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郎中)喜赶考
76岁的陈长城(左一)是此次考试当中年龄最大的考生。
5月8日早上6时许,家住外海的76岁老中医陈长城就喜滋滋地起床了,比平时提前了1个多小时。这一天,是他参加江门市首批民间中医从业人员行医资格考试的日子。与他一起赶考的,还有我市另外18名民间“郎中”。19位考生中,有14名来自偏远农村,绝大部分考生都是参加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考试,他们的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大专不等。
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去年,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推动江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在全省率先举办民间中医从业人员行医资格考试。从今年元旦开始,经过为期5个月的申报、公示,全市共有19名“郎中”入围参加本次考试。考试分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主要考察中医药基本知识、辨证施治等内容。
“神医”第一个赶到考场
上午9时整,理论知识考试正式开始。
陈长城在考生中年龄最大,76岁的他行医40多年,被不少求诊者称为“神医”,求诊者络绎不绝。对这次考试,他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5月6日,接到市卫生局的考试通知后,他让儿子赶快通知已经预约的病人,改天再来,并早早准备好了考试用具。8日早上,7时就出发的他,成了第一个到达考场的考生。
理论考试的时候,他坐在1号位置。记者看到,满头白发的他极为认真。离交卷还有一段时间时,他已经答完了会答的题,但却仍然一遍遍认真检查。
考完理论知识后,他说,很惭愧,还是有一道题不会答。
接下来的技能操作考试部分,他抽签抽到了2号。面对三名市名中医考官,他淡定自若,流畅地回答了具体病例的主征、病因,以及如何施治、开处方等相关问题,并博得了几位考官的不断点头肯定。
他说,不管这次考试能不能通过,他都高兴,因为通过这次考试,他看到了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民间中医文化和民间老中医的关心和重视。
“年轻人”准备充分先交卷
9时45分,坐在中间第二排的冯流衍最先答完了试题,成了第一个交卷的考生。据悉,他来自新会城区,今年47岁,大专学历。他说自己很重视这次考试,近几个月都在准备,所以觉得试题不算太难。对比那些还在试室里冥思苦想的考生来说,他显然拥有学历和年龄上的优势。
已经65岁、从医40多年、学历不高的温良庆就觉得题目很难。他说,虽然理论题都是中医基本知识,但对于自己这样年龄偏大,平时很少看书的人还是有些难度。
“自学成才”者全家来助阵
离理论考试结束还有10分钟时,试室门口来了两位女士,不时向试室里张望着。
原来她们是母女俩,来为参加考试的冼才新助阵的。
冼才新的女儿告诉记者,父亲已经65岁了,自幼学习中医,常为街坊和亲朋好友义诊。听说有机会考取执业资格证,他早早就报了名。
“其实家里人不想让他考,都那么大年龄了,几个儿女又都事业有成,不缺钱,但他一定要考,他说自己喜欢、研究了一辈子中医,现在终于有机会‘转正’了,一定要考,了却自己多年的心愿。”冼才新的女儿冼小姐说,父亲做梦都想做中医,觉得给人治病很有成就感,很开心。
“既然他想考,我们就支持他。”冼小姐说,这次考试,除了在外地不能回来的,所有在家的人都来陪考,给他加油。
10时整,理论考试结束,考生们这才结束了检查,交卷离场。
在技能操作考试现场抽签中,冼才新抽到了8号。他在家人的陪同下休息了一会儿后,便进入技能操作试室,进行该环节的考试。
这场考试的主考官、市卫生局副局长蓝敏雄说,成绩将在下周公布,如果考试合格,这些“郎中”将会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结束无证行医的尴尬。 (本报记者 娄丹)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