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成长的若干特点及启示第 2 页
调查显示,其中有79%的人在“您觉得当前中医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上选了“中医人才的培养”这一项。一位64岁的民间中医在“您对于发展民间中医药事业的建议”栏下写道:“政府要……把民间的老中医药人员组织起来开展学术交流,献方献策,把老中医的宝贵经验贡献给人民大众,并对名老中医准予带徒学习。这样才能代代相传,不能让中医在医疗事业中退步。”调查也反映,不少民间中医有后继乏人、绝技妙方断于己手的深深忧虑。对于上述现象,有观点指出,与“中医属于意会知识范畴”有关。其实,中医古籍中多次出现的“医者,意也”的观点,所表达的就是中医诊治病人时运用了直觉、心悟的方法。从个别访谈看,民间老中医对于师带徒的主张,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意识到中医水平与运用感官感知人体的能力密切相关,而这种能力非师傅言传身教难以了然。岳美中曾云,他向一名民间中医学习一种几乎绝传的“大灸法”,该灸法用于治疗虚弱不能起床之症疗效显著,但此法“纵教口授十分详细,若不亲自见习与操作,是不会用或用不好的。”岳美中上述感受说明,运用直觉、心悟的方法诊治病人对于中医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3、依托于熟人社会的反馈及声誉传播机制 从访谈中发现,一名民间中医之所以能立稳脚跟乃至取得民众信任,常与一两件传奇性的事件有关。某位被医院宣判为“绝症”的病人,其生命经他之手得以延续,这种事得以一传十,十传百,为老百姓津津乐道。并且,民间中医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这些情况说明,民间中医的反馈及声誉传播机制乃是依托于熟人社会。所谓熟人社会,即在这种社会里,“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
文章待完善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