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中藏经 >> 正文

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来自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30 9:18:20

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故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

 

多热者阳之主,多寒者阴之根。阳务其上,阴务其下。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痞,而人气厥。故天地得其阳则炎炽;得其阴则寒凛。

 

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金匮》曰:秋首养阳,春首养阴。阳勿外闭,阴勿外侵。火出于木,水生于金。水火通济,上下相寻。人能循此,永不湮沉,此之谓也。呜呼,凡愚岂知是理!举止失宜,自致其罹。外以风寒暑湿,内以饥饱劳役为败,欺残正体,消亡正神,缚绊其身,死生告陈。

 

殊不知脉有五死,气有五生。阴家脉重,阳家脉轻。阳病阴脉则不永,阴病阳脉则不成。阳候多语,阴癥无声。多语者易济,无声者难荣。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

 

死生致理,阴阳中明。阴气下而不上曰断络,阳气上而不下曰绝经。阴中之邪曰浊,阳中之邪曰清。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阳济等,各有攀陵。上通三寸,曰阳之神路;下通三寸, 曰阴之鬼程。阴常宜损,阳常宜盈;居之中者,阴阳匀停。是以阳中之阳,天仙赐号;阴中之阴,下鬼持名。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逢斯妙趣,无所不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