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小儿腹泻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是根据粪便性状与症状表现,分辨寒热、审查虚实而进行分型论治。
(1)伤食泄:症见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或欲呕吐,不思饮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宜去积消食,主要采用消导之品,以助脾胃消化,同时应节制乳食,常用方剂为保和丸加减:神曲10g,麦芽5g,谷芽5g,山楂10g,茯苓10g,黄连3g,半夏5g,陈皮3g。如腹痛较剧及气胀者,加木香、厚朴以理气消胀;呕吐较甚者,加藿香、生姜以辛香止吐。
还可服用小儿七珍丹。若伴口渴者,可用大黄粉,以助通便。
(2)风寒泻:泄泻清稀,中多泡沫,无明显臭味,腹痛肠鸣,或兼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有力。
治宜祛寒化湿,主要采用芳香化湿药品,以疏风散寒化湿,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3g,紫苏5g,半夏5g,茯苓10g,炒白术10g,陈皮3g,泽泻10g。若腹痛较甚者,加木香、砂仁以理气止痛;兼有食滞者,加山楂以消食导滞;小便短少者,加泽泻、猪苓以渗湿利尿。
(3)湿热泻:症见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治宜清热利湿,主要采用清利药品以解表清里利湿,常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葛根5g,黄芩5g,甘草3g,茯苓10g,泽泻10g,厚朴5g,车前草10g,神曲10g。若小便涩赤而短者,加六一散(滑石、甘草)以清热利湿;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以理气止痛;呕吐频者加半夏、生姜汁或玉枢丹以降逆辟秽;湿邪偏重,口不甚渴者,加苍术以燥湿;高热、烦渴引饮者,加石膏、寒水石以清热除烦。
(4)脾虚泻: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且常反复发作。
治宜健脾止泻,主要采用健脾益气止泻药品,以健脾理气化湿,常用加味参苓白术散:党参10g,炒白术5g,茯苓10g,怀山药10g,炒薏苡仁10g,炒白扁豆10g,陈皮3g,砂仁5g,乌梅10g,炙甘草10g。若时见腹痛,加木香以理气止痛;久泻不止,而无夹杂积滞者,加煨诃子肉、赤石脂以固肠止泻;大便稀或水谷不化者,加干姜以温中散寒。
(5)脾肾阳虚:症见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FDE0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治宜温补脾肾,常用健脾益气汤合四神丸:补骨脂10g,煨肉豆蔻5g,五味子5g,人参3g,炒白术10g,茯苓10g,吴茱萸5g。脱肛者,加黄芪、炙升麻以升提中气;久泻不止者,加煨诃子肉、赤石脂、禹余粮等以收敛固涩。
上述腹泻,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常可发生伤阴或伤阳变证。
中医五绝网收集整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