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医学百科 >> 婴幼 >> 正文

十个宝宝五个黄?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6 11:22:02
    有件事促使我访问黄绍良教授。


    去年因公干到了一个乡村,那是个刚富起来的地方,到处生气勃勃。在村里见到朋友李才,一脸愁容,一问才知道他的第一个孙子生下几天便夭亡了。孙子是在家里接生的,生后第一天全身发黄,本想赶快送医院检查,但邻居张阿婆说,十个宝宝五个黄,慌什么?她送来了川连,吩咐煮水给宝宝喝,说祛了胎毒,黄自然便退了。可到第3天,黄疸不但不退,反更深了。到了第5天,宝宝不肯吃奶,发出阵阵尖叫,抽筋,他才明白不送医院不行了。医院里医生全力抢救,可已经回天乏术。宝宝死后全家悲痛万分。过去因贫困顾不上孩子的病痛,宝宝夭折的事常见。现在生活富裕了,老天爷为什么偏不成全这种美事呢?


    为什么新生儿黄疸会造成这种悲剧?我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黄教授。

    有喜又有忧


    我给黄教授讲了李才孙子的不幸,他说,是啊,老天爷为什么不成全这种家庭美事呢?这正是医务人员的忧虑。这个老天爷不是别人,是老百姓自己。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过去发病率很高,特别是核黄疸,很凶险,死亡率高。经过医学界长期努力,发病率已逐年下降,核黄疸已很少发生。这是我们一大喜。但毋庸讳言,有的地方还很严重。这是我们的一大忧虑啊!


    


    他继续说,有的新生儿黄疸不用特殊处理,会自己消退,这是事实,但只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道理更重要,不了解清楚就容易发生悲剧。另一半道理是什么?我迫不及待地问。他说,别急,我先谈新生儿黄疸的起因,有这个做底,再谈那另一半道理。

    新生儿黄疸探因


    黄教授说,引起黄疸的物质叫胆红素,呈橙黄色。当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时,可沉积在皮肤、粘膜、巩膜等各种组织,使之发黄,故称黄疸。那么,胆红素又是什么物质?它主要是红细胞分解,经过肝脾处理后的产物,经血液循环随粪便排出体外。通常人体血中含有少量胆红素,但不会有黄疸表现。新生儿出生前,因处在相对缺氧状态,故红细胞生成较多,出生后,血中的氧含量升高,过多的红细胞因不需要而被破坏,使胆红素生成增加,而处理胆红素的肝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而造成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堆积过多而出现黄疸。所以,成熟儿50%、早产未成熟儿80%会出现黄疸。老阿婆说十个宝宝五个黄就是这一种,这种与新生儿发育过程特点有关的黄疸称生理性黄疸

    如果某些疾病(如溶血、感染、新生儿产伤、窒息、缺氧、低血糖、药物使用不当等)使大量红细胞破坏,新生儿血中胆红素也会大大超过生理性黄疸水平,当血中胆红素超过220~255微摩/升,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其时还可伴有各种疾病的相应症状,故也称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看来病理性黄疸比生理性黄疸问题要多得多?我问。黄教授说:是这样。那么两者怎么区别呢?我再问。

    他说,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可根据黄疸出现时间的迟早、血中胆红素含量的高低、发展和消退快慢来鉴别。医院有仪器可测定,一般人没有仪器,在充足光线下,可用肉眼观察:


    1.黄疸出现时间:生理性黄疸大多数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病理性黄疸有的出现过早,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生理性黄疸一般只是眼巩膜(俗称眼白)、颜面、颈或躯干上半部黄染;如果躯干下半部也黄,血中胆红素含量已达到高胆红素血症的标准;如果黄过膝盖以下,手脚也黄,那便是重症黄疸了。病理性黄疸还有一个特点:黄疸进展快而消退缓慢,有时退了又再出现。

[3]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