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脉区的应用
五绝指针疗法调理经脉进行治病的技术,实际上就是应用了经脉区理论,所谓的调理经脉,实际上是将指法运用到了由浮络、孙络、孙孙络,围绕经脉循行路线组成的经脉区,而不只是将指法运行在经脉循行路线上。五绝指针疗法以轻盈、快速的指法对皮毛进行点打,正是应用了浮络、孙络、孙孙络理论,使浮络、孙络、孙孙络的治病作用与经脉、络脉的治病作用,通过指法的物理运动融为一体,共同产生治病效应。
在中医的推拿、按摩、刮痧、拔罐、拍打、足疗等疗法技术应用中,从古至今,都出现了一个错误观点,那就是,人人都说推拿某个穴位或某条经络、或某个部位治疗某某病,那么,当医者运用平掌推擦某部位的某条经脉时,方圆十几公分的手掌按压在了后背或其它部位上往下或往上推动时,到底是不是只推在了经脉路线上了呢?不是,绝对不是;比如:当用推拿按摩的手法推擦任脉路线时,一张大手把任脉两侧的肾经都一起压在了手掌下,这能说是推拿任脉吗?还有刮痧也是如此,不能说是在某条经脉上刮痧,而是在某一条或几条经脉区进行了刮痧,这样才合乎真正的经络理论内涵。再有,现在有的拔罐的罐具,大的已经是一口煮饭用的锅,但嘴上还叫嚷着是对准某个穴位进行拔罐就能治愈什么病,这不是很可笑吗?一口大锅拔在了整个后背上,到底扣住了多少个穴位呢?就算是真的有效了,到底是不是你说的那个穴位在起作用呢?不要说是大锅式的罐具,就是最小的罐具,也不是只扣在了总共有一厘米大小的穴位波及区内了,而应该说是某个“穴位区”或某某“腧穴区”才对。
有时候,在中医技术治疗理论中,也曾提到在某个穴位部位或某条经络部位进行如何如何等说法,这是比较贴题的,因为,诸多手法治病,都是将手法运行到了以某个穴位或经脉为核心的部位上,这样的说法与经脉区理论基本是一致的。应用某个“穴位部位”、某个“经络部位”进行治疗疾病,实际上这个“穴位部位”、“经络部位”里面就包容了诸多的浮络、孙络、孙孙络在内。
二、穴位区(腧穴区)
(一)穴位区部位和区域大小的确定
穴位区是指应用治疗时,以某个穴位为核心,向外、向周围延伸的具体位置部位;每个穴位区的具体范围的大小是根据该穴位所属的经脉确定的;因为,在经脉区理论中已经详细进行了说明和举例,确定了每一条经脉区范围的大小,是根据某条经脉的循行路线与两侧相邻的另一条经脉循行路线所相隔的距离确定的,如果两条经脉循行路线相隔的距离较远,那么,同是从两条经脉相隔的中间位置为区域边缘,这个经脉区的范围就较大,反之,如果两条经脉循行路线相隔的距离较近,那么,这个经脉区的范围就较小。正是根据这样的理论,也就明确了在某条经脉循行路线上的某个穴位区所应该有的范围的大小;也就是说,穴位是各条经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点,每个穴位区的边缘位置都是随着经脉区的边缘而确定的;而沿着经脉循行路线所向外、或者说是向上向下需要延伸的位置,则确定在同一条经脉线上的、两个临近穴位点的中间位置。所以,每个穴位区的具体范围的大小也是不相同的。
(二)形成穴位区应用理论的依据
穴位区应用理论的形成,简单地说,是离不开经脉区理论的确定的,所以,不外乎充分运用浮络、孙络、孙孙络理论;按照孙孙络理论进行推理,也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理念,那就是,既然浮络、孙络、孙孙络都是一条条细微的经络线,理所当然地也就会在每一条细微的经络线上分布诸多微小的穴位点,虽然这些微小的穴位点,很难确定和显示它们的具体位置,但是,不等于这些微小的穴位点不存在,就像十二正经中的诸多腧穴,也是经过了很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发现而确定增补的;所以,可以这样说,既然有细微的孙孙络存在并布满全身,那么,布满全身、无处不在的孙孙络循行路线上就会有无以分辨和计数的微小穴位点布满整个人体,甚至可以这样比喻,周身上下的微小穴位,就像体表的汗毛一样密集分布;在每个腧穴区内都会有无以计数的微小穴位点存在,所以,在运用穴位区进行手法治疗疾病时,不但应用了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同时也应用了在这个穴位区域内的诸多微小穴位;在腧穴分布密集的人体部位,运用诸多手法治疗疾病时,甚至很难说清楚你是运用了哪一个穴位,因为,你在运行推拿手法时,一张手,整个手掌压住了邻近的几个穴位,你认为是某个穴位产生了疗效,我不那么认为,我说也许是邻近的几个穴位共同产生了疗效呢,所以,应该说是某几个穴位部位或某几个穴位区产生了治疗效果。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五绝指针疗法不按照针灸学的阿是穴定穴理论,而独取疼痛中心点确定阿是穴,又以该穴为核心,设定整个疼痛区为阿是区的有效治疗方法,也是确定穴位区应用理论的依据。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