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
1.五输穴
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其分布次序是根据标本根结的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各经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井穴还用于诊断:井穴是各经的“根”穴,日本针灸家用燃着的线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对热的敏感程度,以确定各经的虚实,此法叫知热感度测定法。
古人根据脏腑的不同作用,把其分属五行,即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又将五输穴也分属五行。《难经·六十四难》指出:“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水,阴合水,阳合土。”据此,又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现,制定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即补母泻子法。具体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
六阴经 | 井(木) | 荥(火) | 输(土) | 经(金) | 合(水) |
肺(金) | 少商 | 鱼际 | 太渊 | 经渠 | 尺泽 |
肾(水) | 涌泉 | 然谷 | 太溪 | 复溜 | 阴谷 |
肝(木) | 大敦 | 行间 | 太冲 | 中封 | 曲泉 |
心(火) | 少冲 | 少府 | 神门 | 灵道 | 少海 |
脾(土) | 隐白 | 大都 | 太白 | 商丘 | 阴陵泉 |
心包(相火) | 中冲 | 劳宫 | 大陵 | 间使 | 曲泽 |
六阳经 | 井(金) | 荥(水) | 输(木) | 经(火) | 合(土) |
大肠(金) | 商阳 | 二间 | 三间 | 阳溪 | 曲池 |
膀胱(水) | 至阴 | 通谷 | 束骨 | 昆仑 | 委中 |
胆(木) | 足窍阴 | 侠溪 | 足临泣 | 阳辅 | 阳陵泉 |
小肠(火) | 少泽 | 前谷 | 后溪 | 阳谷 | 小海 |
胃(土) | 厉兑 | 内庭 | 陷谷 | 解溪 | 足三里 |
三焦(相火) | 关冲 | 液门 | 中渚 | 至沟 | 天井 |
2.原穴、络穴
“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又名“十二原”。在六阳经,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腧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为原。“络”即联络之意,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叫络穴。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
2.1.原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源,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目前,应用经络测定仪,测量各经原穴的导电情况,分析各经的虚实,以协助诊断脏腑疾病。其读数与井穴知热感度的读数相反,数字大表示脏腑实证。
二、用于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原穴可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既可补虚,又可泻实,原穴对脏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可单用,亦可与相表里的络穴配用,叫原络配穴法。因此法是以病经的原穴为主,表里经的络穴为客,所以又叫主客原络配穴。
2.2.络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经脉》:“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当经脉有病时,有时会在络穴所在的络脉上出现酸痛、麻木、硬结及颜色改变,可帮助诊断疾病。
二、用于治疗:一是络穴主治络脉病,如手少阴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可取通里穴治疗。(详见络脉病候)。二是一络通二经,即络穴不仅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经的病症,如手太阴络穴列缺,即能治肺经之咳嗽、气喘,又可治大肠经的牙痛、头项强痛等症。三是络穴治疗慢性病,特别是脏腑的慢性疾病,古人有“初病在经,久病在络”之说,即指久病不愈时,其病理产物气血痰湿等常由经入络,故凡一切内伤疾病或脏腑久病均可取络穴治疗。对于络脉之实证,用浅刺放血的方法治疗。
经 脉 |
肺 | 大肠 | 胃 | 脾 | 心 | 小肠 | 膀胱 | 肾 | 心包 | 三焦 | 胆 | 肝 | 任 | 督 | 脾 |
原 穴 |
太 渊 |
合谷 | 冲阳 | 太白 | 神门 | 腕骨 | 京骨 | 太溪 | 大陵 | 阳池 | 丘墟 | 太冲 | |||
络 穴 |
列 缺 |
偏历 | 丰隆 | 公孙 | 通里 | 支正 | 飞扬 | 大钟 | 内关 | 外关 | 光明 | 蠡沟 | 鸠尾 | 长强 | 大包 |
3.背俞穴、募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3.1.背俞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背俞》:“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俞在阳。”指出五脏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现反应,按压背俞穴可以协助诊断。
二、用于治疗:治五脏病。《素问·长刺节论》:“迫脏刺背,背俞也。”是说明背俞穴对于五脏病针刺具有直接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病治阳”也说明五脏有病可以取相应的背俞穴进行治疗。背俞穴不但可治与脏腑有关的疾病,还可治疗与本脏腑有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病。如肝俞既能治肝病,又治目疾(肝开窍于目)、筋脉挛急(肝主筋,肝藏血);肾俞治肾病,又可治与肾有关的耳聋耳鸣(肾开窍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阳痿(肾藏精、主生殖)及骨髓病(肾主骨生髓)。背俞穴可单用,亦可配募穴,叫俞募配穴法。
3.2.募穴
一、用于诊断:《难经·六十七难》“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提出六腑有病(阳病)常在胸腹部的募穴上出现异常,指压募穴,可协助诊断,亦可与背俞穴互参诊病,即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
二、用于治疗:募穴可治本脏腑病及阳经经络病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即指六腑病及阳经经络病可取募穴治疗,如胃脘痛取中脘;腹痛、腹泻取天枢;膀胱经之坐骨神经痛取中极等。
脏腑 | 背俞穴 | 募穴 |
肺 | 肺俞 | 中府 |
大肠 | 大肠俞 | 天枢 |
胃 | 胃俞 | 中脘 |
脾 | 脾俞 | 章门 |
心 | 心俞 | 巨阙 |
小肠 | 小肠俞 | 关元 |
膀胱 | 膀胱俞 | 中极 |
肾 | 肾俞 | 京门 |
心包 | 厥阴俞 | 膻中 |
三焦 | 三焦俞 | 石门 |
胆 | 胆俞 | 日月 |
肝 | 肝俞 | 期门 |
4.八会穴
“会”即聚会之意,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故称八会穴,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
用于治疗: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各治疗与八者相关的疾病,尤其是八者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如脏会章门主治五脏疾患,尤以肝脾多用;腑会中脘主治六腑病,尤以胃及大肠效优;筋会阳陵泉主治筋病,半身不遂、肩臂疼痛、拘挛瘫痪、痿痹多用;髓会悬钟主治下肢瘫痪、痿软无力、贫血、疼痛等;骨会大杼主治骨病,以周身骨节疼痛,尤其是颈肩背及四肢骨痛效佳;血会膈俞主治血病,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崩漏、贫血以及外伤出血、瘀血等;气会膻中主治气机不利的各种疾患,如胸闷、气短、噎膈、哮喘、郁证、呕逆嗳气等;脉会太渊主治脉管病,如脉管炎、无脉症、动脉硬化等。
5.郄穴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十二经脉、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十六个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阴经 | 郄穴 | 阳经 | 郄 |
手太阴肺经 | 孔最 | 手阳明大肠经 | 温溜 |
手厥阴心包经 | 郄门 | 手少阳三焦经 | 会宗 |
手少阴心经 | 阴郄 | 手太阳小肠经 | 养老 |
足太阴脾经 | 地机 | 足阳明胃经 | 梁丘 |
足厥阴肝经 | 中都 | 足少阳胆经 | 外丘 |
足少阴肾经 | 水泉 | 足太阳膀胱经 | 金门 |
阴维脉 | 筑宾 | 阳维脉 | 阳交 |
阴蹻脉 | 交信 | 阳蹻脉 | 跗阳 |
一、诊断:脏腑有病可按压郄穴,以协助诊断。
二、治疗:因郄穴为气血深藏之处,一般情况下,邪不可干,如果郄穴出现异常,说明病邪已深,表现必然急、重,故郄穴可用于本经循行和所属脏腑的急症、痛症、炎症以及久治不愈的疾病。阴经郄穴有止血作用,如孔最止咯血。中都止崩漏、阴郄止吐血衄血等。阳经郄穴偏于止痛,如急性腰痛取养老,急性胃脘痛取梁丘等。郄穴可以单用,亦可与会穴合用,叫郄会取穴法,如梁丘配中脘治疗急性胃病;孔最配膻中治气逆吐血等。
6.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称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合治内府。”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肠痈;阳陵泉治蛔厥;委阳、委中治三焦气化失常引起的癃闭、遗尿等。
7.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八个腧穴,故称“八脉交会穴”。它们分布于腕踝关节上下。
经属 | 八穴 | 通八脉 | 会合部位 |
足太阴 | 公孙 | 冲脉 | 胃、心、胸 |
手厥阴 | 内关 | 阴维 | |
手少阳 | 外关 | 阳维 |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
足少阳 | 足临泣 | 带脉 | |
手太阳 | 后溪 | 督脉 | 目内眦、项、耳、肩胛 |
足太阳 | 申脉 | 阳蹻 | |
手太阴 | 列缺 | 任脉 | 胸、肺、膈、喉咙 |
足少阴 | 照海 | 阴蹻 |
交会穴是指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会合处的腧穴,多分布于躯干部。
八脉交会穴应用很广,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此八穴相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因公孙为脾经穴,故公孙既能治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又为手厥阴心包经穴,故内关既可治心包经病,又可治阴维为病。余穴类推。八脉交会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配穴法,且针时常交叉针穴。公孙、内关治胃心胸疾病及疟疾;后溪、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及恶寒发热症;外关、足临泣、治外眼角、耳、颊、肩及寒热往来病症;列缺、照海治咽喉、胸膈、肺及阴虚内热等病症。
全身交会穴很多,交会穴不但治本经病,还能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如中极、关元是任脉穴位,又与足三阴经交会,因此,这二穴既可治任脉病,又可治足三阴经疾病;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因此,它既可治督脉病,又治诸阳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三阴交是脾经穴,又与肝、肾二经交会,因此,三阴交既可治脾经病,又治肝肾经疾病。
各经主要交会穴:
一、肺经:
中府:手、足太阴之会
二、大肠经
肩髃:手阳明、阳蹻之会
迎香:手、足阳明之会
三、胃经
承泣:足阳明、阳蹻、任脉之会
地仓:阳蹻、手足阳明之会
下关:足少阳、阳明之会
头维: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
四、脾经
三阴交: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
大横:足太阴、阴维之会
腹哀:足太阴、阴维之会
五、小肠经
颧髎:手太阳、少阳之会
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六、膀胱经
睛明:手足太阳、阴阳蹻、足阳明之会
大杼:手、足太阳之会
风门:督脉、足太阳之会
七、肾经
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足少阴、冲脉之会。
八、心包经
天池:手厥阴、足少阳之会
九、三焦经
翳风:手、足少阳之会
角孙:手、足少阳、手阳明之会
十、胆经
瞳子髎: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阳白:足少阳、阳维之会
头临泣: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
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
肩井: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日月:足太阴、少阳之会
带脉:足少阳、带脉之会
环跳:足少阳、太阳之会
十一、肝经
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
期门:足厥阴、太阴、阴维之会
十二、任脉
承浆:足阳明、任脉之会
廉泉:阴维、任脉之会
天突:阴维、任脉之会
上脘: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中脘: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下脘:足太阴、任脉之会
阴交:任脉、冲脉之会
关元:足三阴、任脉之会
中极:足三阴、任脉之会
会阴:任、督、冲三脉之会
十三:督脉
神庭: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水沟: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百会:督脉、足太阳之会
脑户:督脉、足太阳之会
风府:督脉、阳维之会
哑门:督脉、阳维之会
大椎:督脉、手足三阳之会
陶道:督脉、足太阳之会
- 相关文章
-
什么是特定穴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