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脉实质的假说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7 23:54:04
古籍上所说的经络究竟是指机体的哪些组织结构?
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行血气、营阴阳。这是最基本的属性。实践证明在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之外寻找独立的新的经络的一切尝试都归于失败,但大量的实验为阐释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实质奠定了基础。目前对经络实质的假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经络与中枢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相关说
这种学说认为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体液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中医认为经络具有行血气、通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重要作用。现代生理学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的联系和调节及其与外环境的平衡统一,主要是由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理实现的。有的学者根据循经感传的一些特征,认为在体表发生的感传线是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经络是大脑皮层各部位之间特有的功能联系,经上的穴位在大脑皮层上各有相应的点(最近庄鼎已通过功能MRI核磁共振从图象中反映出来,张栋用红外摄影也反映了变化)。
中枢说
针刺一个穴位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点兴奋后,这一兴奋就按其特有的功能联系,有规律地扩散在同一经上有关穴位的相应点,引起该系统的兴奋,大脑皮层某一系统发生兴奋后,在体表的投影也相应兴奋,在主观上即形成了循经感传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其基本根据是截肢者的幻肢感传感;气功入静可引出循经感传;感传可以扩散又可回流;作腰麻硬膜外麻醉后刺激气户穴,多数受试者感传能穿过麻醉区至足趾端。另外入静诱导可提高感传诱发率,脑部病变可以增加循经感传出现率等,都支持中枢说。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
此说由张锡钧等于1959年提出,根据为经穴与皮质,皮质与内脏之间存在肯定的联系。针刺狗的“足三里”可以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针刺人的内关穴同样可以建立血管收缩反应的条件反射,刺激穴位可以改变皮层诱发电位晚成分,都说明了三者的联系。
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直观解剖发现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脊神经支配的有323穴占99.6%,用HRP(辣根酶)或荧光双标法均发现穴位与周围神经相关;而循经出汗,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均与植物神经有关;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遍及全身,可以说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以及营与卫,气与血的关系。认为这些神经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动脉分布,在小血管上位于中外膜之间在脉外。总之认为交感神经系统神经节后纤维及阻力血管密不可分。这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季仲朴1987年即把此系统命名为“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
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
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外由于局部组织刺激产生的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局部短反射。一个局部短反射就成为下一个局部短反射的诱因。如此向前推进。在一系列短反射的激发过程中,每一环节引起的兴奋,通过神经传入中枢,上升为意识,从而形成循经感传。在经络循行线,以神经和血管为基础的局部短反射,可以认为是比较古老、低级的外周整合系统,是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比较原始的机能。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比较解剖学法和体针传统记录研究小鼠经脉线的行程定位与古典记载相一致。辨认出躯干段的足六经是以血管主干的行程为依据。足三阳的血管主干线在皮下和皮内;足三阴的血管主干均在胸腹壁的深层组织中,从而认为古人是根据鲜明的血管定名为经脉,但传递信息的则是血管壁上的神经。交会穴常有不同的血管吻合分枝,管壁上的神经纤维与之伴行。血管是经脉的方向导引者,组织支持者和可能有的活动参与者。而神经纤维则是经脉信息传递的本体。采用光镜下和电镜下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特别是免疫组织学提示: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结成不同程度,不同距离的形态和机能联系,它分化出来的介质和其它物质(组胺、激肽、P物质、ATP和前列腺素等)调节局部的生化环境有利于经脉信息的传导。这些神经纤维是P物质(一种激肽大量存于脑组织和脊髓后根,是逆向扩张血管的介质。)免疫反应阳性的属于无髓的细纤维。发现P物质能的神经纤维在外周来自初级神经元,来自脊神经节。实验观察它们是经脉信息的传递者。
例如:足三里穴部的动脉是胫前动脉,它来自股动脉,血管壁上都分布着P能神经纤维,其外周的P物质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后根神经节内的初级感觉神经元胞体,这种胞体是小型的约占节内胞体的20%,后根神经节内含P物质的神经元,其外周突直接或给出侧枝,间接投射到脊前神经节中,由脊前神经节胞体发出的长突进入肠肌丛和粘膜丛。两丛中有P物质能神经但无胞体和突起,P物质是强有力的刺激剂,它作用到肠肌促进蠕动。总体看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穴位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各种形式的刺激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即传导到该轴索分支的分岔处,然后返转逆向,沿其另一分支传向皮肤,在分支的终末处释放出扩张血管的或其他效应的物质,使皮肤小动脉扩张,使微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使接近此分支终末的肥大细胞活跃,形成皮肤潮红和风团。由穴位直接刺激引起的和由轴索反射引起的肥大细胞活动改变了中间物质的成份和含量(包括P物质等)进而通过下一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再传递给下一各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如此接力联动形成循经感觉。由于轴索终末释放出的递质--分泌P物质阳性的肥大细胞与P物质免疫反应的神经纤维构成联接。多次电镜下证明膨大的终末与肥大细胞之间仅隔20nm。在经脉线上神经与肥大细胞密切相随。“经脉线的结构成份--血管、神经、肥大细胞。它们合起来代表经脉线。”
小鼠躯干部六条经脉均是依据带有神经、肥大细胞的六条血管为主干组成的.应用微量组胺或P物质沿经注射。经百多例长、幼小鼠实验,均产生了循经红线,或皮丘带出现。阳经中阳明经、少阳经红线出现率高,太阳经次之。而阴经因较深则不易发现。此说解释了经络行血气调阴阳的部分作用。适用于经脉外行线,适用于循经的皮肤反应的解释,也适用循经的浅部感传。笔者认为二重反射和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是在现有解剖生理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了神经生理学,并较好地解释了许多经络问题,可能有良好的前景。
经络与肌肉相关说
此说从脊髓水平对经络现象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对猫、大鼠和猴观察的结果表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对来自外围传入刺激的反应,具有某种循经的特点。沿着胃经、胆经、和膀胱经等穴位分别注射CB-HRP,则每一条经脉在脊髓的前角都可以显示出一条纵向排列的柱状运动神经元链,从而认为经络活动可能是一群支配功能上协同的肌肉群、具有特异空间联系的运动神经所固有的反射活动的功能表现。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的走向与此一致,在肌纤维交错排列之处,如面颊、肩臂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在经络研究方面:还有第三平衡论,有一定的影响,认为感传传导速度约0.1-0.2m/m,比神经传导速度慢,比内分泌快。它的核心在苍白球。是人体当中最原始的反应系统。
其他还有细胞间隙说,低流阻通道说,波导管论等。也有人从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等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行血气、营阴阳。这是最基本的属性。实践证明在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之外寻找独立的新的经络的一切尝试都归于失败,但大量的实验为阐释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实质奠定了基础。目前对经络实质的假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经络与中枢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相关说
这种学说认为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体液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中医认为经络具有行血气、通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重要作用。现代生理学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的联系和调节及其与外环境的平衡统一,主要是由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理实现的。有的学者根据循经感传的一些特征,认为在体表发生的感传线是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经络是大脑皮层各部位之间特有的功能联系,经上的穴位在大脑皮层上各有相应的点(最近庄鼎已通过功能MRI核磁共振从图象中反映出来,张栋用红外摄影也反映了变化)。
中枢说
针刺一个穴位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点兴奋后,这一兴奋就按其特有的功能联系,有规律地扩散在同一经上有关穴位的相应点,引起该系统的兴奋,大脑皮层某一系统发生兴奋后,在体表的投影也相应兴奋,在主观上即形成了循经感传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其基本根据是截肢者的幻肢感传感;气功入静可引出循经感传;感传可以扩散又可回流;作腰麻硬膜外麻醉后刺激气户穴,多数受试者感传能穿过麻醉区至足趾端。另外入静诱导可提高感传诱发率,脑部病变可以增加循经感传出现率等,都支持中枢说。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
此说由张锡钧等于1959年提出,根据为经穴与皮质,皮质与内脏之间存在肯定的联系。针刺狗的“足三里”可以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针刺人的内关穴同样可以建立血管收缩反应的条件反射,刺激穴位可以改变皮层诱发电位晚成分,都说明了三者的联系。
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直观解剖发现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脊神经支配的有323穴占99.6%,用HRP(辣根酶)或荧光双标法均发现穴位与周围神经相关;而循经出汗,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均与植物神经有关;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遍及全身,可以说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以及营与卫,气与血的关系。认为这些神经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动脉分布,在小血管上位于中外膜之间在脉外。总之认为交感神经系统神经节后纤维及阻力血管密不可分。这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季仲朴1987年即把此系统命名为“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
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
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外由于局部组织刺激产生的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局部短反射。一个局部短反射就成为下一个局部短反射的诱因。如此向前推进。在一系列短反射的激发过程中,每一环节引起的兴奋,通过神经传入中枢,上升为意识,从而形成循经感传。在经络循行线,以神经和血管为基础的局部短反射,可以认为是比较古老、低级的外周整合系统,是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比较原始的机能。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比较解剖学法和体针传统记录研究小鼠经脉线的行程定位与古典记载相一致。辨认出躯干段的足六经是以血管主干的行程为依据。足三阳的血管主干线在皮下和皮内;足三阴的血管主干均在胸腹壁的深层组织中,从而认为古人是根据鲜明的血管定名为经脉,但传递信息的则是血管壁上的神经。交会穴常有不同的血管吻合分枝,管壁上的神经纤维与之伴行。血管是经脉的方向导引者,组织支持者和可能有的活动参与者。而神经纤维则是经脉信息传递的本体。采用光镜下和电镜下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特别是免疫组织学提示: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结成不同程度,不同距离的形态和机能联系,它分化出来的介质和其它物质(组胺、激肽、P物质、ATP和前列腺素等)调节局部的生化环境有利于经脉信息的传导。这些神经纤维是P物质(一种激肽大量存于脑组织和脊髓后根,是逆向扩张血管的介质。)免疫反应阳性的属于无髓的细纤维。发现P物质能的神经纤维在外周来自初级神经元,来自脊神经节。实验观察它们是经脉信息的传递者。
例如:足三里穴部的动脉是胫前动脉,它来自股动脉,血管壁上都分布着P能神经纤维,其外周的P物质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后根神经节内的初级感觉神经元胞体,这种胞体是小型的约占节内胞体的20%,后根神经节内含P物质的神经元,其外周突直接或给出侧枝,间接投射到脊前神经节中,由脊前神经节胞体发出的长突进入肠肌丛和粘膜丛。两丛中有P物质能神经但无胞体和突起,P物质是强有力的刺激剂,它作用到肠肌促进蠕动。总体看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穴位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各种形式的刺激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即传导到该轴索分支的分岔处,然后返转逆向,沿其另一分支传向皮肤,在分支的终末处释放出扩张血管的或其他效应的物质,使皮肤小动脉扩张,使微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使接近此分支终末的肥大细胞活跃,形成皮肤潮红和风团。由穴位直接刺激引起的和由轴索反射引起的肥大细胞活动改变了中间物质的成份和含量(包括P物质等)进而通过下一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再传递给下一各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如此接力联动形成循经感觉。由于轴索终末释放出的递质--分泌P物质阳性的肥大细胞与P物质免疫反应的神经纤维构成联接。多次电镜下证明膨大的终末与肥大细胞之间仅隔20nm。在经脉线上神经与肥大细胞密切相随。“经脉线的结构成份--血管、神经、肥大细胞。它们合起来代表经脉线。”
小鼠躯干部六条经脉均是依据带有神经、肥大细胞的六条血管为主干组成的.应用微量组胺或P物质沿经注射。经百多例长、幼小鼠实验,均产生了循经红线,或皮丘带出现。阳经中阳明经、少阳经红线出现率高,太阳经次之。而阴经因较深则不易发现。此说解释了经络行血气调阴阳的部分作用。适用于经脉外行线,适用于循经的皮肤反应的解释,也适用循经的浅部感传。笔者认为二重反射和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是在现有解剖生理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了神经生理学,并较好地解释了许多经络问题,可能有良好的前景。
经络与肌肉相关说
此说从脊髓水平对经络现象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对猫、大鼠和猴观察的结果表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对来自外围传入刺激的反应,具有某种循经的特点。沿着胃经、胆经、和膀胱经等穴位分别注射CB-HRP,则每一条经脉在脊髓的前角都可以显示出一条纵向排列的柱状运动神经元链,从而认为经络活动可能是一群支配功能上协同的肌肉群、具有特异空间联系的运动神经所固有的反射活动的功能表现。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的走向与此一致,在肌纤维交错排列之处,如面颊、肩臂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在经络研究方面:还有第三平衡论,有一定的影响,认为感传传导速度约0.1-0.2m/m,比神经传导速度慢,比内分泌快。它的核心在苍白球。是人体当中最原始的反应系统。
其他还有细胞间隙说,低流阻通道说,波导管论等。也有人从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等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