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四心集雜證謨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3:35:21

泄瀉
經義
金匱真言論曰: 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陰陽應象大論曰: 清氣在下, 則生飧泄; 濁氣在上, 則生?脹。 濕勝則濡泄。 春傷於風, 夏生飧泄。 水穀之寒濕, 感則害人六腑。

臟氣法時論曰: 脾病者, 虛則腹滿腸鳴, 飧泄, 食不化。

百病始生篇曰: 虛邪之中人也, 留而不去, 傳舍於腸胃, 多寒則腸鳴飧泄, 食不化, 多熱則溏出糜。

舉痛論曰: 寒氣客於小腸, 小腸不得成聚, 故後泄腹痛矣。 怒則氣逆, 甚則嘔血及飧泄, 故氣上矣。

經脈篇曰: 脾所生病, 心下急痛, 溏, 瘕, 泄。 肝所生病, 胸滿嘔逆, 飧泄, 狐疝。

宣明五氣篇曰: 大腸小腸為泄。

厥論曰: 少陰厥逆, 虛滿嘔變, 下泄清。

太陰陽明論曰: 食飲不節, 起居不時者, 陰受之, 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五臟則?滿閉塞, 下為飧泄, 久為腸澼。

陰陽別論曰: 一陽發病, 少氣善欬善泄。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肺脈小甚為泄。 腎脈小甚為洞泄。

脈要精微論曰: 胃脈實則脹, 虛則泄。 數動一代者, 病在陽之脈也, 洩及便膿血。 久風為飧泄。 倉廩不藏者, 是門戶不要也。 水泉不止, 是膀胱不藏也。 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

平人氣象論曰: 尺寒脈細, 謂之後泄。

玉機真藏論曰: 脈細, 皮寒, 氣少, 泄利前後, 飲食不入, 此謂五虛。 泄而脈大, 脫血而脈實, 皆難治。

師傳篇曰: 臍以上皮熱, 腸中熱, 則出黃如糜。 臍以下皮寒, 胃中寒, 則腹脹; 腸中寒, 則腸鳴飧泄。 胃中寒, 腸中熱, 則脹而且泄。

論疾診尺篇曰: 大便赤瓣飧泄, 脈小者, 手足寒, 難已。 飧泄, 脈小, 手足溫, 泄易已。 春傷於風, 夏生後泄腸澼。

欬論曰: 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 微則為欬, 甚則為泄為痛。

熱病篇曰: 泄而腹滿甚者死。

玉版篇曰: 其腹大脹, 四末清, 脫形, 泄甚, 是一逆也。 腹鳴而滿, 四肢清, 泄, 其脈大, 是二逆也。 欬嘔腹脹, 且飧泄, 其脈絕, 是五逆也。

標本病傳論曰: 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 先泄而後生他病者, 治其本。

四時氣篇曰: 飧泄, 取三陰之上, 補陰陵泉, 皆久留之, 熱行乃止。

氣交變大論曰: 歲木太過, 民病飧泄食減, 體重煩冤, 腸鳴腹支滿。 歲火太過, 民病血溢血泄注下。 歲土太過, 民病腹滿溏泄腸鳴, 反下甚。 歲水太過, 上臨太陽, 病反腹滿脹鳴, 溏泄, 食不化。 歲木不及, 民病少腹痛, 腸鳴溏泄。 歲火不及, 復則埃鬱, 病鶩溏腹滿, 食飲不下, 寒中腸鳴, 泄注腹痛。 歲土不及, 民病飧泄, 霍亂, 體重腹痛。 歲金不及, 民病血便注下。 歲水不及, 民病身重濡泄。

五常政大論曰: 卑監之紀, 上角與正角同, 其病飧泄, 邪傷脾也。 發生之紀, 上徵則其氣逆, 其病吐利。

六元正紀大論曰: 不遠熱則熱至, 不遠寒則寒至, 寒至則堅痞腹滿, 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熱至則身熱, 吐下霍亂, 血溢血泄, 淋閟之病生矣。 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 厥陰所至為?痛嘔泄。 少陽所至為暴注。 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

至真要大論曰: 歲少陽在泉, 火淫所勝, 民病注泄赤白, 少腹痛, 尿赤, 甚則血便。 少陰同候。 厥陰司天, 風淫所勝, 民病食則嘔, 冷泄腹脹, 溏泄瘕水閉, 病本於脾。 少陽司天, 火淫所勝, 民病泄注赤白。 陽明司天, 燥淫所勝, 民病寒清於中, 感而瘧, 欬, 腹中鳴, 注泄鶩溏, 病本於肝。 厥陰之勝, 腸鳴飧泄, 少腹痛, 注下赤白。 少陰之勝, 腹滿痛溏泄, 傳為赤沃。 太陰之勝, 濕化乃見, 善注泄。 陽明之勝, 清發於中, 左胠?痛, 溏泄。 太陽之勝, 寒入下焦, 傳為濡泄。 陽明之復, 清氣大來, 甚則心痛痞滿, 腹脹而泄。 諸病水液, 澄澈清冷, 皆屬於寒。 暴注下迫, 皆屬於熱。

論證共三條
1.凡<內經>有言飧泄者, 有言濡泄者, 皆泄瀉也; 有言腸澼者, 即下痢也。 然痢之初作, 必由於瀉, 此瀉之與痢本為同類, 但瀉淺而痢深, 瀉輕而痢重; 瀉由水穀不分, 出於中焦; 痢以脂血傷敗, 病在下焦。 在中焦者, 濕由脾胃而分於小腸, 故可澄其源, 所以治宜分利; 在下焦者, 病在肝腎大腸, 分利已無所及, 故宜調理真陰, 并助小腸之主, 以益氣化之源。 此瀉痢之證治有不同, 而門類亦當有辨, 然病實相關, 不可不兼察以為治也。
2.泄瀉之本, 無不由於脾胃。 蓋胃為水穀之海, 而脾主運化, 使脾健胃和, 則水穀腐熟, 而化氣化血以行營衛, 若飲食失節, 起居不時, 以致脾胃受傷, 則水反為濕, 穀反為滯, 精華之氣不能輸化, 乃致合污下降, 而瀉痢作矣。 脾強者, 滯去即愈, 此強者之宜清宜利, 可逐可攻也。 脾弱者, 因虛所以易瀉, 因瀉所以愈虛, 蓋關門不固, 則氣隨瀉去, 氣去則陽衰, 陽衰則寒從中生, 固不必外受風寒而始謂之寒也。 且陰寒性降, 下必及腎, 故瀉多必亡陰, 謂亡其陰中之陽耳。 所以泄瀉不愈, 必自太陰傳於少陰, 而為腸澼, 腸澼者, 豈非降泄之甚, 而陽氣不升, 臟氣不固之病乎? 凡脾胃氣虛而有不升不固者, 若復以寒之。 復以逐之, 則無有不致敗者。 此強弱之治, 大有不同, 故凡治此者, 有不可概言清利也。
3.泄瀉之因, 惟水火土三氣為最。 夫水者寒氣也, 火者熱氣也, 土者濕氣也, 此瀉痢之本也。 雖曰木亦能瀉, 實以土之受傷也; 金亦能瀉, 實以金水同氣, 因其清而失其燥也。 知斯三者, 若乎盡矣, 然而三者之中, 則又惟水火二氣足以盡之。 蓋五行之性, 不病於寒則病於熱, 大都熱者多實, 虛者多寒。 凡實熱之證, 必其脈盛形強, 聲音壯亮, 食飲裕如, 舉動輕捷者, 此多陽也。 虛寒之證, 必其脈息無力, 形氣少神, 言語輕微, 舉動疲倦者, 此多陰也。 故必察其因, 而於初瀉之時, 即當辨其有餘不足, 則治無不愈, 而亦不致有誤矣。
分利治法共二條
1.凡泄瀉之病, 多由水穀不分, 故以利水為上策。 然利水之法, 法有不同, 如濕勝無寒而瀉者, 宜四苓散, 小分清飲之類主之, 但欲分其清濁也。 如濕挾微寒而瀉者, 宜五苓散, 胃苓湯之類主之, 以微溫而利之也。 如濕熱在脾, 熱渴喜冷而瀉者, 宜大分清飲, 茵陳飲, 益元散之類主之, 去其濕熱而利之也。
2.泄瀉之病, 多見小水不利, 水穀分則瀉自止, 故曰: 治瀉不利小水, 非其治也。 然小水不利, 其因非一, 而有可利者, 有不可利者, 宜詳辨之。 如濕勝作瀉而小水不利者, 以一時水土相亂, 併歸大腸而然也。 有熱勝作瀉而小水不利者, 以火乘陰分, 水道閉澀而然也。 有寒瀉而小水不利者, 以小腸之火受傷, 氣化無權而然也。 有脾虛作瀉而小水不利者, 以土不制水, 清濁不分而然也。 有命門火衰作瀉而小水不利者, 以真陰虧損, 元精枯涸而然也。 凡此皆小水不利之候。 然惟暴注新病者可利, 形氣強壯者可利, 酒濕過度, 口腹不慎者可利, 實熱閉澀者可利, 小腹脹滿, 水道痛急者可利。 又若病久者不可利, 陰不足者不可利, 脈證多寒者不可利, 形虛氣弱者不可利, 口乾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利。 蓋虛寒之瀉, 本非水有餘, 實因火不足; 本非水不利, 實因氣不行。 夫病不因水, 而利則亡陰, 瀉以火虛, 而利復傷氣, 倘不察其所病之本, 則未有不愈利愈虛, 而速其危者矣。
諸泄瀉論治共九條
1.泄瀉之暴病者, 或為飲食所傷, 或為時氣所犯, 無不由於口腹, 必各有所因, 宜察其因而治之。 如因食生冷寒滯者, 宜抑扶煎, 和胃飲之屬以溫之。 因濕滯者, 宜平胃散, 胃苓湯, 或白朮芍藥散以燥之利之。 因食滯而脹痛有餘者, 宜大, 小和中飲之屬以平之。 因氣滯而痛瀉之甚者, 宜排氣飲, 或平胃散之屬以調之。 因食滯而固結不散, 或胃氣之強實者, 宜神祐丸, 赤金豆, 百順丸之屬以行之。 凡初感者, 病氣未深, 臟氣未敗, 但略去其所病之滯, 則胃氣自安, 不難愈也。
2.凡脾氣稍弱, 陽氣素不強者, 一有所傷, 未免即致泄瀉, 此雖為初病, 便當調理元氣, 自非強盛偶傷者之比。 如因瀉而神氣困倦者, 宜養中煎, 或溫胃飲, 或聖朮煎, 或四君子湯, 或五君子煎。 如微寒兼滯而不虛者, 宜佐關煎。 若脾虛而微滯者, 宜五味異功散。 若脾虛而微寒微滯者, 宜六味異功煎, 或溫胃飲。 若因飲食不調, 忽而溏瀉, 以漸而甚, 或見微痛, 但所下酸臭, 而顏色淡黃, 便是脾虛胃寒不化之證, 即宜用五德丸, 再甚者, 即宜用胃關煎, 切勿疑也。
3.凡兼真陰不足而為泄瀉者, 則或多臍下之痛, 或於寅卯時為甚, 或食入已久, 反多不化, 而為嘔惡溏瀉, 或瀉不甚臭而多見完穀等證。 蓋因丹田不煖, 所以尾閭不固, 陰中少火, 所以中焦易寒, 此其咎在下焦, 故曰真陰不足也, 本與中焦無涉, 故非分利所及也, 惟胃關煎一劑, 乃為最上之乘。 且人之患此者最多, 勿謂其為新病而不可用也, 勿謂其為年少而未宜用也, 覺有是證, 即宜是藥, 劑少功多, 攸利非小。 但知者見其先, 昧者見其後, 見其後, 恐見之遲矣, 所以貴先見也。
4.腎泄證, 即前所謂真陰不足證也, 每於五更之初, 或天將明時, 即洞泄數次, 有經月連年弗止者, 或暫愈而復作者, 或有痛者, 或有不痛者, 其故何也? 蓋腎為胃關, 開竅於二陰, 所以二便之開閉, 皆腎臟之所主, 今腎中陽氣不足, 則命門火衰, 而陰寒獨盛, 故於子丑五更之後, 當陽氣未復, 陰氣盛極之時, 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古方有椒附丸, 五味子散, 皆治此之良方; 若必欲陽生於陰, 而腎氣充固, 則又惟八味地黃丸為宜。 然余嘗用此, 則似猶未盡善, 故特製胃關煎, 一?丹, 九?丹, 復陽丹之屬, 斯得其濟者多矣, 或五味子丸亦佳; 其有未甚者, 則加五德丸, 四神丸, 皆其最宜者也。
5.凡脾泄久泄證, 大都與前治脾弱之法不相遠, 但新瀉者可治標, 久瀉者不可治標, 且久瀉無火, 多因脾腎之虛寒也。 若止因脾虛者, 惟四君子湯, 參朮湯, 參苓白朮散之屬為宜。 若脾胃兼寒者, 宜五君子煎, 黃芽丸, 五德丸。 若脾氣虛寒兼滯悶者, 宜六味異功煎, 溫胃飲, 聖朮煎。 若脾氣虛寒之甚, 而飲食減少, 神疲氣倦, 宜參附湯, 朮附湯, 十全大補湯。 若病在下焦, 腎氣虛而微熱者, 宜六味地黃湯; 微寒者, 宜八味地黃湯, 或胃關煎。 若脾虛溏泄, 久不能愈, 或小兒脾泄不止者, 止用敦阜糕, 粘米固腸糕, 亦易見效。 若脾胃寒濕而溏泄不止者, 蒼朮丸亦佳。 若久瀉元氣下陷, 大腸虛滑不收者, 須於補劑中加烏梅, 五味子, 粟殼之屬以固之。
6.大瀉如傾, 元氣漸脫者, 宜速用四味回陽飲, 或六味回陽飲主之。 凡暴瀉如此者, 無不即效; 若久瀉至此, 猶恐無及, 蓋五奪之中, 惟瀉最急, 是不可見之不早也。 倘藥未及效, 仍宜速灸氣海, 以挽回下焦之陽氣。 仍須多服人參膏。
7.酒瀉證, 飲酒之人多有之, 但酒有陰陽二性, 人有陰陽二臟, 而人多不能辨也。 夫酒性本熱, 酒質則寒, 人但知酒有濕熱, 而不知酒有寒濕也。 故凡因酒而生濕熱者, 因其性也, 以蘗汁不滋陰, 而悍氣生熱也; 因酒而生寒濕者, 因其質也, 以性去質不去, 而水留為寒也。 何以辨之? 常見人有陽強氣充而善飲者, 亦每多泄瀉, 若一日不瀉, 反云熱悶, 蓋其隨飲隨瀉, 則雖瀉不致傷氣, 而得瀉反以去濕, 此其先天稟厚, 胃氣過人者也, 最不易得, 亦不多見。 此而病者, 是為陽證, 不過宜清宜利, 如四苓散, 大分清飲, 或酒蒸黃連丸之類, 去其濕熱而病可愈也。 若陽虛之人, 則與此大異。 蓋脾虛不能勝濕, 而濕勝即能生寒, 陽氣因寒, 所以日敗, 胃氣因濕, 所以日虛, 其證則形容漸羸, 飲食漸減, 或脈息見弦細, 或口體常怯寒, 或臍腹常有隱疼, 或眩暈常多困倦, 或不安於五鼓, 或加甚於秋冬, 但無熱證可據, 而常多飧泄者, 則總屬虛寒也。 凡若此者, 若不速培陽氣, 必致漸衰, 而日以危矣。 余於四旬之外, 亦嘗病此數年, 其勢已窘, 因遍求治法, 見朱丹溪曰: 因傷於酒, 每晨起必瀉者, 宜理中湯加葛根, 或吞酒蒸黃連丸。 王節齋曰: 飲酒便泄者, 此酒積熱瀉也, 宜加黃連, 茵陳, 乾薑, 木香之屬。 薛立齋曰: 若酒濕未散, 脾氣未虛, 宜用此藥分利濕熱。 若濕熱已去, 中氣被傷, 宜用六君調補中氣。 又曰: 酒性大熱, 乃無形之物, 無形元氣受傷, 當用葛花解酲湯分消其濕。 凡此諸論, 若已盡之。 然朱, 王二家之說, 則不分寒熱, 皆用黃連, 是但知酒之有熱, 而不知酒之有寒, 烏足憑也, 惟薛氏之說, 雖亦云酒性大熱, 而所重在脾, 誠若善矣。 余因效之, 初服葛花解酲湯, 不效, 繼服六君子, 補中益氣湯, 又不效, 再服理中以至八味, 俱不效。 斯時也, 計窮力竭, 若無再生之望矣, 因潛思熟計, 料非峻補命門, 終無益也。 乃自製胃關煎, 右歸丸, 一?丹等方以治其病, 仍絕口不飲以杜其源, 調理年餘, 竟得全愈, 自後始明, 性質之理, 多得濟人。 向使己無確見, 執信濕熱之說, 而妄用黃連, 乾葛清涼分利之劑, 則焉望其有今日? 即或自用稍遲, 則既甚亦難挽矣。 矧今人之病此者最多, 而是陰是陽, 不可不辨。 凡陽盛者, 脾強胃健, 而氣不易奪者也, 故治本無難, 而泄亦無慮; 陽衰者, 脾腎既傷, 則脫氣最易, 故宜防其無及, 不可不為深慮也。 若必以酒為熱, 則其為古法所誤者, 誠不少矣。
8.氣泄證, 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 必先以怒時挾食, 致傷脾胃。 故但有所犯, 即隨觸而發, 此肝脾二臟之病也, 蓋以肝木剋土, 脾氣受傷而然。 使脾氣本強, 即見肝邪, 未必能入, 今既易傷, 則脾氣非強可知矣。 故治此者, 當補脾之虛而順肝之氣, 此固大法也, 但虛實有微甚, 則治療宜分輕重耳。 如稟壯氣實, 年少而因氣泄瀉者, 可先用平胃散, 或胃苓湯。 若肝氣未平而作脹滿者, 宜解肝煎先順其氣。 若脾氣稍弱者, 宜二朮煎, 或粘米固腸糕, 或消食導氣飲。 若脾氣稍寒者, 宜抑扶煎, 吳茱萸散, 或蒼朮丸。 若脾弱居多者, 宜溫胃飲, 聖朮煎, 或六味異功煎。 若既畏此證為患, 則必須切戒氣怒。
9.風泄證, 亦當辨其風寒風熱而治之。 熱者, 如傷寒外感熱利之屬是也, 宜以傷寒門自利條諸法治之; 寒者, 以風寒在胃, 而脾土受傷, 如<內經>所云春傷於風, 夏生飧泄之屬是也, 宜以前溫胃理中之法治之。
述古共六條
丹溪曰: 世俗例用澀藥治瀉, 若瀉而虛者, 或可用之; 若初得之者, 必變他證, 為禍不小。 殊不知瀉多因濕, 惟分利小水最為上策。
薛立齋曰: 凡傷食瀉黃, 若飲食已消, 而泄瀉未止, 此脾胃之氣傷也, 宜用五味異功散。 若泄瀉而腹中重墜, 此脾氣下陷也, 宜補中益氣湯。 若服剋伐之劑, 而腹中窄狹, 此脾氣虛痞也, 宜六君子湯。 若?脹, 善怒, 瀉青, 此肝乘脾虛也, 宜六君加柴胡, 升麻, 木香。 若少食體倦, 善噫瀉黃, 此脾虛色陷也, 宜六君加升麻, 柴胡。

又立齋曰: 凡久瀉脾胃虛弱, 或作嘔, 或飲食少思, 屬脾胃虛弱, 用四君子加半夏, 木香。 或腹痛屬脾胃虛寒, 用六君加炮薑, 木香。 大抵此證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劑, 損其真陰, 元氣不能主持, 遂成久瀉, 若非補中益氣湯, 四神丸滋其本源, 後必胸痞腹脹, 小水淋瀝, 多致不起。

又立齋曰: 若久瀉, 腸胃滑泄不禁, 但脾胃虛寒下陷者, 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 肉豆蔻, 補骨脂。 若脾氣虛寒不禁者, 用六君子湯加炮薑, 肉桂。

若命門火衰而脾土虛寒者, 用八味丸。 若脾腎俱虛者, 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 若大便滑痢, 小便閉澀, 或肢體漸腫, 喘嗽唾痰, 脾腎氣血俱虛, 宜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 或宜<金匱>加減腎氣丸。 每見元氣既虛, 而復用五苓之類, 因損真陰, 以致前證益甚者, 急投<金匱>腎氣丸, 多有得生者。 若反用牽牛, 大黃峻劑而通之, 是速其危也。

又立齋曰: 大凡黃連, 枳實雖消停滯, 開痞悶, 若人脾胃充實, 暴患實痞, 宜暫用之, 若屢患屢服, 或脾胃虛痞者, 用之則脾胃反傷, 而諸證蜂起矣。 故東垣先生曰: 脾胃實者, 用黃連, 枳實瀉之, 虛者, 用白朮, 陳皮補之。

徐東皋曰: 大抵諸泄瀉證, 各宜以類推求, 必先分利, 後實脾土, 益元氣, 無不全愈。

泄瀉論列方
四苓散和一八七。 胃苓湯和百九十。 益元散寒百十二。 理中湯熱一。 二朮煎新和十二。 胃關煎新熱九。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五苓散和一八二。 平胃散和十七。 茵陳飲新寒八。 溫胃飲新熱五。 聖朮煎新熱二五。 佐關煎新熱十。 抑扶煎新熱十一。 養中煎新熱四。 參朮湯補四十。 五味異功散補四。 右歸飲新補三。 六味異功煎新熱七。 朮附湯補四一。 排氣飲新和六。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四神丸熱一五二。 一?丹新熱二二。 八味地黃湯補一二一。 復陽丹新熱二十。 椒附丸熱百十二。 白朮芍藥散和三五。 赤金豆新攻二。 四君子湯補一。 五味子散熱一四九。 大和中飲新和七。 粘米固腸糕新固七。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參附湯補三七。 敦阜糕新固十。 右歸丸新補四。 解肝煎新和十一。 四味回陽飲新熱一。 蒼朮丸新和十七。 五德丸新熱十八。 六味地黃湯補百二十。 九?丹新熱二三。 黃芽丸新熱二一。 參苓白朮散補五四。 人參膏補一六三。 神祐丸攻四八。 葛花解酲湯和一二四。 百順丸新攻六。 加減<金匱>腎氣丸補一二四。 五君子煎新熱六。 大分清飲新寒五。 小和中飲新和八。 小分清飲新和十。 酒蒸黃連丸寒一七九。 消食導氣飲和一九七。 吳茱萸散熱一三九。
論外備用方
歸脾湯補三二脾虛泄瀉。 藿香正氣散和二十風寒。 茯苓湯和一八九濕熱。 滲濕湯和一七四寒濕。 升陽除濕湯和一七九調脾。 戊己丸和一百二濕熱。 草果散和一九五寒痛泄。 調胃白朮散和三三行氣和胃。 大橘皮湯和一九六濕熱水瀉。 薷苓湯寒百十八暑瀉。 真人養臟湯和一九四調脾。 八味湯熱一四一虛寒滯。 二神丸熱百五十脾胃虛寒。 附子理中湯熱一。 加味六君湯補六脾虛。 益黃散和十九脾寒氣滯。 白朮芍藥湯和三四濕瀉。 胃風湯散五七風濕。 ?朮丸和二百一暑濕暴瀉。 豬苓湯和一八九發熱小水不利。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寒氣。 太平丸寒百十九熱瀉。 橘半胃苓湯和一九一補胃和胃。 黃芩芍藥湯寒八九熱瀉。 胃愛散熱七十虛寒。 八味理中丸熱七脾胃虛寒。 蓽茇丸熱一五六中寒。 漿水散熱一四七陰毒。 九寶丹熱一四三溫補脾胃。 四柱散熱一四四冷痛泄瀉。 附子茴香散熱一四八煖胃和中。 縮脾丸熱一六一濕澀。 補脾湯熱六八胃寒。 五味子丸熱一五五脾腎泄。 厚朴丸熱百六十寒滯脹泄。 肉豆蔻丸熱一五七臟寒滑泄。 訶梨勒丸熱一五九寒滑。 泄瀉經驗方固四九。 吳茱萸湯熱一三七暑濕受寒。 陳?丸熱一六三磨積止瀉。 鐵刷散熱百九寒濕泄瀉。 <澹寮>四神丸熱一五二腎泄。 小已寒丸熱一六丸中寒洞泄。 養胃湯熱六九虛寒痛泄。 白朮聖散子熱一三六固腸溫胃。 小安腎丸熱一六七久瀉。 固脹丸固五三溫補固澀。

--------------------------------------------------------------------------------

痢疾
經義
通評虛實論帝曰: 腸澼便血何如? 岐伯曰: 身熱則死, 寒則生。 帝曰: 腸澼下白沫何如? 岐伯曰: 脈沉則生, 脈浮則死。 帝曰: 腸澼下膿血何如? 曰: 脈懸絕則死, 滑大則生。 帝曰: 腸澼之屬, 身不熱, 脈不懸絕何如? 曰: 滑大者曰生, 懸澀者曰死, 以臟期之。

百病始生篇曰: 陽絡傷則血外溢, 血外溢則?血; 陰絡傷則血內溢, 血內溢則後血。

太陰陽明論曰: 食飲不節, 起居不時者, 陰受之, 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五臟則?滿閉塞, 下為飧泄, 久為腸澼。

大奇論曰: 脾脈外鼓, 沉為腸澼, 久自已。 肝脈小緩為腸澼, 易治。 腎脈小搏沉, 為腸澼下血, 血溫身熱者死。 心肝澼亦下血, 二臟同病者可治, 其脈小沉澀為腸澼, 其身熱者死, 熱見七日死。

論疾診尺篇曰: 大便赤瓣飧泄, 脈小, 手足寒者, 難已。 飧泄, 脈小, 手足溫, 泄易已。 春傷於風, 夏生後泄腸澼。

經脈篇曰: 腎所生病為腸澼。

陰陽別論曰: 陰陽虛腸澼死。

氣厥論曰: 腎移熱於脾, 傳為虛, 腸澼死。

玉機真藏論曰: 泄而脈大, 脫血而脈實, 皆難治。

論證共二條
1.痢疾一證, 即<內經>之腸澼也, 古今方書, 因其閉滯不利, 故又謂之滯下。 其證則裏急後重, 或垢或血, 或見五色, 或多紅紫, 或痛或不痛, 或嘔或不嘔, 或為發熱, 或為惡寒。 此證之陰陽虛實, 最宜博審詳察, 庶不致於差失, 若見有不確, 則大致誤人。 前泄瀉門諸法, 本與此通, 必互相參酌用之為善。
2.痢疾之病, 多病夏秋之交, 古法相傳, 皆謂炎暑大行, 相火司令, 酷熱之毒蓄積為痢, 今人所宗, 皆此一說。 夫痢因於暑而言其為熱, 豈不宜然, 然炎熱者, 天之常令也, 當熱不熱, 必反為災; 因熱貪涼者, 人之常事也, 過食生冷, 所以致痢。 多見人之慎疾者, 雖經盛暑, 不犯寒涼, 則終無瀉痢之患, 豈其獨不受熱乎? 此其病在寒邪, 不在暑熱, 病在人事, 不在天時, 從可知矣。 但胃強氣實者, 雖日用水果之類, 而陽氣能勝, 故不致疾。 其次之者, 雖未即病, 而日用日積, 迨夫大火流西, 新涼得氣, 則伏陰內動, 乘機而起, 故寒濕得以犯脾者, 多在七八月之間, 此陽消陰長之微, 最易見也。 再其次者, 多以脾腎本弱, 則隨犯隨病, 不必伏寒, 亦不必待時, 尤為易見。 夫以生冷下咽, 瀉痢隨起, 豈即化而為熱乎? 奈何近代醫流, 止見此時之天熱, 不見此人之臟寒, 但見痢證, 開口便言熱毒, 反以寒涼治生冷, 是何異雪上加霜乎! 俗見相同, 死者不可勝言矣。 或曰: 然亦有用寒藥而愈者何也? 曰: 以胃強陽盛之人, 而得濕成熱者, 亦有之; 以元氣壯實, 而邪不勝正者, 亦有之, 此皆可以寒治而愈, 亦可以通利而愈, 而此輩極少。 以胃弱陽虛而因寒傷臟者, 此輩極多, 若再用寒涼, 或妄加蕩滌, 則無有不死, 凡今以痢疾而致死者, 皆此類也。 觀丹溪曰: 瀉痢一證, 屬熱者多, 屬寒者少。 戴原禮曰: 以酷熱之毒, 至秋陽氣始收, 火氣下降, 因作滯下之證, 皆大謬之言也, 不可信之, 因作俚詞以志其戒。
俚詞曰
夏日多炎, 陰邪易入。 暑熱是主, 風寒是客, 身不被風, 瘧從何致? 口不受寒, 痢從何得? 治必求本, 軒岐金石。 志此微言, 可為醫則。
論瀉痢虛實共三條
1.凡治痢疾, 最當察虛實, 辨寒熱, 此瀉痢中最大關係, 若四者不明, 則殺人甚易也。
2.實證之辨, 必其形氣強壯, 脈息滑實, 或素縱口腹, 或多脹滿堅痛, 及年少新病, 脾氣未損者, 方可用治標之法, 微者行之, 利之, 甚者瀉之。
3.虛證之辨, 有形體薄弱者, 有顏色清白者, 有脈雖緊數而無力無神者, 有脈見真弦而中虛似實者, 有素稟陽衰者, 有素多淡素者, 有偶犯生冷者, 有偶中雨水陰寒者, 有偶因飲食不調者, 有年衰脾弱者。 以上諸證, 凡其素無縱肆, 而忽患瀉痢, 此必以或瓜或果, 或飲食稍涼, 偶傷胃氣而然, 果何積之有? 又何熱之有? 總惟脾弱之輩, 多有此證。 故治此者, 只宜溫調脾腎, 但使脾溫則寒去, 即所以逐邪也。 且邪本不多, 即用溫補健脾, 原無妨礙, 不過數劑, 自當全愈。 切不可妄云補住邪氣, 而先用攻積, 攻滯及清火等藥, 倘使脾氣再傷, 則輕者反重, 重者必危矣。
論瀉痢寒熱
凡瀉痢寒熱之辨, 若果是熱, 則必畏熱喜冷, 不欲衣被, 渴甚飲水, 多亦無礙, 或小便熱澀而痛, 或下痢純血鮮紅, 脈息必滑實有力, 形氣必躁急多煩。 若熱證果真, 即宜放手涼解, 或兼分利, 但使邪去, 其病自愈。 若無此實熱諸證, 而瀉痢有不止者, 必是虛寒, 若非溫補脾腎, 必不能愈, 即有愈者, 亦必其元氣有根, 待其來復而然。 勿謂虛寒之證, 有不必溫補而可以愈者, 或治痢必宜寒涼, 而寒涼亦可無害者, 皆見有未真也。
論積垢
凡腹中積聚之辨, 乃以飲食之滯, 留畜於中, 或結聚成塊, 或脹滿硬痛, 不化不行, 有所阻隔者, 乃為之積, 此皆柤粕成形之屬, 所當逐也。 今人不能辨察, 但見痢如膿垢者, 皆謂之積, 不知此非柤粕之屬, 而實附腸著臟之脂膏, 皆精血之屬也。 無論瘦人, 肥人皆有此脂, 但肥者脂厚, 瘦者脂薄, 未有無脂者也。 若果無脂, 則腸臟之間, 豈容單薄赤露, 非惟藩籬不固, 而且臟必易傷, 無是理也。 今之凡患瀉痢者, 正以五內受傷, 脂膏不固, 故日剝而下。 若其臟氣稍強, 則隨去隨生, 猶無足慮; 若臟氣至敗, 剝削至盡, 或以久瀉久痢, 但見血水, 及如屋漏水者, 此在庸人云: 其積聚已無, 反稱為善, 而不知脂膏刮盡則敗竭, 極危之候也。 使今後醫家, 但識此為脂膏而本非積聚, 則安之固之且不暇, 而尚敢云攻之逐之, 或用苦寒以滑之利之者否。
論五色
凡五色之辨, 如下痢膿垢之屬, 無非血氣所化, 但白者其來淺, 浮近之脂膏也。 赤者其來深, 由脂膏而切膚絡也。 下純血者, 多以血為熱迫, 故隨溢隨下, 此其最深者也。 若紫紅, 紫白者, 則離位稍久, 其下不速, 而色因以變, 或未及脈絡, 此其稍淺者也。 若紅白相兼者, 此又其淺深皆及者也。 大都純血鮮紅者多熱證, 以火性急速, 迫而下也; 紫紅紫白者少熱證, 以陰凝血敗, 損而然也, 純白者無熱證, 以臟寒氣薄, 滑而然也。 然有以無紅而亦因熱者, 此以暴注之類, 而非下痢之謂也; 有以紫紅雖多而不可言熱者, 此以陰絡受傷, 而非暴注之比也。 若辨黃黑二色, 則凡黃深而穢臭者, 此有熱證, 亦有寒證; 若淺黃色淡不甚臭, 而或兼腥餿氣者, 此即不化之類, 皆寒證也; 黑而濃厚大臭者, 此焦色也, 多有火證; 若青黑而腥薄者, 此肝腎腐敗之色也, 猶以為熱, 其謬甚矣。 雖五色之辨, 大約如此, 然痢之見血者, 無非陰絡受傷, 即或寒或熱, 但傷絡脈, 則無不見血, 故不可以見血者, 必認為熱也。 凡臨此證, 當必以脈色, 形氣, 病因兼而察之, 庶不致有疑似之誤。
論腹痛
凡瀉痢腹痛, 有實熱者, 有虛寒者。 實熱者, 或因食積, 或因火邪。 但食積之痛, 必多脹滿堅硬, 或痛而拒按, 此必有所停滯, 微者宜行其滯, 甚者宜瀉而逐之。 火邪之痛, 必有內熱等證, 方宜清之利之。 然邪實於中者, 必多氣逆, 故凡治痛之法, 無論是火是食, 皆當以行氣為先, 但宜察藥性之寒熱, 擇而用之可也。 虛寒之痛, 尤所當辨, 蓋凡瀉痢之痛, 多由寒氣之在臟也。 經曰: 痛者, 寒氣多也, 有寒故痛也。 又曰: 病痛者, 陰也。 故凡人有過食生冷, 或外受寒氣, 即能腹痛, 此可知也。 寒在中者, 治宜溫脾, 寒在下者, 治宜溫腎也。 再若虛寒刮痛之義, 則人多不知, 蓋元氣不足於內, 則雖無外受寒邪, 而中氣不煖, 即寒證也。 所以瀉痢不能止, 飲食不能化, 而病有不能愈, 正以陽虛多寒也。 且瀉痢不止, 胃氣既傷, 膏血切膚, 安能不痛? 此其為痛, 乃因剝及腸臟而然。 是以痢因於痛, 痛因於痢, 故凡以寒侵腑臟及脈絡受傷, 血動氣滯者, 皆能為痛。 但察其不實不堅, 或喜揉按, 或喜煖熨, 或胸腹如饑而不欲食, 或胃脘作嘔而多吞酸, 但無實熱等證, 則總屬虛寒, 安得謂痛必因積, 痛皆實證耶? 凡治虛寒之痛者, 速宜溫養臟氣, 不得再加消伐, 致令動者愈動, 滑者愈滑, 必至危矣。 若謂諸痛不宜補, 必待痛定然後可用, 則元氣日去, 終無定期。
嘗見一醫云: 痢疾須過七日, 方可用補。 而不知六日已死, 執迷不悟, 愚亦甚矣! 但其痛之甚者, 當於溫補藥中稍加木香以順其氣, 或多加當歸以和其血, 俟痛稍減, 則當去此二味, 蓋又恐木香之耗氣, 當歸之滑腸也。 若寒在下焦而作痛者, 必加吳茱萸, 其或痛不至甚, 則但以溫補脾腎為主, 使脾腎漸安, 則痛當自止, 此不必治其痛也。

論裏急後重
凡裏急後重者, 病在廣腸最下之處, 而其病本則不在廣腸, 而在脾腎。 凡熱痢, 寒痢, 虛痢皆有之, 不得盡以為熱也。 蓋中焦有熱, 則熱邪下迫, 中焦有寒, 則寒邪下迫, 脾腎氣虛, 則氣陷下迫。 欲治此者, 但當察其所因, 以治脾腎之本, 則無有不愈。 然病在廣腸, 已非食積, 蓋食積至此, 瀉則無留, 而所留者, 惟下陷之氣, 氣本無形, 故雖若欲出而實無所出, 無所出而又似欲出, 皆氣之使然耳。 故河間之用芍藥湯, 謂行血則便自愈, 調氣則後重除, 是固然矣。 然調氣之法, 如氣熱者涼之則調, 氣寒者溫之則調, 氣虛者補之則調, 氣陷者舉之則調, 必使氣和, 乃為調氣行血之法, 其義亦然。 若但以木香, 檳榔, 當歸, 大黃行血散氣之屬謂之調和, 不知廣腸最遠, 藥不易達, 而所行所散者, 皆中焦之氣耳。 且氣既下陷, 而復以行之散之, 則氣必更陷, 其能愈乎? 矧痢止則後重自止, 未有痢不愈而後重能愈者也, 故凡欲治此者, 但當以治痢為主。
論大孔腫痛
凡病痢疾, 多有大孔腫痛者, 其故何也? 蓋脾胃不和, 則水穀之氣失其正化, 而濁惡難堪之味出諸孔道, 此痛楚之不能免也。 又若火因瀉陷, 陽為陰逐, 則胃中陽氣并逼於下, 無從解散, 此腫之所由生也。 所以痢多則痛多, 痢少則痛少, 痛與不痛, 亦由氣之陷與不陷耳。 故無論寒痢, 熱痢, 大孔皆能為痛, 不能謂痛必由熱也。 欲治此者, 但治其痢, 痢止則腫痛自散, 亦如後重之法也。 自丹溪云: 大孔痛因熱流於下, 木香, 檳榔, 芩, 連加炒乾薑主之, 是但知火能為腫為痛, 亦焉知元陽之下陷也。 後人所宗, 皆其法也, 凡虛寒之輩, 其不能堪此亦多矣。
論口渴
凡瀉痢之證, 必多口渴, 今人但見口渴, 即認為火, 而不知有火者固能渴, 無火者亦能渴, 此不可不辨也。 如火盛於中, 則薰脾爍胃, 津液耗乾, 故酷好冰水, 多而不厭, 愈涼愈快, 隨飲隨消者, 此因熱而渴, 治宜涼也。 又如口熱作渴, 雖欲飲水而飲不能多者, 即非真火, 不宜涼也。 凡口雖乾渴喜涼, 而復不喜涼者, 是即寒聚於中, 而無根之火浮戴於上, 此最忌寒涼者也。 然渴有真渴, 有似渴。 真渴者, 必好茶飲, 但以喜熱, 喜涼, 即可辨其寒熱。 似渴者, 乾也, 非渴也, 口雖乾而不欲湯飲, 則尤非熱證可知也。 然瀉痢之證, 因其水泄於下, 必津涸於上, 故不免於渴, 渴而欲飲, 正以內水不足, 欲得外水以相濟也, 豈必皆因於火乎? 諸如此者, 必當詳審其有火無火, 若火有餘者, 自當清火, 水不足者, 自當滋陰, 是固然矣。 然氣為水母, 其有氣虛不能生水者, 不補其母則水不能生, 而渴不止也。 土為水主, 其有脾虛不能約水者, 不強其主則水不能畜, 而渴不止也。 使能不治其渴而治其所以渴, 又何渴病之有?
論小水
凡瀉痢之證, 小水必多不利, 或多黃赤, 此其寒熱虛實大有關係, 不可不察也。 若暴注之瀉, 以其清濁不分, 水穀并歸於大腸, 故水有不利者, 惟其暫也。 若痢疾之小水, 則病本不一, 今人但見黃赤不利, 無不云其為熱, 誤者多矣。 凡因於熱者, 必其熱赤之甚, 或多澀痛, 或見鮮血, 然必上下皆有熱證, 方是真熱, 此宜清涼治之。 若非真熱, 則或以中寒而逼陽於下者有之, 或以瀉痢亡陰而水虧色變者有之, 或以下焦陽氣不煖而水無以化者有之, 或以妄用滲利而泲逼乾汁者亦有之。 但察其三焦無火, 則雖黃雖澀, 總皆亡陰亡液之證, 不得通以熱論, 速當培補真陰, 乃為良法。 <內經>曰: 中氣不足, 溲便為之變。 至哉斯言, 何今人之不能察也? 不獨此也, 每見有小水清白而兼腹痛者, 仍用芩連之類, 余則不知其何謂。 可恨, 可恨。
論陰陽疑似
陰陽之道, 即養生治病之本, 而人有不易知者, 以其有莫測之妙也。 夫陰陽之用, 欲其相濟, 不欲其相賊。 相濟者, 相和者也, 陰中不可無陽, 陽中不可無陰也; 相賊者, 相害者也, 陽賊陰則為焦枯, 陰賊陽則為寂滅也。 凡諸為病者, 無非陰陽相賊, 而有失其和耳。 蓋陰陽之性, 陰常喜靜而惡動, 陽常喜煖而畏寒。 及其相賊, 則陰畏陽之亢, 所以陰遇陽邪, 非枯則槁; 陽畏陰之毒, 所以陽逢陰寇, 不走即飛。 此陰陽相妒之譏, 誠多難測, 凡諸病劇而有假真疑似者, 即其證也, 而尤於傷寒痢疾為最焉。 若今之患痢最甚者, 多見上下皆有熱證而實非真熱者, 何以見之? 如煩則似熱非熱, 躁則似狂非狂, 懊?不寧, 莫可名狀, 此非真陽證也。 蓋以精血敗傷, 火中無水, 而陰失其靜, 故煩躁若此也。 又如飛者飛於上; 走者走於下, 飛於上則為口渴, 喉瘡, 或面紅身熱, 走於下則為孔熱, 孔痛, 或便黃, 便血, 此非實熱證也。 蓋以水火相刑, 陽為陰逐, 而火離其位, 故飛走若此也。 今之人, 但見此等證候, 僉曰察病不離形證, 形證之熱既已若此, 而猶謂之寒, 何其妄也。 是但知外之有熱, 而不知內之有寒也, 知上下之有熱, 而不知中焦之有寒也, 又豈知煩躁之為陰虛, 而飛走之為陽虛也。 余言若此, 聞者果能信乎? 將猶疑乎? 疑似之間, 猶不可不辨也。 且如肌表皆有熱證, 本當惡熱而反不舍衣被, 或臍腹喜煖而宜熨宜按者, 此則外雖熱而內則有寒也。 又如九竅皆有熱證, 必喜冷飲, 然有口欲寒而腹畏之, 故凡寒冷下咽, 則或增嘔惡, 或加腹疼, 或噎塞不行而反生脹悶, 或口舌雖有瘡痛而反欲熱湯飲者, 此則上下雖熱而中焦之有寒也。 此外, 有陽氣素弱及脈色少神如前論等證, 若止知為火, 治以寒涼, 其奈內本因寒, 而再加以寒, 則寒涼入胃, 直犯中焦, 是外熱不相及, 而中寒必更甚, 故致飛者愈飛, 走者愈走, 所謂雪上加霜, 欲孤陽之不滅, 不可得也。 故凡治此者, 但能引火歸原, 使丹田煖則火就燥, 下原固則氣歸精, 此陰陽顛倒之神理, 而或者昧之, 亦猶苦海無邊, 未得其岸, 故余悉此, 用垂普救之衣缽云。
論治共十條
1.凡治痢之法, 其要在虛實寒熱, 得其要則萬無一失, 失其要則為害最多, 辨論如前, 所當熟察。 前如泄瀉門調治諸法, 俱宜酌用。
2.生冷初傷, 飲食失調, 而胃氣未損, 元氣未虧, 或為痛, 為脹, 為暴瀉, 暴痢等證, 而食滯有未清者, 宜抑扶煎, 五德丸, 或平胃散, 胃苓湯, 五苓散之類, 略袪寒滯, 愈之極易。
3.脾腎虛弱之輩, 但犯生冷, 極易作痢。 無論大人小兒, 凡係脾虛致痢, 別無實熱等證者, 先宜佐關煎溫其脾氣, 如或稍深而病及肝腎者, 即宜胃關煎為最妙之治, 勿以新病畏而弗用也。 或五德丸, 四神丸之類, 俱可間用。
4.病痢, 凡脾腎俱虛而危劇可畏者, 只宜以胃關煎為最, 溫胃飲次之, 或相機間用亦可。 或兼用四維散, 九?丹, 復陽丹, 庶可保全也。
5.痢疾嘔惡, 兀兀欲吐, 或聞食氣即見惡心者, 此胃氣虛寒不能容受而然, 必宜溫補安胃, 用五君子煎, 或六味異功煎, 溫胃飲, 聖朮煎之類主之。 嘔甚者, 宜六味回陽飲之屬主之。 若陰中火虛, 氣不歸原而嘔者, 宜胃關煎, 理陰煎主之。 若胃火上衝而致嘔吐者, 則必有煩熱脹滿等證, 乃可用清涼降火等藥, 宜大分清飲, 益元散之類主之。
6.濕熱邪盛, 而煩熱喜冷, 脈實腹滿, 或下痢純紅鮮血者, 宜清流飲, 黃芩芍藥湯, 或用香連丸, 或用河間芍藥湯。 熱甚者, 宜大分清飲, 或茵陳飲。 此等藥, 若數劑不效, 便當思顧脾腎矣。
7.痢有發熱者, 似乎屬火, 宜從涼治。 然實熱之證, 反未必發熱, 惟痢傷精血, 陰虛火虧者, 則最多為熱為躁也。 如或虛中有火, 脈見有力者, 宜加減一陰煎, 或保陰煎主之。 若脈本無力, 全屬虛火, 則不可治火, 單宜壯水補陰, 如三陰煎及六味, 八味等丸。 若陰盛格陽而為外熱者, 必宜胃關煎及右歸飲之屬主之。
8.痢疾初作, 氣稟尚強, 或因縱肆口腹, 食飲停滯, 凡有實邪脹痛堅滿等證, 而形氣脈氣俱實者, 可先去其積, 積去其痢自止。 宜承氣湯, 或神祐丸, 百順丸主之, 或用赤金豆以微利之, 此通因通用, 痛隨痢減之法也。 但此等證候, 必須確審然後用之, 若以脾腎虛寒致痢, 而妄用此藥及寒涼剋伐等劑, 再敗元陽者, 多致不可解救, 最當慎也。
9.禁口不食, 乃痢疾最危之候, 而自古未有明辨。 觀丹溪云: 禁口痢, 胃口熱甚故也, 用黃連, 人參煎汁, 終日呷之, 如吐再喫, 但得一呷下咽便好, 人不知此, 多用溫藥甘味, 此以火濟火, 以滯益滯也。 亦有誤服熱毒之藥犯胃者, 當推明而袪其毒。 此丹溪之說也。 而不知禁口之辨, 其義最微, 豈皆胃口熱甚而總以黃連可治乎? 蓋噤口者, 以食不得入, 雖亦有實熱證, 而惟脾胃虛寒者居多。 若因食積胃中而噤口者, 其胸腹必有脹滿, 或見硬痛, 此當行滯去積, 積滯去而食自入, 如青, 陳, 查, 朴之屬是也。 有因火鬱胃中而噤口者, 其臟腑必多熾熱, 或脈見洪數, 此當瀉火去熱, 邪熱去而食自入, 如芩, 連, 梔, 檗之屬是也。 凡此者, 皆以邪畜於中, 乃噤口之實證也。 然實證無幾, 而近之病者, 每察其胃口, 則多無脹滿等證, 或察其大邪, 則亦非實熱等證, 但見其有出無入, 而胃口日窮, 精神日敗。 蓋其既無脹滿, 本非積也, 又無真熱, 本非火也, 無積無火而食不能入, 其故何也? 以臟氣不能容受也。 不能容受, 其故有二: 蓋一由脾氣之弱, 故或為嘔惡, 或為吞酸, 或惡聞食氣而泛泛不寧, 或饑不能食而枵枵待困, 此以中焦不運, 故食不能入, 責在脾也。 一由腎氣之弱, 故命門不能煖, 則大腸不能固, 小腸不能化, 則胃氣不能行, 此以下焦失守而化源無主, 責在腎也。 欲健中焦, 非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之屬不可; 欲實下焦, 非熟地, 附子, 吳茱萸, 肉桂之屬不可。 脾腎強而食自入, 其理甚明, 其應如響, 余之活人於此者, 不勝紀矣。 如丹溪之用黃連, 及以火濟火, 以滯益滯之說, 乃悉以實火為言, 特一曲之見耳。 局人意智, 絕人生機, 此其關係非小, 不得信以為然。
10.久痢陽虛, 或因攻擊, 寒涼太過, 致竭脾腎元神而滑脫不止者, 本源已敗, 雖峻用溫補諸藥, 亦必不能奏效矣。 宜速灸百會, 氣海, 天樞, 神闕等穴以回其陽, 庶或有可望生者。
述古共八條
仲景曰: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 手足寒, 上氣, 腳縮; 五臟氣絕於內, 利不禁, 下甚者, 手足不仁。 下利腹脹滿, 身體疼痛者, 先溫其裏, 乃攻其表。 溫裏宜四逆湯, 攻表宜桂枝湯。

<褚氏遺書>曰: 陰已耗而復竭之, 則大小便牽疼, 愈疼則愈欲大小便, 愈便則愈疼。

東垣曰: 飲食有傷, 起居不時, 損其胃氣, 則上升清華之氣反從下降, 是為飧泄, 久則太陰傳少陰而為腸澼。 裏急後重, 膿血相雜, 數至圊而不能即便者, 專用補中益氣湯為主, 使升降之道行, 其痢不治自消矣。 裏急者, 腹中不寬快也, 亦有虛坐而大便不行者, 皆血虛也, 血虛則裏急後重。

薛立齋曰: 若白痢久, 胃弱氣虛, 數至圊而不能便, 或少有白膿者, 乃土不生金, 肺與大腸氣傷而下墜也。 當用補中益氣湯舉其陽氣, 則陰自降而二便自愈。 若飲食不入, 發熱作渴, 勢甚危急, 用十全大補湯。 如不應, 送二神丸。 若紅痢久, 胃弱血虛, 脾經血熱下注而不愈者, 用四物加白朮, 茯苓。 若脾經氣虛, 不能統血而不愈者, 用四君加川芎, 當歸。 若中氣下陷, 不能攝血而不愈者, 用補中益氣湯。

凡嘔吐, 食不得下, 其或脾胃素有實熱, 或過食辛辣厚味而暴患者, 宜開胃行滯。 若胃氣虛, 隔嘔吐者, 宜六君加生薑。 凡痢, 腹痛後重, 怕手按腹, 或脈洪實者, 為積滯閉結, 宜疏通之。 若腹痛後重, 喜手按腹, 或脈微細, 為陽氣虛寒, 宜六君, 乾薑溫補脾氣。

凡氣血虛而作痢, 若脾虛血弱者, 宜四君子湯。 胃虛血弱者, 補中益氣湯。 久病氣血俱虛者, 八珍湯。 若脾氣虛寒下陷, 補中益氣湯加粟殼, 薑, 桂, 如不應, 急用附子。 若氣血虛弱, 宜十全大補湯加附子, 粟殼。 若命門火衰, 宜八味丸以補母氣。 若腹痛作渴, 飲湯, 手按之而痛稍止者, 俱宜溫補脾胃。

徐東皋曰: 凡痢疾之治, 須審病者氣體厚薄, 曾無通瀉及用攻積苦寒之藥, 脈之有力無力, 及正氣邪氣有餘不足, 對證施治, 未有弗效。 今醫治痢, 多峻用下劑及苦寒太過, 鮮有不致誤者, 況年高與體弱之人, 逐致元氣虛陷, 反不能支。 胃氣既虛, 其痢益甚, 有陽虛陷入陰中, 則脫血陣陣而下者, 醫尚謂血痢不已, 仍用苦寒, 漸至脈絕, 四肢厥冷而死者, 曷可勝紀。 且今人之患痢者, 多有脾胃先虛而後積滯, 通滯之劑宜酌用也, 稍或過之, 遂致虛脫, 蓋有由焉。

附按共三條
王海藏治楊師三朝三大醉, 至醒, 發大渴, 飲冷水冰茶各三杯, 遂病, 便血約一盆。 先用吳茱萸丸, 又用平胃五苓各半散, 三大服血止。 後復為白痢, 又與神應丸, 四服白痢乃止。 或曰: 何不用黃連之類以解毒, 而反用溫熱之劑? 予曰: 若用寒涼, 其疾必大變, 蓋寒毒內傷, 復用寒涼, 非其治也。 況血為寒所凝, 浸入大腸而下, 得溫乃行, 所以用溫熱其血自止。 經曰: 治病必求其本, 此之謂也。 胃既得溫, 其血不凝而自行, 各守其鄉也。 觀此治法, 可見治血痢者, 豈可偏執為熱乎? 又海藏曰: 暑月久血痢, 不可用黃連, 陰在內也。
<夷堅甲志>云: 昔虞丞相自渠川被召, 途中冒暑, 得泄痢連月, 蘿壁間有韻語云: 暑毒在脾, 溫氣連腳, 不泄則痢, 不痢則瘧。 獨煉雄黃, 蒸餅和藥, 甘草作湯, 服之安樂。 別作治療, 醫家大錯。 如方製藥, 其疾隨愈。 按: 此說頗奇, 雖未及用, 姑亦錄之, 以存其法。

<唐太宗實錄>云: 貞觀中, 上病氣痢, 久未痊, 服眾醫藥不應, 因下詔訪問, 時金吾長張寶臟曾困此疾, 即具疏以乳煎蓽茇方。 上服之, 立效, 宣下宰臣與五品官, 魏徵難之, 逾六月不擬。 上疾復發, 復進之又平。 因問左右曰: 進方人有功, 未見除授, 何也? 徵懼曰: 未知文武二吏。 上怒曰: 治得宰相, 不妨授三品, 我豈不及汝耶? 即命與三品文官, 授鴻臚寺卿。 其方用牛乳半斤, 蓽茇三錢, 同煎減半, 空腹頓服。

痢疾論列方
抑扶煎新熱十一。 胃關煎新熱九。 胃苓湯和百九十。 平胃散和十七。 百順丸新攻六。 五德丸新熱十八。 五君子煎新熱六。 佐關煎新熱十。 五苓散和一八二。 溫胃飲新熱五。 四逆湯熱十四。 四君子湯補一。 四神丸熱一五一。 二神丸熱百五十。 復陽丹新熱二十。 四維散新熱十二。 吳茱萸丸熱百四十。 八味丸補一二一。 理陰煎新熱三。 六味異功煎新熱七。 八珍湯補十九。 三陰煎新補十一。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神應丸未收。 清流飲新寒六。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益元散寒百十二。 大承氣湯攻一。 黃芩芍藥湯寒百九。 聖朮煎新熱二五。 六君子湯補五。 九?丹新熱二三。 六味丸補百二十。 大分清飲新寒五。 右歸飲新補三。 四物湯補八。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保陰煎新寒一。 桂枝湯散九。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茵陳飲新寒八。 香連丸寒百十三。 河間芍藥湯攻三二。 神祐丸攻四八。 赤金豆新攻二。
論外備用方
歸脾湯補三二。 大防風湯補九八痢後風。 十寶湯補九六虛寒。 戊己丸和二百二溫熱。 斗門方和一九九毒痢膿血。 真人養臟湯和一九四調和。 大黃湯攻十一濕熱。 黃芩湯寒百五乾嘔痢。 黃耆散寒百八熱赤痢。 蓽茇丸熱一五六寒痢。 白通湯熱一四五少陰痢。 附子茴香散熱一四八煖胃和中。 桃花丸固五六冷滑久痢。 固腸丸固五三溫補固澀。 生地黃湯固五七熱血痢。 當歸黃耆湯補九七妊娠下痢。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寒氣。 黃芩半夏生薑湯和十六乾嘔。 藿香正氣散和二十寒滯。 簡易八方和二百。 木香化滯湯寒百十濕熱滯。 六神丸寒百十四食積熱痢。 理中湯熱一中寒。 白朮聖散子熱一三六固腸溫胃。 桂香丸熱一六二冷滑不禁。 固腸散固五十溫固。 訶梨勒丸熱一五九寒滑痢。 大斷下丸固五四溫澀。 澀腸散因二八六傅摻。 升陽除濕防風湯和百八十濕滯。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四終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