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第十二节 药毒第 3 页
(五)湿疹皮炎样型大多先由外用磺胺或抗生素软膏引起接触性皮炎,使皮肤敏感性增高,以后再服用同样的或类似的药物而引发。皮损为粟粒大小的丘疹及丘疱疹,常融合成片,泛发全身,可有糜烂、渗液,类似于湿疹,自觉瘙痒,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六)剥脱性皮炎型为严重的类型,多由巴比妥类、磺胺、苯妥英钠、保泰松、对氨基水杨酸钠、青霉素、链霉素等药引起。多数病例是在长期用药后发生。起病急,常伴高热、寒战。皮损初起呈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成片,终至全身弥漫性红肿,可有糜烂、丘疱疹或小疱,破裂后渗液结痂。至2周左右,全身皮肤脱屑,呈鳞片状或落叶状,手足部则呈手套或袜套剥脱,以后头发、指(趾)甲也可脱落。口唇粘膜潮红、肿胀,或发生水疱、糜烂,影响进食。眼结膜充血、水肿、畏光、分泌物增多,重者可发生角膜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可伴有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白细胞显著增高或降低,甚至粒细胞缺乏。病程常超过1个月,重者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七)大疱性表皮松解型为严重类型,常由服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巴比妥类等引起。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有高热、疲乏、咽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皮损为弥漫性紫红色或暗红色斑片,常起始于腋部或腹股沟,迅速遍及全身,触痛显著,旋即于红斑处起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稍一搓拉即成糜烂面,或形成大面积的表皮坏死松解,尼氏征阳性,呈灰红色覆于糜烂面上的坏死表皮,留下疼痛的剥露面,口腔、颊粘膜、眼粘膜、呼吸道、胃肠道粘膜也可糜烂、溃疡。部分病例开始时似多形性红斑或固定型药疹,很快泛发全身。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及蛋白尿,甚至氮质血症而死亡。
除上述类型外,本病还可出现紫癜型,皮损类似于紫癜;痤疮样型,皮损类似于痤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反应;天疱疮样皮损及假性淋巴瘤综合征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