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的制作方法
冷浸法
冷浸法最为简单,尤其适合家庭配制药酒。采用此法时可先将炮制后的中药材薄片或粗碎颗粒,置于密封的容器中(或先以绢袋盛药再纳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按配方比例加入),浸泡14天左右,并经常摇动,待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以后,即可滤出药液;药渣可压榨,再将浸出渡与榨出液合并,静置数日后再过滤即成。或者将白酒分成两份,将药材浸泡两次,操作方法同前,合并两次浸出液和榨出液,静置数日过滤后,即得澄清的药酒。若所制的药酒需要加糖或蜜矫味时,可将白糖用等量的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再将药液和糖液混匀,过滤后即成药酒。
热浸法
热浸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制作药酒的方法。通是将中药材与酒同煮一定时间,然后放冷贮存。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但煮酒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酒精燃烧,又要防止酒精挥发。因此也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此法适宜于家庭制作药酒,其方法是:将中药材与酒先放在小砂锅内,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放在另一更大的盛水锅中炖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酒精挥发。此时一般可于药面出现泡沫时离火,趁热密封,静置半月后过滤去渣即得。工业生产时,可将粗碎后的中药材用纱布包好,悬于白酒中,再放人密封的容器内,置水浴上用40-50℃低温浸渍3—7天,也可浸渍两次,合并浸液,放置数日后过滤即得。此外,还可在实验室或生产车间中采用回流法提取,即在浸药的容器上方加上回流冷却器,使浸泡的药材和酒的混合物保持微沸,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和不同的酒度,再确定回流时间。回流结束后即进行冷却,然后过滤即得。
煎煮法
煎煮法必须将中药材粉碎成粉末,全部放入砂锅中,加水至出药面约10厘米,浸泡约6小时,然后加热煮沸1—2小时,过滤后,药渣再加水适量复煎1次,合并两次药液,静置8小时后,再取上清液加热浓缩成调膏状,待冷却后,再加入等量的酒,混匀,置于容器中,密封,约7天后取上清液,即成。煎煮法,用酒量较少,服用时酒味不重,便于饮用,尤其对不善于饮酒的人尤为适宜。但含挥发油的芳香性中药材不宜采用此法。
渗漉法
渗漉法适用于药厂生产。先将中药材粉碎成粗末,加入适量的白酒浸润2—4小时,使药材粗粉充分膨胀,分次均匀地装入底部垫有脱脂棉的渗漉器中,每次装好后用木棒压紧。装完中药材,上面盖上纱布,并压上一层洗净的小石子;以免加入白酒后使药粉浮起。然后打开渗滤器下口的开关,再慢慢地从渗漉器上部加进白酒,当液体自下口流出时关闭上开关,从而使流出的沼体倒入渗漉器内,继续加入白酒至高出药粉面数厘米为止,然后加盖,放置24-48小时后打开下口开关,使渗漉液缓缓流出。按规定量收集漉液,加入矫味剂搅匀,溶解后密封,静置数日后滤出药液,再添加白酒至规定量,即得药酒。
酿酒法
先将中药材加水煎熬,过滤去渣后,浓缩成药片,有些药物也可直接压榨取汁,再将糯米煮成饭,然后将药汁,糯米饭和酒曲拌匀,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加盖密封,置保温处10天左右,爿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且保持一定的温度,发酵后滤渣即成。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医药粥]治疗闭经的中医药粥 08-08 [中医外治]心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肠病治未病特色疗法 07-18 [中医外治]中药外用防痱子 07-17 [中医外治]小儿脾气虚泄泻外治法 07-14 [中医外治]脾阳虚泄泻中医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图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贴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内涵与优势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与中药穴位贴敷 07-03 [中医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疖痈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