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医学百科 >> 药品 >> 正文

中药复方药理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7 17:51:54

  (4)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存在与植化提取协作和精粗制剂两个争议问题。复方药理研究中应与植化提取协作,如同单味药的化学提取与药理作用探索相结合,相得益彰,对发生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可以较易搞清。复方的成分复杂,药理反应更复杂,如何协作,需要在实践中找办法。复方配伍后,特别是炮制后进行配伍煎煮,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可形成新的成分或出现一些络合物及沉淀物,这方面问题已被学者所注意。几年来对中药复方的化学研究,已有长足的进展。

  麻黄的研究己有几十年,称得上中药研究中较成熟的一味,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还在不断有新的报告。单体左旋麻黄碱只是麻黄中有效成分之一,但它不能代表麻黄。麻黄汤中的麻黄也不能以麻黄碱来代替。麻黄中的其他成分各有其用,在复方中各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为了搞清作用机制及受体部位,成分一定要纯。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特别是其临床药理,在现阶段尚需多多进行粗制剂的实验研究工作。

  (二)复方药理研究的主要成就

  (1)复方及中成药研究概貌

  在结合中医临床进行的一些复方药理研究中,若以现代生理科学分类,发现主要作用于抗感染的复方有银翘散、菝葜合剂、排脓汤及排脓散、流感煎剂、三黄注射液、消炎解毒丸等。抗肿瘤复方有梅花点舌丹、当归芦荟丸等。

  在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复方中,,主要对安官牛黄丸的几种新剂型(醒脑注射液、牛黄醒脑注射液、清开灵1、2号方、新安宫牛黄针、六神丸、灵猫香六神丸、柴胡桂枝汤等进行了药理研究。

  在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复方中,药理研究得较多。如冠心2号方、通脉灵、新冠心2号方、生脉液、参附汤、芪附注射液、人参四逆汤、参麦注射液、冠心苏合丸、参麝活络丸、复方当归注射液等。

  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复方中,已研究的有益气活血气管炎方、复方灵芝、小青龙汤等。

  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复方中,已研究的有四君子汤、四神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芍药甘草汤、清胰汤1号、健脾1号方、胆道排石汤、茵陈胆道汤、理中汤等。

  抗实验性肝损害的复方,已研究的有茵陈蒿汤、三草汤、甘柴粉、清开灵1号、川芎红花注射液等。

  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复方,已研究的有三金汤、排石汤等。

  主要调整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复方,已研究的有莪术复方、甲瘤丸、玉泉丸、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八味丸等。

  强壮药抗衰老药方中,已研究的有龟龄集酒、首乌延寿丹、六味地黄丸、参杞冲剂、灵芝蜂王精等。

  主要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中药复方中,已研究的有止血药庐山止血粉、云南白药; 有降血脂的灵脂片、三黄泻心片及血浆代用品参附代血浆;升白细胞的复方核桃青皮制剂。

  此外,还有影响兔疫功能的复方有龟龄集酒及散、复方灵脂、参杞冲剂、玉屏凤散、犀黄丸等;外用抗炎抗毒的中药复方白降丹、红升丹、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消痔灵;治疗蛇伤的中成药群生蛇药、广西蛇药等。

  (2)复方药理研究的目的

  1)阐明复方的作用机制:复方作用的原理,可用药理学方法加以阐明。例如生脉散对动物实验性休克具有强心、升压作用。发现其强心作用系由于兴奋心肌的β受体,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抑制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改善心肌细胞膜对某些阳离子的主动转运, 并使心跳复搏等。这完全符合传统记载的益气养阴敛汗固脱的功能。

  2)剖析药物的配伍关系:通过药理研究,可以了解复方中某些药物的配伍关系是协同作用(增强或相加),还是拮抗作用。前巳例举茵陈、栀子、大黄组成的茵陈蒿汤,利胆作用增强;柴胡和甘草或芍药合用,能降低柴胡的毒性反应等。再以六神丸为例,它由麝香、牛黄、蟾酥、雄黄、珍珠、龙脑六味药组成。现代研究证明,强心以蟾酥为主,系促进心肌能量代谢中必需蛋白激酶的生物合成;牛黄也有加强心脏收缩作用。抗炎作用研究提示,对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比氢化考的松或芦丁强。牛黄和蟾酥配伍,蟾酥和麝香配伍都是相加作用;麝香与牛黄配伍为增强作用;故三药并用时作用显著增强,效力为芦丁的8倍。六神丸对肉芽肿形成也有抑制作用。当麝香、牛黄、蟾酥(2:3:3)配伍时有增强作用,效果为六神丸的8.2倍,比单味蟾酥大两倍多。又六神丸中的麝香、牛黄都能抑制白细胞游走;蟾酥单用则促进白细胞游走,但蟾酥与牛黄配伍,却使抑制作用增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