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6 21:41:40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落叶乔木的通称。共8种。在中国分布广泛,越南、老挝北部也有分布,朝鲜、日本、阿根廷、美国南部、巴西、巴拉圭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树皮灰色、灰褐色或灰黑色,幼时平滑,老时纵裂。假二杈分枝。单叶,对生,叶大,卵形,全缘或有浅裂,具长柄,柄上有绒毛。花大,淡紫色或白色,顶生圆锥花序,由多数聚伞花序复合而成。花萼钟状或盘状,肥厚,5深裂,裂片不等大。花冠钟形或漏斗形,上唇 2裂、反卷,下唇3裂,直伸或微卷;雄蕊4枚,2长2短,着生于花冠简基部;雌蕊1枚,花柱细长。蒴果卵形或椭圆形,熟后背缝开裂。种子多数为长圆形,小而轻,两侧具有条纹的翅。
种类和分布 在中国北起辽宁南部、北京、延安一线,南至广东、广西,东起台湾,西至云南、贵州、四川都有分布。中国各地主要栽培种有:①兰考泡桐 (P. elon□ata)。树干通直,树冠宽阔、圆卵形或扁球形。树皮灰褐色。小枝节间长。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钝或尖,全缘或分裂,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被灰黄色或灰色星状毛。花序狭圆锥形,花蕾洋梨状倒卵形,花大,长8~10厘米,花萼钟状倒圆锥形,浅裂约三分之一,花冠钟状漏斗形,浅紫色。蒴果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5厘米,直径2~3厘米,外有细毛而无粘腺,不粘手。种子小,椭圆形,连翅长5~6毫米。集中分布在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和山东省西南部。安徽北部,河北、山西、陕西、四川、湖北等省均有引种栽培。垂直分布海拔可达1400米。②楸叶泡桐(P.catalpifolia)。树干通直,树冠圆锥状。叶似楸树叶,长卵形,叶片下垂,先端长尖,全缘,上面深绿色。花冠细长,管状漏斗形,淡紫色,长7.5~8厘米。蒴果较小,椭圆形,长4.5~5.5厘米。以山东胶东一带及河南省伏牛山以北和太行山的浅山丘陵地区为主要产区,平原地区较少。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也有分布。③毛泡桐(P.tomentosa,图1 毛泡桐)。树干多低矮弯曲,树冠伞形。小枝、叶、花、果多长毛。叶卵形或广卵形。花序为广圆锥形,花蕾近球形,萼深裂,被毛不脱落,花冠钟状,鲜紫色或蓝紫色。蒴果卵圆形,外被乳头状腺,粘手。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各省,以陕西及河南西部为主要产区。④白花泡桐(P.for-tunei,图2白花泡桐)。树高可达27米,胸径达 2米。幼枝、嫩叶被枝状毛和腺毛。叶心状长卵形,先端渐尖,全缘,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冠白色或淡紫色,腹部皱褶不明显,花萼浅裂。蒴果椭圆形,长6~10厘米,果皮木质较厚。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区)为主要产区。北自河南南部大别山区,南至广东、广西,东起台湾,西至云南、四川,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广西可达海拔1150~1520米,湖北西部及四川东部达 600~1300米,四川峨嵋山可达2000米。⑤川泡桐(P.far□esii)。全体密被棕黄色星状绒毛,枝条及叶表面无毛。叶心形,广卵形,不粘。聚伞花序无总梗或很短。花冠白色或紫色,钟状,在基部弯曲处以上骤然膨大,花萼钟状,裂片卵形深裂,不反卷。蒴果卵形,长 4厘米,果皮革质。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西部和湖南西南部。垂直分布可达海拔1200~3000米。
生物学特性 泡桐对热量要求较高,对大气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因种类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对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疏松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在怕水淹、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地下水位不足 2米时,生长也差。土壤pH以6~7.5为好。泡桐生长迅速,7~8年生即可成材。在北方地区,以兰考泡桐生长最快。楸叶泡桐次之,毛泡桐生长较慢。不同种类的生长过程有所不同。如兰考泡桐的高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能由不定芽或潜伏芽形成强壮的徒长枝自然接干。栽植后经过2~8年,自然接干向上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能自然接干3~4次,个别能自然接干5次。第1次自然接干高生长量最大,可达3米以上,以后逐渐降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高峰在4~10年。材积连年生长量高峰出现在7~14年,这种高峰出现的时间早晚和数值大小,取决于土壤条件和抚育管理措施。
栽培技术 泡桐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北宋陈翥所著《桐谱》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泡桐栽培和桐木利用方面的丰富经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1949年以后泡桐造林获得很大发展。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种、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苗□地应选用排灌方便、土壤通气良好、地下水位在1.5~2.0米以下的砂壤土和壤土,重茬地不宜。苗木长度以15~20厘米,粗度以1.5~4.0厘米为好。株行距1.0×1.0米或1.0×1.2米。在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虫害。
一般随整地随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深1米,长、宽各 1米。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为3~5米;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株间还可栽紫穗槐等。在宅旁、村旁可带状或块状栽植,初植造林密度4×4米。实行粮食作物-泡桐间作时以桐为主的间作型,初植造林密度5×5米,每亩26株;以粮为主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40米,每亩3株;桐粮并重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10米,每亩13株。造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有的地区进行秋季带叶栽植,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泡桐在天然条件下主干较低。为了增加主干长度,可采取如下几种高干培育方法:①平茬法。在造林后第1年进行或于第1、第2年连续进行,时间多在冬初。方法是用利刀在靠近地面处将茎截断,随即用土埋好;翌年待萌芽条长到10~15厘米时将生长最好的留下,其余全部去掉。②抹芽法。在春季栽植后,待长高至3~5厘米时,在靠近苗木顶端处保留一个健壮芽,其余侧芽全部除去,使养分集中于保留芽的生长发育。③自伤接干法。在春季发芽前半个月,在树干最上部用刀砍口,促使形成徒长枝,从而使主干接着向上延续。④剪梢接干法又称平头法。在定植后的当年或次年春季,将干枯的顶梢剪除,然后培育一个健壮芽,促使其迅速向上生长。
泡桐丛枝病是较为普遍的病害,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80~90%,病原为类菌原体。幼树发病后,多在主干或主枝上部丛生小枝小叶,形如扫帚或鸟窝。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无病母树的根作为繁殖材料,及时修除病树,选用抗病良种等。害虫有大袋蛾为害叶部,毛黄鳃金龟的幼虫食苗木根皮。
用途 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不挠不裂,易于加工。气干容重轻。隔潮性好。不易变形。声学性好,共鸣性强。不易燃烧,油漆染色良好。可供建筑、家具、人造板和乐器等用材。桐材的纤维素含量高、材色较浅,是造纸工业的好原料。叶、花、果和树皮可入药。树姿优美,花色美丽鲜艳,并有较强的净化空气和抗大气污染的能力,是城市和工矿区绿化的好树种。
【别名】空桐木、白桐、水桐、桐木树、紫花树
【来源】玄参科泡桐属植物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及锈毛泡桐P. tomentosa (Thunb.) Steud.,以根、果入药。根秋季采挖,果夏季采收。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
根: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筋骨疼痛,疮疡肿毒,红崩白带。
果:化痰止咳。用于气管炎。
【用法用量】根、果均为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形态特征 树皮灰色、灰褐色或灰黑色,幼时平滑,老时纵裂。假二杈分枝。单叶,对生,叶大,卵形,全缘或有浅裂,具长柄,柄上有绒毛。花大,淡紫色或白色,顶生圆锥花序,由多数聚伞花序复合而成。花萼钟状或盘状,肥厚,5深裂,裂片不等大。花冠钟形或漏斗形,上唇 2裂、反卷,下唇3裂,直伸或微卷;雄蕊4枚,2长2短,着生于花冠简基部;雌蕊1枚,花柱细长。蒴果卵形或椭圆形,熟后背缝开裂。种子多数为长圆形,小而轻,两侧具有条纹的翅。
种类和分布 在中国北起辽宁南部、北京、延安一线,南至广东、广西,东起台湾,西至云南、贵州、四川都有分布。中国各地主要栽培种有:①兰考泡桐 (P. elon□ata)。树干通直,树冠宽阔、圆卵形或扁球形。树皮灰褐色。小枝节间长。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钝或尖,全缘或分裂,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被灰黄色或灰色星状毛。花序狭圆锥形,花蕾洋梨状倒卵形,花大,长8~10厘米,花萼钟状倒圆锥形,浅裂约三分之一,花冠钟状漏斗形,浅紫色。蒴果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5厘米,直径2~3厘米,外有细毛而无粘腺,不粘手。种子小,椭圆形,连翅长5~6毫米。集中分布在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和山东省西南部。安徽北部,河北、山西、陕西、四川、湖北等省均有引种栽培。垂直分布海拔可达1400米。②楸叶泡桐(P.catalpifolia)。树干通直,树冠圆锥状。叶似楸树叶,长卵形,叶片下垂,先端长尖,全缘,上面深绿色。花冠细长,管状漏斗形,淡紫色,长7.5~8厘米。蒴果较小,椭圆形,长4.5~5.5厘米。以山东胶东一带及河南省伏牛山以北和太行山的浅山丘陵地区为主要产区,平原地区较少。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也有分布。③毛泡桐(P.tomentosa,图1 毛泡桐)。树干多低矮弯曲,树冠伞形。小枝、叶、花、果多长毛。叶卵形或广卵形。花序为广圆锥形,花蕾近球形,萼深裂,被毛不脱落,花冠钟状,鲜紫色或蓝紫色。蒴果卵圆形,外被乳头状腺,粘手。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各省,以陕西及河南西部为主要产区。④白花泡桐(P.for-tunei,图2白花泡桐)。树高可达27米,胸径达 2米。幼枝、嫩叶被枝状毛和腺毛。叶心状长卵形,先端渐尖,全缘,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冠白色或淡紫色,腹部皱褶不明显,花萼浅裂。蒴果椭圆形,长6~10厘米,果皮木质较厚。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区)为主要产区。北自河南南部大别山区,南至广东、广西,东起台湾,西至云南、四川,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广西可达海拔1150~1520米,湖北西部及四川东部达 600~1300米,四川峨嵋山可达2000米。⑤川泡桐(P.far□esii)。全体密被棕黄色星状绒毛,枝条及叶表面无毛。叶心形,广卵形,不粘。聚伞花序无总梗或很短。花冠白色或紫色,钟状,在基部弯曲处以上骤然膨大,花萼钟状,裂片卵形深裂,不反卷。蒴果卵形,长 4厘米,果皮革质。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西部和湖南西南部。垂直分布可达海拔1200~3000米。
生物学特性 泡桐对热量要求较高,对大气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因种类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对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疏松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在怕水淹、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地下水位不足 2米时,生长也差。土壤pH以6~7.5为好。泡桐生长迅速,7~8年生即可成材。在北方地区,以兰考泡桐生长最快。楸叶泡桐次之,毛泡桐生长较慢。不同种类的生长过程有所不同。如兰考泡桐的高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能由不定芽或潜伏芽形成强壮的徒长枝自然接干。栽植后经过2~8年,自然接干向上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能自然接干3~4次,个别能自然接干5次。第1次自然接干高生长量最大,可达3米以上,以后逐渐降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高峰在4~10年。材积连年生长量高峰出现在7~14年,这种高峰出现的时间早晚和数值大小,取决于土壤条件和抚育管理措施。
栽培技术 泡桐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北宋陈翥所著《桐谱》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泡桐栽培和桐木利用方面的丰富经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1949年以后泡桐造林获得很大发展。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种、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苗□地应选用排灌方便、土壤通气良好、地下水位在1.5~2.0米以下的砂壤土和壤土,重茬地不宜。苗木长度以15~20厘米,粗度以1.5~4.0厘米为好。株行距1.0×1.0米或1.0×1.2米。在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虫害。
一般随整地随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深1米,长、宽各 1米。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为3~5米;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株间还可栽紫穗槐等。在宅旁、村旁可带状或块状栽植,初植造林密度4×4米。实行粮食作物-泡桐间作时以桐为主的间作型,初植造林密度5×5米,每亩26株;以粮为主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40米,每亩3株;桐粮并重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10米,每亩13株。造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有的地区进行秋季带叶栽植,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泡桐在天然条件下主干较低。为了增加主干长度,可采取如下几种高干培育方法:①平茬法。在造林后第1年进行或于第1、第2年连续进行,时间多在冬初。方法是用利刀在靠近地面处将茎截断,随即用土埋好;翌年待萌芽条长到10~15厘米时将生长最好的留下,其余全部去掉。②抹芽法。在春季栽植后,待长高至3~5厘米时,在靠近苗木顶端处保留一个健壮芽,其余侧芽全部除去,使养分集中于保留芽的生长发育。③自伤接干法。在春季发芽前半个月,在树干最上部用刀砍口,促使形成徒长枝,从而使主干接着向上延续。④剪梢接干法又称平头法。在定植后的当年或次年春季,将干枯的顶梢剪除,然后培育一个健壮芽,促使其迅速向上生长。
泡桐丛枝病是较为普遍的病害,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80~90%,病原为类菌原体。幼树发病后,多在主干或主枝上部丛生小枝小叶,形如扫帚或鸟窝。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无病母树的根作为繁殖材料,及时修除病树,选用抗病良种等。害虫有大袋蛾为害叶部,毛黄鳃金龟的幼虫食苗木根皮。
用途 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不挠不裂,易于加工。气干容重轻。隔潮性好。不易变形。声学性好,共鸣性强。不易燃烧,油漆染色良好。可供建筑、家具、人造板和乐器等用材。桐材的纤维素含量高、材色较浅,是造纸工业的好原料。叶、花、果和树皮可入药。树姿优美,花色美丽鲜艳,并有较强的净化空气和抗大气污染的能力,是城市和工矿区绿化的好树种。
【别名】空桐木、白桐、水桐、桐木树、紫花树
【来源】玄参科泡桐属植物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及锈毛泡桐P. tomentosa (Thunb.) Steud.,以根、果入药。根秋季采挖,果夏季采收。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
根: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筋骨疼痛,疮疡肿毒,红崩白带。
果:化痰止咳。用于气管炎。
【用法用量】根、果均为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