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十九明集雜證謨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2:04:28

欬嗽
經義
欬論黃帝問曰: 肺之令人欬何也? 岐伯對曰: 五臟六腑皆令人欬, 非獨肺也。 帝曰: 願聞其狀。 岐伯曰: 皮毛者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氣, 邪氣以從其合也。 其寒飲食入胃, 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 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 則為肺欬。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 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人與天地相參, 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 微則為欬, 甚則為泄為痛。 乘秋則肺先受邪, 乘春則肝先受之, 乘夏則心先受之, 乘至陰則脾先受之, 乘冬則腎先受之。 肺欬之狀, 欬而喘息有音, 甚則唾血。 心欬之狀, 欬則心痛, 喉中介介如梗狀, 甚則咽痛喉痺。 肝欬之狀, 欬則兩?下痛, 甚則不可以轉, 轉則兩胠下滿。 脾欬之狀, 欬則右胠下痛陰陰引肩背, 甚則不可以動, 動則欬劇。 腎欬之狀, 欬則腰背相引而痛, 甚則欬涎。 帝曰: 六腑之欬奈何? 安所受病? 岐伯曰: 五臟之久欬, 乃移於六腑。 脾欬不已, 則胃受之, 胃欬之狀, 欬而嘔, 甚則長蟲出。 肝欬不已, 則膽受之, 膽欬之狀, 欬嘔膽汁。 肺欬不已, 則大腸受之, 大腸欬狀, 欬而遺矢。 心欬不已, 則小腸受之, 小腸欬狀, 欬而矢氣, 氣與欬俱失。 腎欬不已, 則膀胱受之, 膀胱欬狀, 欬而遺溺。 久欬不已, 則三焦受之, 三焦欬狀, 欬而腹滿, 不欲食飲。 此皆聚於胃, 關於肺, 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帝曰: 治之奈何? 岐伯曰: 治臟者治其俞, 治腑者治其合, 浮腫者治其經。 帝曰: 善。

生氣通天論曰: 秋傷於濕, 上逆而欬。

陰陽應象大論曰: 秋傷於濕, 冬生欬嗽。

示從容論曰: 欬嗽煩冤者, 是腎氣之逆也。 喘欬者, 是水氣并陽明也。

脈解篇曰: 少陰所謂嘔欬上氣喘者, 陰氣在下, 陽氣在上, 諸陽氣浮, 無所依從, 故嘔欬上氣喘也。

陰陽別論曰: 一陽發病, 少氣善欬, 善泄。

五臟生成篇曰: 欬嗽上氣, 厥在胸中, 過在手陽明, 太陰。

玉機真藏論曰: 秋脈不及, 則令人喘, 呼吸少氣而欬, 上氣見血, 下聞病音。 刺禁論曰: 刺中肺, 三日死, 其動為欬。

評熱病論曰: 勞風法在肺下。 詳後論證條中。

氣交變大論: 凡歲火太過, 歲金太過, 歲水太過, 歲木不及等年, 俱有欬證。

五常政大論: 凡審平之紀, 從革之紀, 堅成之紀, 少陽司天等年, 俱有欬證。

至真要大論: 凡少陰司天, 太陰司天, 少陽司天, 陽明司天, 陽明之勝, 少陰之復, 太陰之復, 少陽之復, 陽明之復, 厥陽司天客勝, 少陽司天主勝, 太陽司天客勝等年, 俱有欬證。

五邪篇曰: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 寒熱, 上氣喘, 汗出, 欬動肩背。

繆刺論曰: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 令人?痛不得息, 欬而汗出。 .

論證共四條
1.欬嗽一證, 竊見諸家立論太繁, 皆不得其要, 多致後人臨證, 莫知所從, 所以治難得效。 以余觀之, 則欬嗽之要, 止惟二證。 何為二證? 一曰外感, 一曰內傷, 而盡之矣。 夫外感之欬, 必由皮毛而入。 蓋皮毛為肺之合, 而凡外邪襲之, 則必先入于肺, 久而不愈, 則必自肺而傳于五臟也。 內傷之嗽, 必起于陰分, 蓋肺屬燥金, 為水之母, 陰損于下, 則陽孤于上, 水涸金枯, 肺苦于燥, 肺燥則癢, 癢則欬不能已也。 總之, 欬證雖多, 無非肺病。 而肺之為病, 亦無非此二者而已。 但于二者之中, 當辨陰陽, 當分虛實耳。 蓋外感之欬, 陽邪也。 陽邪自外而入, 故治宜辛溫, 邪得溫而自散也。 內傷之欬, 陰病也。 陰氣受傷于內, 故治宜甘平養陰, 陰氣復而嗽自愈也。 然外感之邪多有餘, 若實中有虛, 則宜兼補以散之; 內傷之病多不足, 若虛中夾實, 亦當兼清以潤之。 大都欬嗽之因, 無出于此。 于此求之, 自得其本。 得其本則治之無不應手, 又何有巢氏之十欬證, 陳氏之三因證? 徒致亂人心目而不得其際也。 留心者, 其熟味此意。
2.經云: 肺之令人欬。 又曰: 五臟六腑皆令人欬, 非獨肺也。 又曰: 皮毛先受邪氣, 邪氣以從其合也。 又曰: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 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然則五臟之欬, 由肺所傳, 則肺為主臟, 而五臟其兼者也。 故五臟六腑, 各有其證, 正以辨其兼證耳。 既有兼證, 則亦當有兼治。 雖有兼治, 然無非以肺為主也。 是固然矣。 然愚則猶有說焉, 則謂外感之欬, 與內傷之欬, 其所本不同, 而所治亦異。 蓋外感之欬, 其來在肺, 故必由肺以及臟, 此肺為本而臟為標也。 內傷之欬, 先因傷臟, 故必由臟以及肺, 此臟為本而肺為標也。 凡治內傷者, 使不知治臟而單治肺, 則真陰何由以復? 陰不復則欬終不愈。 治外感者, 使不知治陽而妄治陰, 則邪氣何由以解? 邪不解則嗽終不寧。 經曰: 治病必求其本。 何今人之不能察也。
3.勞風證, <內經?評熱病論>曰: 勞風法在肺下, 其為病, 使人強上, 冥視, 唾出若涕, 惡風而振寒, 此為勞風之病, 巨陽引精者, 三日; 中年者, 五日; 不精者, 七日。 欬出青黃涕, 其狀如膿, 大如彈丸, 從口中若鼻中出, 不出則傷肺, 傷肺則死矣。 賓按: 此勞風之證, 即勞力傷風證也。 蓋人之勞者, 必毛竅開而汗液泄, 所以風邪易入。 凡今人之患傷風者, 多有此證。 故輕者惟三四日, 重者五六日, 必欬出濁痰如涕而愈者, 此即勞風之屬也。 但以外感之法治之, 自無不愈。 其有勞之甚者, 或內搖其精, 或外勞其形, 勞傷既甚, 精血必虧, 故邪不能散, 而痰不能出, 此即勞損乾嗽之類也, 所以多不可治。
4.外感有嗽, 內傷亦有嗽, 此一實一虛, 治當有辨也。 蓋外感之嗽, 必因偶受風寒, 故或為寒熱, 或為氣急, 或為鼻塞聲重, 頭痛吐痰, 邪輕者脈亦和緩, 邪甚者脈或弦洪微數。 但其素無積勞虛損等證, 而陡病欬嗽者, 即外感證也。 若內傷之嗽, 則其病來有漸, 或因酒色, 或因勞傷, 必先有微嗽, 而日漸以甚。 其證則或為夜熱潮熱, 或為形容瘦減, 或兩顴常赤, 或氣短喉乾, 其脈輕者亦必微數, 重者必細數弦緊。 蓋外感之嗽, 其來暴, 內傷之嗽, 其來徐。 外感之嗽, 因于寒邪; 內傷之嗽, 因于陰虛。 外感之嗽, 可溫可散, 其治易; 內傷之嗽, 宜補宜和, 其治難。 此固其辨也。 然或其脈證素弱, 而忽病外感者有之; 或其形體素強而病致內傷者亦有之, 此中疑似, 但於病因脈色中細加權察, 自有聲應可證。 若或認之不真, 而互謬其治, 則吉凶攸系不淺也。 最宜慎之。
外感嗽證治共五條
1.外感之嗽, 無論四時, 必皆因于寒邪。 蓋寒隨時氣, 入客肺中, 所以治嗽, 但治以辛溫, 其邪自散, 惟六安煎加生薑為最妙。 凡屬外感, 悉宜先以此湯加減主之。 若肺脘燥澀, 痰氣不利, 或年老血衰, 欬嗽費力者, 于本方加當歸二, 三錢。 若寒氣太盛, 或中寒肺氣不溫, 邪不能解者, 于此方加北細辛七, 八分或一錢。 若冬月寒盛氣閉, 邪不易散者, 即麻黃, 桂枝, 俱可加用, 或用小青龍湯。 若傷風見寒, 或傷寒見風, 而往來寒熱, 欬嗽不止者, 宜柴陳煎主之。 若寒邪不甚, 痰氣不多者, 但以二陳湯加減主之, 則無有不愈。
2.外感之嗽, 凡屬陰虛少血, 或脾肺虛寒之輩, 則最易感邪。 但察其脈體稍弱, 胸膈無滯, 或腎氣不足, 水泛為痰, 或心嘈嘔惡, 飢不欲食, 或年及中衰, 血氣漸弱, 而欬嗽不能愈者, 悉宜金水六君煎加減主之, 足稱神劑。 若兼陽分氣虛, 而脈微神困, 懶言多汗者, 必加人參勿疑也。 若但以脾胃土虛, 不能生金, 而邪不能解, 宜六君子湯以補脾肺。 或脾虛不能制水, 泛而為痰, 宜理中湯, 或理陰煎, 八味丸之類以補土母, 皆良法也。
3.外感欬嗽而兼火者, 必有內熱, 喜冷, 脈滑等證, 亦但以二陳, 六安等湯, 酌加涼藥佐之。 微熱者, 可加黃芩一, 二錢; 熱甚者, 再加知母, 梔子之屬; 若火在陽明, 而兼頭痛熱渴者, 惟加石膏最宜。
4.外感之證, 春多升浮之氣, 治宜兼降, 如澤瀉, 前胡, 海石, 瓜蔞之屬是也。 夏多炎熱之氣, 治宜兼涼, 如芩, 連知, 柏之屬是也。 秋多陰濕之氣, 治宜兼燥, 如蒼朮, 白朮, 乾薑, 細辛之屬是也。 冬多風寒之氣, 治宜兼散, 如防風, 紫蘇, 桂枝, 麻黃之屬是也。 經言歲氣天和, 即此之類。 然時氣固不可不知, 而病氣尤不可不察。 若當其時而非其病, 以時證有不相合者, 又當舍時從證也。 至于各臟之氣, 證有兼見者, 又當隨宜兼治, 故不可任膠柱之見。
5.欬嗽凡遇秋冬即發者, 此寒包熱也, 但解其寒, 其熱自散, 宜六安煎, 二陳湯, 金水六君煎三方, 察其虛實壯老, 隨宜用之。 如果內熱甚者, 不妨佐以黃芩, 知母之類。 .
內傷欬證治共七條
1.凡內傷之嗽, 必皆本于陰分。 何為陰分? 五臟之精氣是也。 然五臟皆有精氣, 而又惟腎為元精之本, 肺為元氣之主。 故五臟之氣分受傷, 則病必自上而下, 由肺由脾, 以極于腎。 五臟之精分受傷, 則病必自下而上, 由腎由脾, 以極于肺。 肺腎俱病, 則他臟不免矣。 所以勞損之嗽, 最為難治, 正以其病在根本, 而不易為力也。 病在根本, 尚堪治不求本乎? 故欲治上者, 不在乎上而在乎下; 欲治下者, 不在乎下而在乎上。 知氣中有精, 精中有氣, 斯可以言虛勞之嗽矣。
2.肺屬金, 為清虛之臟, 凡金被火刑則為嗽, 金寒水冷亦為嗽, 此欬嗽所當治肺也。 然內傷之嗽, 則不獨在肺。 蓋五臟之精皆藏于腎, 而少陰腎脈, 從腎上貫肝膈, 入肺中, 循喉嚨, 挾舌本。 所以, 肺金之虛, 多由腎水之涸, 正以子令母虛也。 故凡治勞損欬嗽, 必當以壯水滋陰為主, 庶肺氣得充, 嗽可漸愈, 宜一陰煎, 左歸飲, 瓊玉膏, 左歸丸, 六味地黃丸之類, 擇而用之。 其有元陽下虧, 生氣不布, 以致脾困于中, 肺困于上, 而為喘促, 為痞滿, 為痰涎嘔惡, 為泄瀉畏寒, 凡脈見細弱, 證見虛寒, 而欬嗽不已者, 此等證候, 皆不必治嗽, 但補其陽而嗽自止。 如右歸飲, 右歸丸, 八味地黃丸, 大補元煎, 六味回陽飲, 理中湯, 劫勞散之類, 皆當隨宜速用, 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3.內傷欬嗽, 凡水虧于下, 火炎于上, 以致火爍肺金, 而為乾渴, 煩熱喉痛, 口瘡潮熱, 便結喜冷, 尺寸滑數等證, 則不得不兼清火, 以存其水, 宜四陰煎, 或加減一陰煎, 人參固本丸主之。 此當與欬血證參酌, 其治詳見血證門。
4.欬嗽聲啞者, 以肺本屬金, 蓋金實則不鳴, 金破亦不鳴。 金實者, 以肺中有邪, 非寒邪即火邪也。 金破者, 以真陰受損, 非氣虛即精虛也。 寒邪者, 宜辛宜溫。 火邪者, 宜甘宜清。 氣虛者, 宜補陽。 精虛者, 宜補陰。 大都此證, 邪實者其來暴, 其治亦易; 虛損者其來徐, 其治亦難。 治損之法, 當與後乾欬證參酌用之。
5.內傷虛損之嗽, 多不宜用燥藥及辛香動氣等劑, 如六安, 二陳之類, 皆不可輕用, 惟甘潤養陰, 如乳酥, 蜂蜜, 百合, 地黃, 阿膠, 麥冬, 去皮胡桃肉之類, 皆所宜也。
6.外邪證多有誤認為勞傷, 而遂成真勞者, 此必其人氣體柔弱, 而醫家望之已有成心, 故見其發熱, 遂認為火; 見其欬嗽, 遂認為勞。 不明表裏, 率用滋陰降火等劑。 不知寒邪既已在表, 涼藥不宜妄投。 若外既有寒, 而內又得寒, 則表裏合邪, 必致邪留不解, 延綿日甚。 俗云: 傷風不愈變成勞。 夫傷風豈能變勞? 特以庸醫誤治, 而日加清削, 則柔弱之人, 能堪幾多清理? 久而不愈, 不至成勞不已也。 此實醫之所誤耳。 故醫于此證, 最當詳察在表在裏及新邪久病等因, 脈色形氣等辨, 辨得其真, 則但以六安煎, 金水六君煎, 或柴陳煎之類, 不數劑而可愈矣。 醫之不精, 此其一也。
7.乾欬嗽證, 在丹溪云: 火鬱之甚, 乃痰鬱火, 邪在肺中, 用苦梗以開之, 下用補陰降火, 不已則成勞, 須用倒倉法, 此證多是不得志者有之。 愚謂丹溪此說, 殊不其然。 夫既云不得志, 則其憂思內傷, 豈痰火病也? 又豈苦梗, 倒倉所宜攻也? 蓋乾欬嗽者, 以肺中津液不足, 枯涸而然, 此明係內傷虧損, 肺腎不交, 氣不生精, 精不化氣, 所以乾澀如此。 但其有火無火, 亦當辨治。 若臟平無火者, 止因肺虛, 故必先補氣, 自能生精, 宜五福飲之類主之。 若臟氣微寒者, 非辛不潤, 故必先補陽, 自可生陰, 宜理陰煎, 或六君子湯之類主之。 若兼內熱有火者, 須保真陰, 故必先壯水, 自能制火, 宜一陰煎, 或加減一陰煎, 兼貝母丸之類主之。 若以此證而但知消痰開鬱, 將見氣愈耗, 水愈虧, 未免為涸轍之鮒矣。
辨古
河間曰: 欬謂無痰而有聲, 肺氣傷而不清也。 嗽是無聲而有痰, 脾濕動而為痰也。 欬嗽謂有痰而有聲, 蓋因傷于肺氣, 動于脾濕, 欬而為嗽也。 脾濕者, 秋傷于濕, 積于脾也。 故經曰: 秋傷于濕, 冬必欬嗽。 大抵素秋之氣宜清肅, 而反動之, 氣必上沖為欬嗽, 甚則動于濕而為痰也。 假令濕在肝, 經謂之風痰; 濕在心, 經謂之熱痰; 濕在脾, 經謂之濕痰, 濕在腎, 經謂之寒痰。 宜隨證而治之。 若欬而無痰者, 以辛甘潤其肺, 如蜜煎生薑湯, 蜜煎橘皮湯之屬是也。 若欬而嗽者, 當以治痰為先。治痰者, 必以順氣為主, 是以南星, 半夏勝其痰而欬嗽自愈; 枳殼, 陳皮利其氣而痰自下。 痰而能食者, 大承氣湯微下之; 痰而不能食者, 厚朴湯疏導之, 此治法之大體也。

愚觀河間此說,謂治嗽當先治痰, 因以南星, 半夏之屬為主, 似得治嗽之法矣。 此其意謂嗽必因痰, 故勝其痰而嗽自愈, 則理有不然也。蓋外感之嗽, 必因風寒, 風寒在肺, 則肺氣不清, 所以動嗽, 動嗽然後動痰, 此風邪痰嗽之本, 本于外感, 非外感本于痰也。 又如內傷之嗽, 必因陰虛, 陰虛則水涸金枯, 所以動嗽; 脾虛腎敗, 所以化痰。 此陰虛痰嗽之本, 本于內傷, 非內傷本于痰也。 今日治嗽當先治痰, 豈求本之道乎? 然治外感之嗽者, 誠惟二陳之屬為最效, 又何故也? 蓋南星, 半夏, 生薑, 陳皮, 枳殼之類, 其味皆辛, 辛能入肺, 辛能散寒, 寒邪散則痰嗽自愈, 此正所以治本, 而實非以治痰也。 若內傷陰虛之嗽, 則大忌辛燥, 此輩豈堪輕用哉? 經曰: 肺欲辛, 以辛瀉之, 此肺實者之宜辛也。 又曰: 辛走氣, 氣病無多食辛, 此肺虛者之忌辛也。 氣味宜否之理, <內經>妙用如此, 河間何以不察? 而謂南星, 半夏之屬, 但能治痰。 豈果治痰之標, 便能治嗽之本乎。

述古共六條
楊仁齋曰: 肺出氣也, 腎內氣也, 肺為氣之主, 腎為氣之本。 凡欬嗽引動百骸, 自覺氣從臍下奔逆而上者, 此腎虛不能收氣歸原, 當以地黃丸, 安腎丸主之, 毋徒從事於肺, 此虛則補子之義也。

<衍義>云: 有暴嗽服諸藥不效, 或教之進生料鹿茸丸, 大菟絲子丸方愈。 有本有標, 卻不可因其暴嗽而疑驟補之非, 所以易愈者, 亦覺之早故也。

丹溪曰: 欬嗽有風有寒, 有痰有火, 有虛有勞,有鬱, 有肺脹。

王節齋曰: 因嗽而有痰者, 欬為重, 主治在肺。 因痰而致欬者, 痰為重, 主治在脾。 但是食積成痰, 痰氣上升, 以致欬嗽, 只治其痰, 消其積, 而欬自止, 亦不必用肺藥以治欬也。

薛立齋曰: 春月若因風寒所傷, 欬嗽聲重頭痛用金沸草散。 欬嗽聲重, 身熱頭痛, 用<局方>消風散。 蓋肺主皮毛, 肺氣虛則腠理不密, 風邪易入, 治法當解表兼實肺氣, 肺有火則腠理不閉, 風邪外乘, 治宜解表兼清肺火, 邪退即止。 若數行解散則重亡津液, 邪蘊而為肺疽肺痿矣。 故凡肺受邪不能輸化, 而小便短少, 皮膚漸腫, 欬嗽日增者, 宜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肺, 六味丸以滋腎水。 夏月火熱炎上, 喘急而嗽, 面赤潮熱, 脈洪大者, 用黃連解毒湯。 熱燥而欬, 用梔子仁湯。 欬唾有血, 用麥門冬湯, 俱兼以六味丸, 夏月尤當用此, 壯腎水以保肺金。 夏月心火乘肺, 輕則用麥門冬湯, 重則用人參平肺散。 若上焦實熱, 用涼膈散, 虛熱用六君子湯。 中焦實熱, 用竹葉石膏湯, 虛熱用竹葉黃耆湯。 下焦虛熱, 用六味丸。 秋月濕熱傷肺, 若欬而身熱, 自汗口乾, 便赤, 脈虛而洪者, 用白虎湯。 身熱而煩, 氣高而短, 心下痞滿, 四肢困倦, 精神短少者, 香薷飲。 若病邪既去, 宜用補中益氣加乾山藥, 五味子以養元氣, 柴胡, 升麻各二分, 以升生氣。 冬月風寒外感, 形氣病氣俱實者, 宜用麻黃湯之類, 所謂自表而入, 自表而出。 若形氣病氣俱虛者, 宜補其元氣, 而佐以解表之藥; 若專於解表, 則肺氣益虛, 腠理益疏, 外邪乘虛易入, 病愈難愈矣。 若病日久, 或誤服表散之劑, 以致元氣虛而邪氣實者, 急宜補脾土為主, 則肺金有所養, 而諸病自愈。 若人老弱, 或勞傷元氣而患前證, 誤服麻黃, 枳殼, 紫蘇之類而汗出亡陽者, 多患肺癰, 肺痿, 治失其宜, 多致不起。 午後嗽者, 屬腎氣虧損, 火炎水涸, 或津液湧而為痰者, 乃真臟為患也, 須用六味地黃丸壯腎水滋化源為主, 以補中益氣湯養脾土, 生肺腎為佐。 設用清氣化痰則誤矣。

徐東皋曰: 凡欬嗽之人, 氣體虛弱者, 用瀉氣藥多不效, 間有效者, 亦必復作, 若此者, 並宜補益而嗽自愈。 氣體厚者, 或係外感, 俱宜發散邪氣, 破滯氣而嗽自寧。 新欬嗽者, 亦宜從實治之也。 久欬嗽者, 宜從虛治之也, 或用澀藥以擊其惰歸, 九仙散之屬也。 凡治欬嗽, 當先求病根, 伐去邪氣, 而後可以烏梅, 訶子, 五味, 罌粟殼, 款冬花之類。 此輩性味燥澀, 有收斂劫奪之功, 亦在所必用, 可一服而愈, 然須權其先後而用之。

灸法
肺俞, 俞府, 天突, 風門各七壯, 列缺三壯, 乳根三壯。
欬嗽論列方
二陳湯和一。 理中湯熱一。 六安煎新和二。 麻黃湯散一。 厚朴湯和五四。 柴陳煎新散九。 白虎湯寒二。 四陰煎新補十二。 五福飲新補六。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右歸飲新補三。 左歸丸新補四。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八味丸補一二一。 人參平肺散寒三七。 安腎丸熱一六七。 劫勞散婦一二四。 涼膈散攻十九。 小青龍湯散八。 生料鹿茸丸補一三一。 麥門冬湯寒四四。 金沸草散散八一。 <局方>消風散散四七。 黃連解毒湯寒一。 理陰煎新熱三。 香薷飲和一六九。 一陰煎新補八。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瓊玉膏補六十。 左歸飲新補二。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右歸丸新補五。 六味丸補百二十。 人參固本丸補百六。 地黃丸補百二十。 竹葉石膏湯寒五。 九仙散固十。 竹葉黃耆湯寒七。 六君子湯補五。 大補元煎新補一。 大菟絲子丸固三六。 梔子仁湯寒十九。 大承氣湯攻一。 貝母丸新和十八。
論外備用方
四君子湯補一。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蜜酥煎補六五。 五味異功散補四。 補肺湯補六一勞嗽。 杏仁膏和一四三欬唾血。 星香丸和百二痰嗽。 杏仁蘿葡子丸和百十九痰嗽。 白朮湯和二七濕痰嗽。 前胡散和一四四煩熱嗽。 阿膠散和二百七唾血。 玉粉丸和百七痰嗽。 參蘇飲散三四風寒。 旋復花湯散八二風入肺。 紫苑散寒五三肺痿血。 團魚丸寒九五痰熱勞嗽。 人參清肺湯寒三六肺虛熱。 安眠散固七久嗽。 生脈散補五六。 寧肺湯補六二熱嗽。 鳳髓湯補六四潤肺。 鹿茸丸補一三一。 杏仁煎和一四二喘嗽。 橘皮半夏湯和十三。 蘇子煎和一四一潤肺。 杏仁丸和百八老人欬嗽。 人參定喘湯和一三四寒喘嗽。 百花膏和一四五嗽血。 玉液丸和百六消痰火。 桑皮散散八四風熱嗽。 十神湯散四十外感。 二母散寒四九肺熱。 黃芩知母湯寒五一火嗽。 五味子丸固十二劫嗽。 三妙湯固九久嗽。 加味理中湯熱五虛寒。 潤肺丸固十四。 靈寶煙筒因二六七。 百藥煎固八劫嗽。 嗽煙筒因二六六。
--------------------------------------------------------------------------------

喘促
經義
至真要大論曰: 諸氣膹鬱, 皆屬於肺。 諸痿喘嘔, 皆屬於上。 諸逆衝上, 皆屬於火。
脈解篇曰: 陽明所謂上喘而為水者, 陰氣下而復上, 上則邪客於臟腑間, 故為水也。 少陰所謂嘔欬上氣喘者, 陰氣在下, 陽氣在上, 諸陽氣浮, 無所依從, 故嘔欬上氣喘也。

陰陽別論曰: 二陽之病發心脾, 其傳為息賁者, 不治。 陰爭於內, 陽擾於外, 魄汗未藏, 四逆而起, 起則熏肺, 使人喘鳴。

大奇論曰: 肺之雍, 喘而兩胠滿。

太陰陽明論曰: 犯賊風虛邪者, 陽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腑, 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 上為喘呼。

痺論曰: 心痺者, 脈不通, 煩則心下鼓, 暴上氣而喘。 肺痺者, 煩滿喘而嘔。 淫氣喘息, 痺聚在肺。 腸痺者, 數飲而不得出, 中氣喘爭。

陽明脈解篇曰: 陽明厥則喘而惋, 惋則惡人。 帝曰: 或喘而死者, 或喘而生者何也? 岐伯曰: 厥逆連臟則死, 連經則生。

脈要精微論曰: 肝脈, 若搏, 因血在?下, 令人喘逆。

逆調論曰: 夫不得臥, 臥則喘者, 是水氣之客也。 夫水者, 循津液而流也。 腎者水臟, 主津液, 主臥與喘也。

示從容論曰: 喘欬者, 是水氣并陽明也。

玉機真藏論曰: 秋脈不及, 則令人喘, 呼吸少氣而欬, 上氣見血, 下聞病音。

舉痛論曰: 勞則喘息汗出, 外內皆越, 故氣耗矣。 寒氣客於衝脈, 衝脈起於關元, 隨腹直上, 寒氣客則脈不通, 脈不通則氣因之, 故喘動應手矣。 刺禁論曰: 刺缺盆中內陷, 氣泄, 令人喘欬逆。

五邪篇曰: 邪在肺, 則病皮膚痛, 寒熱, 上氣喘, 欬動肩背。 繆刺論曰: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 令人氣滿胸中, 喘息而支胠, 胸中熱。

經脈別論曰: 夜行則喘出於腎, 淫氣病肺。 有所墮恐, 喘出於肝, 淫氣害脾。 有所驚恐, 喘出於肺, 淫氣傷心。 度水跌仆, 喘出於腎與骨, 當是之時, 勇者氣行則已, 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太陽臟獨至, 厥喘虛氣逆, 是陰不足陽有餘也。

平人氣象論曰: 頸脈動, 喘疾欬曰水。

經脈篇曰: 肺手太陰也, 是動則病肺脹滿, 膨膨而喘欬。 腎足少陰也, 是動則病饑不欲食, 欬唾則有血, 喝喝而喘。

藏氣法時論曰: 肺病者, 喘欬逆氣, 肩背痛, 汗出。 腎病者, 腹大脛腫, 喘欬身重。 調經論曰: 氣有餘則喘欬上氣, 不足則息利少氣。

水熱穴論曰: 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 上為喘呼, 不得臥者, 標本俱病, 故肺為喘呼, 腎為水腫, 肺為逆不得臥。

熱病篇曰: 熱病已得汗出, 而脈尚躁, 喘且復熱, 喘甚者死。

論證
氣喘之病, 最為危候, 治失其要, 鮮不誤人。 欲辨之者, 亦惟二證而已。 所謂二證者, 一曰實喘, 一曰虛喘也。 此二證相反, 不可混也。 然則何以辨之? 蓋實喘者有邪, 邪氣實也; 虛喘者無邪, 元氣虛也。 實喘者, 氣長而餘; 虛喘者, 氣短而不續。 實喘者, 胸脹氣粗, 聲高息湧, 膨膨然若不能容, 惟呼出為快也; 虛喘者, 慌張氣怯, 聲低息短, 皇皇然若氣欲斷, 提之若不能升, 吞之若不相及, 勞動則甚, 而惟急促似喘, 但得引長一息為快也。 此其一為真喘, 一為似喘。 真喘者, 其責在肺; 似喘者, 其責在腎。 何也? 蓋肺為氣之主, 腎為氣之根。 肺主皮毛而居上焦, 故邪氣犯之, 則上焦氣壅而為喘。 氣之壅滯者, 宜清宜破也。 腎主精髓而在下焦, 若真陰虧損, 精不化氣, 則下不交而為促。 促者斷之基也。 氣既短促, 而再加消散, 如壓卵矣。 且氣盛有邪之脈, 必滑數有力, 而氣虛無邪之脈, 必微弱無神, 此脈候之有不同也。 其有外見浮洪, 或芤大至極, 而稍按即無者, 此正無根之脈也。 或往來弦甚, 而極大極數, 全無和緩者, 此正胃氣之敗也。 俱為大虛之候。 但脈之微弱者, 其真虛易知; 而脈之浮空弦搏者, 其假實難辨。 然而輕重之分, 亦惟于此而可察矣。 蓋其微弱者, 猶順而易醫; 浮空者, 最險而多變。 若弦強之甚, 則為真臟。 真臟已見, 不可為也。
虛喘證治共七條
1.凡虛喘之證, 無非由氣虛耳。 氣虛之喘, 十居七, 八, 但察其外無風邪, 內無實熱而喘者, 即皆虛喘之證。 若脾肺氣虛者, 不過在中上二焦, 化源未虧, 其病猶淺。 若肝腎氣虛, 則病出下焦, 而本末俱病, 其病則深, 此當速救其根, 以接助真氣, 庶可回生也。 其有病久而加以喘者, 或久服消痰散氣等劑而反加喘者, 或上為喘欬而下為泄瀉者, 或婦人產後亡血過多, 則營氣暴竭, 孤陽無依而為喘者, 此名孤陽絕陰, 剝極之候, 已為難治, 更毋蹈剝廬之戒也。
2.虛喘證, 其人別無風寒欬嗽等疾, 而忽見氣短似喘, 或但經微勞, 或飢時即見喘促, 或于精泄之後, 或于大汗之後, 或于大小便之後, 或大病之後, 或婦人月期之後, 而喘促愈甚, 或氣道噎塞, 上下若不相續, 勢劇垂危者, 但察其表裏無邪, 脈息微弱無力, 而諸病若此, 悉宜以貞元飲主之, 加減如本方, 其效如神。 此外如小營煎, 大營煎, 大補元煎之類, 俱可擇用。 經曰: 肝苦急, 急食甘以緩之, 即此之類。 若大便溏泄, 兼下寒者, 宜右歸飲, 右歸丸, 聖朮煎之類主之。
3.脾肺氣虛, 上焦微熱微渴而作喘者, 宜生脈散主之。 或但以氣虛而無熱者, 惟獨參湯為宜。 若火爍肺金, 上焦熱甚, 煩渴多汗, 氣虛作喘者, 宜人參白虎湯主之。 若火在陰分, 宜玉女煎主之。 然惟夏月或有此證。 若陰虛自小腹火氣上沖而喘者, 宜補陰降火, 以六味地黃湯加黃柏, 知母之類主之。
4.水病為喘者, 以腎邪干肺也。 然水不能化, 而子病及母, 使非精氣之敗, 何以至此? 其虛者十九, 而間乎虛中夾實, 則或有之耳。 故凡治水喘者, 不宜妄用攻擊之藥, 當求腫脹門諸法治之, 腫退而喘自定矣。 古法治心下有水氣, 上乘于肺, 喘而不得臥者, 以直指神秘湯主之。 但此湯性用, 多主氣分。 若水因氣滯者, 用之則可。 若水因氣虛者, 必當以加減金匱腎氣湯之類主之。
5.老弱之人久病氣虛發喘者, 但當以養肺為主。 凡陰勝者, 宜溫養之, 如人參, 當歸, 薑, 桂, 甘草, 或以耆, 朮之屬。 陽勝者, 宜滋養之, 如人參, 熟地, 麥冬, 阿膠, 五味子, 梨漿, 牛乳之屬。
6.關格之證為喘者, 如<六節臟象論>曰: 人迎四盛已上為格陽, 寸口四盛已上為關陰,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已上, 為關格。 此關格之證, 以脈言不以病言也。 今人之患此者頗多, 而人多不知。 且近時察脈者, 不論人迎, 惟在寸口, 但其兩手之脈, 浮弦至極, 大至四倍已上者, 便是此證。 其病必虛里跳動, 而氣喘不已。 此之喘狀, 多無欬嗽, 但覺胸膈舂舂, 似脹非脹, 似短非短, 微勞則喘甚, 多言亦喘甚, 甚至通身振振, 慌張不寧, 此必情欲傷陰, 以致元氣無根, 孤陽離劇之候也, 多不可治。 方論詳關格門。
7.凡病喘促, 但察其脈息微弱細澀者, 必陰中之陽虛也。 或浮大弦芤, 按之空虛者, 必陽中之陰虛也。 大凡喘急不得臥, 而脈見如此者, 皆元氣大虛, 去死不遠之候, 若妄加消伐, 必增劇而危, 若用苦寒, 或攻下之, 無不即死。
實喘證治共七條
1.實喘之證, 以邪實在肺也。 肺之實邪, 非風寒則火邪耳。 蓋風寒之邪, 必受自皮毛, 所以入肺而為喘。 火之熾盛, 金必受傷, 故亦以病肺而為喘。 治風寒之實喘, 宜以溫散; 治火熱之實喘, 治以寒涼。 又有痰喘之說, 前人皆曰治痰, 不知痰豈能喘, 而必有所以生痰者, 此當求其本而治之。
2.凡風寒外感, 邪實于肺, 而欬喘并行者, 宜六安煎加細辛或蘇葉主之。 若冬月風寒感甚者, 于本方加麻黃亦可, 或用小青龍湯, 華蓋敗, 三拗湯之類主之。
3.外感風寒, 內兼微火而喘者, 宜黃芩半夏湯主之。 若兼陽明火盛, 而以寒包熱者, 宜涼而兼散, 以大青龍湯或五虎湯, 越脾加半夏湯之類主之。
4.外無風寒, 而惟火盛作喘, 或雖有微寒, 而所重在火者, 宜桑白皮湯, 或抽薪飲之類主之。
5.痰盛作喘者, 雖宜治痰, 如二陳湯, 六安煎, 導痰湯, 千緡湯, 滾痰丸, 抱龍丸之類, 皆可治實痰之喘也; 六加子湯, 金水六君煎之類, 皆可治虛痰之喘也。 然痰之為病, 亦惟為病之標耳, 猶必有生痰之本。 故凡痰因火動者, 必須先治其火; 痰因寒生者, 必須先去其寒。 至于或因氣逆, 或因風邪, 或因濕滯, 或因脾腎虛弱, 有一于此, 皆能生痰。 使欲治痰, 而不治其所以痰, 則痰終不能治, 而喘何以愈哉?
6.氣分受邪, 上焦氣實作喘, 或怒氣鬱結傷肝, 而人壯力強, 脹滿脈實者, 但破其氣, 而喘自愈, 宜廓清飲, 四磨飲, 四七湯, 蘿蔔子湯, 蘇子降氣湯之類主之。 或陽明氣秘不通而脹滿者, 可微利之。
7.喘有夙根, 遇寒即發, 或遇勞即發者, 亦名哮喘。 未發時以扶正氣為主, 既發時以攻邪氣為主。 扶正氣者, 須辨陰陽, 陰虛者補其陰, 陽虛者補其陽。 攻邪氣者, 須分微甚, 或散其風, 或溫其寒, 或清其痰火。 然發久者, 氣無不虛, 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溫補, 或于溫補中宜量加消散。 此等證候, 當惓惓以元氣為念, 必使元氣漸充, 庶可望其漸愈。 若攻之太過, 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 . 述古共二條 . 東垣曰: 華佗云盛而為喘, 減而為枯; 故<活人>亦云: 發喘者氣有餘也。 凡看文字, 須要會得本意, 盛而為喘者, 非肺氣盛也, 喘為肺氣有餘者, 亦非氣有餘也; 氣盛當認作氣衰, 有餘當認作不足。 肺氣果盛, 又為有餘, 則當清肅下行而不喘, 以其火入於肺, 衰與不足而為喘焉。 故言盛者, 非言肺氣盛也, 言肺中之火盛也; 言有餘者, 非言肺氣有餘也, 言肺中之火有餘也。 故瀉肺以苦寒之劑, 非瀉肺也, 瀉肺中之火, 實補肺氣也, 用者不可不知。 丹溪曰: 喘急者, 氣為火所鬱而為, 痰在肺胃間也。 有痰者, 有火炎者, 有陰虛自腹下起而上逆者, 有氣虛而致氣短者, 有水氣乘肺者, 有肺虛挾寒而喘者, 有肺實挾熱而喘者, 有驚憂氣鬱肺脹而喘者, 有胃絡不和而喘者, 有腎氣虛損而喘者。 雖然, 未有不由痰火內鬱, 風寒外束而致之者也。 .

灸法
璇璣, 氣海, 膻中, 期門。 背中骨節第七椎下穴, 灸三壯, 喘氣立已, 神效


喘促論列方
貞元飲新補十九。 大補元煎新補一。 六安煎新和二。 大營煎新補十四。 小營煎新補十五。 右歸飲新補三。 大青龍湯散七。 神秘湯和一三八。 聖朮煎新熱二五。 玉女煎新寒十二。 二陳湯和一。 桑白皮湯寒五二。 抱龍丸小八五。 廓清飲新和十三。 四七湯和九七。 <金匱>腎氣丸補一二四。 三拗湯散七八。 華蓋散散七九。 蘇子降氣湯和四一。 越婢加半夏湯散九十。 六君子湯補五。 右歸丸新補五。 獨參湯補三五。 小青龍湯散八。 生脈散補五六。 蘿葡子湯和一三九。 千緡湯和九五。 六味地黃湯補百二十。 導痰湯和九一。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四磨飲和五二。 五虎湯和一三六。 人參白虎湯寒三。 滾痰丸攻七七。 黃芩半夏湯散五十。

論外備用方
參附湯補三七。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虛喘。 五味子湯補五七喘渴。 蜜酥煎補六五。 百合湯和一三五浮腫作喘。 蘇子煎和一四一潤肺喘。 人參定喘湯和一三四寒邪欬喘。 神秘湯和一三八水氣喘。 瀉白散寒四二肺火。 安眠散固七喘不止。 人參胡桃湯補五九喘不得臥。 定喘湯和一三三風寒喘。 黃瓜蔞丸和百十八痰喘。 蘇陳九寶湯散八五哮喘。 雙玉散寒七一火喘。 葶藶大棗瀉肺湯和百四十浮腫喘。


--------------------------------------------------------------------------------

呃逆
經義
口問篇帝曰: 人之噦者, 何氣使然? 岐伯曰: 穀入於胃, 胃氣上注於肺。 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 新故相亂, 真邪相攻, 氣并相逆, 復出於胃, 故為噦。 肺主為噦, 取手太陰, 足少陰。
宣明五氣篇曰: 胃為氣逆, 為噦為恐。

雜病篇曰: 噦, 以草刺鼻, 嚏, 嚏而已; 無息而疾迎引之, 立已; 大驚之, 亦可已。

至真要大論曰: 陽明之復, 嘔吐欬噦。 太陽之復, 唾出清水, 及為噦噫。 諸逆衝上, 皆屬於火。

寶命全形論曰: 病深者, 其聲噦。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心脈小甚為善噦。

三部九候論曰: 若有七診之病, 其脈候亦敗者死矣, 必發噦噫。

論證共三條
*呃逆一證, 古無是名, 其在<內經>本謂之噦, 因其呃呃連聲, 故今以呃逆名之, 于義亦妥。 觀<內經>治噦之法, 以草刺鼻嚏, 及氣息引迎大驚之類, 是皆治呃之法。 此噦本呃逆, 無待辨也。 自孫真人云: 遍尋方論無此名, 遂以欬逆為噦, 因致後世訛傳, 乃以欬逆, 乾嘔, 噫氣之類, 互相淆亂, 自唐迄今矣。 此名之不可不察, 亦不可不正也。
*欬逆之名, 原出<內經>, 本以欬嗽氣逆者為言。 如<氣交變大論>曰: 歲金太過, 甚則喘欬逆氣。 此因喘欬, 以致氣逆, 故云欬逆氣也。 又曰: 欬逆甚而血溢。 正以欬逆不止, 而血隨氣溢, 則病之常也, 未聞以呃逆而見血者也。 即如<六元正紀大論>云: 金鬱之發, 民病欬逆者, 亦是此意。 此欬逆之非呃逆, 亦甚明矣, 而今後世諸公乃悉以噦為欬逆, 豈皆未之詳察耶? 及觀丹溪之言, 在<纂要>則曰: 孫真人誤以噦為欬逆, 是謂噦非欬逆也。 在<心法>附錄則曰: 欬逆為病, 古謂之噦, 近謂之呃, 此又謂噦即欬逆也。 在<嘔吐門>則又曰: 有聲有物, 謂之嘔吐, 有聲無物謂之噦, 此又以乾嘔為噦也。 前後不一, 何其自謬若此! 再如海藏, 河間諸公, 有以噦為乾嘔者, 有以欬逆為噫者, 總皆謬矣。 蓋嘔即吐之類, 但吐而無物者曰嘔, 嘔而有物者曰吐, 腹脹噯氣者曰噫, 逆氣自下而上者亦曰噫, 此四者之辨, 自有正名, 顧可紛紛若是乎? 茲余析而判之曰: 噦者, 呃逆也, 非欬逆也; 欬逆者, 欬嗽之甚者也, 非呃逆也; 乾嘔者, 無物之吐即嘔也, 非噦也; 噫者, 飽食之息, 即噯氣也, 非欬逆也。 後人但以此為鑒, 則異說之疑, 可盡釋矣。
*呃逆證, 有傷寒之呃逆, 有雜證之呃逆。 其在古人, 則悉以虛寒為言。 惟丹溪引<內經>之言曰: 諸逆沖上, 皆屬于火。 病人見此, 似為死證, 然亦有實者, 不可不知。 余向見此說, 疑其與古人相左, 不以為然, 蓋亦謂此證必屬虛寒, 何有實熱? 茲及晚年歷驗, 始有定見, 乃知丹溪此言為不誣也。 雖其中寒熱虛實, 亦有不同, 然致呃之由, 總由氣逆。 氣逆于下, 則直沖于上, 無氣則無呃, 無陽亦無呃, 此病呃之源, 所以必由氣也。 欲得其象, 不見雨中之雷, 水中之浡乎? 夫陽為陰蔽, 所以為雷, 而轟轟不已者, 此火為雷之本, 而火即氣也。 氣為水覆, 所以為浡, 而汩汩不已者, 此氣為浡之本, 而氣即陽也。 然病在氣分, 本非一端, 而呃之大要, 亦惟三者而已, 則一日寒呃, 二曰熱呃, 三曰虛脫之呃。 寒呃可溫可散, 寒去則氣自舒也; 熱呃可降可清, 火靜而氣自平也; 惟虛脫之呃, 則諴危殆之證, 其或免者亦萬幸矣。 凡諸治法, 當辨如左。
論治共九條
1.凡雜證之呃, 雖由氣逆, 然有兼寒者, 有兼熱者, 有因食滯而逆者, 有因氣滯而逆者, 有因中氣虛而逆者, 有因陰氣竭而逆者, 但察其因, 而治其氣, 自無不愈。 若輕易之呃, 或偶然之呃, 氣順則已, 本不必治。 惟屢呃為患, 及呃之甚者, 必其氣有大逆, 或脾腎元氣大有虧竭而然。然實呃不難治, 而惟元氣敗竭者, 乃最危之候也。
2.寒滯為呃者, 或以風寒, 或以生冷, 其臟氣本寒, 偶有所逆, 皆能致呃, 但去其蔽抑之寒, 而呃自止, 宜橘皮湯, 三因丁香散, 或二陳湯加生薑五七片, 或佐關煎, 或甘草乾薑湯, 橘皮乾薑湯之類, 皆可酌用。 若寒之甚者, 漿水散或四逆湯。
3.胃火為呃者, 其證極多, 但察其脈見滑實, 而形氣不虛, 胸膈有滯, 或大便堅實, 或不行者, 皆其胃中有火, 所以上沖為呃。 但降其火, 其呃自止, 惟安胃飲為最妙, 余嘗治愈多人, 皆此證也。
4.氣逆為噦而兼脹悶者, 宜加減二陳湯加烏藥, 或<寶鑒>丁香柿蒂散, 或羌活附子湯, 或神香散。
5.食滯而呃者, 宜加減二陳加山楂, 白芥子, 烏藥之屬, 或用大和中飲加乾薑, 木香。
6.中焦脾胃虛寒, 氣逆為呃者, 宜理中加丁香湯, 或溫胃飲加丁香。 若因勞倦內傷, 而致呃逆者, 宜補中益氣湯加丁香。 凡中焦寒甚者, 多由脾胃氣虛而然。 蓋脾胃不虛, 則寒亦不甚, 故治寒者, 當以脾氣為主。 若吐利後胃氣微虛, 或兼膈熱而呃者, 宜橘皮竹茹湯。 無熱者, 宜生薑, 半夏, 丁香, 柿蒂, 白朮, 肉桂之類, 皆可酌用。
7.下焦虛寒者, 其肝腎生氣之原不能暢達, 故凡虛弱之人多見呃逆, 正以元陽無力, 易為抑遏而然。 此呃逆之本, 多在腎中, 故余制歸氣飲主之, 甚效。 或用理陰煎加丁香以疏氣, 妙亦如之。
8.凡以大病之後, 或以虛羸之極, 或以虛損誤攻而致呃逆者, 此最危之證。 察其中虛, 速宜補脾, 察其陰虛, 速宜補腎。 如前二條固其法矣, 然猶恐不及, 則惟大補元煎, 及右歸飲之類, 斯其庶幾者也。
9.呃逆證, 凡聲強氣盛而脈見滑實者, 多宜清降, 若聲小息微而脈見微弱者, 多宜溫補。
.
傷寒呃逆共六條
1.凡傷寒之呃, 亦無非氣逆之病, 其有與雜證不同者, 如仲景所言則其類也。 然猶有未悉及治有未備者, 謹略如左:
2.傷寒胃中虛冷等證, 大約與前雜證相似, 悉宜如前, 以溫中等劑治之。 或如仲景所言胃中虛冷, 及飲水則噦等證, 當以後條仲景法治之。
3.傷寒邪在表者, 與裏無涉, 故無噦證。 惟少陽證, 邪在半表半裏之間, 則寒熱往來, 氣為邪抑而噦逆者, 有之矣, 宜柴陳煎主之, 有寒者加丁香, 有火者, 加黃芩, 或小柴胡湯亦可。
4.傷寒失下, 邪入正陽明, 內熱之極, 三焦乾格, 陰道不行, 而上沖作呃者, 必宜去火去閉, 斯逆氣得降而噦乃可愈。 然必察邪之微甚, 如無堅實脹滿等證, 而但以乾涸燥熱者, 宜白虎湯, 或竹葉石膏湯, 或瀉心湯涼解之。 若果有燥糞, 大便閉結, 脈滿實堅俱全者, 宜三承氣湯下之。
5.傷寒邪有未解, 而用溫補太過者, 則其中焦氣逆, 最能為噦, 惟安胃飲為最妙。 若氣逆無火者, 宜橘皮湯。 若兼表邪未解者, 宜柴陳煎。
6.傷寒誤攻, 或吐或下, 或誤用寒涼, 以致脾腎胃氣大虛大寒而發噦者, 大為危候, 速當以前雜證溫胃理陰等法調治之, 恐遲則無濟于事也。
述古共三條
1.仲景曰: 陽明病, 不能食, 攻其熱必噦, 所以然者, 胃中虛冷故也, 以其人本虛, 故攻其熱必噦。 傷寒大吐大下之, 極虛, 復極汗出者, 以其人外氣怫鬱, 復與之水, 以發其汗, 因得噦。 所以然者, 胃中虛冷故也。 陽明病, 不大便六七日, 恐有燥屎, 欲知之法, 少與小承氣湯。 湯入腹中, 轉矢氣者, 此有燥屎, 乃可攻之; 若不轉矢氣者, 此但初頭硬, 後必溏, 不可攻之, 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 欲飲水者, 與水則噦。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 飲水則噦。 按以上四條, 皆言胃之虛寒也。 虛寒者既不可攻, 亦不可與水, 則寒涼之藥亦當忌用可知。 論曰: 傷寒噦而腹滿, 視其前後, 知何部不利, 利之則愈。 按此一條, 即言噦之實邪也。 蓋便有不利, 則氣有不達, 下不達則上逆而出。 故小便不利者, 當利其水; 大便不通者, 當通其便。
2.<要略>曰: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 似嘔不嘔, 似噦不噦, 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 生薑半夏湯主之。 乾嘔噦, 手足厥者, 橘皮湯主之。 噦逆者, 橘皮竹茹湯主之。
3.張子和吐式篇云: 凡病在上者皆宜吐, 然自胸以上大滿大實, 痰如膠漆, 微湯微散皆兒戲耳, 若非吐法, 病安能除? 曾見病之在上者, 諸醫用藥盡其技而不效, 余以涌劑少少用之, 輒獲微效, 可見吐法必可用於上, 宜乎其效之速也。 按此吐法亦可治噦者, 以其氣得伸而鬱得散也, 故凡氣實而鬱者, 在子和之法亦所宜用。
簡易方
一方治呃逆久不愈, 連連四, 五十聲者, 用生薑搗汁一合, 加蜜一匙, 溫熱服。 一嗅法, 治呃逆服藥不效者, 用硫黃, 乳香各等分, 以酒煎, 令患者以鼻嗅之, 效。 一方用雄黃一味, 煎酒, 嗅。

灸法
兩乳穴, 治呃逆立止。 取穴法: 婦人以乳頭垂下到處是穴。 男子不可垂者, 以乳頭下一指為率, 與乳頭相直, 骨間陷中是穴。 男左, 女右, 灸一處。 艾炷如小麥大, 著火即止, 灸三壯, 不止者不可治。 膻中, 中脘, 氣海, 三里。

呃逆論列方
二陳湯和一。 四逆湯熱十四。 溫胃飲新熱五。 理陰煎新熱三。 佐關煎新熱十。 柴陳煎新散九。 神香散新和二十。 瀉心湯寒二七。 小和中飲新和八。 大承氣湯攻一。 加減二陳湯和二。 甘草乾薑湯熱五四。 橘皮湯熱五六。 安胃飲新寒十一。 歸氣飲新熱十四。 右歸飲新補三。 漿水散熱一四七。 白虎湯寒二。 大補元煎新補一。 大和中飲新和七。 小柴胡湯散十九。 小承氣湯攻二。 橘皮乾薑湯熱五五。 生薑半夏湯熱五二。 橘皮竹茹湯熱五八。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理中加丁香湯熱四。 <寶鑑>丁香柿蒂散熱六五。 <三因>丁香散熱六十。 羌活附子湯熱三五。 竹葉石膏湯寒五。 .

論外備用方
參附湯補三七。 丁香溫中湯熱十二和胃。 丁香柿蒂散熱六四胃寒。 柿蒂湯熱六六。 養正丹熱一八八氣逆。


--------------------------------------------------------------------------------

鬱證
經義
六元正紀大論帝曰: 五運之氣, 亦復歲乎? 岐伯曰: 鬱極乃發, 待時而作也。 帝曰: 鬱之甚者, 治之奈何? 岐伯曰: 木鬱達之, 火鬱發之, 土鬱奪之, 金鬱泄之, 水鬱折之, 然調其氣, 過者折之, 以其畏也, 所謂泄之。

王太僕曰: 木鬱達之, 謂吐之令其調達。 火鬱發之, 諸汗之令其疏散。 土鬱奪之, 謂下之令無壅礙。 金鬱泄之, 謂滲泄解表利小便也。 水鬱折之, 謂抑之制其衝逆也。

滑氏曰: 木性本條達, 火性本發揚, 土性本沖和, 金性本肅清, 水性本流通, 五者一有所鬱, 斯失其性矣。 達, 發, 奪, 泄, 折, 將以治其鬱而遂其性也。

王安道釋此曰: 凡病之起, 多由於鬱。 鬱者, 滯而不通之義。 或因所乘而為鬱, 或不因所乘, 本氣自病而鬱者, 皆鬱也, 豈惟五運之變能使然哉。 鬱既非五運之變可拘, 則達, 發, 奪, 泄, 折等法, 固可擴而充之, 可擴而充, 其應變不窮之理也歟。 且夫達者, 通暢之也。 如肝性急, 怒氣逆, 胠?或脹, 火時上炎, 治以苦寒辛散而不愈者, 則用升發之藥, 加以厥陰報使而從治之。 又如久風入中為飧泄, 及不因外風之入, 而清氣在下為飧泄, 則以輕揚之劑舉而散之。 凡此之類, 皆達之之法也。 王氏以吐訓達, 不能使人無疑, 以其肺金盛而抑制肝木歟, 則瀉肺氣舉肝氣可矣, 不必吐也; 以為脾胃濁氣下流而少陽清氣不升歟, 則益胃升陽可矣, 不必吐也。 雖然, 木鬱固有吐之之理, 今以吐字總該達字, 則凡木鬱皆當用吐矣, 其可乎哉? 至於東垣所謂食塞肺分, 為金與土旺於上而剋木, 夫金之剋木, 乃五行之常道, 固不待物傷而後能也, 且為物所傷, 豈有反旺之理? 若曰吐去其物以伸木氣, 乃是反為木鬱而施治, 非為食傷而施治矣。 夫食塞胸中而用吐, 正<內經>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之義耳, 不勞引木鬱之說以及之也。 四鬱皆然。 又曰: 夫五鬱為病, 故有法以治之, 然邪氣久實, 正氣必損, 今邪氣雖去, 正氣豈能遽平乎? 苟不平調正氣, 使各安其位, 復其常, 於治鬱之餘, 則猶未足以盡治法之妙。 故又曰: 然調其氣。 苟調之氣猶未服而或過, 則當益其所不勝以制之, 如木過者當益金, 金能制木, 則木斯服矣。 所不勝者, 所畏者也, 故曰過者折之, 以其畏也。 夫制物者, 物之所欲也, 制於物者, 物之所不欲也, 順其欲則喜, 逆其欲則惡, 今逆之以所惡, 故曰所謂泄之。

陰陽應象大論曰: 東方生風, 在志為怒, 怒傷肝, 悲勝怒。 南方生熱, 在志為喜, 喜傷心, 恐勝喜。 中央生濕, 在志為思, 思傷脾, 怒勝思。 西方生燥, 在志為憂, 憂傷肺, 喜勝憂。 北方生寒, 在志為恐, 恐傷腎, 思勝恐。

舉痛論曰: 怒則氣上, 喜則氣緩, 悲則氣消, 恐則氣下, 寒則氣收, 炅則氣泄, 驚則氣亂, 勞則氣耗, 思則氣結。 怒則氣逆, 甚則嘔血及飧泄, 故氣上矣。 喜則氣和志達, 營衛通利, 故氣緩矣。 悲則心系急, 肺布葉舉, 而上焦不通, 營衛不散, 熱氣在中, 故氣消矣。 恐則精卻, 卻則上焦閉, 閉則氣還, 還則下焦脹, 故氣不行矣。 寒則腠理閉, 氣不行, 故氣收矣。 炅則腠理開, 營衛通, 汗大泄, 故氣泄矣。 驚則心無所倚, 神無所歸, 慮無所定, 故氣亂矣。 勞則喘息汗出, 外內皆越, 故氣耗矣。 思則心有所存, 神有所歸, 正氣留而不行, 故氣結矣。

宣明五氣篇曰: 胃為氣逆, 為噦為恐。 膽為怒。 精氣并於心則喜, 并於肺則悲, 并於肝則憂, 并於脾則畏, 并於腎則恐。 陽入之陰則靜, 陰出之陽則怒。

玉機真藏論曰: 憂恐悲喜怒, 令不得以其次, 故令人有大病矣。 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 怒則肝氣乘矣, 悲則肺氣乘矣, 恐則脾氣乘矣, 憂則心氣乘矣。

本神篇曰: 怵惕思慮者則傷神, 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 悲哀動中者, 竭絕而失生。 喜樂者, 神憚散而不藏。 憂愁者, 氣閉塞而不行。 盛怒者, 迷惑而不治。 恐懼者, 神蕩憚而不收。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 神傷則恐懼自失, 破?脫肉, 毛悴色夭, 死於冬。 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 意傷則悗亂, 四肢不舉, 毛悴色夭, 死於春。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 魂傷則狂妄不精, 當人陰縮而筋攣, 兩?骨不舉, 毛悴色夭, 死於秋。 肺喜樂無極則傷魄, 魄傷則狂, 皮革焦, 毛悴色夭, 死於夏。 腎盛怒不止則傷志, 志傷則喜忘其前言, 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 毛悴色夭, 死於季夏。 恐懼而不解則傷精, 精傷則骨痠痿厥, 精時自下。

壽夭剛柔篇曰: 憂恐忿怒傷氣, 氣傷臟, 乃病臟。

本病篇曰: 憂愁思慮即傷心。 恚怒氣逆, 上而不上即傷肝。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愁憂恐懼則傷心, 形寒寒飲則傷肺。

痿論曰: 悲哀太甚則胞絡絕, 胞絡絕則陽氣內動, 發則心下崩, 數溲血也。 思想無窮, 所願不得, 意淫於外, 入房太甚, 宗筋弛縱, 發為筋痿, 及為白淫。

口問篇曰: 悲哀愁憂則心動, 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行鍼篇曰: 多陽者多喜, 多陰者多怒。

調經論曰: 神有餘則笑不休, 神不足則悲。 血有餘則怒, 不足則恐。

五臟生成篇曰: 肝氣虛則恐, 實則怒。 心氣虛則悲, 實則笑不休。

疏五過論曰: 嘗貴後賤, 雖不中邪, 病從內生, 名曰脫營。 嘗富後貧, 名曰失精, 五氣留連, 病有所并。 暴樂暴苦, 始樂後苦, 皆傷精氣, 精氣竭絕, 形體毀沮。 暴怒傷陰, 暴喜傷陽, 厥逆上行, 脈滿去形。 故貴脫勢, 雖不中邪, 精神內傷, 身必敗亡。 始富後貧, 雖不傷邪, 皮焦筋屈, 痿躄為攣。

通評虛實論曰: 膈寒閉絕, 上下不通, 則暴憂之病也。

五變篇曰: 目堅固以深者, 長衝直揚, 其心剛, 剛則多怒, 怒則氣上逆。 .

論<內經>五鬱之治
經言五鬱者, 言五行之化也, 氣運有乖和, 則五鬱之病生矣。 其在于人, 則凡氣血一有不調而致病者, 皆得謂之鬱證, 亦無非五氣之化耳。 故以人之臟腑, 則木應肝膽, 木主風鬱, 畏其滯抑, 故宜達之, 或表或裏, 但使經絡通行, 則木鬱自散, 是即謂之達也; 火心應與小腸, 火主熱邪, 畏其陷伏, 故宜發之, 或虛或實, 但使氣得升揚, 則火鬱自解, 是即謂之發也; 土應脾胃, 土主濕邪, 畏其壅淤, 故宜奪之, 或上或下, 但使濁穢得淨, 則土鬱可平, 是即謂之奪也; 金應肺與大腸, 金主燥邪, 畏其秘塞, 故宜泄之, 或清或濁, 但使氣液得行, 則金鬱可除, 是即謂之泄也; 水應腎與膀胱, 水主寒邪, 畏其凝溢, 故宜折之, 或陰或陽, 但使精從氣化, 則水鬱可清, 是即謂之折也。 雖然, 夫論治之法, 固當辨此五者, 而不知經語之玄, 本非鑿也, 亦非專治實邪, 而虛邪不在是也。 即如木鬱之治, 宜于達矣, 若氣陷不舉者, 發即達也; 氣壅不開者, 奪即達也; 氣秘不行者, 泄亦達也; 氣亂不調者, 折亦達也。 又如火鬱之治, 當用發矣, 若元陽被抑, 則達非發乎? 臟腑留結, 則奪非發乎? 膚竅閉塞, 則泄非發乎? 津液不化, 則折非發乎? 且奪者, 挽回之謂, 大實非大攻, 不足以蕩邪; 大虛非大補, 不足以奪命, 是皆所謂奪也。 折者, 折中之謂, 火實則陽亢陰虛, 火虛則氣不化水, 制作隨宜, 是皆所謂折也。 猶是觀之, 可見五者之中, 皆有通融圓活之道。 第<內經>欲言五法, 不得不借五氣, 以發明其用。 但使人知此義, 則五行之中, 各具五法, 而用有無窮之妙矣。 安得鑿訓其說, 以隘人神思耶? 學者于此, 當默會其意, 勿使膠柱, 則心靈智慧, 而無有不通矣。 .

論脈
凡鬱證之脈, 在古人皆以結促止節為鬱脈, 使必待結促止節而後為鬱, 則鬱證不多見矣。 故凡診鬱證, 但見氣血不順而脈不和平者, 其中皆有鬱也。 惟情志之鬱, 則如弦, 緊, 沉, 澀, 遲, 細, 短, 數之類, 皆能為之。 至若結促之脈, 雖為鬱病所常有, 然病鬱者未必皆結促也。 惟血氣內虧, 則脈多間斷。 若平素不結而因病忽結者, 此以不相接續, 尤屬內虛。 故凡辨結促者, 又當以有神無神辨之。 其或來去有力, 猶可以鬱證論, 若以無力之結促, 而悉認為氣逆痰滯, 妄行消散, 則十誤其九矣。 .

論情志三鬱證治共四條
*凡五氣之鬱, 則諸病皆有, 此因病而鬱也。 至若情志之鬱, 則總由乎心, 此因鬱而病也。 第自古言鬱者, 但知解鬱順氣, 通作實邪論治, 不無失矣。 茲予辨其三證, 庶可無誤。 蓋一曰怒鬱, 二曰思鬱, 三曰憂鬱。 如怒鬱者, 方其大怒氣逆之時, 則實邪在肝, 多見氣滿腹脹, 所當平也。 及其怒後而逆氣已去, 惟中氣受傷矣, 既無脹滿疼痛等證, 而或為倦怠, 或為少食, 此以木邪克土, 損在脾矣, 是可不知培養, 而仍加消伐, 則所伐者其誰乎? 此怒鬱之有先後, 亦有虛實, 所當辨治者如此。 又若思鬱者, 則惟曠女釐婦, 及燈窗困厄, 積疑在怨者皆有之。 思則氣結, 結于心而傷于脾也。 及其既甚, 則上連肺胃而為欬喘, 為失血, 為隔噎, 為嘔吐; 下連肝腎則為帶濁, 為崩淋, 為不月, 為勞損。 若初病而氣結為滯者, 宜順宜開; 久病而損及中氣者, 宜修宜補。 然以情病者, 非情不解, 其在女子, 必得愿遂而後可釋, 或以怒勝思亦可暫解; 其在男子, 使非有能屈能伸, 達觀上智者, 終不易邪也。 若病已既成, 損傷必甚, 而再行消伐, 其不明也亦甚矣。 又若憂鬱病者, 則全屬大虛, 本無實邪。 此多以衣食之累, 利害之牽, 及悲憂驚恐而致鬱者, 總皆受鬱之類。 蓋悲則氣消, 憂則氣沉, 必傷脾肺; 驚則氣亂, 恐則氣下, 必傷肝腎。 此其戚戚悠悠, 精氣但有消索, 神志不振, 心脾日以耗傷。 凡此之輩, 皆陽消證也, 尚何實邪? 使不知培養真元, 而再加解散, 其與鷺鷥腳上割股者何異? 是不可不詳加審察, 以濟人之危也。
*怒鬱之治: 若暴怒傷肝, 逆氣未解, 而為脹滿或疼痛者, 宜解肝煎, 神香散, 或六鬱湯, 或越鞠丸。 若怒氣傷肝, 因而動火, 以致煩熱?痛脹滿或動血者, 宜化肝煎。 若怒鬱不解, 或生痰者, 宜溫膽湯。 若怒後逆氣既散, 肝脾受傷, 而致倦怠食少者, 宜五味異功散, 或五君子煎, 或大營煎, 歸脾湯之類調養之。
*思鬱之治: 若初有鬱結滯逆不開者, 宜和胃煎加減主之, 或二陳湯, 或沉香降氣散, 或啟脾丸, 皆可擇用。 凡婦人思鬱不解, 致傷沖任之源, 而血氣日虧, 漸至經脈不調, 或短少漸閉者, 宜逍遙飲, 或大營煎。 若思憶不遂, 以致遺精帶濁, 病在心肺不攝者, 宜秘元煎。 若思慮過度, 以致遺精滑泄, 及經脈錯亂, 病在肝腎不固者, 宜固陰煎。 若思鬱動火, 以致崩淋失血, 赤帶內熱, 經脈錯亂者, 宜保陰煎。 若思鬱動火, 陰虛肺熱, 煩渴, 欬嗽見血, 或骨蒸夜熱者, 宜四陰煎, 或一陰煎酌宜用之。 若生儒蹇厄, 思結枯腸, 及任勞任怨, 心脾受傷, 以致怔忡健忘, 倦怠食少, 漸至消瘦, 或為膈噎嘔吐者, 宜壽脾煎, 或七福飲。 若心膈氣有不順, 或微見疼痛者, 宜歸脾湯, 或加砂仁, 白豆蔻, 丁香之類以微順之。
*憂鬱內傷之治: 若初鬱不開, 未至內傷, 而胸膈痞悶者, 宜二陳湯, 平胃散, 或和胃煎, 或調氣平胃散, 或神香散, 或六君子湯之類以調之。 若憂鬱傷脾, 而吞酸嘔惡者, 宜溫胃飲, 或神香散。 若憂鬱傷脾肺, 而困倦怔忡, 倦怠食少者, 宜歸脾湯, 或壽脾煎。 若憂思傷心脾, 以致氣血日消, 飲食日減, 肌肉日削者, 宜五福飲, 七福飲, 甚者大補元煎。
諸鬱滯治法
凡諸鬱滯, 如氣, 血, 食, 痰, 風, 濕, 寒, 熱, 或表, 或裏, 或臟, 或腑, 一有滯逆, 皆為之鬱, 當各求其屬, 分微甚而開之, 不無自愈。 氣鬱者, 宜木香, 沉香, 香附, 烏藥, 藿香, 丁香, 青皮, 枳殼, 茴香, 厚朴, 撫芎, 檳榔, 砂仁, 皂角之類。 血鬱者, 宜桃仁, 紅花, 蘇木, 肉桂, 延胡, 五靈脂, 牡丹皮, 川芎, 當歸, 大黃, 朴硝之類。 食鬱者, 宜山楂, 麥芽, 神?, 枳實, 三稜, 蓬朮, 大蒜, 蘿蔔, 或生韭飲之類。 痰鬱者, 宜半夏, 南星, 海石, 瓜蔞, 前胡, 貝母, 陳皮, 白芥子, 玄明粉, 海藻, 皂角, 牛黃, 天竹黃, 竹瀝之類。 風鬱者, 宜麻黃, 桂枝, 柴胡, 升麻, 乾葛, 紫蘇, 細辛, 防風, 荊芥, 薄荷, 生薑之類。 濕鬱者, 宜蒼朮, 白朮, 茯苓, 澤瀉, 豬苓, 羌活, 獨活之類。 寒鬱者, 宜乾薑, 肉桂, 附子, 吳茱萸, 蓽茇, 胡椒, 花椒之類。 熱鬱者, 宜黃連, 黃柏, 黃芩, 梔子, 石膏, 知母, 龍膽草, 地骨皮, 石斛, 連翹, 天花粉, 玄參, 犀角, 童便, 綠豆之類。 以上諸鬱治法, 皆所以治實邪也。 若陽虛則氣不能行, 陰虛則血不能行, 氣血不行, 無非鬱證, 若用前法, 則愈虛愈鬱矣。 當知所辨, 參以三法如前, 庶無誤也。 .

述古共二條
丹溪曰: 鬱病大率有六, 曰: 氣鬱者, 胸?疼痛, 脈沉而澀。 濕鬱者, 周身走痛, 或關節疼痛, 遇陰則發, 脈沉而細。 熱鬱者, 瞀悶煩心, 尿赤, 脈沉而數。 痰鬱者, 動則喘息, 脈沉而滑。 血鬱者, 四肢無力, 能食便血, 脈沉而芤。 食鬱者, 噯酸腹飽, 不喜飲食。 或七情之邪鬱, 或寒熱之交侵, 或九氣之怫鬱, 或兩濕之侵凌, 或酒漿之積聚, 故為留飲濕鬱之疾。 又如熱鬱而成痰, 痰鬱而成癖, 血鬱而成瘕, 食鬱而成痞滿, 此必然之理也。

戴氏曰: 鬱者, 結聚不得發越也, 當升不升, 當降不降, 當變化不得變化, 故傳化失常而鬱病作矣。 大抵諸病多有兼鬱者, 或鬱久而生病, 或病久而生鬱, 或用藥雜亂而成鬱, 故凡病必參鬱治。

附按
丹溪治一室女因事忤意, 鬱結在脾, 半年不食, 但日食熟菱棗數枚, 遇喜, 食饅頭彈子大, 深惡粥飯。 予意脾氣實, 非枳實不能散, 以溫膽湯去竹茹與之, 數十貼而愈。 一女許婚後, 夫經商二年不歸, 因不食, 困臥如癡, 無他病, 多向裏床坐。 此思想氣結也, 藥難獨治, 得喜可解; 不然令其怒, 使其木氣升發, 而脾氣自開, 木能制土故也。 因自往激之, 大怒而哭, 良久, 令解之, 與藥一貼, 即求食矣。 予曰: 病雖愈, 必得喜方已。 乃紿以夫回, 既而果然, 病遂不舉。

鬱證論列方
六鬱湯和一四九。 化肝煎新寒十。 解肝煎新和十一。 越鞠丸和一五四。 二陳湯和一。 和胃飲新和五。 逍遙飲新因一。 歸脾湯補三二。 五福飲新補六。 六君子湯補五。 四陰煎新補十二。 固陰煎新固二。 啟脾丸和八六。 平胃散和十七。 壽脾煎新熱十六。 沉香降氣散和四十。 神香散新和二十。 異功散補四。 溫胃飲新熱五。 溫膽湯和一五二。 五君子煎新熱六。 七福飲新補七。 一陰煎新補八。 大補元煎新補一。 秘元煎新固一。 生韭飲和一五一。 調氣平胃散和十八。 保陰煎新寒一。 大營煎新補十四。

論外備用方
逍遙散補九二。 加味二陳湯和三食鬱。 加味四七湯和九八。 三和散和六十氣鬱。 七氣湯和四七傷氣。 <局方>七氣湯和五十七情鬱。

景岳全書卷十九終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