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特色 >> 中医艾灸 >> 正文

化脓灸的施灸要领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3-28 15:32:02

    艾炷制作

    1.麦粒状艾炷:即用拇指与食指把艾绒直接干捻成麦粒大小的艾炷,做好后直接放在穴位施灸。

    2.重灸艾炷:最好选用金艾绒。其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干捻法,即取一团金艾绒,用双手食指与拇指捻压成正三角形;这样制成的艾炷比较松散,燃烧时间较短。另一种是湿捻法,一般为备用艾炷,方法是先在金艾绒上喷些水雾,拌匀,然后同干捻法一样制成艾炷,晒干备用;这样制成的艾炷比较结实,燃烧时间较长。

    3.艾炷型号大小或形状:均制成正三角形。大号艾炷长1.2厘米,中号0.9厘米,小号0.6厘米。大、中号艾炷采用湿捻法制备,中号以下艾炷主要采用干捻法制备。

    施灸季节

    古今对施灸季节多有不同的认识,如《针灸资生经》提出:“灸后贴膏药,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棉,冬用兔腹下白细毛或猫腹毛。”由此说明,一年四季均可施灸。根据文献记载和我们的多年临床实践证明,一年四季均可应用瘢痕灸,疗效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夏季天热,血脉流畅,患者多裸胸臂或穿单衣,施灸较为方便,故对慢性病,夏季施灸为宜。

    施灸顺序

    《千金方》指出:“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皆以日正午已后,乃可下火灸之,时谓阴气未至,灸无不著,午前平旦谷气虚,令人癫眩不可针灸也,慎之。其大法如此。卒急着不可用此例。”也就是说,灸时要注意穴位选择与施灸的顺序。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认为,灸疗的先后顺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指出“凡灸法,须先发于上,后发于下;先发于阳,后发于阴”。我们临床操作方法是,一般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可灵活运用,不必拘泥。另外,古人有“阴雪雷雨天禁灸”之说。可能是阴雪雷雨天施灸,灸火易熄灭及燃烧慢而施灸不方便,故对慢性病尽量不在阴雪雷雨天施灸。急性病症例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