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四十二謨集痘疹詮
麻疹全
述原一
景岳子曰: 痘之與疹, 原非一種, 雖痘之變態多證, 而疹之收斂稍易, 然疹之甚者, 其勢凶危, 亦不減於痘, 最為可畏, 蓋疹毒痘毒, 本無異也。 第古人重痘而忽疹, 多不詳及, 使後人無所宗法, 余實悵之。 自得羅田萬氏之刻, 見其理透法精, 鄙念斯慰。 今悉從其訓, 備述於此, 雖其中稍有裁訂, 亦不過正其疑似, 詳具未詳耳。 使此後患疹者, 幸獲迷津之指南, 亦以見萬氏之功為不少矣。
名義二
疹者, 痘之末疾, 惟二經受證, 脾與肺也, 內應於手足太陰, 外合於皮毛肌肉, 是皆天地間沴戾不正之氣, 故曰疹也。 然其名目有異, 在蘇松曰沙子, 在浙江曰醋子在江右湖廣曰麻, 在山陝曰膚瘡, 曰糠瘡, 曰赤瘡, 在北直曰疹子。 名雖不同, 其證則一。 但疹在痘前者, 痘後必復疹, 惟痘後出疹者, 方為結局。
疹逆順三
萬氏曰: 疹以春夏為順, 秋冬為逆, 以其出於脾肺二經, 一遇風寒, 勢必難出, 且多變證, 故於秋冬為不宜耳。 夫天行不正之氣, 致為人之瘍疹, 然古人於痘疹二字, 始終歸重於痘, 並不分別疹為何物, 豈可以二證歸於一證耶? 想當時重痘不重疹, 故爾略之, 致使後人不得心法, 因而害事者, 往往有之。 今以吾家四代傳流, 以及今日心得之法, 開載於後, 用此應痘, 定不差矣。 敢有毫釐隱匿, 天其鑒之。
疹脈四
凡出疹, 自熱起至收完, 但看右手一指, 脈洪大有力, 雖有別證, 亦不為害, 此定存亡之要法也。
景岳曰: 按此即陽證得陽脈之義, 若細軟無力, 則陽證得陰脈矣, 元氣既弱, 安能勝此邪毒? 是即安危之基也。 故凡診得陰脈者, 即當識為陰證而速救元神, 宜用傷寒溫補托法, 參酌治之。 若執以麻疹為陽毒而概用清寒, 則必不免矣。
疹證五
疹雖非痘之比, 然亦由胎毒蘊於脾肺, 故發於皮毛肌肉之間, 但一時傳染, 大小相似, 則未有不由天行癘氣而發者。 此其源雖內發, 而證多屬表, 故其內為胎毒, 則與痘證同, 外有表邪, 則與傷寒類。 其為毒也, 總由君相二火, 燔灼太陰, 而脾肺受之。 故其為證, 則有欬嗽噴嚏, 面腫腮赤, 目胞浮腫, 眼淚汪汪, 鼻流清涕, 呵欠悶頓, 乍涼乍熱, 手足稍冷, 夜臥驚悸, 或惡心嘔噦, 或以手掐面目唇鼻者, 是即出疹之候, 便宜用解毒散邪等藥, 不使留停於中, 庶無他患。 且凡是疹證, 必其面赤, 中指冷而多嗽, 又必大熱五六日, 而後見紅點遍身, 此其所以與痘與傷寒有異也。
痘欲盡發而不留, 疹欲盡出則無病。 邪氣鬱遏則留而不去, 正氣損傷則困而不伸。 毒歸五臟, 變有四證, 歸脾則泄瀉不止, 歸心則煩熱不退而發驚, 歸肺則欬嗽血出, 歸腎則牙齦爛而疳蝕。
程氏曰: 麻疹初出, 類傷風寒, 頭疼欬嗽, 熱甚, 目赤頰紅。 一二日內即出者輕, 必須解表, 忌見風寒, 葷腥厚味, 如犯之, 恐生痰涎, 變為驚搐, 必致危矣。 如初起吐瀉交作者順, 乾嘔霍亂者逆, 欲出不出者危亡立至。
徐氏曰: 痘自裏而出於臟故重, 疹自表而出於腑故輕。
景岳曰: 痘疹之屬有四種, 曰痘, 曰疹, 曰麻, 曰斑也。 痘則陸續漸出, 自小而大, 或稀或密, 部位顆粒有辨也。 疹則一齊發出, 大者如蘇子, 次者如芥子, 小者如蠶子, 而成粒成片者是也。 麻則最細而碎, 如蚊跡模糊者是也。 斑則無粒, 惟成片, 紅紫如雲如錦者是也。 大都疹與麻斑同類, 即發斑傷寒之屬, 而痘則本非其類也。 蓋痘毒本於肝腎, 出自中下二焦, 是以終始不妨於食, 而全賴水穀為主, 所以能食則吉, 不能食則凶。 故治痘者, 不可不顧脾胃。 麻疹之毒, 則由表邪不解而內犯太陰陽明, 病在上中二焦, 所以多不能食, 故治麻疹者, 但宜解散火邪, 邪散則自能食矣。 是痘疹之治, 當各有所重者如此。
疹期六
出疹之候, 初熱一日至次日雞鳴時, 其熱即止, 止存五心微熱, 漸見欬嗽鼻流清涕, 或腹中作痛, 飲食漸減, 到申酉之間, 其熱復來。 如此者四日, 用手滿按髮際處甚熱, 其面上熱少減二三分, 欬嗽連聲, 面燥腮赤, 眼中多淚, , 噴嚏頻發, 或忽然鼻中出血。 至五日, 其熱不分晝夜。 六日早時, 其疹出在兩頰下, 細細紅點, 至午時, 兩手背並腰下及渾身, 密密俱有紅點。 七日普遍掀發, 其鼻中清涕不流, 噴嚏亦不行, 七日晚, 兩頰顏色漸淡。 此驗出疹之要法。
凡疹熱六日而出, 一定之規也。 若醫人無識, 用藥太早, 耗散元氣, 及至出時, 變害多矣。 或嗽而變喘, 或出一二日即隱, 或作大瀉, 或合目而喘, 此醫人用藥不當之害也。 吾家治法, 定不在五日內用藥, 必待見疹, 方用徐徐升表。 然用藥亦有次第, 凡一劑必作十餘次飲之, 況疹在皮膚之間, 若作一次服, 則藥性催之太急, 每致譫語煩躁, 故當慎之。
景岳曰: 按此萬氏之法, 謂醫人用藥太早, 恐致耗散元氣, 故必待見點而後施治, 及作一次服, 恐藥性催之太急, 皆惟恐無益而反以致害, 此固其心得之法也。 然以愚見, 則醫有高下, 藥有宜否, 但使見有確真, 發無不當, 則於未出之前, 或解或補, 必有得愈防之力, 以潛消其毒者; 既出之後, 亦必有善調之方, 而不致催急者, 此在善與不善, 或不嫌早與不早也。 嘗見庸流之誤治者多, 是誠不服藥為中醫也。 此萬氏之說所以不可不遵。
凡疹熱五六日必出矣, 醫人用藥見不能散, 父母見藥不效, 醫人見熱嗽不能除, 或以別證治之, 主家又或更醫, 此世之所以誤者多矣。
麻疹初熱七
麻疹發熱之初, 與傷寒相似, 惟疹子則面頰赤, 欬嗽噴嚏, 鼻流清涕, 目中有淚, 呵欠喜睡, 或吐瀉, 或手掐眉目, 面赤為異耳。 但見此候, 即是疹子, 便宜謹避風寒, 戒葷腥厚味。 古法用升麻葛根湯以表散毒邪, 余製透邪煎代之更佳, 或柴歸飲亦妙。 但使皮膚通暢, 腠理開豁, 則疹毒易出, 不可作傷寒, 妄加汗下也。 妄汗則增熱而?血欬血, 為口瘡咽痛, 為目赤腫, 為煩躁乾渴, 為大小便不通。 妄下則裏虛, 為滑泄, 為滯下。 經曰: 必先歲氣, 母伐天和。 言不可妄汗妄下也。
凡疹初熱疑似之間, 切不可輕易用藥。 總有他證, 必待五日, 腮下見疹, 方可用升表之劑。 嗽多, 連打嚏噴, 鼻流清涕, 或流鼻血, 飲食減少, 好飲涼水, 只宜調理飲食, 戒?食葷腥。
疹子初發熱時, 未見出現, 欬嗽百十餘聲不已, 上氣喘急, 面目胞腫, 時臥時起, 此火毒內蒸, 肺葉焦舉, 宜甘桔湯合白虎湯加牛蒡子, 薄荷主之。 如疹出之時, 欬嗽口乾, 心煩者, 此毒在心肺, 發未盡也, 瀉白散加天花, 連翹, 玄參, 黃連主之。
疹子欲出未出之時, 宜早發散以解其毒, 則無餘患。 若不預解, 使之盡出, 多致毒蓄於中, 或為壯熱, 日久枯瘁, 或成驚癇, 或為瀉痢, 或為欬血喘促, 或作疳蝕而死。 此雖一時戾氣之染, 然未有不由於人事之未盡也。
疹出沒八
疹子出沒, 常以六時為準。 假如子後出, 午後即收, 午後出, 子後即收, 乃陽生陰成, 陰生陽成, 造化自然之數也。 凡此旋出旋收者輕。 若一出連綿三四日不收者, 乃陽毒太甚, 宜大青湯, 或用荊芥, 牛蒡子, 甘草, 玄參, 石膏, 桔梗主之。 若逡巡不出者, 乃風寒外束, 皮膚閉密也, 宜荊防敗毒散主之。
疹已出而復沒者, 乃風寒所逼而然, 若不早治, 毒必內攻, 以致癢?而死。 急用升麻湯加荊芥, 牛蒡子, 甘草熱服, 則疹必復出而安矣。
發熱六七日以後, 明是疹子卻不見出, 此必皮膚堅厚, 腠理閉密, 或為風寒所襲, 或曾有吐瀉, 皆能伏也。 急用托裏散表之劑, 如麻黃湯去杏仁, 加蟬退, 升麻, 外用胡荽酒之類。 如一向未更衣者, 必毒甚於內, 伏而不出<局方>涼膈散加牛蒡子主之。
疹子只怕不能得出, 若出盡則毒便解。 故治疹者, 於發熱之時, 當察時令寒暄, 酌而治之。 如時證大寒, 以桂枝葛根湯, 或麻黃湯發之。 時證大熱, 以升麻葛根湯, 或合人參白虎湯發之。 不寒不熱, 以荊防敗毒散發之。 如兼疫癘之氣, 以人參敗毒散發之。 如盡一劑, 不出, 再作本湯服之, 外用胡荽酒, 又以苧麻蘸酒遍身戛之, 務令亟出。 如三四作更不出, 加腹中脹痛, 氣喘昏悶, 則死證也。
景岳曰: 按此萬氏之法, 極得隨時制宜之善, 已盡發表之義矣。 然發表之義, 亦最不易, 即如營衛不足而疹有不能出者, 其證甚多, 若徒知發之, 而不知滋之, 則營衛有弱者, 非惟不能發, 而且恐窮其源矣。 此其或在脾胃, 或在血氣, 必得其神, 庶乎有濟。 如傷寒三表之法, 實亦有關於此。
疹毒出盡, 則邪氣解散, 正氣自然和平。 如發熱煩悶, 或嘔吐, 或泄瀉, 此毒邪壅遏, 尚未出盡也。 煩熱者, 黃連解毒湯。 嘔泄者, 柴胡橘皮湯。 並外用胡荽酒, 及苧麻憂法如前。 待疹子出盡, 則煩熱自去, 嘔吐自止矣。
疹有既收而餘毒未盡, 至三日之外又復發出, 或至五六次不已者, 此因發熱之時, 不避風寒, 致令邪氣鬱於肌肉之間, 留連不散, 雖曾解散, 終屬未暢耳。 若兼雜證, 亦當隨證治之。
疹形色九
凡看麻疹初出之法, 多於耳後, 項上, 腰腿, 先見其頂尖而不長, 其形小而勻淨者吉也。 若色見通紅, 則疹發於心, 紅者, 火之正色也。 若疹色淡白者, 心血不足也, 養血化斑湯主之, 或四物湯加防風。 色大紅焰或微紫者, 血熱也, 或出太甚者, 並宜大青湯主之, 或四物湯去川芎加柴胡, 黃芩, 乾葛, 紅花, 牛蒡子, 連翹, 涼血滋陰而熱自除, 所謂養陰退陽之義, 亦五死一生之證也。 若黑色者, 則熱毒尤甚, 而十死一生之證, 此尤不可不明察之而混為施治也。
凡疹初出色赤者, 毒盛之勢也。 但大便調, 欬嗽多, 右手一指脈輕重取皆有力, 雖勢重不礙, 但當隨證調理。 若嗽少, 右手一指脈無力, 雖三日後收, 其渾身疹瘡變為紫色, 壅結於皮膚之間, 若用解利之藥, 其色漸轉紅色, 嗽多流涕, 頗思飲食者生, 若投二三劑難變者難療也。
疹涕十
凡疹出至二三日, 必兩鼻俱乾。 待收完, 看毒氣輕者, 清涕即來, 就思飲食, 此不必服藥。 若清涕來遲, 不思飲食者, 須要清肺解毒, 必俟清涕出, 方可不用藥。
疹吉凶十一
或熱或退, 五六日而後出者輕。 透發三日而漸沒者輕。 淡紅滋潤, 頭面勻淨而多者輕。 頭面不出者重。 紅紫黯燥者重。 咽喉腫痛不食者重。 冒風沒早者重。 移熱大腸變痢者重。 黑黯乾枯, 一出即沒者不治。 鼻扇口張, 目無神者不治。 鼻清, 糞黑者不治。 氣喘, 心前吸者不治。
總論治法十二
疹喜清涼而惡濕, 痘喜溫暖而惡涼, 此固其大法也, 然亦當有得其宜者。 如疹子初出, 亦須和暖則易出, 所以發苗之初, 只要發出得盡, 則疹毒便解, 非若痘之苗而秀, 秀而實, 而後毒解也。 痘子成熟之時, 若太溫熱, 則反潰爛不收, 是痘之後亦喜清涼也。 故治痘疹者, 無過熱, 無過寒, 必溫涼適宜, 使陰陽和平, 是為得之。
痘宜內實, 可用補劑; 疹忌內實, 只惟解散, 惟初熱發表時略相似耳。 既出之後, 痘宜補氣以生血, 疹宜補陰以制陽。 何也? 蓋疹熱甚則陰分受其熬煎, 而血多虛耗, 陰津被剋, 故治以清火滋陰為主, 而不可少動其氣, 若燥悍之劑, 首尾皆深忌也。 世知痘證所係之重。 而不知疹之殺人尤甚, 方書多忽而不備, 良可太息也矣。
斑疹之毒, 皆由於火。 <內經>曰: 赫曦之紀, 其病瘡瘍。 故或遇二火司天, 或司運之歲, 肺金受制, 感而發者居多。 輕則如蚊跡之狀, 或壘腫於皮膚間, 名曰癮疹。 重者如硃點紅暈, 或片片如錦紋, 名曰斑疹。 大抵色赤者吉, 色黑者凶。 其證似傷寒發熱, 凡三四日而出, 七八日而靨也。 凡此之類, 皆屬邪熱, 治之之法, 惟辛涼解利而已。 即若吐瀉, 亦斷不可用補也。 如豆蔻, 乾薑之類, 切勿輕用。 而初發之時, 尤不可大汗, 只宜升麻, 葛根, 透邪煎之屬, 微表之耳。 故用宜斟酌, 有不可一概取必也。
標出不紅, 現而發熱轉甚, 或頭痛身痛煩躁者, 升麻湯, 或透邪煎。
色赤稠密, 身痛煩躁者, 升麻湯加紫草, 連翹。
寒熱併作, 頭痛背強者, 升麻湯加羌活, 防風, 連翹。
頭項面腫, 升麻湯加牛蒡子, 荊芥。 若脈強火盛熱渴者, 宜清降其火, 以白虎湯加減用之。
自汗煩渴, 氣壅脈數者, 化斑湯。
身熱煩渴, 泄瀉者, 柴苓湯, 或四苓散。 如夏月, 益元散。
熱甚, 小便赤澀, 譫語驚恐者, 導赤散, 四苓散加辰砂。 夏月, 益元散加辰砂。
欬嗽甚者, 二母散, 麥門冬湯, 清肺湯。
喘者, 小柴胡湯去人參加五味子。
熱甚鼻?, 或便血溺血熱甚者, 黃連解毒湯。 血甚者, 犀角地黃湯。
傷食嘔吐, 六君子湯加藿香, 乾葛, 或減去人參。 熱甚嘔吐者, 解毒湯。 小便不利而嘔吐者, 四苓散。 一二日不通者, 導赤散。
大便秘結, 發熱身痛者, 大柴胡湯。 腹脹氣喘者, 前胡枳殼湯。
咽喉不利, 甘桔湯。 兼風熱欬嗽者, 加防風。
寒熱往來似瘧, 小柴胡湯, 如兼欬嗽去人參。
靨後身熱不除者, 升麻湯, 或去升麻加黃芩, 黃連各酒炒用。
下痢赤白腹痛者, 黃芩芍藥湯或加枳殼, 身熱腹痛者, 解毒湯。
餘毒未盡, 變生癰疽瘡癤者, 升麻湯加防風, 荊芥, 牛蒡子。
景岳曰: 按以上萬氏治疹諸條, 皆極詳妥, 然其中惟瀉痢氣喘二證則最多疑似。 蓋二證之由疹毒, 固當如其治矣。 然有不因疹毒者, 如俗醫但見是疹, 無不概用寒涼, 不知有可涼者, 有不可涼者。 其有脾氣本弱而過用寒藥, 或以誤食生冷致傷脾胃而為泄瀉者, 亦多有之。 此一證也, 雖曰由疹而發, 而實非疹毒之病矣。 但察其別無熱證熱脈, 而兼之色白氣餒者, 便須速救脾氣, 急從溫補, 宜溫胃飲, 五君子煎, 胃關煎之類主之。 若執謂疹毒不可溫, 則無不危矣。 此醫之當知本也。 又如氣喘一證, 大有虛實。 蓋十喘九虛, 若察其本非火證, 又非外邪, 而或以大瀉, 或以大汗而致喘者, 必皆氣脫之候, 此非六氣煎, 或貞元飲必不可也。 凡此二者, 皆不可不加細察, 而或者以氣促作氣喘, 則萬萬大誤矣。 又痘瘡總論中, 有因人因證之辨, 與此麻疹實同一理, 所當參聞。 故不可以麻疹之邪, 悉認為實火, 而不知虛火之為害也。
徐東皋曰: 痘難疹易之說, 此俗談耳。 其有胃氣原弱, 所感入深, 又或因瀉利而發有不快, 或發之未透而隨現隨隱, 久之邪氣漸入於胃, 必瀉泄不已, 出而復出, 加之喘促, 則必危矣。 凡若此者, 又豈可以易言哉。 所以但有出疹, 若見虛弱, 急當先補脾胃; 其有欲出不出, 急當托裏發表以助之。 且首尾俱不可瀉, 一如痘證同也。
疹禁忌十三
凡疹瘡發表之後, 紅影出於肌膚, 切戒風寒生冷。 如一犯之, 則皮膚閉密, 毒氣壅滯, 遂變渾身青紫, 而毒反內攻, 煩躁腹痛, 氣喘悶亂, 諸證作矣。 欲出不出, 危亡立至, 醫家病家皆不可不慎。
疹瘡之證, 全在調治, 禁忌如雞魚炙?, 鹽醋五辛之類, 直過七七之後方可食之, 惟宜食淡, 不可縱口, 致生他疾也。 若誤食雞魚, 則終身皮膚粟起如雞皮之狀。 或遇天行出疹之時, 又令重出; 誤食豬肉, 則每歲凡遇出疹之月, 多有下利; 誤食鹽醋, 致令欬嗽, 則每歲出疹之月, 必多欬嗽; 誤食五辛之物, 則不時多生驚熱, 此痘疹之家皆所當慎也。
疹發熱十四
瘡疹非熱不出。 凡疹子欲出, 必遍身發熱或煩躁, 或頭眩, 或身體拘急。 及既出則身便涼, 諸證悉解, 此一層疹子隨即收者, 極輕者也。 如疹子既出而熱甚不減, 此毒盛者也, 宜大青湯解其毒。 便澀者, 宜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 或大連翹飲解其裏。 大便不通者, <局方>涼膈散加牛蒡子主之。
疹喘嗽十五
凡疹證多嗽, 此頓出頓入之勢也。 但有疹毒, 須假嗽多而散, 故疹後旬日之內, 尚宜有嗽, 切不可見嗽多而治嗽也, 宜慎之。
疹證屬肺與脾胃, 肺受火邪則嗽多, 嗽多則頓出頭面并及四肢; 大腸受火邪, 則上連脾胃而為泄瀉。 若早瀉則嗽必減而變為喘, 蓋喘嗽二者皆屬於肺。 然嗽實喘虛, 得嗽者出, 得喘者入, 入則合眼多痰, 胸滿腹脹, 色白而毒不盡出, 證則危矣。 此疹之宜嗽不宜喘, 而最不宜於泄瀉也。
疹吐瀉十六
凡疹子初起, 發熱吐利, 純是熱證, 不可作寒論。 此乃火邪內逼上焦則多吐, 下焦則多利, 中焦則吐利並作。 自利者, 宜黃芩湯。 吐利者, 宜黃芩湯加半夏二錢, 生薑三片。 自利裏急後重, 宜黃連解毒湯合益元散。
凡疹出一二日, 或三四日, 忽然大瀉, 嗽多者, 用升表之藥, 加以分利治之。 若瀉而兼喘, 復見悶亂搖頭者凶。
麻疹現後, 大便下膿血, 或因泄瀉而變成膿血者, 或徑自利者, 但看瘡疹出多而色紅又多嗽者, 只宜表疹。 俟其收後, 方宜解毒, 兼治其痢。
疹子初起, 最忌泄瀉, 然亦有始終泄瀉而不妨者, 稟之強弱異也。 若因瀉嗽減而變為喘者則危矣, 詳前喘嗽條。
身熱煩渴泄瀉者, 柴苓湯, 四苓散。 如熱甚或夏月, 益元散。
疹後作痢, 亦有看手咬指甲, 撕口唇皮, 及咬人等證, 當以解毒分利藥治之。 若所下稠涎, 紅白相兼者, 務要用解毒之藥。 若晝夜由三, 五十次, 漸減至二, 三次, 或漸多嗽, 右手一指脈漸起, 清涕復來者, 方可望生。 若痢變煤色, 或成屋漏色, 或如青菜色, 肛門如筒, 喘促音啞, 飲食不進, 午後腮紅, 皆不治。
景岳曰: 自古方書, 凡發揮未盡, 及用治未當者, 間亦有之, 而惟於泄瀉一證則尤其為最。 何也? 蓋古人以泄瀉為熱者什九, 故多用河間黃芩芍藥湯為主治, 而不知凡屬泄瀉, 最多脾腎虛寒也。 即如出疹一證, 雖有由疹毒而瀉者, 然果係實熱, 多不作瀉, 但致瀉者, 率由脾胃之弱。 若但知清火解毒, 則脾必日敗, 而漸成屋漏, 青菜色, 及氣促, 絕食不治之證矣。 病而至此, 豈猶熱耶? 總屬誤耳。 故凡治泄瀉者, 即雖是疹, 亦必察其有無熱邪。 如無熱證熱脈, 即當於痘瘡泄瀉條求法治之, 庶最危者猶可望其生也。 故余於諸法之外, 而獨言其要者有如此。
疹飲食十七
凡出疹者, 多有五六日不飲食, 此胃為邪氣所侵, 亦為邪氣所養, 故不食亦不妨。 切不可著意治之, 只宜治疹, 疹瘡出盡, 毒氣漸解, 即思飲食。 尤不可與?食, 雖用粥飲, 每次只可少與, 候氣清神爽, 身全不熱, 漸漸加添, 但宜少而頻也。
凡出疹之先, 平昔過用?食者, 或正出時吃?食者, 或胃氣漸開即思?食而用早者, 因動胃火, 以致清涕不來, 身體作熱, 兩眼看手, 咬指摳鼻, 撕口唇皮, 及撕眼劄毛者, 此皆疹後食復之病也, 當清肺解毒, 加消導之劑治之。
疹飲水十八
凡患疹之人, 不拘大小, 自起至收, 必皆喜飲涼水。 此不必禁, 但宜少不宜多, 宜頻不宜頓, 則毒氣隨之漸解。
疹渴十九
凡疹子渴喜飲水, 純是火邪, 肺焦胃乾, 心火內亢故也。 初熱發渴者, 升麻葛根湯加天花粉, 麥門冬; 渴甚者, 人參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主之。
疹汗二十
凡疹子發熱, 或自汗, 或鼻?者, 不須止之, 此亦散越之義。 汗者, 毒從汗散; ?者毒從?解, 但不可太過。 如汗太多, 人參白虎湯, 或合黃連解毒湯; ?太多者, 玄參地黃湯。
疹躁妄狂亂二十一
凡疹有初熱而見煩擾譫妄狂亂者, 宜升麻葛根湯調辰砂益元散主之。
疹收之後, 餘熱未盡, 日夜煩躁, 譫語狂亂者, 辰砂益元散用燈心湯調下, 或四苓散加燈草, 黃連, 黃芩, 調水飛硃砂五分主之。
疹咽痛二十二
痘疹咽痛亦是常候, 乃火毒上薰而然也, 勿以喉痺同論, 妄用鍼刺。 蓋此非喉痺癰腫, 原無惡血可去也。 痘疹喉病, 只是咽乾作痛, 宜甘桔湯加牛蒡子, 或射干鼠粘子湯, 細細嚥之, 更以玉鑰吹之。
疹唇口瘡二十三
凡出疹之先, 或有胃火, 及出疹之後, 餘毒不散, 此熱毒收於牙齦上下, 故並唇口生瘡。 遇有此證, 每日用溫米泔水洗十餘次, 急用解毒之藥治之。 若或失治, 多變走馬疳也。
疹腹痛二十四
凡疹初熱一日至五六日之間, 多有腹痛之證。 此大腸之火鬱於皮竅之中, 故作腹痛。 俱不可認作傷食, 用消導之藥, 或以手揉, 俱能致害。 但解疹毒, 毒散則腹痛自止, 最宜慎之。
疹後諸證二十五
凡疹後餘毒未盡, 隨當解之。 若停留日久不解, 則必致喘嗽, 或喉中痰響, 或為四肢冷痺, 或目無光彩, 面色青白, 或鼻孔如煙筒, 或嗽聲不出。 若右手一指脈輕取散亂, 重按全無, 則成難治之證矣。
疹子收後身有微熱者, 此虛熱也, 不須治之, 待血氣和暢, 其熱自退。 若熱勢太甚, 或日久不減, 宜用柴胡麥門冬散; 甚則黃連解毒湯, 或合人參白虎湯。
疹後熱不退, 而髮枯毛豎, 肉消骨立, 漸漸羸瘦, 為骨蒸勞瘵之證者, 宜萬氏柴胡四物湯主之, 或蘆薈肥兒丸加當歸, 連翹治之。 遲則變證, 為睡則露睛, 口鼻氣冷, 手足厥逆, 遂成慢脾風瘈瘲, 不治之證矣。
疹後熱不除忽作搐者, 不可以急驚風同論, 宜導赤散加人參, 麥門冬, 送七味安神丸。 小便清者可治, 短少者難治。 如見多痰, 或用抱龍丸, 或以四物湯加麥門冬, 棗仁, 淡竹葉, 甘草, 龍膽草, 黃連, 茯苓, 辰砂, 石菖蒲之類治之, 或以此藥為末, 用蒸餅, 豬心血為丸服亦可。
疹退後多有欬嗽之證。 若微嗽不已者, 此餘毒未盡也, 用清肺飲加生甘草, 牛蒡子主之。 若嗽甚氣逆, 發而不已者, 此肺中伏火, 金虛葉焦也, 宜清肺飲, 或清肺湯合人參白虎湯, 六一散之類主之。 若身熱頓嗽, 甚至飲食俱嗆出, 或欬出血, 皆熱毒乘肺而然, 宜多用門冬清肺湯, 或加連翹, 或清金降火湯主之。 若欬甚而面浮目腫, 胸高喘急, 血出口鼻, 面色青赤, 昏躁搖頭者, 死證也。 又有肺氣本虛, 為毒所逼而發喘不已, 但無嗽血嗆食等證者, 宜用清肺飲倍加人參治之。 不可拘於肺熱之說, 而純用清肺解毒之藥也。
疹後餘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