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三貫集雜證謨
疝氣
經義
骨空論曰: 任脈為病, 男子內結七疝, 女子帶下瘕聚。 督脈生病, 從少腹上衝心而痛, 不得前後, 為衝疝。
長刺節論曰: 病在少腹, 腹病不得大小便, 病名曰疝, 得之寒, 刺少腹兩股間, 刺腰髁骨間, 刺而多之, 盡炅病已。
經脈篇曰: 足厥陰肝病, 丈夫?疝, 婦人少腹腫。 肝所生病, 為飧泄, 狐疝。 足厥陰之別, 循脛上睪, 結於莖, 其氣逆則睪腫卒疝, 實則挺長, 虛則暴癢, 取之所別也。
繆刺論曰: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 令人卒疝暴痛, 刺足大指爪甲上, 與肉交者各一痏, 左取右, 右取左。
脈解篇曰: 厥陰所謂?疝, 婦人少腹腫也。 陰亦盛而脈脹不通, 故曰?癃疝也。
陰陽別論曰: 三陽為病, 發寒熱, 其傳為?疝。
經筋篇曰: 足陽明之筋, 病?疝, 腹筋急。 足太陰之筋, 病陰器紐痛, 下引臍兩?痛。 足厥陰之筋, 病陰器不用, 傷於內則不起, 傷於寒則陰縮入, 傷於熱則縱挺不收。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小腸病者, 小腹痛, 腰脊控睪而痛, 時窘之後。
四時氣篇曰: 小腹控睪, 引腰脊, 上衝心, 邪在小腸者, 連睪系, 屬於脊, 貫肝肺, 絡心系。 氣盛則厥逆, 上衝腸胃, 薰肝, 散於肓, 結於臍。
玉機真藏論曰: 是故風者, 百病之長也, 弗治, 脾傳之腎, 病名曰疝瘕, 少腹冤熱而痛, 出白, 一名曰蠱。
本藏篇曰: 腎下則腰尻痛, 不可以俯仰, 為狐疝。
平人氣象論曰: 寸口脈沉而弱, 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 脈急曰疝瘕少腹痛。
脈要精微論曰: 診得心脈而急, 病名心疝, 少腹當有形也。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心脈微滑為心疝引臍, 小腹鳴。 肝脈滑甚為?疝。 脾脈微大為疝氣, 滑甚為?癃, 澀甚為腸?; 微澀為內?, 多下膿血。 腎脈滑甚為癃?。
大奇論曰: 腎脈大急沉, 肝脈大急沉, 皆為疝。 心脈搏滑急為心疝。 肺脈沉搏為肺疝。 三陽急為瘕, 三陰急為疝。
五臟生成論曰: 青脈之至也, 長而左右彈, 有積氣在心下支胠, 名曰肝痺, 得之寒, 與疝同法。 黃脈之至也, 大而虛, 有積氣在腹中, 有厥氣, 名曰厥疝, 女子同法。
四時刺逆從論曰: 厥陰滑則病狐疝風。 少陰滑則病肺風疝。 太陰滑則病脾風疝。 陽明滑則病心風疝。 太陽滑則病腎風疝。 少陽滑則病肝風疝。
至真要大論曰: 陽明司天, 丈夫?疝, 婦人少腹腫。 陽明之勝, 外發?疝。 太陽在泉, 民病少腹控睪, 引腰脊, 上衝心病。 太陽之復, 少腹控睪, 引腰脊, 上衝心。 太陰在泉, 主勝, 甚則為疝。
論證共三條
1.疝氣病者, 凡小腹睪丸為腫為痛, 止作無時者, 皆是也。 但疝證不一, 如<如經>所謂狐疝者, 以其出入不常也。 有言?疝者, 以其頑腫不仁也。 有衝疝者, 以其自少腹上腫而痛也。 有厥疝者, 以結氣在陰而氣逆為疝也。 有疝瘕者, 以少腹冤熱而痛出白, 一名曰蠱也。 有六經風疝者, 如四時刺逆從論所言者是也。 有小腸疝者, 如邪氣臟腑病形篇所言者是也。 凡此七者, 總皆疝之為義。 然疝之為病, 不獨男子有之, 而婦人亦有之, 經曰: 有積氣在腹中, 有厥氣, 名曰厥疝, 女子同法。 又曰: 厥陰所謂?疝, 婦人少腹腫也。 至若衝疝, 瘕之屬, 亦皆男婦之所同病者。 然惟睪丸之病, 獨在男子, 而他則均當詳察也。 觀張子和曰: 夫遺溺, 閉癃, 陰痿, 脬痺, 精滑, 白淫, 皆男子之病也。 若血涸不月, 月罷腰膝上熱, 足躄, 嗌乾, 癃閉, 少腹有塊, 或定或移, 前陰突出, 後陰痔核, 皆女子之病也, 但女子不謂七疝, 而謂之瘕。 若年少而得之, 不計男子婦人, 皆無子。 此說誠非謬也。 然今人但言男子之疝, 而全不知婦人之疝, 殊失之矣。
2.疝氣所屬, 本非一經。 如<內經>所云: 任脈為病, 男子內結七疝, 女子帶下瘕聚。 督脈生病, 從少腹上衝心而痛, 不得前後, 為衝疝。 又曰: 脾傳之腎, 病名曰疝瘕。 又曰: 三陽為病, 發寒熱, 其傳為?疝。 又曰: 邪在小腸者, 連睪系, 屬於脊。 又曰: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 令人卒疝暴痛。 又如心肝脾肺腎五疝之脈, 各有所辨, 此<素問>言諸經之疝也。 又經筋等篇言足陽明之筋, 病?疝腹筋急; 足太陰之筋, 病陰器紐痛, 下引臍, 兩?痛; 足厥陰之筋, 病陰器不用等義, 此<靈樞>言諸經之疝也。 自張子和云疝有七, 前人論者甚多, 其非<靈樞><素問><銅人>之言, 予皆不取; 乃引<靈樞>之論曰: 足厥陰之筋, 聚於陰器, 故陽明與太陰之筋, 皆會於陰器, 惟厥陰主筋, 故為疝者, 必本之厥陰。 此子和之意, 以疝為筋病, 而筋主於肝, 故謂疝必厥陰, 似亦有理, 而實則不然。 觀<內經>諸論之如前者, <素>之言, 而子和皆不可取乎? 且筋雖主於厥陰, 然散見諸經, 即為諸經之筋矣, 若病在諸經, 固可因筋而廢經乎? 矧如厥論曰: 前陰者, 宗筋之所聚, 太陰陽明之合也。 又痿論曰: 陰陽總宗筋之會, 會於氣街, 而陽明為之長。 此亦可以不取乎? 然則小腹前陰之經, 則厥陰, 少陰, 太陰, 陽明, 少陽, 太陽, 以至衝, 任, 督脈皆有所涉。 今考<銅人經>治疝之法, 則諸經皆有俞穴, 若謂止屬厥陰, 則諸經皆可廢矣。 即子和亦歷指諸經之穴, 謂諸穴雖亦治疝, 然終非受疝之地, 此何說也? 自後丹溪遂因子和之言, 謂經有七疝, 寒, 水, 筋, 血, 氣, 狐, ?, 也, 專主肝經, 與腎經無相干。 再至戴原禮, 又因丹溪之說, 云疝本屬厥陰之一經, 余嘗見俗說小腸, 膀胱下部氣者, 皆妄言也。 鳴呼! 此等議論, 皆後學逞億之見, 果堪信乎? 果堪法乎? 醫失真傳, 類多如此, 故非<靈><素><銅人>之言, 余誠不敢取也。 今錄<銅人>治疝穴法, 條列後章, 以便後人用證。
3.疝氣之病, 有寒證, 亦有熱證, 然必因先受寒濕, 或犯生冷, 以致邪聚陰分, 此其肇端之始, 則未有不因寒濕而致然者。 及其病鬱既久, 則鬱而成熱者有之; 或以陽臟之人, 火因邪聚, 而濕熱相資者亦有之, 故在<內經>言疝, 則寒熱皆有所論。 如曰: 病在少腹, 腹痛, 不得大小便, 病名曰疝, 得之寒。 曰: 陰亦盛而脈脹不通, 故曰?癃疝也。 曰: 肝痺得之寒濕, 與疝同法。 曰: 太陽, 太陰, 陽明之勝復, 皆有疝氣, 是皆言疝之寒也。 又如曰: 脾風傳腎, 名曰疝瘕, 少腹冤熱而痛, 出白, 一名曰蠱。 曰: 足厥陰之筋, 病陰器不用, 傷於寒則陰縮入, 傷於熱則縱挺不收, 是皆言疝之熱也。 此<內經>之言寒言熱, 未嘗偏癈者如此。 觀丹溪曰: 自<素問>而下, 皆以為寒, 蓋寒主收引, 經絡得寒則引而不行, 所以作痛者。 然亦有踢冰, 涉水, 終身不病此者, 無熱在內故也。 大抵此證始於濕熱在經, 鬱而至久, 又得寒氣外來, 不得疏散, 所以作痛, 若只作寒論, 恐未為備。 此丹溪之論如此, 故其治多從火而倍用山梔, 黃檗之屬, 余則不能無言也。 觀<內經>之言疝者如前, 原非只作寒論, 第言寒者較多於熱, 亦自疝家之正理, 不可易也。 矧疝以寒邪入經, 所以為痛, 及其久也, 方為鬱熱, 使其始不受寒, 何由致疝, 此寒為本而熱為標也。 若謂始於濕熱在經, 又得邪氣外來, 所以作痛, 則反以熱為本, 而寒為標矣, 豈其然乎? 至若踢冰, 涉水, 終身不痛者, 此雖有貴賤之分, 久暫之異, 然必以陽氣內實, 而寒不能犯者有之, 若謂無熱在內, 故寒自不入, 又豈其然乎? 此致病之因, 有不得不辨也。 是以<內經>之論, 凡至切至當者, 胡可弗遵, 後世之談, 其多鑿多偏者, 安庸盡信? 再若治此之法, 固不可必其為寒, 又不可必其為熱, 但治初受之邪, 必當以溫經散寒, 行氣除濕為主, 切不可早用寒涼, 致留邪氣, 則遺害非淺。 及其久也, 則有始終以寒者, 有因寒鬱熱者, 有元陽受傷而虛陷日甚者, 但當察其形氣病氣, 因病制方。 若果有熱證熱脈顯然外見者, 方可治以寒涼。 如無熱證可據, 而執云大抵疝由濕熱, 則無者生之, 有者甚之矣。 此習俗之通弊, 有不可不鑒也。
論治共十一條
1.凡治疝之法, 當察所由, 此雖以受寒受濕, 因而成疝, 然或以色慾, 或以勞損, 或以鬱怒, 或以飲食酒濕之後, 不知戒慎, 致受寒邪, 則以陰求陰, 流結於衝任血氣之海, 而下歸陰分, 遂成諸疝。 故其為病, 則有遇寒而發者, 有鬱久成熱, 遇熱而發者, 有鬱則氣逆, 遇鬱怒而發者, 有濕因寒滯, 遇濕而發者, 有疲極則傷筋, 遇勞苦而發者, 有虛邪在少陰, 厥陰, 遇色慾而發者, 有飲食之濕在陽明, 太陰, 遇酒酪而發者, 至其久也, 則正氣陷而不舉, 邪氣留而不去, 而為?, 為木, 難於愈矣。 故治此者, 必當因其所因, 辨而治之, 則無不隨手可愈, 若茫然混然, 徒執一偏之見, 而至老不寤者, 即與之談, 終無益也。
2.治疝必先治氣, 故病名亦日疝氣, 非無謂也。 蓋寒有寒氣, 熱有熱氣, 濕有濕氣, 逆有逆氣, 氣在陽分則有氣中之氣, 氣在陰分則有血中之氣。 凡氣實者, 必須破氣; 氣虛者, 必須補氣。 故治疝者, 必於諸證之中, 俱當兼用氣藥。
3.疝之暴痛或痛甚者, 必以氣逆, 宜先用荔香散。 氣實多滯者, 宜<寶鑑>川楝散, 或天台烏藥散。 非有實邪而寒勝者, 宜暖肝煎主之。
4.寒疝最能作痛, 多因觸冒寒邪, 或犯生冷所致, 凡喜暖畏寒, 脈弦細, 鼻尖手足多冷, 大小便無熱之類, 皆是也。 寒微者, 宜荔香散, 暖肝煎, 腎氣丸, 神應散, 丁香楝實丸之類主之。 寒甚者, 宜<醫林>四神丸, 百一選方, 十補丸, 胡蘆巴丸, 沉香桂附丸之類主之。 一法以五積散加鹽炒吳茱萸, 小茴香各一錢, 薑五片, ?白五寸, 同煎, 空心熱服, 大治氣痛不可忍。
5.熱疝大能作痛, 凡火邪聚於陰分而為痛者, 必有熱證熱脈, 或大便秘結, 或小水熱閉不通, 或為脹為滿而煩熱喜冷者是也, 宜大分清飲, 或茵陳飲加茴香, 川楝子之類, 或以加味通心飲, 葵子湯之類主之。 又有腎本不虛, 而肝經濕熱火旺, 莖中作痛, 筋急縮, 或痛, 或癢, 或腫, 或挺縱不收, 白物如精, 隨溺而下者, 此筋疝也, 宜龍膽瀉肝湯主之。
6.濕疝多為重墜脹滿, 然亦有痛者, 宜以前寒熱證參而治之。 有不痛而久墜不愈者, 是即?疝之屬, 單宜治濕理氣, 以加味五苓散, 或<局方>守效丸, 或蒼朮散, 或三層茴香丸之屬主之。 一云凡治?疝, 非斷房事, 厚味, 不能取效。
7.疝病遇酒而發者, 多因濕熱, 當先去其濕。 濕而熱者, 大分清飲加茴香, 川楝之屬。 濕兼寒者, 宜加味五苓散主之, 或以葛花解酲湯加減用之。
8.血結少腹間者, 是為血疝, 但察其非氣, 非食, 小腹硬而有形, 大便秘結而黑, 小水利者, 必血積血疝之屬, 宜桃仁膏, 或桃仁煎, 或玉燭散之類下之。
9.疝遇色慾而發者, 是必陰虛之屬。 若陰虛兼動相火者, 宜以六味地黃湯加黃檗, 知母, 山梔, 茴香, 川楝之類主之。 若陰虛無火, 或兼寒痛精虛者, 宜理陰煎, 或八味地黃湯加茴香, 枸杞之類, 或用暖肝煎主之。
10.疝久者必多虛證, 或以元氣本虛而偶患者, 亦有虛證, 或不耐勞苦而微勞即發者, 亦有虛證, 當以脈證辨之。 凡治虛疝, 當察其虛在陰分, 或在陽分。 陰虛者, 輕則暖肝煎, 八味地黃湯, 甚則理陰煎, 補陰益氣煎之類, 酌而用之。 陽虛者, 宜溫胃飲, 歸脾湯, 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 若陽虛至甚者, 必用桂, 附, 椒, 薑, 或以六味回陽飲之類主之。 若虛中挾滯者, 宜以前法為主, 而加以疏導之藥, 如川楝, 茴香, 枳實, 山楂, 梔子之屬, 酌其宜而佐用之。
11.疝有邪實當下者, 詳後條張子和論中。
述古共八條
<巢氏病源>曰: 諸疝者, 陰氣積於內, 復為寒氣所加, 使營衛不調, 氣血虛弱, 故風冷入其腹內而成疝也。 疝者痛也, 或小腹痛, 不得大小便; 或手足厥冷, 繞臍痛, 自汗; 或冷氣逆上搶心腹, 令心痛; 或裹急而腹痛, 此諸候非一, 故云諸疝也。
許學士云: 大抵此疾雖因虛得之, 不可以虛而驟補。 經云: 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留而不去, 其病則實, 故必先滌所蓄之熱, 然後補之。 是以諸方多借巴豆氣者, 蓋謂此也。
劉宗厚云: 謹按疝證雖始為因虛而得, 必邪實迫痛而未下者, 故當先瀉而後補也。 至有虛甚迫痛, 上為嘔逆, 或下有遺精者, 此邪實正虛之甚矣, 此欲不補可乎? 但恐補之則無益, 瀉之則氣轉陷, 幸而獲生者鮮矣。
陳無擇曰: 經云七疝, 諸疝等義, 更不見名狀, 但有寒疝, ?疝, 狐疝而已, 唯大奇論列五臟脈為五疝者如前。 大抵血因寒泣則為瘕, 氣因寒聚則為疝, 但五臟脈理不同, 不可不辨。 且腎脈本沉, 心脈本滑, 受寒則急, 於理乃是。 肝脈本弦, 肺脈本澀, 并謂之沉, 未為了義。 又脾不出本脈, 但云急為疝, 亦文義之缺也。 凡云急者, 緊也, 緊為寒, 亦可類推。 且賊風入腹亦為疝, 冒暑履濕皆能為疝, 當隨四氣改易急字, 風則浮弦, 暑則洪數, 濕則緩細, 於理始明。 要知疝雖兼臟氣, 皆外所因也, 寒泣, 風散, 暑鬱, 濕著, 絞刺擊搏, 無有定處, 倉卒之際, 痛不堪忍, 世人稱為橫弦, 豎弦, 膀胱小腸氣, 賊風入腹等, 名義不同, 證狀則一。
張子和曰: <內經>曰: 木鬱則達之。 達謂吐也, 令條達其氣也。 肝之積, 本當吐者, 然觀其病之上下, 以順為貴, 仲景所謂上宜吐, 下宜瀉者, 此也。 敢列七疝圖於左, 以示後之君子, 庶幾有所憑藉者焉。
*寒疝: 其狀囊冷, 結硬如石, 陰莖不舉, 或控睪丸而痛。 得於坐臥濕地, 或寒月涉水, 或冒雨雪, 或坐臥磚石, 或風冷處使內過勞, 宜以溫劑下之。 久而無子。
*水疝: 其狀腎囊腫痛, 陰汗時出, 或囊腫而狀如水晶, 或囊癢而搔出黃水, 或少腹中按之作水聲。 得於飲水, 醉酒, 使內過勞, 汗出而遇風寒濕之氣, 聚於囊中, 故水多, 令人為卒疝, 宜以逐水之劑下之。 有漏鍼去水者, 人多不得其法。
*筋疝: 其狀陰莖腫脹, 或潰, 或膿, 或痛而衰急筋縮, 或莖中痛, 痛極則癢, 或挺縮不收, 或白物如精, 隨溲而下。 久而得於房室勞傷, 及邪術所使, 宜以降心之劑下之。
*血疝: 其狀如黃瓜, 在少腹兩旁, 橫骨兩端約中, 俗云便癰。 得於重感春夏大燠, 勞動使內, 氣血流溢, 滲入脬囊, 留而不去, 結成癰腫, 腫少血多, 宜以和血之劑下之。
*氣疝: 其狀上連腎區, 下及陰囊, 或因號哭忿怒, 則氣鬱之而脹, 怒哭號罷, 則氣散者是也。 有一治法: 以鍼出氣而愈者; 然鍼有得失, 宜以散氣之藥下之。 或小兒亦有此疾, 俗曰偏氣。 得於已年老, 或年少多病, 陰痿精怯, 強力入房, 因而有子, 胎中病也。 此疝不治, 惟築賓一穴灸之。
*狐疝: 其狀如瓦, 臥則入小腹, 行立則出小腹入囊中。 狐晝則出穴而溺, 夜則入穴而不溺, 此疝出入上下往來, 正與狐相類也。 亦與氣疝大同小異, 今人帶鉤鈐是也。 宜以逐氣流經之藥下之。 ?
*疝: 其狀陰囊腫縋, 如升如斗, 不癢不痛者是也。 得之地氣卑濕所生, 故江淮之間, 湫塘之處, 多感此疾, 宜以去濕之藥下之。 女子陰戶突出, 雖以此類, 乃熱則不禁固也, 不可便謂虛寒而澀之, 燥之, 補之。 本名曰瘕, 宜以苦下之, 以苦堅之。 王太僕曰: 陽氣下墜, 陰氣上爭, 上爭則寒多, 下墜則筋緩, 故睪垂縱緩, 因作?疝也。 已上七疝, 下去其病之後, 可調則調, 可補則補, 各量病勢, 勿拘俗法。 經所謂陰盛而腹脹不通者, ?癃疝也, 不可不下。
劉宗厚曰: 按子和所論, 病本經絡之原, 至為詳盡, 但七疝名固不同, 治法當異, 然俱用攻下之法, 愚切疑焉。 雖錢仲陽亦曰: 肝為相火, 有瀉無補; 丹溪有曰: 肝只是有餘, 腎只是不足。 夫厥陰一經受疝, 宜通勿塞固宜, 亦當視其淺深而行之可也, 況有邪氣客於膀胱, 小腸之經者; 若干於少陰腎經, 則宜通勿塞之法, 可例用乎?
愚謂子和七疝之治, 雖各有不同, 然無非用下, 則不能無偏。 故劉宗厚, 徐用誠皆疑而議之, 亦謂其太過耳, 非謂盡不可用也。 再觀丹溪之法, 則曰治疝大不宜下, 是又相左之甚矣。 余因考子和治按, 如治蔡參軍, 因坐濕地, 疝痛不堪, 用導水丸下之而愈。 又治一人因瘧渴, 過飲漿水病疝, 醫進薑附, 為燥熱所壅, 以致陰囊重墜, 大如升斗, 乃先以導水丸, 後用豬膚散大下之而愈。 又治一夫病卒疝, 赤腫大痛, 數日不止, 諸藥如石投水, 遂以導水丸, 次以通經散, 大下之而愈。 若此類者, 豈皆不可下乎? 故但宜酌其虛實緩急, 如或為邪熱所閉, 或以少年暴疾, 或以腫硬赤痛之極者, 則如導水丸, 三花神祐丸, 禹功散之類, 皆所當用。 蓋邪盛而急, 勢不可當, 有非行氣利水等劑所能及者, 則不得不攻, 此子和之法, 亦自有必不可廢者, 是不可不察也。
<辨疑錄>云: 治疝者, 每用五苓散內加行氣之藥, 獲效者多。 按藥性, 豬苓, 澤瀉分理陰陽, 以和心與小陽之氣, 白朮調脾, 并利臍腰間濕及死血, 茯苓淡利膀胱水, 桂能伐肝邪, 茴香善治小腸之氣, 金鈴子, 橘核去膀胱之氣, 檳榔下氣, 少加木通以導引小腸之邪, 屢用屢驗。
諸經治疝灸法
1.足陽明經: 氣衝, 歸來, 水道, 陰市, 大巨, 陷谷。 足太陰經: 衝門, 府舍, 陰陵泉, 三陰交。 足少陰經: 肓俞, 四滿, 陰谷, 築賓治小兒胎病, 交信, 太谿, 照海, 然谷。 足厥陰經: 急脈, 曲泉, 中都, 蠡溝, 中封, 太衝, 行間, 大敦。 足太陽經: 肝俞, 次?, 合陽, 承山, 金門。 足少陽經: 五樞, 肩井, 丘墟。 督脈: 命門, 長強。 任脈: 曲骨, 中極, 關元, 石門, 氣海, 陰交。
2.一法: 於關元兩旁相去各三寸青脈上, 灸七壯即愈。 左灸左, 右灸右, 用驗。
3.一法: 令病者合口, 以草橫量兩口角為一摺, 照此再加二摺, 共為三摺, 屈成三角如△樣, 將上角安臍中心, 兩角安臍下兩旁, 當下兩角處是穴, 左患灸右, 右患灸左, 左右俱患, 即兩灸之。 艾柱如麥粒, 灸十四壯或二十一壯即安。
4.闌門穴: 在陰莖根兩旁各開三寸是穴, 鍼一寸半, 灸七壯, 治木腎偏墜。 按: 此即奇俞中泉陰穴。 <千金翼>云: 在橫骨旁三寸, 治?卵偏大, 灸百壯, 三報之。
5.外陵穴: 在臍左右各開一寸半, 灸疝立效, 永不再發, 屢用屢驗。
6.風市穴: 在膝上七寸外側兩筋間。 又取法: 令正身平立, 直垂兩手著腿, 當中指盡處陷中是穴。 鍼五分, 灸七壯。 <千金>云: 灸百壯, 重者五六百壯。 治疝氣, 外腎腫, 小腸氣痛, 腹內虛鳴, 此風痺疼痛之要穴。
熨治法
1.嚴氏云: 用食鹽半斤, 炒極熱, 以故帛包熨痛處。
2.一法用泥?白一握, 置臍中, 上用熨斗熨之, 或上置艾灼之, 炒。 或以?白為一束, 去鬚葉, 切為寸厚?餅, 烘熱置臍上, 仍以熨斗熨之, 尤便而妙。
疝氣論列方
荔香散新因二八。 加味通心飲寒三三。 理陰煎新熱三。 六味丸補百二十。 葛花解酲湯和一二四。 腎氣丸熱一七七。 加味五苓散和一八四。 五積散散三九。 蒼朮散和三二八。 天台烏藥散和三二九。 桃仁膏和三百三十。 <百選>十補丸熱一七四。 守效丸和三三一。 神祐丸攻四八。 三層茴香丸熱一八一。
胡蘆巴丸熱一七八。 川楝散和三二六。 暖肝煎新熱十五。 龍膽瀉肝湯寒六三。 八味丸補一二一。 溫胃飲新熱五。 歸脾湯補三二。 玉燭散攻二四。 丁香楝實丸熱一七九。 葵子湯寒一二四。 桃仁煎攻三九。 茵陳飲新寒八。 神應散熱一七五。 <醫林>四神丸熱一五三。 禹功散攻七一。 導水丸攻七一。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大分清飲新寒五。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沉香桂附丸熱百十一。 補陰益氣煎新補十六。
論外備用方
荔核散和三二七氣疝。 木香導氣丸因二七六。 苦楝丸熱百八十奔豚。 蟠?散熱百十寒滯。 疝氣神方因二七二, 二七四。 奪命丹熱一八二陰寒。 川楝丸因二七五寒滯。 濕疝陰丸作痛因二七九。 祛痛散和七一氣逆。 降椒酒和二三八風濕。 加減柴苓湯和一九三濕疝寒熱。 羊肉湯熱一七六寒疝。 去鈴丸因二七七。 當歸羊肉湯熱一七六寒疝。 固元丹固三一虛寒。
--------------------------------------------------------------------------------
脫肛
論證
大腸與肺為表裏, 肺熱則大腸燥結, 肺虛則大腸滑脫, 此其要也。 故有因久瀉, 久痢, 脾腎氣陷而脫者。 有因中氣虛寒, 不能收攝而脫者。 有因勞役吐瀉, 傷肝脾而脫者。 有因酒濕傷脾, 色慾傷腎而脫者。 有因腎氣本虛, 關門不固而脫者。 有因過用寒涼, 降多亡陽而脫者。 有因濕熱下墜而脫者。 然熱者必有熱證, 如無熱證, 便是虛證。 且氣虛即陽虛, 非用溫補多不能效, 凡小兒元氣不實者, 常有此證。 故陳自明曰: 大腸虛寒, 其氣下陷, 則肛門翻出; 或因產努力, 其肛亦然, 是誠確見之論。
論治
<內經>曰: 下者舉之; 徐之才曰: 澀可去脫, 皆治脫肛之法也。 故古人之治此者, 多用參, 蓍, 歸, 朮, 川芎, 甘草, 升麻之類以升之補之, 或兼用北五味, 烏梅之類以固之澀之, 仍外用薰洗收澀之藥, 則無有不愈。 凡中氣微虛而脫者, 宜四君子湯, 或五味異功散。 中寒吐瀉而脫者, 五君子煎, 或溫胃飲。 瀉痢不止而滑脫者, 胃關煎, 或加烏梅, 北五味, 文蛤, 木香之屬以佐之。 脾虛下陷而脫者, 補中益氣湯, 或舉元煎。 陰虛肝腎不足而下陷者, 補陰益氣煎。 陰中陽虛而脫者, 理陰煎, 或大補元煎。 以上諸證, 凡虛中挾火, 或熱赤, 或腫痛, 宜用補中益氣湯加黃連, 黃芩, 槐花之類加減治之。 然必真有火證火脈, 方可酌用寒涼, 若非實火, 則大忌苦寒, 以防其沉降敗脾也。 若婦人產後用力太過, 肛門脫出者, 宜六物煎加升麻, 或用殿胞煎加人參, 仍須用溫熱湯洗而收之。 若濕熱下墜, 疼痛脫肛甚者, 抽薪飲, 大分清飲; 微者, 約營煎。
述古
薛立齋曰: 脫肛屬大腸氣血虛而兼濕熱。 凡濕熱勝者, 升陽除濕湯。 血熱者, 四物加條芩, 槐花。 血虛者, 四物加白朮, 茯苓。 兼痔而痛者, 四物加槐花, 黃連, 升麻。 久痢者, 補中益氣湯加酒炒芍藥。 中氣虛陷者, 前湯加半夏, 炮薑, 五味, 茯苓。 腎虛者六味丸。 虛寒者, 八味丸。
簡易方
一方, 用五倍子末三錢, 明礬末二錢, 水二碗, 煎沸熱洗, 立收。
一方, 治脫肛三五寸者, 先用五倍礬湯洗過, 次用赤石脂為末, 以油紙托上, 四圍皆摻之, 妙。
一方, 用桑葉, 桃葉煎湯, 入礬末, 洗之則愈, 或以蓖麻子搗膏藥貼頂心, 則不下脫。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