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夏
注夏
①经外穴名。《类经图翼》:“虚损注夏羸瘦,……一法取手掌中大指根稍前肉鱼间近内侧大纹半指许,外与手阳明合谷相对处,按之极酸者是穴。此同长强,各灸七壮,甚妙。”《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注夏。在手掌侧,当第二掌骨桡侧缘之中点,与合谷相对处。主治夏令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病名。于夏令季节发病,证见头痛、身倦、脚软、食少、体热。注与疰通,即疰夏。《丹溪心法》卷一:“注夏属阴虚,元气不足,夏初春末,头疼脚软,食少体热者,是宜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炒柏、白芍药。”详见疰夏条。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