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医学百科 >> 药品 >> 正文

中药复方药理第 3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7 17:51:54

  3)提高对复方立法组方的理论认识:白虎加人参汤是知母、石膏、人参、甘草、粳米组 成的古方。有人将其用于动物实验性糖尿病的研究,结果指出:用汤剂口服,可使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单味知母或人参口服,也有相同作用,其他三药则无明显降血糖效果。如人参、知母合用,则降血糖作用有所拮抗。在二者比例为3:5时,尚有降血糖作用。如1.8:1时,则降血糖作用几乎消失。人参剂量越大,二者合用时降血糖作用越差,但加入石膏则作用增强。即当知母、人参在一定剂量比例配伍降糖作用减弱时,石膏加入可恢复其降血糖效能。如再加入甘草、粳米,也出现相加作用。

  4)发现新用途。可进行老药新用,老方新用的研究。例如柴胡桂枝汤由柴胡、黄苓、半夏、芍药、桂枝、大枣、人参、甘草和生姜所组成,原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绪为主证。近由药理研究证明柴胡桂枝汤对蜗牛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有抑制作用并有抗小鼠听源性惊厥作用。至于青皮、枳实抗休克作用的研究,生脉散、参麦饮药理研究都是老药新用的发展例证。这样从临床观察到实验研究,再从实验到临床,反复探讨,可以发现更多的效用。

  5)创制新方:原由苏合香油、青木香、沉香、麝香、丁香等15味药组成的苏合香丸,精简而成六味药的冠心苏合丸(青木香、檀香、苏合香、冰片、乳香、朱砂),经药理实验以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为指标,发现苏合香、冰片作用显著,改变剂型后称苏冰滴丸。这是与苏合香丸差异很大的一张新设处方。由六神丸组方开始,以后围绕这张基本方而出现的救心丸、益心丸、环心丹、中国活心丹、麝香保心丸等都是据以创制的新方。

  (3)研究复方应注意的事项

  1)复方研究中发现的某种成分不能代表原方,如当归芦荟丸在临床上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一定疗效。拆方研究后发现青黛是有效药,于是又从青黛中提取成分得到靛玉红,临床疗效明显提高,这说明在治疗“慢粒”方面,靛玉红可以代替原方。但不能代表原方在其他方面的疗效,因为原方尚能治肝胆实火而致的眩晕、胁痛、惊悸、抽搐、谵语、发狂、便秘、溲赤等症,均非靛玉红所能奏效。

  2)古方简化改造后不能废弃原方:例如六神丸因原料紧张,药价较贵。有人从原方中减去三味贵重药,仅取雄黄、龙脑、牛黄(改用人造牛黄)和甘草、桔梗、黄芩、大黄、石膏组成:牛黄解毒片,则和六神丸大不相同。最近又见市售“六应丸”也和六神丸迥异,我们认为这类制剂仅作为新配方,不能代表原方,所以不能废弃原方。

  3)复方研究时应注意原方制剂要求及适应证:复方研究时应密切注意组成各药的原材料,炮制方法及制作工艺,并应根据原方适应证设计一些药理指标。将原方制成符合指标或模型使用的剂型,用不同剂量对多种动物,进行各种途径的给药方法,以观察药理反应的性质与强度。

  4)认真分析研究结果:对药理研究复方所取得的结果,应严肃对待,认真分析,找出拆方研究过程中各味药在复方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作用大小,要有逻辑性和科学性。例如给小白鼠腹腔注射某复方而得到的促进免疫功能的结果,没有口服对照组,往往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5)其他事项:①药材品种必须鉴定保证质量。因为中药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普遍,一种药物也常有数个品种,质量差异很大,这类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进行分析研究。②注意药物的提取方法及实验动物种属、剂量、用药方法、给药时间及温度等客观条件。由于提取方法的不同,所含成分差异很大。在不同时期、时间、温度下给药可能产生相反的结果,尤其是对温、补、清、泻及理气理血等类中药更应注意。③剂型不同,作用也有区别。复方多数是汤剂,成药有丸散膏丹,剂型虽多样,但大多数口服;一经提取,除口服外,还要在动物身上多种途径给药,结果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发现一些新问题,甚至得出一些与传统经验相互矛盾的绪果,致使研究报告不能符合中医临床的要求,所以剂型要固定,制剂要稳定。④动物模型与中医辨证力求符合或近似。复方研究中用的病理模型很重要,在临床上治疗某证的复方,在动物实验时却以平常动物为实验对象,不但存在种属及个体差异,而且存在生理病理区别,如何模拟人类复杂病情,制造适合复方研究要求的多样化病理模型,目前还存在一定困难。⑤复方药理研究结果的重现性不够强,所以在研究时客观条件要稳定,总结前要反复实践,使重现性加强,力求结果准确可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