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两眦疾病 第二节 漏睛第 2 页
[鉴别诊断]
本病常表现为流泪,故应与冷泪症相鉴别。冷泪症按压内眦部无粘液或脓液流出,而本病在按压或冲冼泪道时有粘液或脓液自泪窍流出。
[辨证论治]
本病为邪深久伏所致的顽固眼病,辨证主要是以局部症状为主,结合参考全身情况。发病初期,脓汁量少清稀者,多为风热停留泪窍,以祛风清热为主;眦部红赤,脓稠粘浊者,多为心脾湿热上攻泪窍,以清热除湿为主;风热引动内火者,可参照二者施治。缠绵日久,常有清稀脓汁流出者,多正虚邪留,则应攻补兼施。同时要重视外治法,如用点眼剂、泪道,冲洗等方法。对日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一、内治
(一)风热停留
[主证]大眦头皮色如常,或睛明穴下方稍显隆起,按之不痛,但见有少量浊粘泪液自)泪窍溢出,或按之而出。自觉隐涩不舒,时而泪出,或时觉有涎水粘睛。
[证候分析]脏腑津液上注于目而为泪,现游风客热伏于大眦,泪液受灼,渐变稠浊,积久则满,故见睛明穴下方稍显隆起,浊液自泪窍沁沁而出。泪窍闭塞,故常自泪流。稠浊粘液外溢,泪自常流,目窍不洁,故时觉涎水粘睛,隐涩不舒。内热不盛,故大眦皮色如常,按之不痛。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白薇丸加蒲公英。方中防风、羌活、白蒺藜祛风散邪;白薇、蒲公英清热解毒;石榴皮收敛止泪。全方祛风清热,但清热之力较弱。若热势偏盛,可加入银花、连翘。如眦部稍有隆起,压之不痛,头昏眼花,腰膝酸软者,为肝肾不足之象,可加人菊花、枸杞子、补骨脂等。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