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十八理集雜證謨
怔忡驚恐
經義
平人氣象論曰: 胃之大絡, 名曰虛里, 貫鬲絡肺, 出於左乳下, 其動應衣, 脈宗氣也。 詳前脾胃門
陰陽應象大論曰: 心在志為喜, 肝在志為怒, 脾在志為思, 肺在志為憂, 腎在志為恐。
金匱真言論曰: 東方色青, 入通於肝, 其病發驚駭。
脈解篇曰: 陽明所謂甚則厥, 惡人與火, 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 陽氣與陰氣相薄, 水火相惡, 故惕然而驚也。
舉痛論曰: 驚則氣亂。 驚則心無所倚, 神無所歸, 慮無所定, 故氣亂矣。
六元正紀大論曰: 少陰所至, 為驚惑惡寒戰慄, 譫妄。 少陽所至, 為驚躁瞀昧暴病。
五常政大論曰: 委和之紀, 其發驚駭。
至真要大論曰: 少陽之復, 大熱將至, 驚瘛欬?, 心熱煩躁。 陽明之復, 清氣大舉, 甚則入肝, 驚駭筋攣。 諸病胕腫, 疼酸驚駭, 皆屬於火。
陰陽別論曰: 二陽一陰發病, 主驚駭背痛。
大奇論曰: 肝脈騖暴, 有所驚駭。 二陰急為癇厥, 二陽急為驚。 脈至如數, 使人暴驚, 三四日自已。
陰陽應象大論曰: 腎在志為恐, 恐傷腎, 思勝恐。
藏氣法時論曰: 肝虛則目無所見, 耳無所聞, 善恐, 如人將捕之。
舉痛論曰: 恐則氣下。 恐則精卻, 卻則上焦閉, 閉則氣還, 還則下焦脹, 故氣不行矣。
本神篇曰: 恐懼者, 神蕩憚而不收。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 神傷則恐懼自失, 破?脫肉, 毛悴色夭, 死於冬。 恐懼而不解則傷精, 精傷則骨痠痿厥, 精時自下。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 愁憂恐懼則傷心。 壽夭剛柔篇曰: 憂恐忿怒傷氣。
五臟生成篇曰: 肝氣虛則恐, 實則怒。
調經論曰: 神有餘則笑不休, 神不足則悲。 血有餘則怒, 不足則恐。 .
論怔忡
怔忡之病, 心胸築築振動, 惶惶惕惕, 無時得寧者是也。 然古無是名, 其在<內經>則曰: 胃之大絡, 名曰虛里, 出于左乳下, 其動應衣, 宗氣泄也。 在越人, 仲景則有動氣在上下左右之辨, 云: 諸動氣皆不可汗下也。 凡此者, 即皆怔忡之類。 此證惟陰虛勞損之人乃有之。 蓋陰虛于下, 則宗氣無根, 而氣不歸源, 所以在上則浮憾于胸臆, 在下則振動于臍旁。 虛微者動亦微, 虛甚者動亦甚。 凡患此者, 速宜節欲節勞, 切戒酒色。 凡治此者, 速宜養氣養精, 滋培根本。 若或誤認為痰火而妄施清利, 則速其危矣。 外傷寒門論下, 條附有動氣辨, 宜參證之。
論驚恐
驚有二證, 有因病而驚者, 有因驚而病者。 如東方色青, 人通于肝, 其病發為驚駭, 及傷寒陽明證, 聞木音則惕然而驚之類。 此則或因歲火之盛, 或因歲木之衰, 或因風熱之相搏, 或因金木之相制, 是當察客邪以兼治其標。 若因驚而病者, 如驚則氣亂, 而心無所倚, 神無所歸, 慮無所定之類。 此必于聞見奪氣而得之, 是宜安養心神, 滋培肝膽, 當以專扶元氣為主治。 此固二者之辨, 然總之主氣強者不易驚, 而易驚者必肝膽之不足者也。 故雖有客邪, 亦當知先本後標之義。 又如驚則氣亂, 恐則氣下, 驚恐雖若同類, 而不知恐之傷人, 尤甚于驚。 何也? 蓋驚出于暫, 而暫者即可復。 恐積于漸, 而漸者不可解。 甚至心怯而神傷, 精卻而陰痿, 日消月縮, 不亡不己。 此非大勇大斷者, 必不能拔去其病根, 徙資藥力, 不易及也。 予嘗治暴驚者十愈其八九, 治恐懼者十不得其一二。
論治共三條
1.凡治怔忡驚恐者, 雖有心脾肝腎之分, 然陽統乎陰, 心本乎腎, 所以上不寧者, 未有不由乎下; 心氣虛者, 未有不因乎精。 此心肝脾腎之氣, 名雖有異, 而治有不可離者, 亦以精氣互根之宜然, 而君相資之全力也。 然或宜先氣而後精, 或宜先精而後氣, 或兼熱者之宜清, 或兼寒者之宜暖, 此又當因其病情而酌用之。 故用方者, 宜圓不宜鑿也。
2.心脾血氣本虛, 而或為怔忡, 或為驚恐, 或偶以大驚猝恐而致神志昏亂者, 俱宜七福飲, 甚者大補元煎。 命門水虧, 真陰不足, 而怔忡不己者, 左歸飲。 命門火虧, 真陽不足而怔忡者, 右歸飲。 三陰精血虧損, 陰中之陽不足, 而為怔忡驚恐者, 大營煎或理陰煎。 若水虧火盛, 煩躁熱渴而怔忡驚悸不寧者, 二陰煎, 或加減一陰煎。 若思鬱過度, 耗傷心血, 而為怔忡驚悸者, 逍遙飲或益營湯。 若寒痰停蓄心下而怔者, 薑朮湯。
3.心虛血少, 神志不寧而驚悸者, 養心湯, 或寧志丸, 或十四友丸。 若因驚失志而心神不寧者, 寧志膏或遠志丸。 心血不足, 肝火不清, 血熱多驚者, 硃砂安神丸。 心神虛怯, 微兼痰火而驚悸者, 八物定志丸。 心氣鬱滯, 多痰而驚者, 加味四七湯。 痰迷心竅驚悸者, 溫膽湯或茯苓飲子, 甚者硃砂消痰飲。 風熱生痰, 上乘心膈而驚悸者, 簡要濟眾方。 若大恐大懼, 以致損傷心脾腎氣, 而神消精卻, 飲食日減者, 必用七福飲, 理陰煎, 或大營煎, 或大補元煎之類, 酌宜治之。 然必宜洗心滌慮, 盡釋病根, 則庶可保全也。 . 怔忡論列方 福飲新補七。 大補元煎新補一。 右歸飲新補三。 寧志丸補百十四。 八物定志丸補百十七。 養心湯補七九。 益營湯補九一。 硃砂消痰飲和百。 二陰煎新補十。 消遙飲新因一。 簡要濟眾方和三五六。 茯苓飲子和九四。 大營煎新補十四。 左歸飲新補二。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遠志丸補百十三。 寧志膏補百十五。 硃砂安神丸寒一四二。 溫膽湯和一五一。 理陰煎新熱三。 加味四七湯和九八。 薑朮湯熱八八。 十四友丸補百十八。 . 論外備用方 . . . 歸脾湯補三二。 人參養營湯補二一。 定志丸補百十六通心氣。 人參丸補百五固精安神。 開心散補八二。 秘傳酸棗仁湯補八五補心氣。 心腎丸補百十二心腎俱虛。 加味四君子湯補二補脾肺。 遠志飲子補八九溫補心氣。 天王補心丹補百八除驚悸。 龍腦雞蘇丸和三七二虛火煩熱。 歸神丹和三五九風痰虛驚。 酸棗仁湯補八四清心養心。 平補鎮心丹補百十鎮心養心。 十味溫膽湯和一五三心虛遺精。
--------------------------------------------------------------------------------
不寐
經義
邪客篇帝曰: 夫邪氣之客人也, 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 何氣使然? 伯高曰: 五穀入於胃也, 其糟粕, 津液, 宗氣分為三隧, 故宗氣積於胸中, 出於喉嚨, 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 營氣者, 泌其津液, 注之於脈, 化以為血, 以榮四末, 內注五臟六腑, 以應刻數焉。 衛氣者, 出其悍氣之慓疾, 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晝行於陽, 夜行於陰, 常從足少陰之分間, 行於五臟六腑。 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 則衛氣獨衛其外, 行於陽, 不得入於陰。 行於陽則陽氣盛, 陽氣盛則陽蹻陷; 不得入於陰, 陰虛, 故目不瞑。 帝曰: 善。 治之奈何? 伯高曰: 補其不足, 瀉其有餘, 調其虛實, 以通其道而去其邪, 飲以半夏湯一劑, 陰陽已調, 其臥立至。
大惑論帝曰: 病不得臥者, 何氣使然? 岐伯曰: 衛氣不得入於陰, 常留於陽。 留於陽則陽氣滿, 陽氣滿則陽蹻盛, 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 故目不瞑矣。 帝曰: 病目而不得視者, 何氣使然? 岐伯曰: 衛氣留於陰, 不得行於陽。 留於陰則陰氣盛, 陰氣盛則陰蹻滿, 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 故目閉矣。 帝曰: 人之多臥者, 何氣使然? 岐伯曰: 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 而分肉不解焉。 腸胃大則衛氣留久, 皮膚濕則分肉不解, 其行遲。 夫衛氣者, 晝日常行於陽, 夜行於陰, 故陽氣盡則臥, 陰氣盡則寤。 故腸胃大, 則衛氣行留久; 皮膚濕, 分肉不解, 則行遲, 留於陰也久, 其氣不清, 則欲瞑, 故多臥矣。 其腸胃小, 皮膚滑以緩, 分肉解利, 衛氣之留於陽也久, 故少瞑焉。 帝曰: 其非常經也, 卒然多臥者, 何氣使然? 岐伯曰: 邪氣留於上焦, 上焦閉而不通, 已食若飲湯, 衛氣留久於陰而不行, 故卒然多臥焉。 帝曰: 善。 治此諸邪奈何? 岐伯曰: 先其臟腑, 誅其小過, 後調其氣, 盛者瀉之, 虛者補之, 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樂, 定乃取之。
口問篇帝曰: 人之欠者, 何氣使然? 岐伯曰: 衛氣晝日行於陽, 夜半則行於陰, 陰者主夜, 夜者臥。 陽者主上, 陰者主下, 故陰氣積於下, 陽氣未盡, 陽引而上, 陰引而下, 陰陽相引, 故數欠。 陽氣盡, 陰氣盛, 則目瞑, 陰氣盡而陽氣盛, 則寤矣。 瀉足少陰, 補足太陽。
寒熱病篇曰: 陰蹻, 陽蹻, 陰陽相交, 陽入陰, 陰出陽, 交於目銳眥, 陽氣盛則瞋目, 陰氣盛則瞑目。
衛氣行篇曰: 平旦陰盡, 陽氣出於目, 目張則氣上行於頭, 夜行於陰, 則復合於目, 故為一周。
營衛生會篇曰: 夜半為陰隴, 夜半後而為陰衰, 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 日中為陽隴, 日西而陽衰, 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 夜半而大會, 萬民皆臥, 命曰合陰, 平旦陰盡而陽受氣, 如是無已, 與天地同紀。 帝曰: 老人之不夜瞑者, 何氣使然? 少壯之人不晝瞑者, 何氣使然? 岐伯曰: 壯者之氣血盛, 則肌肉滑, 氣道通, 營衛之行不失其常, 故晝精而夜瞑。 老者之氣血衰, 其肌肉枯, 氣道澀, 五臟之氣相搏, 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 故晝不精, 夜不瞑。
水熱穴論曰: 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 上為喘呼, 不得臥者, 標本俱病。
評熱病論曰: 不能正偃者, 胃中不和也。 正偃則欬甚, 上迫肺也。 諸水病者, 故不得臥, 臥則驚, 驚則欬甚也。
太陰陽明論曰: 犯賊風虛邪者, 陽受之; 飲食不節, 起居不時者, 陰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腑, 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 上為喘呼; 入五臟則?滿閉塞, 下為飧泄, 久為腸澼。
逆調論曰: 不得臥而息有音者, 是陽明之逆也, 足三陽者下行, 今逆而上行, 故息有音也。 陽明者, 胃脈也, 胃者六腑之海, 其氣亦下行, 陽明逆不得從其道, 故不得臥也。 <下經>曰: 胃不和則臥不安。 此之謂也。 夫不得臥, 臥則喘者, 是水氣之客也。 夫水者, 循津液而流也, 腎者水臟, 主津液, 主臥與喘也。 帝曰: 人之不得偃臥者何也? 岐伯曰: 肺者, 臟之蓋也, 肺氣盛則脈大, 脈大則不得偃臥。
論證共三條
不寐證, 雖病有不一, 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 蓋寐本乎陰, 神其主也, 神安則寐, 神不安則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氣之擾, 一由營氣之不足耳。 有邪者多實證, 無邪者皆虛證。 凡如傷寒傷風瘧疾之不寐者, 此皆外邪深入之擾也。 如痰如火, 如寒氣水氣, 如飲食忿怒之寐者, 此皆內邪滯逆之擾也。 舍此之外, 則凡思慮, 勞倦, 驚恐, 憂疑, 及別無所累, 而常多不寐者, 總屬真陰精血之不足, 陰陽不交, 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知此二者, 則知所以治此矣。
飲濃茶則不寐, 心有事亦不寐者, 以心氣之被伐也。 蓋心藏神, 為陽氣之宅也; 衛主氣, 司陽氣之化也。 凡衛氣入陰則靜, 靜則寐, 正以陽有所歸, 故神安而寐也。 而濃茶以陰寒之性, 大制元陽, 陽為陰抑, 則神索不安, 是以不寐也。 又心為事擾則神動, 神動則不靜, 是以不寐也。 故欲求寐者, 當養陰中之陽, 及去靜中之動, 則得之矣。
凡治病者, 服藥即得寐, 此得效之徵也。 正以邪居神室, 臥必不寧。 若藥已對證, 則一匕入咽, 群邪頻退。 盜賊甫去, 民即得安。 此其治亂之機, 判于頃刻, 藥之效否, 即此可知。 其有誤治妄投者, 反以從亂, 反以助虐, 必致煩惱懊?, 更增不快。 知者見幾, 當以此預知之矣。
論治共二條
1.無邪而不寐者, 必營氣之不足也。 營主血, 血虛則無以養心, 心虛則神不守舍。 故或為驚惕, 或為恐畏, 或若有所繫戀, 或無因而偏多妄思, 以致終夜不寐, 及忽寐忽醒, 而為神魂不安等證, 皆宜以養營養氣為主治。 若思慮勞倦傷心脾, 以致氣虛精陷, 而為怔忡驚悸不寐者, 宜壽脾煎, 或歸脾湯。 若七情內傷, 血氣耗損, 或恐畏傷腎, 或驚懼傷膽, 神以精虧而無依無寐者, 宜五福飲, 七福飲, 或三陰煎, 五君子煎, 擇而用之。 若營衛俱傷, 血氣大壞, 神魂無主而晝夜不寐者, 必用大補元氣煎加減治之。 若勞倦傷心脾, 中氣不足, 清陽不升, 外感不解而寒熱不寐者, 補中益氣湯。 若思慮過度, 心虛不寐, 而微兼煩熱者, 養心湯或酸棗仁湯。 若焦思過度, 耗心血, 動心火, 而煩熱乾渴不寐者, 天王補心丹。 若心虛火盛, 煩亂內熱而怔忡不寐者, 安神丸。 若精血虛耗, 兼痰氣內蓄, 而怔忡夜臥不安者, 秘傳酸棗仁湯; 痰盛者十味溫膽湯。 凡人以勞倦思慮太過者, 必致血液耗亡, 神魂無主, 所以不寐, 即有微痰微火, 皆不必顧, 只宜培養氣血, 血氣復則諸證自退。 若兼顧而雜治之, 則十暴一寒, 病必難愈, 漸至元神俱竭而不可救者有矣。 予治周公不寐醫按, 附後三消門。
2.有邪而不寐者, 去其邪而神自安也。 故凡治風寒之邪必宜散, 如諸柴胡飲及麻黃, 桂枝, 紫蘇, 乾葛之類是也。 火熱之邪必宜涼, 如竹葉石膏湯及芩, 連, 梔, 柏之屬是也。 痰飲之邪宜化痰, 如溫膽湯, 六安煎, 導痰湯, 滾痰丸之屬是也。 飲食之邪宜消滯, 如大和中飲, 平胃散之屬是也。 水濕之邪宜分利, 如五苓散, 五皮散, 或加減金匱腎氣丸之屬是也。 氣逆之邪宜行氣, 如排氣飲, 四磨飲之屬是也。 陰寒之邪宜溫中, 如理陰煎, 理中湯之屬是也。 諸如此類, 亦略舉大概, 未悉其詳, 仍當於各門求法治之。
述古
徐東皋曰: 痰火擾亂, 心神不寧, 思慮過傷, 火熾痰鬱, 而致不眠者多矣。 有因腎水不足, 真陰不升, 而心陽獨亢者, 亦不得眠。 有脾倦火鬱, 不得疏散, 每至五更, 隨氣上升而發躁, 便不成寐, 此宜用快脾解鬱, 清痰降火之法也。 有體氣素盛, 偶為痰火所致不得眠者, 宜先用滾痰丸, 次用安神丸, 清心涼膈之類。 有體素弱, 或因過勞, 或因病後, 此為不足, 宜用養血安神之類。 凡病後及婦人產後不得眠者, 此皆血氣虛而心脾二臟不足, 雖有痰火, 亦不宜過於攻治, 仍當以補養為君, 或佐以清痰降火之藥, 其不因病後而不寐者, 雖以痰火處治, 亦必佐以養血補虛之藥, 方為當也。
不寐論列方
半夏湯和十四。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七福飲新補七。 歸脾湯補三二。 <金匱>腎氣丸補一二四。 理陰煎新熱三。 養心湯補七九。 竹葉石膏湯寒六。 四磨飲和五二。 三陰煎新補十一。 五福飲新補六。 天王補心丹補百八。 壽脾煎新熱十六。 理中湯熱一。 十味溫膽湯和一五三。 排氣飲新和六。 安神丸寒一四二。 五君子湯新熱六。 六安煎新和二。 大和中飲新和七。 導痰湯和九一。 五苓散和一八二。 <秘傳>酸棗仁湯補八五。 大補元煎新補一。 溫膽湯和一五二。 平胃散和十七。 酸棗仁湯補八四。 滾痰丸攻七七。 五皮散和六七, 六八。
論外備用方
遠志湯補八八虛煩。 茯苓補心湯補八三多煩。 酸棗仁湯補八六虛熱。 益營湯補九一心血耗傷。 聖愈湯補九十血虛。 琥珀多寐丸補百十九清心養神。 .
--------------------------------------------------------------------------------
三消乾渴
經義
陰陽別論曰: 二陽之病發於脾, 其傳為風消。 二陽結謂之消。
氣厥論曰: 心移寒於肺, 肺消, 肺消者飲一溲二, 死不治。 心移熱於肺, 傳為鬲消。
五變篇曰: 五臟皆柔弱者, 善病消癉。
本藏篇曰: 五臟脆者, 皆善病消癉易傷。
師傳篇曰: 中熱消癉, 則便寒。 胃中熱則消穀, 令人懸心善饑。 胃中熱, 腸中寒, 則疾饑, 小腹痛脹。
脈要精微論曰: 癉成為消中。
玉機真藏論曰: 肝傳之脾, 病名曰脾風, 發癉, 腹中熱, 煩心出黃。
通評虛實論曰: 凡治消癉仆擊, 偏枯痿厥, 氣滿發逆, 肥貴人, 則高梁之疾也。 帝曰: 消癉虛實何如? 岐伯曰: 脈實大, 病久可治, 脈懸小堅, 病久不可治。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 心脈, 肺脈, 肝脈, 脾脈, 腎脈微小, 皆為消癉。
腹中論帝曰: 夫子數言熱中, 消中, 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藥, 石藥發瘨, 芳草發狂。 夫熱中消中者, 皆富貴人也, 今禁高梁, 是不合其心, 禁芳草石藥, 是病不愈, 願聞其說。 岐伯曰: 夫芳草之氣美, 石藥之氣悍, 二者其氣急疾堅勁, 故非緩心和人, 不可以服此二者。 夫熱氣慄悍, 藥氣亦然, 二者相遇, 內恐傷脾, 脾者土也, 而惡木, 服此藥者, 至甲乙日更論。
奇病論帝曰: 有病口甘者, 病名為何? 何以得之? 岐伯曰: 此五氣之溢也, 名曰脾癉。 夫五味入口, 藏於胃, 脾為之行其精氣, 津液在脾, 故令人口甘也。 此肥美之所發也。 肥者令人內熱, 甘者令人中滿, 故其氣上溢, 轉為消渴。 治之以蘭, 除陳氣也。
五邪篇曰: 邪在脾胃, 則病肌肉痛。 陽氣有餘, 陰氣不足, 則熱中善饑。
論證共二條
1.三消之病, 三焦受病也。 上消者, 渴證也, 大渴引飲, 隨飲隨渴, 以上焦之津液枯涸。 古云其病在肺, 而不知心, 脾, 陽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 故又謂之膈消也。 中消者, 中焦病也, 多食善饑, 不為肌肉, 而日加削瘦, 其病在脾胃, 又謂之消中也。 下消者, 下焦病也。 小便黃赤, 為淋為濁, 如膏如脂, 面黑耳焦, 日漸消瘦, 其病在腎, 故又名腎消也。 此三消者, 古人悉認為火證, 然有實火者, 以邪熱有餘也; 有虛火者, 以真陰不足也。 使治消證而不辨虛實, 則未有不誤者矣。
2.消證有陰陽, 尤不可不察。 如多渴者曰消渴, 善饑者曰消穀, 小便淋濁如膏者曰腎消, 凡此者, 多由於火, 火甚則陰虛, 是皆陽消之證也。 至於陰消之義, 則未有知之者。 蓋消者, 消爍也, 亦消耗也, 凡陰陽血氣之屬日見消敗者, 皆謂之消, 故不可盡以火證為言。 何以見之? 如氣厥論曰: 心移寒於肺, 為肺消, 飲一溲二, 死不治。 此正以元氣之衰, 而金寒水冷, 故水不化氣, 而氣悉化水, 豈非陽虛之陰證乎? 又如邪氣臟腑病形篇言五臟之脈細小者, 皆為消癉, 豈以微小之脈而為有餘之陽證乎? 此<內經>陰消之義固已顯然言之, 而但人所未察耳。 故凡治三消證者, 必當察其脈氣, 病氣, 形氣, 但見本元虧竭及假火等證, 必當速救根本, 以資化源。 若但知為火而專務清理, 未有不陰陽俱敗者矣。
論治共五條
1.凡治消之法, 最當先辨虛實。 若察其脈證果為實火致耗津液者, 但去其火則津液自生, 而消渴自止。 若由真水不足, 則悉屬陰虛, 無論上中下, 急宜治腎, 必使陰氣漸充, 精血漸復, 則病必自愈。 若但知清火, 則陰無以生, 而日見消敗, 益以困矣。
2.上消善渴, 中消善饑。 雖曰上消屬肺, 中消屬胃, 然總之火在中上二焦者, 亦無非胃火上炎而然, 但當微為分別以治之。 若二焦果由實火, 則皆宜白虎湯主之。 若渴多饑少, 病多在肺者, 宜人參白虎湯主之。 若水虧於下, 火炎於上, 有不得不清者, 宜玉女煎, 或加減一陰煎之類主之。 一云上焦渴是心火刑金所致, 宜降火清金, 以蘭香葉, 白葵花, 黃檗, 知母, 少加升麻以引清氣上升, 而渴自止, 此說亦可酌用。
3.中消火證, 以善饑而瘦, 古法直以調胃承氣湯及三黃丸之類主之。 然既以善饑, 其無停積可知, 既無停積, 則止宜清火, 豈堪攻擊, 非有乾結不通等證而用此二劑, 恐非所宜。 若其果屬胃火, 別無虛證, 則三補丸, 玉泉散, 白虎湯及抽薪飲之類, 皆可擇而用也。
4.下消證, 小便淋濁, 如膏如油, 或加煩躁耳焦, 此腎水虧竭之證, 古法用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固其宜矣。 然以余觀之, 則亦當辨其寒熱滑澀, 分而治之, 庶乎盡善。 若淋濁如膏, 兼熱病而有火者, 宜補而兼清, 以加減一陰煎, 或補陰丸, 大補陰丸, 或六味地黃丸加黃柏, 知母之類主之。 若下消而兼澀者, 宜補宜利, 以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若下焦淋濁而全無火者, 乃氣不攝精而然, 但宜壯水養氣, 以左歸飲, 大補元煎之類主之。 若火衰不能化氣, 氣虛不能化液者, 猶當以右歸飲, 右歸丸, 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若下焦無火而兼滑者, 當以固腎補陰為主, 宜秘元煎, 固陰煎, 及苓朮菟絲丸之類主之。
5.三消證, 古人以上焦屬肺, 中焦屬胃, 下焦屬腎, 而多從火治, 是固然矣。 然以余論之, 則三焦之火, 多有病本于腎, 而無不由乎命門者。 夫命門為水火之腑, 凡水虧證, 固能為消為渴, 而火虧證, 亦能為消為渴者, 何也? 蓋水不濟火, 則火不歸原, 故有火遊于肺而為上消者, 有火遊於胃而為中消者, 有火爍陰精而為下消者, 是皆真陰不足, 火虧於下之消證也。 又有陽不化氣, 則水精不布, 水不得火, 則有降無升, 所以直入膀胱而飲一溲二, 以致泉源不滋, 天壤枯涸者, 是皆真陽不足, 火虧于下之消證也。 陰虛之消, 治宜壯水, 固有言之者矣。 陽虛之消, 謂宜補火, 則人必不信。 不知釜底加薪, 氤氳徹頂, 稿禾得雨, 生意歸巔, 此無他, 皆陽氣之使然也, 亦生殺之微權也。 余因消證多虛, 難堪剝削, 若不求其斲喪之因, 而再伐生氣, 則消者愈消, 無從復矣。 故再筆于此, 用以告夫明者。
述古共六條
1.<巢氏病源>曰: 夫消渴者, 渴不止, 小便多者是也。 由少年服五石諸丸散, 積經年歲, 石氣結於腎中, 使人下焦虛熱, 及至年衰血氣減少, 不能復制於石, 石勢獨盛, 則腎為之燥, 故上為飲水, 下為小便不禁也。 其病變多發癰疽, 此因熱氣留於經絡, 血澀不行故成癰膿。
2.陳無擇曰: 消渴屬心, 故煩心, 致心火散漫, 渴而引飲, 諸脈軟散, 皆氣實血虛也。 消中屬脾, 癉熱減則為消中。 消中復有三: 有因寒中, 陰勝陽鬱, 久必為熱中。 經云: 脈洪大, 陰不足, 陽有餘, 則為熱中。 多食數溺為消中。 陰狂興盛, 不交精泄, 則為強中。 病至強中, 不亦危矣。 消腎屬腎, 壯盛之時不謹, 而縱慾房勞, 年長腎衰, 多服金石, 真氣既喪, 口乾精溢自泄, 不飲而利。 經云: 不渴而小便自利, 名曰腎消, 亦曰內消。
3.潔古老人曰: 能食能渴者, 白虎加人參湯。 不能食而渴者, 錢氏白朮散倍加乾葛治之, 上中既平, 不復傳下消矣。 前人用藥, 厥有旨哉。
4.東垣曰: 高消者, 舌上赤裂, 大渴引飲。 逆調論云: 心移熱於肺, 傳為膈消者是也。 以白虎加人參湯治之。 中消者, 善食而瘦, 自汗, 大便硬, 小便數。 叔和所謂口乾飲水多, 食饑, 虛癉成消中是也, 以調胃承氣湯, 三黃丸治之。 下消者, 煩躁引飲, 耳輪焦, 溺如膏, 所謂焦煩水易虧, 此腎消也, 以六味地黃丸治之。 <總錄>所謂未傳能食者, 必發癰疽背瘡, 不能食者, 必傳中膈鼓脹, 皆謂不治之證。
5.丹溪曰: 消渴宜養肺降火生血為主。 三消者, 多屬不生津液, 宜四物湯為主。 上消者, 本方加五味子, 人參, 麥門冬, 天花粉, 煎入生藕汁, 生地黃汁, 人乳。 飲酒人加生葛汁。 中消者, 本方加知母, 石膏, 滑石以降胃火。 下消者, 本方加黃檗, 知母, 熟地黃, 五味子之類, 以滋腎水, 當飲澡絲湯代茶。 天花粉, 消渴神藥也。 三焦皆禁用半夏, 血虛亦忌用, 口乾咽燥大便難者亦不宜用, 汗多者不可用, 不已, 必用薑監制之。
6.徐東皋曰: 消渴雖有數者之不同, 其為病之肇端, 則皆膏梁肥甘之變, 酒色勞傷之過, 皆富貴人病之, 而貧賤者鮮有也。 凡初覺燥渴, 便當清心寡慾, 薄滋味, 減思慮, 則治可瘳。 若有一毫不謹, 總有名醫良劑, 必不能有生矣。
下消不寐新按
省中周公者, 山左人也, 年逾四旬, 因案牘積勞, 致成羸疾, 神困食減, 時多恐懼, 自冬春達夏, 通宵不寐者, 凡半年有餘。 而上焦無渴, 不嗜湯水, 或有少飲, 則沃而不行。 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 莫知其所從來, 且半皆如膏濁液, 尪羸至極, 自分必死。 及余診之, 豈其脈猶帶緩, 肉亦末脫, 知其胃氣尚存, 慰以無慮, 乃用歸脾湯去木香, 及大補元煎之屬, 一以養陽, 一以養陰, 出入間用至三百餘劑, 計人參二十斤, 乃得全愈。 此神消于上, 精消于下之證也。 可見消有陰陽, 不得盡言為火, 姑紀此一按, 以為治消, 治不寐者之鑑。
三消論列方
白虎湯寒三。 玉泉散新寒十五。 歸脾湯補三二。 固陰煎新固二。 補陰丸寒百六十。 右歸飲新補三。 六味丸補百二十。 三補丸寒一六二。 大補元煎新補一。 人參白虎湯寒三。 玉女煎新寒十二。 四物湯補八。 秘元煎新固一。 抽薪飲新寒三。 左歸飲新補二。 右歸丸新補五。 八味丸補一二一。 三黃丸攻六八。 大補陰丸寒一五七。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錢氏白朮散小七。 調胃承氣湯攻三。 苓朮兔絲丸新固五。
論外備用方
玉泉丸寒七五熱渴。 龍腦雞蘇散和三七二虛火煩渴。 火府丹寒百二十消渴。 鹿茸丸補一三三腎虛消渴。 人參養營湯補二一。 五味子湯補五九陰虛渴。 天花散寒七三。 天王補心丹補百八乾渴。 加減八味丸補一二二。 茯苓澤瀉湯熱七四反胃消渴。 益元散寒百十二。 生脈散補五六。 麥門冬飲子寒四八膈消渴。 小建中湯補二二燥渴。 天花丸和百四消渴。 人參固本丸補百六陰虛渴。 地骨皮散寒七四壯熱渴。 醍醐膏和三五三消渴。 益陰腎氣丸補一二三陰虛渴。
景岳全書卷十八終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