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毒
温毒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二。
①指春温发斑。《医学入门》卷三:“春温发斑,谓之温毒发斑。”参见温毒发斑条。
②指温邪热毒病证之概称。《温病条辨·上焦篇》:“温毒者,诸温挟毒,秽浊太甚也。”临床以突发寒战高热,头痛恶心,身骨酸痛,心烦,口渴,溺黄赤,脉洪数(或数大)苔黄、舌质红绛为常见,其后或见头面或颐部红肿,或咽喉肿痛起腐,或身发斑疹等。其治以清热解毒为大法。选用普济消毒饮、升麻葛根汤、三黄石膏汤、黄连解毒汤等方加减,并可配合针刺及外治法。热入营血者,宜凉营解毒,用清瘟败毒散加减。参见大头瘟、发颐、烂喉痧等条。可见于流行性腮腺炎、头面丹毒、猩红热及重症麻疹等病。
③指赤癍、丹疹类疾病。吴坤安谓:“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或天时亢旱久燥,温疫流行,发为赤癍、丹疹,其毒弥满三焦,目赤舌绛,汗出津津。……宜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牛蒡、人中黄,大便秘者,去硝、留黄。”(《伤寒指掌》卷三)。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