, 正氣不行, 清濁相混, 乃成此證。 凡治此者, 若察其病由中焦, 則當以脾胃為主, 宜參, 耆, 白朮, 乾薑, 甘草之屬主之。 若察其病由下焦, 則當以命門母氣為主, 宜人參, 熟地, 當歸, 山藥, 附子, 肉桂之屬主之。 如果氣有否塞, 難於純補, 則宜少佐辛香, 如陳皮, 厚朴, 砂仁, 香附, 丁香, 白芥子之屬。 如或水道不利, 濕氣不行, 則當助脾行濕, 而佐以淡滲, 如豬苓, 澤瀉, 茯苓之屬。 若諸藥未效, 仍當灸治, 如後法。 以上諸法, 大略如此, 然病成單鼓, 終非吉兆, 必其傷敗有漸, 然後至此, 使非盡掃塵務, 加意調理, 則未有或免者矣。
7.治脹當辨虛實。 若察其果由飲食所停者, 當專去食積; 因氣而致者, 當專理其氣; 因血逆不通而致者, 當專清其血; 其於熱者寒之, 結者散之, 清濁混者分利之, 或升降其氣, 或消導其邪, 是皆治實之法也。 第凡病腫脹者, 最多虛證, 若在中年之後, 及素多勞傷, 或大便溏滑, 或脈息弦虛, 或聲色憔悴, 或因病後, 或因攻擊太過, 而反致脹滿等證, 則皆虛損之易見者也。 諸如此類, 使非培補元氣, 速救根本, 則輕者必重, 重者必危矣。 若虛在脾肺者, 宜四君子湯, 歸脾湯之類主之。 若脾虛兼寒者, 宜理中湯, 溫胃飲, 五君子煎。 若脾虛兼痰者, 宜六君子煎。 若腎虛兼痰者, 宜金水六君煎。 若虛在肝腎者, 宜六味地黃湯。 若腎虛兼寒者, 宜理陰煎, 或八味地黃丸, 甚者加減[金匱]腎氣湯主之。 若以虛證而妄行消伐, 則百不活一矣。 其有果以少壯停滯, 或肝強氣逆, 或時氣亢害為邪者, 方可直攻其病, 但辨之宜詳, 不可忽也。
8.凡外感毒風, 邪留膚腠, 則亦能忽然浮腫, 如東垣所謂八益之邪, 自外而入者是也。 然其來必速, 其證則必有脈緊及頭疼骨痛等證, 方是外感之候, 先宜解散其邪, 如正柴胡飲, 小柴胡湯, 敗毒散, 參蘇飲, 葛根?白湯之類, 隨宜用之。 若風因火熾, 而表裏俱熱者, 宜芍藥清肝散, 或龍膽瀉肝湯之類主之。 若邪傳入裏, 太陽陽明并病, 而胃實熱甚, 必日晡潮熱, 大渴引飲者, 白虎湯主之。 若大實大滿, 而熱結不退者, 大承氣湯, 或百順丸下之。 若少陽陽明并病, 寒熱往來, 滿而實者, 宜大柴胡湯下之。 五常政大論曰: 下之則脹已, 此之類也。
水腫論治凡七條
1.凡水腫等證, 乃脾肺腎三臟相干之病。 蓋水為至陰, 故其本在腎; 水化於氣, 故其標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 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 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剋, 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 水不歸經則逆而上泛, 故傳入於脾而肌肉浮腫, 傳入於肺則氣息喘急。 雖分而言之, 而三臟各有所主, 然合而言之, 則總由陰勝之害, 而病本皆歸於腎。
2.[內經]曰: 腎為胃關, 關門不利, 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然關門何以不利也? 經曰: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夫所謂氣化者, 即腎中之氣也, 即陰中之火也; 陰中無陽, 則氣不能化, 所以水道不通, 溢而為腫。 故凡治腫者必先治水, 治水者必先治氣, 若氣不能化, 則水必不利, 惟下焦之真氣得行, 始能傳化, 惟下焦之真水得位, 始能分清。 求古治法, 惟薛立齋先生加減[金匱]腎氣湯, 誠對證之方也, 余屢用之, 無不見效, 此雖壯水之劑, 而實即脾肺腎三臟之正治也。 何也? 蓋腎為先天生氣之源, 若先天元氣虧於下, 則後天胃氣失其本, 而由脾及肺, 治節所以不行, 是以水積於下, 則氣壅於上, 而喘脹由生, 但宜峻補命門, 使氣復元, 則三臟必皆安矣。 今論其方: 如所用桂附, 以化陰中之陽也, 熟地, 山藥, 牛膝, 以養陰中之水也, 茯苓, 澤瀉, 車前子, 以利陰中之滯也; 此能使氣化於精, 即所以治肺也, 補火生土, 即所以治脾也, 壯水通竅, 即所以治腎也。 此方補而不滯, 利而不伐, 凡病水腫於中年之後, 及氣體本弱者, 但能隨證加減用之, 其應如響, 誠諸方之第一, 更無出其右者。
3.證有全由脾肺不足而為腫脹者, 治宜以四君, 歸脾之屬為主, 固是正治之法, 然亦須兼補命門。 蓋脾土非命門之火不能生, 肺氣非命門之水不能化。 人知土能制水, 而不知陽實制陰, 人知氣化為精, 而不知精化為氣也, 虛則補母, 正此之謂。
4.凡素稟陽盛, 三焦多火, 而病為水腫者, 其證必煩渴喜冷, 或面赤便結, 或熱而喘嗽, 或頭面皆腫, 或脈見滑實, 此濕熱相因, 陰虛之證也; 凡辛香燥熱等劑, 必所不堪, 宜用六味地黃湯加牛膝, 車前, 麥冬之類, 大劑與之。 其有熱甚者, 宜加減一陰煎加茯苓, 澤瀉, 車前, 牛膝之類主之。 其有虛中挾實, 胸膈不清, 宜加陳皮, 白芥子之類佐之。 其有生平不宜熟地者, 則單用生地亦可。 但此等壯水等劑, 必十餘服後, 方可望效, 若先因剋伐致虛者, 其效尤遲, 慎毋欲速, 自求伊戚也。
5.凡年少縱酒, 致為濕熱所乘, 元氣尚強, 脈實有力, 而不便於溫補者, 此當逐去濕熱, 亦能速效。 宜禹功散, 導水丸, 濬川散, 三花神祐丸之類, 皆可擇用, 瀉後宜薄滋味, 戒飲酒, 久之方可復元。 古法治腫, 大都不用補劑, 而多用去水等藥, 微則分利, 甚則推逐, 如五苓散, 五淋散, 五皮散, 導水茯苓湯之類, 皆所以利水也; 如舟車神祐丸, 濬川散, 禹功散, 十棗湯之類, 皆所以逐水也; 再如巴豆, 朴硝, 鍼砂, 滑石, 三稜, 蓬朮, 麝香, 琥珀, 土狗, 地龍, 田螺, 水蛭, 鯉魚, 鯽魚, 蘿蔔子, 蘇子, 商陸, 葶藶, 杏仁, 防己。 秦艽, 木瓜, 瞿麥, 通草, 厚朴, 赤小豆, 豬苓, 海金沙, 五加皮, 大腹皮, 羌活, 獨活之類, 無非逐水利水之劑, 但察其果係實邪, 則此等治法, 誠不可廢, 但必須審證的確, 用當詳慎也。 凡今方士所用, 則悉皆此類, 故能晚服而早通, 朝用而暮瀉, 去水斗許, 腫脹頓消, 效誠速也; 但彼不顧人之虛實, 不慮人之死生, 惟以見效索謝而去, 不知隨消隨脹, 不數日而復, 脹必愈甚, 苟以年衰積損之證, 而復遭此劫, 則百無一生矣。
6.水腫證, 以精血皆化為水, 多屬虛敗, 治宜溫脾補腎, 此正法也。 然有一等不能受補者, 則不得不從半補, 有并半補亦不能受者, 則不得不全用分消, 然以消治腫, 惟少年之暫病則可, 若氣血既衰, 而復不能受補, 則大危之候也。 故凡遇此輩, 必須千方百計, 務救根本, 庶可保全。 嘗見有專用消伐而退腫定喘者, 於腫消之後, 必尪羸骨立, 略似人形, 多則半年, 少則旬日, 終無免者。 故余之治此, 凡屬中年積損者, 必以溫補而愈, 皆終身絕無後患。 蓋氣虛者不可復行氣, 腎虛者不可復利水; 且溫補即所以化氣, 氣化而全愈者, 愈出自然, 消伐所以逐邪, 逐邪而暫愈者, 愈由勉強, 此其一為真愈, 一為假愈, 亦豈有假愈而果愈者哉。
7.無論氣鼓, 水鼓, 凡氣實可下者, 宜用赤金豆, 或百順丸, 以漸利之。
新按二條
1.腫脹之治, 凡脾腎虛證, 如前論所列薛氏腎氣湯者, 誠然善矣, 然用之之法, 猶當因此廓充, 不宜執也。 向余嘗治一陶姓之友, 年逾四旬, 因患傷寒, 為醫誤治, 危在呼吸, 乃以大劑參, 附, 熟地之類, 幸得挽回。 愈後喜飲, 未及兩月, 忽病足股盡腫, 脹及於腹, 按之如鼓, 堅而且硬, 因其前次之病, 中氣本傷, 近日之病, 又因酒濕, 度非加減腎氣湯不可治, 遂連進數服, 雖無所礙, 然終不見效, 人皆料其必不可治。 余熟計其前後, 病因本屬脾腎大虛, 而今兼以滲利, 未免減去補力, 亦與實漏扈者何異, 元氣不能復, 病必不能退。 遂悉去利水等藥, 而專用參附理陰煎, 仍加白朮, 大劑與之, 三劑而足脛漸消, 二十餘劑而腹脹盡退, 愈後人皆嘆服, 曰: 此證本無生理, 以此之脹, 而以此之治, 何其見之神也。 自後凡治全虛者, 悉用此法, 無一不效, 可見妙法之中, 更有妙焉, 顧在用者之何如耳。 塞因塞用, 斯其最也, 學者當切識此意。
2.因食滯氣痛脹: 余嘗治一姻家子, 年力正壯, 素日飲酒, 亦多失饑傷飽。 一日偶因飯後?肋大痛, 自服行氣化滯等藥, 復用吐法, 盡出飲食, 吐後逆氣上升, ?痛雖止, 而上壅胸膈, 脹痛更甚, 且加嘔吐。 余用行滯破氣等藥, 嘔痛漸止, 而左乳胸肋之下, 結聚一塊, 脹實拒按, 臍腹隔閉, 不能下達, 每於戌, 亥, 子, 丑之時, 則脹不可當。 因其嘔吐既止, 已可用下, 凡大黃, 芒硝, 棱, 莪, 巴豆等藥, 及蘿蔔子, 朴硝, 大蒜, 橘葉搗罨等法, 無所不盡, 毫不能效, 而愈攻愈脹, 因疑為脾氣受傷, 用補尤覺不便, 湯水不入者凡二十餘日, 無計可施, 窘劇待斃, 只得用手揉按其處。 彼云肋下一點, 按著則痛連胸腹, 及細為揣摸, 則正在章門穴也。 章門為脾之募, 為臟之會, 且乳下肋間, 正屬虛里大絡, 乃胃氣所出之道路, 而氣實通於辛門, 余因悟其日輕夜重, 本非有形之積, 而按此連彼, 則病在氣分無疑也。 但用湯藥, 以治氣病, 本非不善, 然經火則氣散, 而力有不及矣。 乃制神香散, 使日服三四次, 兼用艾火灸章門十四壯, 以逐散其結滯之胃氣, 不三日脹果漸平, 食乃漸進, 始得保全, 此其證治俱奇, 誠所難測。 本年春間, 一鄰人陡患痛脹隔食, 全與此同, 群醫極盡攻擊, 竟以致斃, 是真不得其法耳, 故錄此以為後人之式。
述古共五條
1.仲景曰: 腹滿不減, 減不足言, 當下之。 腹滿時減復如故, 此為寒, 當與溫藥。
2.華元化曰: 人中百病, 難療者莫出於水也。 水者腎之制也, 腎者人之本也。 腎氣壯, 則水還於腎, 腎氣虛, 則水散於皮。 又三焦壅塞, 營衛閉格, 血氣不從, 虛實交變, 水隨氣流, 故為水病。
3.丹溪曰: 水腫脈多沉, 病陽水兼陽證, 脈必沉數; 病陰水兼陰證, 脈必沉遲。 若遍身腫, 煩渴, 小便赤澀, 大便閉結, 此屬陽水。 先以五皮散, 或四磨飲, 添磨生枳殼, 重則疏鑿飲。 若遍身腫, 不煩渴, 大便溏, 小便少不澀赤, 此屬陰水。 宜實脾散, 或流氣飲主之。
4.徐東皋曰: 經云: 臟寒生滿病。 [脈經]云: 胃中寒則脹滿。 脾為陰中之至陰, 故經曰: 太陰所至為蓄滿。 大抵脾濕有餘, 無陽不能施化, 如土之久於雨水, 則為泥矣, 豈能生化萬物, 必待和風暖日, 濕去陽生, 自然生長也。 故凡若此者, 宜以辛熱藥治之。 又曰: 經云下之則脹已。 此以濕熱飲食有餘, 脾胃充實者言也。 如仲景治傷寒邪入於裏, 而成腹滿堅實, 大便秘而不利者, 宜以三承氣湯下之可也。 若因脾虛內寒不足, 而氣不能運化精微, 以成腹滿者, 故宜以甘溫補脾為主, 少佐辛熱, 以行壅滯之氣, 庶使脾土旺健, 脹滿運行, 斯可愈矣, 即經所謂塞因塞用, 從治之法耳。 醫者不察乎此, 惟執下之脹已, 急於獲效, 病者苦於脹滿, 喜行利藥, 以求通快, 不知暫快一時, 則真氣愈傷, 腹脹愈甚, 去死不遠矣。 俗謂氣無補法者, 以其痞塞似難於補, 不思正氣虛而不能運行為病, 經曰: 壯者氣行則愈是也。 又曰: 水腫本因脾虛不能制水, 水漬妄行, 當以參, 朮補脾, 使脾氣得實, 則自健運而水自行。 大抵只宜補中行濕利小便, 切不可下, 但用二陳加人參, 蒼白朮為主, 或佐以黃芩, 麥冬, 炒梔子以制肝木。 若腹脹, 少佐厚朴; 氣不運, 加木香, 木通; 氣若陷下, 加升麻, 柴胡提之, 必須補中行濕, 加升提之藥, 能使大便潤, 小便長。 又曰: 諸家治水腫, 只知導濕利小便, 執此一途, 用諸去水之藥, 往往多死, 又用導水丸, 舟車丸, 神祐丸之類大下之, 此速死之兆。 蓋脾氣虛極而腫, 愈下愈虛, 雖劫目前之快, 而陰損正氣, 禍不旋踵。 大法只宜補中宮為主, 看所挾加減, 不爾則死, 當以嚴氏實脾散加減。 要知從治, 塞因塞用之理, 然後可以語水腫之治耳。
5.孫一奎曰: 予在吳下時, 有吳生諱震者, 博雅士也。 一日偶談及鼓脹, 乃詰予曰: 鼓有蟲, 否乎? 予卒不敢應, 俛思久之, 對曰: 或有之。 [本事方]云: 臍腹四肢悉腫者為水, 只腹脹而四肢不腫者為蠱, 註曰: 蠱即鼓脹也。 由是參之, 古人曾以蠱鼓同名矣, 且蠱以三蟲為首, 豈無旨哉。 愚謂鼓脹, 即今云氣虛中滿是也, 以其外堅中空, 有似於鼓, 故以名之; 彼蠱證者, 中實有物, 積聚既久, 理或有之。 吳生曰: 子誠敏也。 予堂嫂病鼓三載, 腹大如箕, 時或脹痛, 四肢瘦削, 三吳名劑, 歷嘗不瘳。 吳俗死者多用火葬, 燒至腹, 忽響聲如炮, 人皆駭然, 乃見蟲從腹中爆出, 高二三丈許, 燒所之天為昏, 俄而墜地, 細視之, 皆蚘也, 不下千萬數, 大者長尺餘, 蟲腹中復生小蟲, 多者十五六條, 或十數條, 或五六條。 蟲在人腹中蕃息如此, 曷不令人脹而死哉! 惜乎諸書未有言及者。 予聞之, 恍然如夢始覺, 然猶未親見其異也。 歲萬曆癸巳, 至淮陰, 有王鄉官者, 其子年十六, 新娶後腹脹大, 按之有塊, 形如稍瓜, 四肢瘦削, 發熱晝夜不退, 已年半矣, 醫惟以退熱消脹之劑投之, 其脹愈甚, 其熱愈熾, 喉中兩耳俱瘡。 余診視之, 脈滑數, 望其唇則紅, 其腹則疼, 又多嗜肥甘。 余思諸凡腹痛者, 唇色必淡, 不嗜飲食, 今其若此, 得非蟲乎? 遂投以阿魏積塊丸, 服之果下蟲數十, 大者二, 一紅一黑, 長尺餘, 蟲身紅線自首貫尾, 蟲腹中復有蟲, 大者數條, 小者亦三四條; 蟲下則熱漸減, 脹潮消, 三下而愈, 亦信前聞之不虛也。
鍼灸法
脾俞治脹, 隨年壯灸之。 肝俞治脹, 灸百壯。 三焦俞治心腹脹滿, 飲食減少, 小便不利, 羸瘦少氣。 分水治腹脹繞臍結痛, 不能食。 若是水病, 尤宜灸之。 神闕主水腫臌脹, 腸鳴如水之聲, 極效。 石門主水腫水行皮中, 小便黃。 足三里主水腫腹脹。 水溝主一切水腫。

按水腫證惟得鍼水溝, 若鍼餘穴, 水盡即死, 此[明堂][銅人]所戒也。 庸醫多為人鍼分水, 誤人多矣。


腫脹論列方
廓清飲新和十三。 四君子湯補一。 四苓散和一八七。 神香散新和二十。 平胃散和十七。 五君子煎新熱六。
二陳湯和一。 五淋散寒百十七。 正柴胡飲新散六。 排氣飲新和六。 理中湯熱一。 大和中飲新和七。
溫胃飲新熱五。 解肝煎新和十一。 嚴氏實脾散熱百五。八味湯補一二一。 四磨飲和五二。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疏鑿飲和五三。 白虎湯寒二。 葛根?白湯散三二。 濬川散攻四二。 神祐丸攻四八。 芍藥清肝散寒六一。
五苓散和一八二。 胃苓湯和百九十。 六君子湯補五。 五皮散和六八。 參蘇飲散三四。 小柴胡湯散十九。
理陰煎新熱三。 歸脾湯補三二。 小和中飲新和八。 實脾散熱百四。 六味湯補百二十。 金匱腎氣湯補一二四。
流氣飲和四六。 敗毒散散三六。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十棗湯攻二八。 禹功散攻四一。 導水茯苓湯和六二。
導水丸攻七一。 舟車丸攻七十。 赤金豆新攻二。 大柴胡湯攻七。 大承氣湯攻一。 龍膽瀉肝湯寒六三。 百順丸新攻六。


論外備用方
三和湯和六十脾濕腫。 參朮健脾湯和六四補脾行滯。 四磨飲和五二行氣。 百合湯熱一三四腫喘。
麻黃甘草湯散六水腫取汗。 蘇子降氣湯和四一順氣。 調氣平胃散和十八。 半夏丁香丸和百十三氣滯。 ?
蘗枳朮丸和八一食腫。 木香寬中散和五五行氣。 消導寬中湯和五八食氣滯。 養胃進食丸和八九健脾。
導水茯苓湯和六二利水。 木香分氣飲和五六氣濕。 檳榔煎和二三六瘴氣。 健脾散和六三和中快氣。
當歸散和六五水氣腫。 麻黃附子甘草湯散五風濕。 越婢湯散八九風水悉腫。 調胃白朮散和三三和胃。
人參養胃湯和二三四和胃。 七氣湯和五一積脹。 厚朴湯和五四氣滯。 香砂枳朮丸和八十氣脹。
沉香琥珀丸和六九利便。 人參木香散和五七利水。 化滯調中湯和五九食滯。 導滯通經湯和六一脾濕。
當歸活血散和六六瘀血。 大正氣散和二四寬濕中滿。 溫胃湯熱十二胃寒中滿。 厚朴丸熱百六十寒滯中滿。
紅丸子熱百九十消食脹。 強中湯熱九二生冷傷脾。 沉香桂附丸熱百十一中寒。 透膈湯攻三十逐滯消脹。
枳實導滯丸攻五七清火攻滯。 養胃湯熱六九虛寒滯。 腹脹方熱百六。 胡椒理中湯熱六虛寒。
復元丹熱百二寒滯。 感應丸攻五四積聚脹痛。厚朴溫中湯熱九十寒滯。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二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