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肝病证 第四节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疾病,是由于体内贮存铁量减少,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的贫血。多发生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本病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重者还影响其行为智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本病属中医“血虚”范畴,根据贫血的轻重程度,又分属于“萎黄”、“黄胖”、“疳证”、“虚劳”等病证。
[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另外,多种急慢性疾病病后失于调护亦可导致发病。
由于母体素虚,或孕期失于调护,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致使胎儿精血未充,气血内亏而致贫血。小儿脾常不足,易受损伤,多食、偏食、过饥、厌食等均可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而发为贫血。原患各种疾病失于调护,伤及脾胃心肝,气血无以资生,亦可形成本病。
《内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不能化气生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本病均为虚证。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可致脾胃虚弱或心脾两虚之证;先天禀赋不足,大病久病之后常表现为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之证。临证所见,轻度、中度贫血多为脾胃虚弱或心脾两虚之证;而重度贫血多为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之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