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4 16:45:11
地骨皮
Cortex Lycii
(英)Chinese Wolfberry Root-bark
别名 杞根、地节、红月附根、狗奶子棍。
来源 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
植物形态 灌木,高1~2m。枝细长,常弯曲下垂,有刺。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卵状菱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0.5~1.7cm。花1~4朵簇生于叶腋;花萼钟形,3~5裂;花冠漏头状,淡紫色,5裂,有缘毛;雄蕊5,花丝基部密生白色柔毛;子房2室。浆果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5~15mm,红色。种子肾形,棕黄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于山坡、田野向阳干燥处;有栽培。主产山西、河南、浙江、江苏;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采制 全年采挖,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 根皮呈筒状、槽状或不规则卷片。筒直径0.5~2cm,厚1~3mm。外表面土黄色或灰黄色,粗糙,有交错裂纹,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较厚,土黄色;内层类白色。微有香气,味稍甜。
化学成分 根皮含甜菜碱(betaine)、枸杞酰胺(lyciumamide)、β-谷甾醇,柳杉酚(sugiol)、蜂蜜酸(melissic acid)、亚油酸和桂皮酸。
性味 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
附注 同属植物宁夏枸杞L. barbarum L.的根皮,亦作地骨皮用。
地骨皮
(《本经》)
【异名】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本经》),枸杞根,苟起根(《本草经集注》),枸杞根皮(《药性论》),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堕根(《河南中药手册》),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山东中药》),红榴根皮(《中药材手册》),狗地芽皮(《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茄种植物枸杞等的根皮。植物形态详"枸杞子"条。
【采集】春初或秋后采挖,洗净泥土,剥下根皮,晒干。
【药材】干燥根皮为短小的筒状或槽状卷片,大小不一,一般长3~10厘米,宽0.6~1.5厘米,厚约3毫米。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有错杂的纵裂纹,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较平坦,有细纵纹。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黄色,内层灰白色。臭微。味微甘。以块大、肉厚、无木心与杂质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生产。
【化学成分】根皮含桂皮酸和多量酚类物质、甜菜碱 。也有报道,甜菜碱只含于枸杞的叶和果实,不存在于根皮。根中尚含抑制硫胺素活性的物质,这种抑制作用可被半胱氨酸及维生素C解除。地骨皮中尚分离得β-谷甾醇、亚油酸、亚麻酸、卅一酸等。
【药理作用】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地骨皮的浸剂、酊剂及煎剂对麻醉犬、猫、兔静脉注射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伴有心率减慢和呼吸加快;浸剂的作用似优于煎剂;反复给药可产生程度不等的快速耐受现象。浓缩酊剂给麻醉犬、猫肌肉注射或煎剂给不麻醉大鼠灌胃也呈现持久稳定的降压作用。地骨皮的降压作用与中枢有关,还可能有阻断交感神经末梢及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降压期间,心电图除有心率变慢、T波减低外,无明显变化,中毒剂量可使豚鼠心脏产生房室传导的部分性乃至完全性阻滞。
②降血糖作用
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4~8小时后尚未恢复。对于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并无明显对抗作用。家兔皮下注射浸膏,血糖亦降低
另一种有髯毛的枸杞根的提取物可引起大鼠血糖显著而持久地降低,碳水化物耐量升高,其降低血糖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胍的衍生物。
③解热作用
地骨皮对人工发热家兔有显著退热作用。其乙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后残渣之水提取物并无作用,而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或乙醚提取后残渣的水提取物皆有作用。其解热作用比氨基比林弱,约与其他解热药相等。
【炮制】拣去杂质及木心,略洗,晒干,切段。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纲目》:"味甘淡,寒。"
【归经】入肺、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足少阴,手少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汇言》:"入足少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②《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
③《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
④《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
⑤《本草别说》:"治金疮。"
⑥李杲:"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
⑦王好古:"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
⑧《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
⑨《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
⑩《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淋洗,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①《医学入门》:"忌铁。"
②《本草汇言》:"虚劳火旺而脾胃薄弱,食少泄泻者宜减之。"
③《本草正》:"假热者勿用。"
【选方】①治骨蒸肌热,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地骨皮(洗,去心)、防风(去钗股)各一两,甘草(炙)一分。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竹叶七片,煎服。(《本事方》地仙散)
②治热劳:地骨皮二两,柴胡(去苗)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用麦门冬(去心)煎汤调下。(《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③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麦门冬二升,小麦二升。上三味,以水二斗,煮麦熟,药成去滓,每服一升,日再。(《千金方》枸杞汤)
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⑤治吐、下血:枸杞根皮、子,为散,煎服。(《普济方》)
⑥治血淋:地骨皮,酒煎服。若新地骨皮加水捣汁,每盏入酒少许,空心温服更妙。(《经验广集》地骨酒)
⑦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地骨皮(锉)、土瓜根(锉)、栝楼根(锉)、芦根(锉)各一两半,麦门冬(去心,焙)二两,枣七枚(去核)。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煎取八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地骨皮饮)
⑧治消渴唇干口燥:枸杞根五升(锉皮),石膏一升,小麦三升。上三味切,以水煮,麦熟汤成,去滓,适寒温饮之。(《医心方》枸杞汤)
⑨治时行目暴肿痒痛:地骨皮(切)三斤。以水三斛,煮取三升,绞去滓,更内盐二两,煎取一升,洗目。(《圣济总录》地骨皮汤)
⑩治风虫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用水煎饮亦可。(《肘后方》)
⑾治膀胱移热于小肠,上为口糜,生疮溃烂,心胃壅热,水谷不下: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之。(《兰室秘藏》地骨皮汤)
⑿治耳聋,有脓水不止:地骨皮半两,五倍子一分。上二味捣为细末,每用少许,掺入耳中。(《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⒀治瘭疽著手足、肩背,忽发累累如赤小豆,剥之汁出者:枸杞根、葵根叶。煮汁,煎如糖服之。(《千金方》)
⒁治肠风痔漏,下血不止:地骨皮、凤眼根皮各等分(同炒,微黄色)。捣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温酒调服。忌油腻。(《经验方》地骨皮散)
⒂治痔疾:枸杞根、地龙(捣)。枸杞根旋取新者,刮去浮赤皮,只取第二重薄白皮,暴干捣罗为末,每秤一两,别入地龙末一钱,和匀,先以热虀汁洗煠患处,用药干掺,日可三次用。(《圣济总录》枸杞散)
⒃治气瘘疳疮,多年不愈:地骨皮不以多少,杵为细末,每用纸燃蘸絍疮口内,频用自然生肉,更用米饮调二钱,无时,日进三服。(《外科精义》应效散)
⒄治妇人阴肿或生疮:枸杞根煎水频洗。(《永类钤方》)
⒅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和枸杞子一斤,好酒润透。分作四份:一份用蜀椒一两炒,一份用小茴香一两炒,一份用芝麻一两炒,一份用川楝肉一两炒。炒后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此方名"四神丸"。
⒆壮筋骨,补精髓。用枸杞根、生地黄、甘菊花各一斤,捣碎,加水一石,煮取汁五斗,以汁炊糯米五斗,拌入细曲,照常法酿酒,待熟澄清,每日饮三碗。此方名"地骨酒"。
⒇骨蒸烦熟(包括一切虚劳烦热及大病后烦热)。用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和匀后。每取五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方名"地仙散"。
(21)肾虚腰痛。和枸杞根、杜仲、萆解和一斤,好酒三斗浸泡,蜜封土罐中再放锅内煮一天,常取饮服。
(22)赤眼肿痛。用地骨皮三斤,加水三斗,煮成三升,去渣,放进盐一两,再煮成二程式,频用洗眼和点眼。
(23)小便出血。用新地骨皮洗净,捣取自然汁。无汁则加水煎汁。每服一碗,加一点酒,饭前温服。
(24)风虫牙痛。用枸杞根白皮,煎醋含漱。
(25)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26)男子下疳。先以浆水洗过。再搽地骨皮末,即可生肌止痛。
(27)妇女阴肿或生疮。用枸杞根煎水多洗。
(28)痈疽恶疮,脓血不止。有地骨皮不拘多少,洗净,刮去粗皮,取出细穰。以地骨皮煎汤洗,令脓血尽,以穰敷贴患处,很快见效。
(29)足趾鸡眼,作痛作疮。用地骨皮同红花研细敷涂。
(30)目涩有翳。用枸杞叶、车前叶各二两,捣出汁,以桑叶裹悬阴地一夜。取汁点眼,不过三、五次,即见效。
(31)五劳七伤,房事衰弱。用枸杞叶半斤,切细,加粳米二合,豉汁适量,一起煮成粥。每日食用,有效。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鲜枸杞根皮或全根2两(干品1两),水煎2次分服,连服30天为一疗程。观察1~3期患者36例,显效(按1964年兰州心血管会议拟订标准)20例,有效5例,无效11例。其中I期3例全部有效;Ⅲ期疗效最低,有效率62%。疗效出现时间最快4小时,最慢7天。全部病例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体位性低血压及其它副作用。
②治疗青年扁平疣、掌跖疣、泛发性湿疹
地骨皮制成10%注射液,每次用2~3毫升,加自血2毫升,肌肉注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如未痊愈亦可继续一疗程。曾治疗青年扁平疣7例,6例痊愈,1例好转,皮疹大部消失;泛发性湿疹12例,痊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的经2~4次治疗即有明显好转,5~6次即愈。个别注射后不久感觉轻度头痛及面部潮红。
③治疗牙髓炎疼痛
取地骨皮1两加水500毫升,煎至50毫升,过滤后以小棉球蘸药液填入已清洁之窝洞内即可。经治11例,均有明显止痛效果。有的用药后1分钟即止痛。
④治疗疟疾
取鲜地骨皮1两,茶叶1钱,水煎后于发作前2~3小时顿服。试用于150例患者,其中145例均控制发作,有的服1剂即见效。
Cortex Lycii
(英)Chinese Wolfberry Root-bark
别名 杞根、地节、红月附根、狗奶子棍。
来源 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
植物形态 灌木,高1~2m。枝细长,常弯曲下垂,有刺。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卵状菱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0.5~1.7cm。花1~4朵簇生于叶腋;花萼钟形,3~5裂;花冠漏头状,淡紫色,5裂,有缘毛;雄蕊5,花丝基部密生白色柔毛;子房2室。浆果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5~15mm,红色。种子肾形,棕黄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于山坡、田野向阳干燥处;有栽培。主产山西、河南、浙江、江苏;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采制 全年采挖,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 根皮呈筒状、槽状或不规则卷片。筒直径0.5~2cm,厚1~3mm。外表面土黄色或灰黄色,粗糙,有交错裂纹,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较厚,土黄色;内层类白色。微有香气,味稍甜。
化学成分 根皮含甜菜碱(betaine)、枸杞酰胺(lyciumamide)、β-谷甾醇,柳杉酚(sugiol)、蜂蜜酸(melissic acid)、亚油酸和桂皮酸。
性味 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
附注 同属植物宁夏枸杞L. barbarum L.的根皮,亦作地骨皮用。
地骨皮
(《本经》)
【异名】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本经》),枸杞根,苟起根(《本草经集注》),枸杞根皮(《药性论》),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堕根(《河南中药手册》),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山东中药》),红榴根皮(《中药材手册》),狗地芽皮(《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茄种植物枸杞等的根皮。植物形态详"枸杞子"条。
【采集】春初或秋后采挖,洗净泥土,剥下根皮,晒干。
【药材】干燥根皮为短小的筒状或槽状卷片,大小不一,一般长3~10厘米,宽0.6~1.5厘米,厚约3毫米。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有错杂的纵裂纹,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较平坦,有细纵纹。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黄色,内层灰白色。臭微。味微甘。以块大、肉厚、无木心与杂质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生产。
【化学成分】根皮含桂皮酸和多量酚类物质、甜菜碱 。也有报道,甜菜碱只含于枸杞的叶和果实,不存在于根皮。根中尚含抑制硫胺素活性的物质,这种抑制作用可被半胱氨酸及维生素C解除。地骨皮中尚分离得β-谷甾醇、亚油酸、亚麻酸、卅一酸等。
【药理作用】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地骨皮的浸剂、酊剂及煎剂对麻醉犬、猫、兔静脉注射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伴有心率减慢和呼吸加快;浸剂的作用似优于煎剂;反复给药可产生程度不等的快速耐受现象。浓缩酊剂给麻醉犬、猫肌肉注射或煎剂给不麻醉大鼠灌胃也呈现持久稳定的降压作用。地骨皮的降压作用与中枢有关,还可能有阻断交感神经末梢及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降压期间,心电图除有心率变慢、T波减低外,无明显变化,中毒剂量可使豚鼠心脏产生房室传导的部分性乃至完全性阻滞。
②降血糖作用
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4~8小时后尚未恢复。对于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并无明显对抗作用。家兔皮下注射浸膏,血糖亦降低
另一种有髯毛的枸杞根的提取物可引起大鼠血糖显著而持久地降低,碳水化物耐量升高,其降低血糖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胍的衍生物。
③解热作用
地骨皮对人工发热家兔有显著退热作用。其乙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后残渣之水提取物并无作用,而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或乙醚提取后残渣的水提取物皆有作用。其解热作用比氨基比林弱,约与其他解热药相等。
【炮制】拣去杂质及木心,略洗,晒干,切段。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纲目》:"味甘淡,寒。"
【归经】入肺、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足少阴,手少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汇言》:"入足少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②《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
③《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
④《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
⑤《本草别说》:"治金疮。"
⑥李杲:"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
⑦王好古:"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
⑧《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
⑨《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
⑩《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淋洗,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①《医学入门》:"忌铁。"
②《本草汇言》:"虚劳火旺而脾胃薄弱,食少泄泻者宜减之。"
③《本草正》:"假热者勿用。"
【选方】①治骨蒸肌热,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地骨皮(洗,去心)、防风(去钗股)各一两,甘草(炙)一分。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竹叶七片,煎服。(《本事方》地仙散)
②治热劳:地骨皮二两,柴胡(去苗)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用麦门冬(去心)煎汤调下。(《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③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麦门冬二升,小麦二升。上三味,以水二斗,煮麦熟,药成去滓,每服一升,日再。(《千金方》枸杞汤)
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⑤治吐、下血:枸杞根皮、子,为散,煎服。(《普济方》)
⑥治血淋:地骨皮,酒煎服。若新地骨皮加水捣汁,每盏入酒少许,空心温服更妙。(《经验广集》地骨酒)
⑦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地骨皮(锉)、土瓜根(锉)、栝楼根(锉)、芦根(锉)各一两半,麦门冬(去心,焙)二两,枣七枚(去核)。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煎取八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地骨皮饮)
⑧治消渴唇干口燥:枸杞根五升(锉皮),石膏一升,小麦三升。上三味切,以水煮,麦熟汤成,去滓,适寒温饮之。(《医心方》枸杞汤)
⑨治时行目暴肿痒痛:地骨皮(切)三斤。以水三斛,煮取三升,绞去滓,更内盐二两,煎取一升,洗目。(《圣济总录》地骨皮汤)
⑩治风虫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用水煎饮亦可。(《肘后方》)
⑾治膀胱移热于小肠,上为口糜,生疮溃烂,心胃壅热,水谷不下: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之。(《兰室秘藏》地骨皮汤)
⑿治耳聋,有脓水不止:地骨皮半两,五倍子一分。上二味捣为细末,每用少许,掺入耳中。(《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⒀治瘭疽著手足、肩背,忽发累累如赤小豆,剥之汁出者:枸杞根、葵根叶。煮汁,煎如糖服之。(《千金方》)
⒁治肠风痔漏,下血不止:地骨皮、凤眼根皮各等分(同炒,微黄色)。捣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温酒调服。忌油腻。(《经验方》地骨皮散)
⒂治痔疾:枸杞根、地龙(捣)。枸杞根旋取新者,刮去浮赤皮,只取第二重薄白皮,暴干捣罗为末,每秤一两,别入地龙末一钱,和匀,先以热虀汁洗煠患处,用药干掺,日可三次用。(《圣济总录》枸杞散)
⒃治气瘘疳疮,多年不愈:地骨皮不以多少,杵为细末,每用纸燃蘸絍疮口内,频用自然生肉,更用米饮调二钱,无时,日进三服。(《外科精义》应效散)
⒄治妇人阴肿或生疮:枸杞根煎水频洗。(《永类钤方》)
⒅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和枸杞子一斤,好酒润透。分作四份:一份用蜀椒一两炒,一份用小茴香一两炒,一份用芝麻一两炒,一份用川楝肉一两炒。炒后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此方名"四神丸"。
⒆壮筋骨,补精髓。用枸杞根、生地黄、甘菊花各一斤,捣碎,加水一石,煮取汁五斗,以汁炊糯米五斗,拌入细曲,照常法酿酒,待熟澄清,每日饮三碗。此方名"地骨酒"。
⒇骨蒸烦熟(包括一切虚劳烦热及大病后烦热)。用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和匀后。每取五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方名"地仙散"。
(21)肾虚腰痛。和枸杞根、杜仲、萆解和一斤,好酒三斗浸泡,蜜封土罐中再放锅内煮一天,常取饮服。
(22)赤眼肿痛。用地骨皮三斤,加水三斗,煮成三升,去渣,放进盐一两,再煮成二程式,频用洗眼和点眼。
(23)小便出血。用新地骨皮洗净,捣取自然汁。无汁则加水煎汁。每服一碗,加一点酒,饭前温服。
(24)风虫牙痛。用枸杞根白皮,煎醋含漱。
(25)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26)男子下疳。先以浆水洗过。再搽地骨皮末,即可生肌止痛。
(27)妇女阴肿或生疮。用枸杞根煎水多洗。
(28)痈疽恶疮,脓血不止。有地骨皮不拘多少,洗净,刮去粗皮,取出细穰。以地骨皮煎汤洗,令脓血尽,以穰敷贴患处,很快见效。
(29)足趾鸡眼,作痛作疮。用地骨皮同红花研细敷涂。
(30)目涩有翳。用枸杞叶、车前叶各二两,捣出汁,以桑叶裹悬阴地一夜。取汁点眼,不过三、五次,即见效。
(31)五劳七伤,房事衰弱。用枸杞叶半斤,切细,加粳米二合,豉汁适量,一起煮成粥。每日食用,有效。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鲜枸杞根皮或全根2两(干品1两),水煎2次分服,连服30天为一疗程。观察1~3期患者36例,显效(按1964年兰州心血管会议拟订标准)20例,有效5例,无效11例。其中I期3例全部有效;Ⅲ期疗效最低,有效率62%。疗效出现时间最快4小时,最慢7天。全部病例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体位性低血压及其它副作用。
②治疗青年扁平疣、掌跖疣、泛发性湿疹
地骨皮制成10%注射液,每次用2~3毫升,加自血2毫升,肌肉注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如未痊愈亦可继续一疗程。曾治疗青年扁平疣7例,6例痊愈,1例好转,皮疹大部消失;泛发性湿疹12例,痊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的经2~4次治疗即有明显好转,5~6次即愈。个别注射后不久感觉轻度头痛及面部潮红。
③治疗牙髓炎疼痛
取地骨皮1两加水500毫升,煎至50毫升,过滤后以小棉球蘸药液填入已清洁之窝洞内即可。经治11例,均有明显止痛效果。有的用药后1分钟即止痛。
④治疗疟疾
取鲜地骨皮1两,茶叶1钱,水煎后于发作前2~3小时顿服。试用于150例患者,其中145例均控制发作,有的服1剂即见效。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相关文章
-
地骨皮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