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诊疗技术 >> 护理技术 >> 正文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10 15:09:21

  扶正祛邪

  疾病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过程,邪胜于正病进,正胜于邪病退。因此,为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护理的重点应放在邪正双方力理的对比上,通过扶正祛邪,使疾病向痊愈转化。

  所谓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扶正多用补虚的方法。

  1、食补与药补

  根据气虚、阳虚、阴虚、血虚的病人,分别采用补气、补阳、滋阴、补血的护理方法。如气虚可给人参、黄芪、山药、大枣等补气之品;血虚可给阿胶、猪肝、桂圆、大枣等补血之品;阴虚可给枸杞子、甲鱼、银耳等滋阴清补之物;阳虚可给牛肉、羊肉、狗肉、鸡等温补之品。

  2、调摄精神情志

  精神情志的波动,常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护理上应加强精神护理,做好开导劝慰和鼓励工作,使病员情志舒畅愉快、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有利扶植正气、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3、动静相宜

  动和静应视病情轻重而定。如急性病期,应静卧休息,以培育正气和减少气血的耗损。随着病情的好转或慢性病期,可根据体力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调节气机、通利关节,增强体质和抗病的能力。

  所谓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的方法。如外感表证者,宜用发汗解表;宿食停滞或食物中毒等,宜用消食导滞或吐法等。

  扶正祛邪原则在护理上具体运用时,要注意扶正不留邪和祛邪不伤正。如急性病期病员,应有忌食补养之食品或药品,以防留邪;表证病人在用汗法祛邪时,应以周身汗出表解为度,切忌大汗淋漓而伤正;阳明腑实证病人采用通里攻下法时,应以腑通热退汗止为宜,不可腹泻频数而伤正等。

  总之,在临床运用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时,应根据疾病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运用。通过扶正使正气加强,通过祛邪能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达到邪去正安之目的。
 正护与反护

  正护: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护的一种常用护理原则,又称逆护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均为正护法。如寒证病人在护理上应采用保暖,室温宜高,最好住向阳病室,使病人感到温暖舒适有生机。中药应温热服。饮食可给性温的牛、羊之品,切忌生冷性凉食品等寒者热之的护法。而热证病人,则应采取与上述护法相反的原则。

  对虚证病人的应根据阴虚、阳虚之别,分别给以清补或温补的护法。

  反护: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护的一种护理方法,大多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脾虚不运所致的脘腹胀满或食积所致的腹泻等,分别采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的护理方法。例如里热盛极,阳盛格阴的热厥证,出现四肢厥冷、脉沉的假寒证时,除做好四肢保暖外,护理时应以清热降温为主,才能使热退假寒象方消。而对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应以温热的护法护其真寒。如给温热性食物、汤药温服,室温偏高而湿度宜低,注意保暖等护理措施。这就是以寒护寒、以热护热的反护原则。

  对脘腹胀满、纳呆、舌淡、脉虚无力的真虚假实证,就得用健脾益气,以补开塞的护法。如给山药粥、茯苓粥、大枣粥等补中气,并配合针灸、推拿等疗法,以加强药效和振奋脾气,脾气健运则脘腹胀满自消,这叫做“塞因塞用”。对食积所致的腹涫,护理时应消导下泻的护理措施,如控制食量、给消导通便的介⒑颂胰省⑾憬丁⒎涿鄣仁称罚源铩巴ㄒ蛲ㄓ谩敝πА?br>    标本缓急

  本和标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说明病证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从正邪关系来说,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旧病、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为标。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护理上应了解疾病的全过程,综合进行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然后配合治疗,采取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护理原则。

  急则护其标:当标病甚急,可危及病人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时,护理上应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其标的问题。如高血压病人,当出现胃火上炎的牙痛,病人表现坐卧不安、失眠、烦躁时,护理上应采取针刺合谷穴,以降火止痛的措施。若不解决标的问题,不但病人疼痛难受,而且影响本的治疗,造成血压更高。又如溃疡病患者,当出现呕血、便血时,护理上应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止血或血脱的抢救准备。哮喘患者一旦哮喘发作,护理上应给端坐位、给氧和其它止喘的护理。

  缓则护基本:对慢性病或恢复期病人,在标证不甚明显时,护理工作重点应护基本。如做好精神情志的调 摄、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适当的食补等。

  总之,标本缓急的护则,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临床应用时应视病情变化适当掌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中医五绝网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