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气温急升当心中风
最近,我国的很多城市出现了气温持续升高,北京虽然不在温度最高的“热圈”之中,但是,现在的气温忽高忽低,低的时候会有点凉意,而高的时候稍稍活动一下,身上就不停地出汗,两天之间的最高温度能相差近10℃,医生提醒,在这种天气条件下,人们更应该注意生活方式,尤其是老人,在气温骤然升高时,要留神中风的“不请自来”。
■夏季也是中风高发期
据介绍,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有两个中风高峰期,一个是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气温在32℃以上的盛夏。有资料显示,气温在32℃时中风的危险便上升60%,而且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
天热容易中风,首先是因为人体对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气温在32℃以上时,每天人体大约要排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液,人体的这种反应虽然可以让体温随之降低,但对老年人相对脆弱的心脏来说有点负担过重。而且在排汗时加速了血液循环,不仅可使血压升高,引起出血性脑中风,而且在体内水分补充不足时,也可能造成血液黏稠,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另外,人体大量排汗时可能使有限的血液纷纷涌向皮肤,造成大脑血流量的锐减,进一步加剧缺血,从而诱发脑梗死。
■照顾老人,注意发现不良征兆
对于预防“热”中风而言,要特别注意发现老人行动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尽早发现中风前的征兆。有的老人在夏天不热的时候就开始“喊热”,这其实是他们的散热机制或对热的适应性较差的表现。因为热适应较差,不少老年人在一般人还不觉得天气太热的时候就埋怨天气太热,这部分人应该被列入预防“热”中风的重点对象,尤其是其中有过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病史者,不能掉以轻心。
另外,天热时如果老人忽然出现症状轻微的头痛、头昏、头晕、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家属和本人都不要因为睡觉不好或过度劳累来自己解释,以为这不是什么问题。其实,这可能就是中风的先兆,应该及时就医。
■热天生活多多注意
夏天要多喝水,老年人尤其要做到主动喝水。因为不显性脱水或天热出汗,夏天老年人经常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但是老年人的口渴中枢比年轻人要迟钝,所以不渴并不等于不缺水,而应以每天尿量不少于1000毫升为准,量出为入,以保证有充足的血溶量使血液得以稀释,维持人体充足血容量、降低血黏度、排泄毒物、减轻心脏和肾脏负担。
不过,喝水也要讲科学,不能渴了就“咕嘟咕嘟”喝个没完,暴饮不仅稀释胃液,降低消化道里的消化液杀菌能力,而且一下子吸收太多水分,心脏负担也会增加。一般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凉开水,白天多喝些白开水,一天需求量6到8杯,分次饮用。
夏天应该多吃一些含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百合、莴笋、芦笋、芦荟等等。这些食物都属于苦味食物,能增进食欲,清心醒脑,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
另外,夏季出汗多容易丢失津液,所以适当吃些酸味食物也有好处,如番茄、草莓、葡萄、山楂、猕猴桃之类,可以生津止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将上述各种食物加以科学搭配食用,则可充分满足心脏和脾脏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除了一日三餐外,还要注意从蔬菜、水果中额外补充维生素,钙丢失多的人还要补充优质钙制剂。
夏天的居住环境也同样需要注意,最理想的温度是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5到7℃。老人体温调节能力差,应尽量少在空调房里待太长的时间,更不能贪图一时凉快,在睡觉或是活动出汗后对着风口吹。
在高温环境里,人体营养物质消耗相当大,老人特别应该歇夏,保持充足睡眠,有条件还可午睡。衣服选择透气性好的,晚上入眠之前洗个温水澡。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