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三十四天集雜證謨
癲狂痴獃
經義
宣明五氣篇曰: 邪入於陽則狂, 邪入於陰則痺。 搏陽則癲疾, 搏陰則為瘖。
生氣通天論曰: 陰不勝其陽, 則脈流薄疾, 并乃狂。 陽不勝其陰, 則五臟氣爭, 九竅不通。
調經論曰: 血并於陰, 氣并於陽, 故為驚狂。
通天篇曰: 太陽之人, 多陽而少陰, 必謹調之, 無脫其陰, 而瀉其陽。 陽重脫者易狂, 陰陽皆脫者, 暴死不知人也。
本神篇曰: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 魂傷則狂忘不精。 肺喜樂無極則傷魄, 魄傷則狂, 狂者意不存人。
脈解篇曰: 太陽所謂甚則狂癲疾者, 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 下虛上實, 故狂癲疾也。 陽明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 棄衣而走者, 陰陽復爭, 而外并於陽, 故棄衣而走也。
陽明脈解篇帝曰: 足陽明之脈, 病甚則棄衣而走, 登高而歌, 或至不食數日, 踰垣上屋, 所上之處, 皆非其素所能也, 病反能者何也? 岐伯曰: 四肢者, 諸陽之本也。 陽盛則四肢實, 實則能登高也。 熱盛於身, 故棄衣欲走也。 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 不避親疏而不欲食, 故妄走也。
病能論帝曰: 有病怒狂者, 此病安生? 岐伯曰: 生於陽也。 陽氣者, 因暴折而難決, 故善怒也, 病名曰陽厥。 帝曰: 何以知之? 岐伯曰: 陽明者常動, 巨陽少陽不動, 不動而動大疾, 此其候也。 帝曰: 治之奈何? 曰: 奪其食即已。 夫食入於陰, 長氣於陽, 故奪其食即已。 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 夫生鐵洛者, 下氣疾也。
通評虛實論帝曰: 癲疾何如? 岐伯曰: 脈搏大滑, 久自已; 脈小堅急, 死不治。 帝曰: 癲疾之脈, 虛實何如? 岐伯曰: 虛則可治; 實則死。
大奇論曰: 心脈滿大, 癇瘛筋攣。 肝脈小急, 癲瘛筋攣。 二陰急為癇厥。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心脈緩甚為狂笑, 微澀為癲疾。 肺脈急甚為癲疾。 腎脈急甚為骨癲疾。
奇病論曰: 帝曰: 人生而有病癲疾者, 病名曰何? 安所得之? 岐伯曰: 病名為胎病。 此得之在母腹中時, 其母有所大驚, 氣上而不下, 精氣并居, 故令子發為癲疾也。
寒熱病篇曰: 暴攣癇眩, 足不任身, 取天柱。
癲狂篇曰: 癲疾始生, 先不樂, 頭重痛, 視舉目赤, 甚作極已而煩心, 候之於顏。 取手太陽, 陽明, 太陰, 血變而止。 癲疾始作, 先反僵, 因而脊痛, 候之足太陽, 陽明, 太陰, 手太陽, 血變而止。 癲疾始作, 而引口啼呼喘悸者, 候之手陽明, 太陽, 左強者攻其右, 右強者攻其左, 血變而止。 治癲疾者, 常與之居, 察其所當取之處。 病至, 視之有過者瀉之。 置其血於瓠壺之中, 至其發時, 血獨動矣。 不動, 灸窮骨二十壯。 窮骨者, ?骨也。 骨癲疾者, 顑齒諸腧分肉皆滿, 而骨居, 汗出煩悗, 嘔多沃沫, 氣下泄, 不治。 筋癲疾者, 身倦攣急大, 刺項大經之大杼脈。 嘔多沃沫, 氣下泄者, 不治。 脈癲疾者, 暴仆, 四肢之脈皆脹而縱。 脈滿, 盡刺之出血; 不滿, 灸之挾項太陽, 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 諸分肉本輸。 嘔多沃沫, 氣下泄者, 不治。 癲疾者, 疾發如狂者, 死不治。 以上俱言癲疾。 狂始生, 先自悲也, 喜忘苦怒善恐者, 得之憂饑, 治之取手太陰, 陽明, 血變而止, 及取足太陰, 陽明。 狂如生, 少臥不饑, 自高賢也, 自辯智也, 自尊貴也, 善罵詈, 日夜不休, 治之取手陽明, 太陽, 太陰, 舌下少陰, 視之盛者, 皆取之, 不盛, 釋之也。 狂言, 驚, 善笑, 好歌樂, 妄行不休者, 得之大恐, 治之取手陽明, 太陽, 太陰。 狂, 目妄見, 耳妄聞, 善呼者, 少氣之所生也, 治之取手太陽, 太陰, 陽明, 足太陰, 頭兩顑。 狂者多食, 善見鬼神, 善笑而不發於外者, 得之有所大害, 治之取足太陰, 太陽, 陽明, 後取手太陰, 太陽, 陽明。 狂而新發, 未應如此者, 先取曲泉左右動脈, 及盛者見血, 有頃已; 不已, 以法取之, 灸骨?二十壯。 以上俱言狂證。
長刺節論曰: 病在諸陽脈, 且寒且熱, 諸分且寒且熱, 名曰狂, 刺之虛脈, 視分盡熱病已止。 病初發歲一發, 不治, 月一發, 不治, 月四五發, 名曰癲病, 刺諸分諸脈, 其無寒者以鍼調之, 病已止。
二十難曰: 重陽者狂, 重陰者癲。 脫陽者見鬼, 脫陰者目盲。
五十九難曰: 狂癲之病, 何以別之? 然: 狂疾之始發, 少臥而不饑, 自高賢也, 自辯智也, 自倨貴也, 妄笑, 好歌樂, 妄行不休是也。 癲疾始發, 意不樂, 僵仆直視, 其脈三部俱盛是也。
論證共二條
1.癲狂之病, 病本不同。 狂病之來, 狂妄之漸而經久難已; 癲病之至, 忽然僵仆而時作時止。 狂病常醒, 多怒而暴, 癲病常昏, 多倦而靜, 由此觀之, 則其陰陽寒熱, 自有冰炭之異, 故<難經>曰: 重陽者狂, 重陰者癲, 義可知也。 後世諸家, 有謂癲狂之病, 大概是熱, 此則未必然也。 此其形氣脈氣自亦有據, 不可不辨察陰陽, 分而治之。
2.癲, 即癇也, 觀<內經>所言癲證甚詳, 而癇則無辨, 即此可知。 後世有癲癇, 風癇, 風癲等名, 所指不一, 則徒滋惑亂, 不必然也。 又如<別錄>所載五癇, 曰馬癇, 牛癇, 豬癇, 羊癇, 雞癇者, 即今人之謂羊癇, 豬癇也, 此不過因其聲之相似, 遂立此名, 可見癲癇無二, 而諸家於癲證之外, 又有癇證, 誠屬牽強, 無足憑也。 又<千金方>有風癇, 驚癇, 食癇, 及陰癇, 陽癇之說, 皆所當辨, 并列後條。
論治共五條
1.凡狂病多因於火。 此或以謀為失志, 或以思慮鬱結, 屈無所伸, 怒無所洩, 以致肝膽氣逆, 木火合邪, 是誠東方實證也。 此其邪乘於心, 則為神魂不守; 邪乘於胃, 則為暴橫剛強。 故治此者, 當以治火為先, 而或痰或氣, 察其甚而兼治之。 若止因火邪, 而無脹閉熱結者, 但當清火, 宜抽薪飲, 黃連解毒湯, 三補丸之類主之。 若水不制火, 而兼心腎微虛者, 宜硃砂安神丸, 或服蠻煎, 二陰煎主之。 若陽明火盛者, 宜白虎湯, 玉泉散之類主之。 若心脾受熱, 叫罵失常, 而微嗛閉結者, 宜清心湯, 涼膈散, 三黃丸, 當歸龍薈丸之類主之。
2.若因火致痰者, 宜清膈飲, 抱龍丸, 生鐵落飲主之, 甚者宜滾痰丸。 若三焦邪實熱甚者, 宜大承氣湯下之。 若痰飲壅閉, 氣道不通者, 必須先用吐法, 并當清其飲食。 此治狂之要也。
3.癲病多由痰氣。 凡氣有所逆, 痰有所滯, 皆能壅閉經絡, 格塞心竅, 故發則旋暈僵仆, 口眼相引, 目睛上視, 手足搐搦, 腰脊強直, 食頃乃甦。 此其倏病倏已者, 正由氣之倏逆倏順也。 故治此者, 當察痰察氣, 因其甚者而先之; 至若火之有無, 又當審其脈證而兼為之治也。 氣滯者, 宜排氣飲, 大和中飲, 四磨飲, 或牛黃丸, 蘇合丸, <集成>潤下丸之類主之。 痰盛者, 宜清膈飲, 六安煎, 二陳湯橘皮半夏湯, 或抱龍丸, 硃砂滾涎丸之類主之。 兼痰兼火者, 宜清膈飲, 硃砂安神丸, 丹溪潤下丸之類主之。 痰逆氣滯之甚者, 必用吐法, 吐後隨證調理之。
4.癲癇證無火者多。 若無火邪, 不得妄用涼藥, 恐傷脾氣, 以致變生他證。 且復有陰盛陽衰及氣血暴脫, 而絕無痰火氣逆等病者, 則凡四君, 四物, 八珍, 十全大補等湯, 或乾薑, 桂, 附之類, 皆所必用, 不得謂癲癇盡屬實邪, 而概禁補劑也。 若真陰大損, 氣不歸根, 而時作時止, 昏沉難愈者, 必用紫河車丸, 方可奏效。 其有虛中挾實, 微兼痰火不清, 而病久不愈者, <集驗>龍腦安神丸最得其宜, 隨證增減, 可為法也。
5.痴獃證, 凡平素無痰, 而或以鬱結, 或以不遂, 或以思慮, 或以疑貳, 或以驚恐, 而漸致痴獃, 言辭顛倒, 舉動不經, 或多汗, 或善愁, 其證則千奇萬怪, 無所不至, 脈必或弦或數, 或大或小, 變易不常, 此其逆氣在心或肝膽二經, 氣有不清而然。 但察其形體強壯, 飲食不減, 別無虛脫等證, 則悉宜服蠻煎治之, 最穩最妙。 然此證有可愈者, 有不可愈者, 亦在乎胃氣元氣之強弱, 待時而復, 非可急也。 凡此諸證, 若以大驚猝恐, 一時偶傷心膽, 而致失神昏亂者, 此當以速扶正氣為主, 宜七福飲, 或大補元煎主之。
6.小兒無狂證, 惟病癲者常有之。 凡小兒之病, 有從胎氣而得者, 有從生後受驚而得者, 蓋小兒神氣尚弱, 驚則肝膽奪氣而神不守舍, 舍空則正氣不能主, 而痰邪足以亂之。 故凡治小兒之驚癇, 必須先審正氣, 然後察其病邪, 酌宜治之。 諸法俱載小兒門, 所當詳究。
述古共四條
1.<千金方>云: 小兒之癇有三, 風癇, 驚癇, 食癇也。 風癇緣衣煖汗出, 風因入也。 初時先屈指如數, 乃作。 驚癇起於驚悸, 大啼乃作。 食癇其先不哺乳, 而變熱後發, 或先寒後熱者, 皆食癇也。 又云: 病先身熱, 掣縱, 驚啼叫喚, 而後發癇, 脈浮者為陽癇, 病在六腑外, 在肌肉, 猶易治也。 病先身冷, 不驚掣, 不啼叫, 而病發時脈沉者, 為陰癇, 病在五臟內, 在骨髓, 難治也。
2.陳無擇云: 夫癲癇病, 皆由驚動, 使臟氣不平, 鬱而生涎, 閉塞諸經, 厥而乃成。 或在母胎中受驚, 或幼小感風寒暑濕, 或飲食不節, 逆於臟氣而成。 蓋忤氣得之外, 驚恐得之內, 飲食屬不內外, 三因不同, 忤氣則一。愚謂此二家之說, 雖若切當, 然風寒外感, 自有表證, 飲食內傷, 是有裏證, 俱未必亂神。 若此而癲癇為病, 則忽爾昏厥, 此其病則專在心經, 以及肝膽二臟, 又非風寒飲食所能頓病若此者。 且風癇之義, 本以木邪所屬為言, 亦非外感之謂, 即有外感, 或有飲食, 亦無非因驚因恐相兼為病耳, 若以三因并列之, 則有未必然也。
3.張子和曰: 肝屢謀, 膽屢不決, 屈無所伸, 怒無所洩, 肝木膽火隨火隨炎入心, 心火熾亢, 神不守舍, 久逆而成癲狂, 一因也。 有思慮過多, 脾傷失職, 心之官亦主思, 甚則火熾, 心血日涸, 脾液不行, 痰迷心竅, 以致癲狂, 二因也。
4.丹溪曰: 大法行痰為主, 黃連, 南星, 瓜蔞, 半夏, 尋火尋痰, 分多少而治, 無不愈。 有熱者, 以涼藥清其心。 有痰者, 必用吐法, 吐後用東垣安神丸及平肝之藥, 青黛, 柴胡, 川芎之類。
簡易方
一方, 治狂邪觸發無時, 披頭大叫, 但欲殺人, 不避水火者, 用苦參為末, 蜜丸桐子大, 每服五, 七十丸, 白滾湯或清茶送下。
灸法
間使五壯, 人中用小炷灸之, 骨?二十壯。 兩手足大拇指, 以二指并縛一處, 灸爪甲角七壯。 須於甲肉之半, 令其四處著火。
癲狂論列方
抽薪飲新寒三。 四君子湯補一。 清膈煎新寒九。 排氣飲新和六。 大和中飲新和七。 白虎湯寒二。 清心湯寒三四。 大補元煎新補一。 六安煎新和二。 抱龍丸小八五。 滾痰丸攻七七。 二陳湯和一。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牛黃丸和三六五。 八珍湯補十九。 硃砂安神丸寒一四二。 玉泉散新寒十五。 二陰煎新補十。 橘皮半夏湯和十三。 四磨飲和五二。 服蠻煎新寒十九。 <集成>潤下丸和百十七。 大承氣湯攻一。 <集驗>龍腦安神丸和一四七。 紫河車丸小百七。 三黃丸攻六八。 蘇合丸和三七一。 當歸龍薈丸寒一六七。 四物湯補八。 七福飲新補七。 硃砂滾涎丸攻七八。 涼膈散攻十九。 三補丸寒一六二。 丹溪潤下丸和百十六。 吐法新攻一。 生鐵落飲寒七七。 黃連解毒湯寒一。
論外備用方
正心湯補八一心虛生熱。 辰砂妙香散固十五。 寧志丸和三百六十心風養神。 歸神丸和三五九神不守舍。 寧心丸補百十四養心神。 抱膽丸和三五七驚氣結。 人參琥珀丸和三六一養心安神。 神應丹和三六三鎮驚痰。 五癇神應丸和三四六風痰。 辰砂丸和三五八痰氣結。 五生丸熱九六寒痰。 牛黃清心丸攻三五實熱。 <秘方>半夏丸和三六二風痰。 琥珀壽星丸和百十三痰癇。 犀角丸攻九一風痰。
--------------------------------------------------------------------------------
癃閉
經義
靈蘭秘典論曰: 小腸者,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三焦者, 決瀆之官, 水道出焉。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宣明五氣篇曰: 膀胱不利為癃, 不約為遺溺。
生氣通天論曰: 陽不勝其陰, 則五臟氣爭, 九竅不通。
口問篇曰: 中氣不足, 溲便為之變。
本輸篇曰: 三焦者, 足少陰太陽之所將, 太陽之別也, 并太陽之正, 入絡膀胱, 約下焦, 實則閉癃, 虛則遺溺。
奇病論曰: 有癃者, 一日數十溲, 此不足也。 詳死生門八。
玉機真藏論帝曰: 夫子言脾為孤臟, 中央土以灌四傍, 其太過與不及, 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 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 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 名曰重強。
氣厥論曰: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膀胱移熱於小腸, 膈腸不便, 上為口糜。
經脈篇曰: 肝所生病者, 遺溺閉癃。 足少陰之別, 實則閉癃。
骨空論曰: 督脈為病, 癃痔遺溺。
厥論曰: 厥陰之厥, 則少腹腫痛, 腹脹涇溲不利, 好臥屈膝, 陰縮腫, 胻內熱。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腎脈微急為沉厥奔豚, 足不收, 不得前後。
痺論曰: 腸痺者, 數飲而出不得, 中氣喘爭, 時發飧泄。 胞痺者, 少腹膀胱按之內痛, 若沃以湯, 澀於小便, 上為清涕。
經脈篇曰: 足少陰之別, 名曰大鍾, 實則閉癃, 虛則腰痛。
陰陽類論曰: 二陰一陽, 病出於腎, 陰氣客游於心, 脘下空竅, 堤閉塞不通, 四肢別離。
至真要大論曰: 太陽之勝, 隱曲不利, 互引陰股。 歲太陰在泉, 少腹痛腫, 不得小便。
五常政大論曰: 涸流之紀, 其病癃閉, 邪傷腎也。
六元正紀大論曰: 陽明司天之政, 民病癃閉。
標本病傳曰: 大小不利者, 治其標。
熱病篇曰: 癃, 取之陰蹻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
終始篇曰: 內閉不得溲, 刺足少陰, 太陽與?上以長鍼。
論證共三條
1.小水不通, 是為癃閉, 此最危最急證也。 水道不通, 則上侵脾胃而為脹, 外侵肌肉而為腫, 泛及中焦則為嘔, 再及上焦則為喘, 數日不通則奔迫難堪, 必致危殆。 今人一見此證, 但知利水, 或用田螺罨臍之法, 而不辨其所致之本, 無怪其多不治也。
2.凡癃閉之證, 其因有四, 最當辨其虛實。 有因火邪結聚小腸膀胱者, 此以水泉乾涸, 而氣門熱閉不通也。 有因熱居肝腎者, 則或以敗精, 或以槁血, 阻塞水道而不通也; 若此者, 本非無水之證, 不過壅閉而然, 病因有餘, 可清可利, 或用法以通之, 是皆癃閉之輕證也。 惟是氣閉之證, 則尤為危候。 然氣閉之義有二焉: 有氣實而閉者, 有氣虛而閉者。 夫膀胱為藏水之腑, 而水之入也, 由氣以化水, 故有氣斯有水; 水之出也, 由水以達氣, 故有水始有溺。 經曰: 氣化則能出矣。 蓋有化而入, 而後有化而出; 無化而出, 必其無化而入, 是以其入其出, 皆由氣化, 此即本經氣化之義, 非單以出者言氣化也。 然則水中有氣, 氣即水; 也氣中有水, 水即氣也。 今凡病氣虛而閉者, 必以真陽下竭, 元海無根, 水火不交, 陰陽否隔, 所以氣自氣, 而氣不化水, 水自水, 而水蓄不行。 氣不化水, 則水腑枯竭者有之; 水蓄不行, 則浸漬腐敗者有之。 氣既不能化, 而欲強為通利, 果能行乎?
陰中已無陽, 而再用苦寒之劑, 能無甚乎? 理本甚明, 何知之者之不多見也? 至若氣實而閉者, 不過肝強氣逆, 移礙膀胱, 或破其氣, 或通其滯, 或提其陷, 而壅者自無不去。 此治實者無難, 而治虛者必得其化, 為不易也, 故凡臨此證, 不可不詳辨其虛實。
3.仲景曰: 在尺為關, 在寸為格, 關則不得小便, 格則吐逆。 此誤認關格之義也, 詳見關格門。
論治共七條
1.火在下焦, 而膀胱熱閉不通者, 必有火證火脈, 及溺管疼痛等證, 宜大分清飲, 抽薪飲, 益元散, 玉泉散, 及綠豆飲之類以利之。 若肝腎實火不清, 或遺濁, 或見血者, 大都清去其火, 水必自通, 前法俱可通用。
2.氣閉證, 當分虛實寒熱而治之。 凡氣實者, 氣結於小腸膀胱之間而壅閉不通, 多屬肝強氣逆之證, 惟暴怒鬱結者多有之, 宜以破氣行氣為主, 如香附, 枳殼, 烏藥, 沉香, 茴香之屬, 兼四苓散而用之。 若氣陷於下, 藥力不能驟及者, 當即以此藥多服, 探吐以提其氣, 使氣升則水自降也。 有痰氣逆滯不通者, 即以二陳湯, 六安煎之類探吐之。 有熱閉氣逆者, 即以大分清飲探吐之。 有氣實血虛而閉者, 用四物湯探吐之。 凡氣實等證, 無如吐之妙者, 譬之滴水之器, 閉其上竅, 則下竅不通, 開其上竅, 則下竅必利。 蓋有升則有降, 無升則無降, 此理勢之使然也。 凡氣虛而小便閉者, 必以素多斲喪, 或年衰氣竭者, 方有此證, 正以氣有不化, 最為危候, 不易治也。 然凡病此者, 必其有漸, 但覺小便短少, 或便時費力, 便當留心速治, 若待其劇, 恐無及也。 但治此者, 亦當辨其臟氣之寒熱。 若素無內熱之氣者, 是必陽虛無疑也。 或病未至甚, 須常用左歸, 右歸, 六味, 八味等湯丸, 或壯水以分清, 或益火以化氣, 隨宜用之, 自可漸杜其原。 若病已至甚, 則必用八味丸料, 或加減<金匱>腎氣湯大劑煎服, 庶可挽回。 或疑桂附辛熱不敢輕用, 豈知下元陽氣虧甚, 得寒則凝, 得熱則行, 舍此二者, 更有何物可以直達膀胱而使水因氣化也? 若氣虛下陷, 升降不利者, 宜補中益氣湯主之, 或即用此湯探吐之, 最妙。 若素稟陽臟內熱, 不堪溫補, 而小便閉絕者, 此必真陰敗絕, 無陰則陽無以化, 水虧證也, 治宜補陰抑陽, 以化陰煎之類主之。 或偏於陽亢而水不制火者, 如東垣之用滋腎丸亦可, 但此即火證之屬耳。
3.大小便俱不通者, 必先通其大便, 則小便自通矣, 宜八正散之類主之。
4.久服桂附之屬, 以致水虧陽亢, 而小便不通者, 宜解毒壯水, 以化陰煎之類主之。 甚者, 以黃連解毒湯加分利滋陰等藥亦可, 然尤惟綠豆飲為解毒之神劑。 其有因久服陽藥, 作用過多, 火本不盛, 單由水虧者, 非六味地黃湯大劑滋之不可也。
5.服分利既多, 而小水愈不通者, 此必下竭之證。 察其水虧者, 必須大補真陰; 火虛者, 必須峻補陽氣, 氣達水行, 其便自調。 不可見其假實, 恣意疏通, 此與榨乾汁, 泲枯油者何異? 致今竭者愈竭, 鮮不危矣。
6.膀胱無水等證, 有因泄瀉, 水歸大腸而小水不通者, 此當但治泄瀉, 泄瀉止而水自利也。 有因大汗多汗, 氣從汗泄而小水不利者, 此當調治營衛, 表氣收而小便自利也。 有虛勞亡血傷精, 水隨液去, 五內枯燥而小水不利者, 此當調補真陰, 血氣漸充而小水漸利也。 凡此數者, 皆膀胱無水枯涸之證, 水泉既涸, 故不可再加分利; 內惟泄瀉證亦有可分利者, 然亦不過十之三耳。 諸如此者, 當於各門詳察治之, 皆非有水不通而為癃閉之類也。
7.懷妊之婦, 每有小便不通者, 此以胎氣下陷, 溺孔被壓而然, 多以氣虛不能舉胎所致, 宜八珍湯, 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 若臨盆之際, 胎壓膀胱而小便不通者, 宜以手指托起其胎, 則小水自出。
通閉方法
1.凡治小水閉塞不通, 危急之甚, 諸藥不效者, 速尋白菊花根搗爛, 用生白酒衝和, 取酒汁溫而飲之, 神效。 按此方或白花者一時難得, 即不拘何色, 但以家菊根代之, 亦必無不效。
2.一法治膀胱有溺, 或因氣閉, 或因結滯阻塞, 不能通達, 諸藥不效, 危困將死者, 用豬溲胞一個, 穿一底竅, 兩頭俱用鵝翎筒穿透, 以線扎定, 并縛住下口根下出氣者一頭, 乃將溲胞吹滿, 縛住上竅, 卻將鵝翎尖插入馬口, 解去根下所縛, 手捻其胞, 使氣從尿管透入膀胱, 氣透則塞開, 塞開則小水自出, 大妙法也。
3.通塞法: 凡敗精乾血, 或溺孔結垢, 阻塞水道, 小便脹急不能出者, 令病人仰臥, 亦用鵝翎筒插入馬口, 乃以水銀一二錢徐徐灌入, 以手逐段輕輕導之, 則諸塞皆通; 路通而水自出, 水出則水銀亦從而噴出, 毫無傷礙, 亦最妙法也。
4.薰洗通便法: 凡偶有氣閉, 小水不通, 脹急危困之極者, 速用皂角, ?頭, 王不留行各數兩, 煎湯一盆, 令病者坐浸其中, 薰洗小腹下體, 久之熱氣內達, 壅塞自開, 便即通矣。 若係婦人, 亦可用?數莖塞陰戶中, 外加薰洗, 其通尤速。
述古共三條
1.易老云: 寒在胞中, 遏塞不入, 熱在下焦, 填塞不便, 須用感北方寒水之化, 氣味俱陰之藥, 以除其熱, 泄其閉塞。
2.東垣治一人, 病小便不利, 目睛突出, 腹脹如鼓, 膝已上堅硬, 皮膚欲裂, 飲食不下, 服甘淡滲利之藥皆不效。 予曰: 疾急矣, 非精思不能處。 思至半夜, 曰, 吾得之矣! 經曰膀胱者, 津液之腑, 必氣化而能出焉。 多服滲利之藥而痛益甚, 是氣不化也。 啟玄子云: 無陽則陰無以主, 無陰則陽無以化。 甘淡氣薄者皆陽藥, 獨陽無陰, 欲化得乎? 遂以滋腎丸群陰之劑投之, 再服愈。
3.丹溪曰: 小便不通, 有氣虛, 有血虛, 有實熱, 有痰, 有濕, 有氣結下焦。 血氣乾者死。
癃閉論列方
抽薪飲新寒三。 八正散寒百十五。 玉泉散新寒十五。 化陰煎新寒七。 二陳湯和一。 八味湯補一二一。 左歸飲新補二。 黃連解毒湯寒一。 四物湯補八。 綠豆飲新寒十四。
四苓散和一八七。 益元散寒百十二。 大分清飲新寒五。 滋腎丸寒一六三。 六味湯補百二十。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右歸飲新補三。 六安煎新和二。 <金匱>腎氣湯補一二四。 八味丸補一二一。
論外備用方
地髓湯和三四五閉痛。 疏鑿飲和五三水閉。 人參固本丸補百六陰虛。白湯和三百五十氣閉欲死。 導赤散寒一二二。 導水茯苓湯和六二閉而腫。 清肺飲子寒四十氣分熱。 葵子湯寒一二四膀胱熱。 <直指>黃芩湯寒百七心肺熱。 獨蒜通便方因二八九。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加味龍膽瀉肝湯寒六四。 加味通心飲寒三三疝閉。 大連翹飲寒七八風熱。 五苓散和一八二。 萬全木通湯和三四九利便。 七正散寒百十六火閉。 ?熨法因二九一。 黃芩清肺飲寒三八氣熱。 赤茯苓湯寒一二三膀胱熱。 豬苓湯和一八八傷寒下後小水不通。 龍膽瀉肝湯寒六三肝火。 三味牛膝湯寒一二六莖痛閉。 加味逍遙散補九三虛熱。 <良方>龍膽瀉肝湯寒六二。 小便不通方因二百九十。
--------------------------------------------------------------------------------
秘結
經義
金匱真言論曰: 北方黑色, 入通於腎, 開竅於二陰。
氣厥論曰: 膀胱移熱於小腸, 膈腸不便。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