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二十明集雜證謨
嘔吐
經義
至真要大論曰: 諸痿喘嘔, 皆屬於上。 諸逆衝上, 皆屬於火。 諸嘔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屬於熱。
脈解篇曰: 太陰所謂食則嘔者, 物盛滿而上溢, 故嘔也。 少陰所謂嘔欬上氣喘者, 陰氣在下, 陽氣在上, 諸陽氣浮, 無所依從, 故嘔欬上氣喘也。
經脈篇曰: 足太陰之脈, 挾咽, 連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 復從胃, 別上膈, 注心中。 是動則病舌本強, 食則嘔, 胃脘痛, 腹脹善噫。 足厥陰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
舉痛論曰: 寒氣客於腸胃, 厥逆上出, 故痛而嘔也。
六元正紀大論曰: 少陽所至, 為嘔涌。 厥陰所至, 為?痛嘔泄。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膽病者, 善太息, 口苦, 嘔宿汁。 肝脈緩甚為善嘔。 腎脈微緩為洞, 洞者, 食不化, 下嗌還出。
四時氣篇曰: 善嘔, 嘔有苦, 長太息, 心中憺憺, 恐人將捕之, 邪在膽, 逆在胃, 膽液泄則口苦, 胃氣逆則嘔苦, 故曰嘔膽。
刺禁論曰: 刺中膽, 一日半死, 其動為嘔。
診要經終論曰: 太陰終者, 腹脹閉不得息, 善噫, 善嘔, 嘔則逆, 逆則面赤。
五味論曰: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變嘔。
論證共四條
1.嘔吐一證, 最當詳辨虛實。 實者有邪, 去其邪則愈; 虛者無邪, 則全由胃氣之虛也。 所謂邪者, 或暴傷寒涼, 或暴傷飲食, 或因胃火上沖, 或因肝氣內逆, 或以痰飲火氣聚于胸中, 或以表邪傳裏, 聚于少陽, 陽明之間, 皆有嘔證, 此皆嘔之實邪也。 所謂虛者, 或其本無內傷, 又無外感, 而常為嘔吐者, 此既無邪, 必胃虛也。 或遇微寒, 或遇微勞, 或遇飲食少有不調, 或肝氣微逆, 即為嘔吐者, 總胃虛也。 凡嘔家。 虛實皆以胃氣為言, 使果胃強脾健, 則凡遇食飲, 必皆運化, 何至嘔吐? 故雖以寒熱飢飽, 大有所傷, 亦不能動, 而滋略有所觸, 便不能勝, 使非胃氣虛弱, 何以若此? 此虛實之原, 所當先察, 庶不致誤治之害。
2.凡胃氣本虛, 而或停滯不行者, 是又虛中有實, 不得不暫從清理, 然後可以培補。 又或雖有停滯, 而中氣虛困不支者, 是又所急在虛, 不得不先顧元氣, 而略兼清理。 此中本末先後, 自有確然之理, 所以貴知權也。
3.嘔家雖有火證詳列後條, 然凡病嘔吐者, 多以寒氣犯胃, 故胃寒者十居八九, 內熱者十止一二, 而外感之嘔, 則尤多寒邪, 不宜妄用寒涼等藥。 使非真有火證而誤用之, 胃強者猶或可支, 胃弱者必遭其虐。 觀劉河間曰: 胃膈熱甚則為嘔, 火氣炎上之象也。 此言過矣。 若執而用之, 其害不小, 又孫真人曰: 嘔家聖藥是生薑, 此的確之見也, 勝于河間遠矣。
4.仲景曰: 傷寒嘔多, 雖有陽明證, 不可攻之。 此但以傷寒為言也。 然以余之見, 則不但傷寒, 而諸證皆然。 何也? 蓋雜證嘔吐, 尤非傷寒之比, 其在傷寒, 則猶有熱邪, 但以熱在上焦, 未全入腑, 則下之為逆, 故不可下也。 若雜證之嘔吐, 非胃寒不能化, 則脾虛不能運耳。 脾胃既虛, 其可攻乎? 且上下之病氣或無涉, 而上下之元氣實相依, 此嘔吐之所以不可攻者, 正恐病在上而攻其下, 下愈虛則上愈困耳。 .
虛嘔證治共三條
1.凡胃虛作嘔者, 其證不一, 當知所辨。 若胃脘不脹者, 非實邪也。 胸膈不痛者, 非氣逆也。 內無熱躁者, 非火證也。 外無寒熱者, 非表邪也。 無食無火而忽為嘔吐者, 胃虛也; 嘔吐無常而時作時止者, 胃虛也; 食無所停而聞食則嘔者, 胃虛也; 氣無所逆而聞氣則嘔者, 胃虛也; 或身背, 或食飲, 微寒即嘔者, 胃虛也; 或吞酸, 或噯腐, 時若惡心兀兀然, 泛泛然, 冷嚥靡寧者, 胃虛也; 或因病誤治, 妄用克伐寒涼, 本無嘔而致嘔者, 胃虛也; 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食入中焦而不化者, 胃虛也; 食入下焦而不化者, 土母無陽, 命門虛也。 凡此虛證, 必皆宜補, 是固然矣。 然胃本屬土, 非火不生, 非暖不化, 是土寒者, 即土虛也, 土虛者, 即火虛也。 故曰, 脾喜暖而惡寒, 土惡濕而喜燥。 所以東垣[脾胃論]特著溫補之法, 蓋特為胃氣而設也, 庸可忽哉。 第在河間, 則言嘔因胃火, 是火多實也。 茲余言嘔因胃寒, 是寒多虛也。 一熱一寒, 若皆失中和之論, 不知嘔因火者, 余非言其必無, 但因火而嘔者少, 因寒而嘔者多耳; 因胃實而嘔者少, 因胃虛而嘔者多耳。 不得不有此辨。
2.虛嘔之治, 但當以溫胃補脾為主, 宜人參理中湯為正治。 或溫胃飲, 聖朮煎, 參薑飲之類, 亦可酌用。 或黃芽丸尤為最妙。 若胃口寒甚者, 宜附子理中湯, 或四味回陽飲, 或一?丹主之。 若虛在陰分, 水泛為痰而嘔吐者, 宜金水六君煎。 虛甚者宜理陰煎, 或六味回陽飲。 若久病胃虛不能納穀者, 俱當以前法酌治之。 若胃氣微虛而兼痰者, 宜六君子湯主之。
3.凡中毒而吐者, 當察其所中者何物。 蓋中熱毒而吐者, 宜解以苦寒之劑; 中陰寒之毒而吐瀉不止者, 宜解以溫熱之劑; 若因吐瀉而脾腎致虛者, 非大加溫補不可。 此證有中寒毒吐瀉治按在後, 當并閱之。 .
實嘔證治共九條
1.凡實邪在胃而作嘔者, 必有所因, 必有見證。 若因寒滯者, 必多疼痛; 因食滯者, 必多脹滿; 因氣逆者, 必痛脹連于?肋; 因火鬱者, 必煩熱燥渴, 脈洪而滑; 因外感者, 必頭身發熱, 脈數而緊。 如無實證實脈, 而見嘔吐者, 切不可以實邪論治。
2.實邪犯胃而作嘔者, 其證有三: 一以食飲寒涼, 或誤食性寒生冷等物, 致傷胃氣, 因而作嘔者, 若果寒滯未散而兼脹兼痛者, 宜溫中行滯, 以大小和中飲, 神香散, 或二陳湯加薑桂之類主之。 或和胃飲亦佳。 一以陰寒氣令, 或雨水沙氣, 及水土寒濕之邪犯胃, 因而作嘔作泄, 若寒滯未散而或脹或痛者, 宜溫中散寒, 以平胃散, 神香散, 加減二陳湯, 除濕湯, 局方四七湯, 大七香丸之類主之。 一以風寒外感, 或傷寒, 或痎瘧, 凡邪在少陽, 表邪未解, 而漸次入裏, 所以外為寒熱, 內為作嘔。 蓋少陽之經, 下胸中貫膈而然, 此半表半裏證也。 治宜解表散寒, 以柴陳煎, 小柴胡湯, 正柴胡飲之類主之。 若微嘔微吐者, 邪在少陽; 若大嘔大吐者, 此又邪在陽明, 胃家病也。 宜二陳湯, 或不換金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之類主之。 若胃虛兼寒者, 惟理中湯, 溫胃飲之類為宜。
3.飲食傷胃而作嘔者, 如果留滯未消, 而兼脹痛等證, 宜大和中飲, 排氣飲, 神香散之類主之, 或啟脾丸亦可酌用。 如食已消而嘔未止者, 宜溫胃飲主之。
4.火在中焦而作嘔者, 必有火證火脈, 或為熱渴, 或為燥煩, 脈必洪數, 吐必涌猛, 形氣聲色, 必皆壯麗。 若察其真有火邪, 但降其火, 嘔必自止。 火微兼虛者, 宜[外台]黃芩湯, 或半夏瀉心湯。 火甚者, 宜抽薪飲, 或大小分清飲。 若暑熱犯胃, 多渴多嘔, 氣虛煩燥, 而火有不清者, 竹葉石膏湯。 若熱甚嘔吐不止, 而火在陽明, 兼頭痛者, 白虎湯, 或太清飲, 或六一散。 若冒暑嘔吐而火不甚者, 宜香薷飲, 或五物香薷飲。 此有胃火治按在後。
5.痰飲留于胸中, 或寒濕在胃, 水停中脘作嘔吐者, 宜和胃二陳煎, 苓朮二陳煎, 或小半夏加茯苓湯, 橘皮半夏湯之類, 皆可酌用。
6.氣逆作嘔者, 多因鬱怒, 致動肝氣, 胃受肝邪, 所以作嘔。 然胃強者未必易動, 而易動者多因胃虛。 故凡治此者, 必當兼顧胃氣, 宜六君子湯, 或理中湯主之。 若逆氣未散, 或多脹滿者, 宜二陳湯, 或橘皮半夏湯之類主之, 或神香散亦佳。
7.瘧痢作嘔者, 其在瘧疾, 則以表邪內陷, 凡邪在少陽, 陽明, 太陰者, 皆能作嘔, 但解去表邪, 嘔必自止。 其在痢疾之嘔, 則多因胃氣虛寒。 蓋表非寒邪, 無以成瘧; 裏非寒邪, 無以成痢。 而病不知本, 尚何醫云? 二證方論, 具載本門。
8.朝食午吐, 午食晚吐, 或朝食暮吐, 詳後反胃門。
9.一方, 治嘔吐之極, 或反胃, 粥湯入胃即吐, 垂死者, 用人參二兩, 水一升, 煮四合, 熱服。 日再進。 兼以人參煮粥食之, 即不吐。
吐蚘
凡吐蚘者, 必因病而吐蚘, 非因蚘而致吐也。 故不必治其蚘, 而但治其所以吐, 則蚘自止矣。 有因胃火而吐蚘者, 以內熱之甚, 蚘無所容而出也。 但清其火, 火清而蚘自靜。 輕者抽薪飲, 甚者萬應丸之屬是也。 有因胃寒而吐蚘者, 以內寒之甚, 蚘不能存而出也, 但溫其胃, 胃暖而蚘自安。 仲景烏梅丸之屬是也。 有因胃虛無食而吐蚘者, 以倉廩空虛, 蚘因求食而上出也, 此胃氣大虛之候, 速宜補胃溫中, 以防根本之敗。 如溫胃飲, 理中湯, 聖朮煎之屬是也。 以上三者, 固皆治蚘之法。 然蚘有死者, 有活者。 若吐死蚘, 則但治嘔如前可也。 若活蚘上出不已, 則不得不有以逐之。 蓋蚘性畏酸畏苦, 但加烏梅為佐使, 則蚘自伏也。 若胃實火盛者, 可加苦楝根, 或黃連亦善。 其有未盡者, 俱詳列諸虫本門, 及後條吐蚘治按中。
治嘔氣味論
凡治胃虛嘔吐, 最須詳審氣味。 蓋邪實胃強者, 能勝毒藥, 故無論氣味優劣, 皆可容受。 惟胃虛氣弱者, 則有宜否之辨, 而胃虛之甚者, 則于氣味之間, 關係尤重。 蓋氣虛者, 最畏不堪之氣, 此不見腥臊耗散之氣不能受, 即微香微鬱并飲食之氣, 亦不能受, 而其他可知矣。 胃弱者, 最畏不堪之味, 此非惟至苦極劣之味不能受, 即微鹹微苦并五穀正味, 亦不能受, 而其他可知矣。 此胃虛之嘔, 所以最重氣味, 使或略有不投, 則入口便吐, 終無益也。
故凡治陽虛嘔吐等證, 則一切香散鹹酸辛味不堪等物, 悉當以已意相測, 測有不妥, 切不可用, 但補其陽, 陽回則嘔必自止, 此最確之法, 不可忽也。 余嘗見一沈姓者, 素業醫, 極多勞碌, 且年及四旬, 因患癲疝下墜, 欲提使上升, 自用鹽湯吐法, 不知胃虛畏鹹, 遂致吐不能止, 湯水皆嘔, 如此者一日一夜, 忽又大便下黑血一, 二碗, 而脈則微渺如毛, 幾如將絕。 此蓋吐傷胃氣, 脾虛之極, 兼以鹽湯走血, 故血不能攝, 從便而下。 余令速用人參, 薑附等劑, 以回垂絕之陽, 庶乎可療。 忽又一醫至, 曰: 皆屬火也。 大便下血, 亦因火也, 尚堪用參附乎? 宜速飲童便, 則嘔可愈而血亦止矣。 其人以為有理, 及童便下咽, 即嘔極不堪名狀, 嘔不止而命隨繼之矣。 鳴呼! 夫以胃強之人, 亦且聞尿欲嘔, 況嘔不能止, 而復可加以尿乎? 此不惟死者堪怜, 而妄用若此者, 尚敢稱醫, 誠可惡可恨也, 故筆之于此, 并以徵氣味之證。 又別有氣味治按, 在小兒門嘔吐條中, 所當參酌。
述古共五條
1.王太僕曰: 內格嘔逆, 食不得入, 是有火也; 病嘔而吐, 食入反出, 是無火也。
2.[金匱要略]曰: 先嘔卻渴者, 此為欲解。 先渴卻嘔者, 為水停心下, 此屬飲家。 嘔家本渴, 今反不渴者, 以心下有支飲故也, 此屬支飲。 問曰: 病人脈數, 數為熱, 當消穀引食, 而反吐者, 何也? 曰: 以發其汗, 令陽微, 膈氣虛, 脈乃數, 數為客熱, 不能消穀, 胃中虛冷故也。 脈弦者, 虛也, 胃氣無餘, 朝食暮吐, 變為胃反。 寒在於上, 醫反下之, 今脈反弦, 故名曰虛。 病人欲吐者, 不可下之。 嘔而胸滿者, 茱萸湯主之。 嘔而吐涎沫, 頭痛者, 茱萸湯主之。 嘔而腸鳴, 心下痞者, 半夏瀉心湯主之。 乾嘔而利者, 黃芩半夏生薑湯主之。 諸嘔吐穀不得下者, 小半夏湯主之。 嘔吐而病在膈上, 後思水者, 解, 急與之。 思水者, 豬苓散主之。 嘔而脈弱, 小便復利, 身有微熱, 見厥者難治, 四逆湯主之。 嘔而發熱者, 小柴胡湯主之。 胃反嘔吐者, 大半夏湯主之。 食已即吐者, 大黃甘草湯主之。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 茯苓澤瀉湯主之。 乾嘔吐逆, 吐涎沫者, 半夏乾薑散主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 似嘔不嘔, 似噦不噦, 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 生薑半夏湯主之。 乾嘔噦, 若手足厥者, 橘皮湯主之。
3.朱丹溪曰: 胃中有熱, 膈上有痰者, 二陳湯加炒山梔, 黃連, 生薑。 有久病嘔者, 胃虛不納穀也, 用人參, 生薑, 黃耆, 白朮, 香附之類。 嘔吐, 朱奉議以半夏, 橘皮, 生薑為主。 劉河間謂嘔者, 火氣炎上, 此特一端耳。 有痰膈中焦, 食不得下者。 有氣逆者。 有寒氣鬱於胃口者。 有食滯心肺之分, 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 有胃中有火與痰而嘔者。 嘔吐藥忌瓜蔞, 杏仁, 桃仁, 蘿蔔子, 山梔, 皆能作吐。 肝火出胃, 逆上嘔吐者, 抑青丸。 夏月嘔吐不止, 五苓散加薑汁。 吐蟲, 用炒錫灰, 檳榔末, 米飲服。 胃中有熱者, 二陳湯加薑, 芩, 連。 惡心有熱, 有痰, 有虛, 皆用生薑入藥。
4.薛立齋曰: 若脾胃氣虛, 而胸膈不利者, 用六君子湯壯脾土, 生元氣。 若過服辛熱之劑, 而嘔吐噎膈者, 用六君子加芎, 歸, 益脾土以抑陰火。 胃火內格, 而飲食不入者, 用六君子加苓, 連, 清熱養胃。 若病嘔吐, 食入而反出者, 用六君子加木香, 炮薑, 溫中補脾。 若服耗氣之劑, 血無所生, 而大便燥結者, 用四君子加芎, 歸, 補脾生血。 若火逆衝上, 食不得入者, 用四君子加山梔, 黃連, 清熱養血。 若痰飲阻滯, 而食不得入者, 用六君子加木香, 山梔, 補脾化痰。 若脾胃虛寒, 飲食不入, 或入而不化者, 用六君子加木香, 炮薑, 溫補脾胃, 更非慎房勞, 節厚味, 調飲食者, 不治, 年高無血者, 亦不治。
5.徐東皋曰: 胃虛嘔吐, 惡食不思食, 兼寒者惡寒, 或食久還吐, 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脈遲而微澀, 此皆虛寒者也, 宜藿香安胃散, 理中湯, 甚者, 丁香煮散溫補。 胃中鬱熱, 飲食積滯而嘔者, 則惡食惡寒, 煩悶膈滿, 或渴喜涼, 聞食則吐, 服藥亦吐, 脈洪大而數, 此皆實熱者也, 宜竹茹湯, 麥門冬湯清之。 若食積多者, 用二陳加神?, 麥芽, 黃連, 保和丸之類消導之。
中寒毒吐瀉脹滿新按
凡胃寒者, 多為嘔吐, 而中寒毒者, 又必吐而兼瀉。 余在燕都, 嘗治一吳參軍者, 因見鮮蘑菇肥嫩可愛, 令庖人貿而羹之, 以致大吐大瀉, 延彼鄉醫治之, 咸謂速宜解毒, 乃以黃連, 黑豆, 桔梗, 甘草, 枳實之屬連進之, 而病益甚, 遂至胸腹大脹, 氣喘, 水飲皆不能受, 危窘已甚, 延救于余, 投以人參, 白朮, 甘草, 乾薑, 附子, 茯苓之類。
彼疑不敢用, 曰: 腹脹氣急口乾如此, 安敢再服此藥。 乃停一日, 而病愈劇若朝露矣。 因而再懇, 與藥如前, 彼且疑且畏, 決別于內閫曰: 必若如此, 則活我者此也, 殺我者亦此也, 余之生死, 在此一舉矣。 遂不得已含淚吞之。 一劑而嘔少止, 再劑而脹少殺, 隨大加熟地黃, 以兼救其瀉亡之陰, 前後凡二十餘劑, 復元如故。 彼因問曰: 余本中毒致病, 鄉人以解毒而反劇, 先生以不解毒而反愈者, 何也? 余曰: 毒有不同, 豈必如黃連, 甘, 桔之類, 乃司解耶? 即如蘑菇一物, 必產于深坑枯井, 或沉寒極陰之處乃有之, 此其得陰氣之最盛, 故肥白最嫩也。 公中此陰寒之毒, 而復解以黃連之寒, 其謂之何? 茲用薑附, 非所以解寒毒乎? 用人參, 熟地, 非所以解毒傷元氣乎? 然則彼所謂解毒者, 適所以助毒, 余所謂不解毒者, 正所已解毒也。 理本甚明, 而人弗能辨。 凡諸病之誤治者, 無非皆此類耳。 公頓首愀然嘆曰: 信哉! 使非吾丈, 幾為含冤之魄矣。 祈壽諸梓, 以為後人之鑒云。
胃火上沖嘔吐新按一, 金宅少婦, 宦門女也, 素任性, 每多胸?痛, 及嘔吐等證, 隨調隨愈。 後于秋盡時, 前證復作, 而嘔吐更甚, 病及兩日, 甚至厥脫不省, 如垂絕者再。 後延予至, 見數醫環視金云: 湯飲諸藥, 皆不能受, 入口即嘔, 無策可施。 一醫云: 惟用獨參湯, 庶幾可望其生耳。 余因診之, 見其脈亂數甚, 而且煩熱躁擾, 莫堪名狀, 意非陽明之火, 何以急劇若此? 乃問其欲冷水否, 彼即點首, 遂與以半盅, 惟此不吐, 且猶有不足之狀, 乃復與一盅, 稍覺安靜。
余因以太清飲投之, 而猶有謂: 此非傷寒, 又值秋盡, 能堪此乎? 余不與辨, 及藥下咽, 即酣睡半日, 不復嘔矣。 然後以滋陰輕清等劑, 調理而愈。 大都嘔吐多屬胃寒, 而復有火證若此者。 經曰: 諸逆沖上, 皆屬于火, 即此是也。 自後凡見嘔吐, 其有聲勢涌猛, 脈見洪數, 證多煩熱者, 皆以此法愈之, 是又不可不知也。
吐蚘新按
胡宅小兒, 年甫三歲, 偶因飲食不調, 延幼科診治, 所用之藥, 無非清火化滯等劑, 因而更損胃氣, 反致嘔吐溏泄, 復加清利, 遂致吐蚘。 初止數條, 漸至數十條, 細如燈草, 甚至成團攪結而出, 早晚不絕, 所下者亦如之。 羸困至極, 求治于予, 因與溫胃飲二, 三劑, 其虫朝夕不止, 其多如故。 初不識其何所從來, 而神化之速, 一至如此。 乃翁切懇曰: 止此一兒, 死生在公矣。 萬望先逐此虫, 虫不盡則病日甚, 其能生乎? 予弗之听, 但以前藥倍加人參, 仍加附子, 二, 三劑而嘔吐漸稀, 瀉亦隨止。 瀉止後, 乃以理陰煎, 溫胃飲出入, 間用十餘日, 而虫漸少, 一月餘而飲食進, 肌肉生, 復元如故矣。 其翁積誠稱謝, 因問曰: 小豚之病, 誠然危矣, 今何以不治虫, 不治嘔泄, 而三者俱愈, 可聞教乎? 予曰: 公之所畏者, 虫也。 予之所畏者, 胃氣也。 且凡逐虫之藥, 無有不傷胃氣者。 向使胃氣再傷, 非惟不能逐虫, 而命必隨之矣, 其害孰甚? 故保生之權, 全在知本知末, 但使脾胃日強, 則拔去化虫之源, 而三病同歸一得矣, 尚何虫瀉之敢橫哉! 聞者嘆服, 因祈著按于此。
又一王宅少婦, 年未二旬, 素喜瓜果生冷, 因常病心腹疼痛, 每發必數日不食。 後及二旬之外, 則每發必至吐蚘, 初吐尚少, 自後日甚日多, 每吐必一, 二十條, 每發必旬日不食。 所經諸醫, 但知攻虫, 旋去旋生, 百藥不效。 予為診視脈證, 并察病因, 知其傷于生冷, 以致脾胃虛寒, 陰濕氣聚, 故為此證。 使不溫養脾胃, 以杜寒濕化生之源, 而但事攻虫, 虫去復生, 終無濟也。 因制溫臟丸與之, 藥未完而病隨愈矣。 後因病愈而少年任意, 仍耽生果, 舊病復作, 再制丸服, 乃得全愈。 觀此二證, 如前之小兒, 乃因涼藥傷脾, 所以生虫。 後之女人, 乃因生果傷胃, 所以生虫。 可見陰濕內淫而脾胃虛寒, 是即生虫之由。 故凡治虫之法, 但察其別無疳熱等證者, 悉當以溫補脾胃為主。
嘔吐論列方
二陳湯和一。 附子理中湯熱二。 四君子湯補一。 溫胃飲新熱五。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神香散新和二十。 黃芽丸新熱二一。 參薑飲新熱八。 和胃飲新和五。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橘皮湯和十一, 熱五六。 一?丹新熱二二。 苓朮二陳煎新和四。 理中湯熱一。 理陰煎新熱三。 加減二陳湯和二。 六君子湯補五。 聖朮煎新熱二五。 四逆湯熱十四。 四味回陽飲新熱一。 啟脾丸和八六。 平胃散和十七。 五苓散和一八二。 和胃二陳煎新和三。 除濕湯和一七七。 排氣飲新和六。 茱萸湯熱一三七。 豬苓散和一二五。 半夏乾薑散熱五三。 萬應丸攻九九。 六一散寒百十二。 五物香薷飲和百七十。 太清飲新寒十三。 抽薪飲新寒三。 藿香正氣散和二十。 抑青丸寒一四九。 大半夏湯和十。 半夏瀉心湯寒二八。 小分清飲新和十。 大和中飲新和七。 竹葉石膏湯寒五。 正柴胡飲新散六。 麥門冬湯寒四四。 大黃甘草湯攻十三。 不換金正氣散和二一。 黃芩半夏生薑湯和十六。 生薑半夏湯熱五二。 竹茹湯和一二二。 保和丸小三五。 茯苓澤瀉湯熱七四。 香薷飲和一六九。 白虎湯寒二。 藿香安胃散熱七一。 黃芩湯和一九八。 柴陳煎新散九。 橘皮半夏湯和十三。 小半夏湯和八。 大分清飲新寒五。 [局方]四七湯和九七。 小和中飲新和八。 小柴胡湯散十九。 仲景烏梅丸和三二三。 丁香煮散熱六一。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 小半夏茯苓湯和九。 溫臟丸新熱二四。
論外備用方
獨參湯補三五。 參苓白朮散補五四。 五味異功散補四。 大建中湯補二五寒嘔。 二朮二陳湯和四吐清水。 治中湯熱十中氣不和。 葛花解酲湯和一二四。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寒滯。 保和湯和一四七散邪順氣。 陳皮湯和百二十和胃。 橘半胃苓湯和一九一和胃。 胃愛散熱七十虛寒滯。 甘露湯熱七三和胃。 丁香溫中湯熱十一和胃。 倍朮丸熱百四飲嘔。 養胃湯熱六九虛寒氣滯。 理中化痰丸熱九虛痰。 八味理中丸熱七虛寒。 參朮湯補四十參附湯補三七。 [金匱]大建中湯補二三寒上衝。 香砂六君湯補七。 益黃散和十九脾寒氣滯。 茯苓半夏湯和十二水氣嘔。 青州白丸子和百十二。 檳榔煎和二三六寒濕瘴。 丁香半夏丸和一二九寒痰。 六和湯和一二七和胃。 旋復花湯散八三風痰嘔。 理中加丁香湯熱四中寒。 丁附散熱六二胃寒。 安脾散熱六七冷痰飲。 丁香茯苓湯熱六三溫中行滯。 補脾湯熱六八虛滯。 養正丹熱一八八氣壅不降。 五味沉附湯熱百十六胃寒。 吳茱萸湯熱一三八頭痛嘔。 橘皮乾薑湯熱五五胃寒嘔。 甘草乾薑湯熱五四脾寒。 草豆蔻湯熱七六調氣。 胡椒理中湯熱六虛寒。 七味人參丸熱七二虛寒。 藿香安胃散熱七一寒滯。 丁香柿蒂散熱六四胃寒。
--------------------------------------------------------------------------------
霍亂
經義
經脈篇曰: 足太陰厥氣上逆, 則霍亂。 氣交變大論曰: 歲土不及, 民病飧泄, 霍亂。 六元正紀大論曰: 不遠熱則熱至, 熱至則身熱, 吐下霍亂。 太陰所至, 為中滿, 霍亂, 吐下。 土鬱之發, 為嘔吐, 霍亂。
論證共三條
1.霍亂一證, 以其上吐下瀉, 反復不寧, 而揮霍撩亂, 故曰霍亂。 此寒邪傷臟之病也。 蓋有外受風寒, 寒氣入臟而病者; 有不慎口腹, 內傷食飲而病者; 有傷飲失飽, 飢時胃氣已傷, 過飽食不能化而病者; 有水土氣令寒濕傷脾而病者; 有旱潦暴雨, 清濁相混, 誤中沙氣陰毒而病者。 總之, 皆寒濕傷脾之證。 邪在脾胃, 則中焦不能容受, 故從上而出, 則為吐, 從下而出, 則為瀉。 且凡邪之易受者, 必其脾氣本柔, 而既吐既瀉, 則脾氣不無更虛矣。 故凡治霍亂者, 必宜以和胃健脾為主。 健者, 培補之謂, 因其邪氣已去, 而胃氣受傷, 故非培補不可也。 和者, 謂和之謂, 以其胃氣雖傷, 而邪猶未盡, 故非察其邪正, 而酌為調和不可也。 若其寒少滯多, 則但以溫平之劑調之可也。 若滯因于寒, 則非溫熱之劑不能調也。 而諸家有言為火者, 謂霍亂之病, 多在夏秋之間, 豈得為之傷寒乎? 吁! 謬亦甚矣。 不知夏秋之交, 正多臟寒之病。 蓋一以盛暑將殺, 新涼初起, 天人易氣, 寒之由也。 一以酷暑當令, 生冷不節, 疾病因時寒之動也。 人以夏秋之外熱易見, 而臟腑之內寒難見, 故但知用熱遠熱, 而不知用寒遠寒, 見之淺陋, 多有如此, 所以多以致誤也。 學者于此, 當熟察之。
2.轉筋霍亂證, 以其足腹之筋, 拘攣急痛, 甚至牽縮陰丸, 痛迫小腹, 最為急候。 此足陽明, 厥陰氣血俱傷之候也。 觀河間曰: 轉筋, 經云反戾也。 熱氣燥爍于筋, 則攣瘈而痛。 火主燔灼燥動故也。 或以為寒客于筋者, 誤也。 蓋寒邪雖主于收引, 然止為厥逆禁固, 屈伸不便, 安得為轉筋也? 所謂轉者, 動也。 陽動陰靜, 熱證明矣。 丹溪亦曰: 轉筋屬血熱。 余謂此二子之言, 總屬一偏之見, 不可從也。 試以[內經]質之, 不有曰: 經筋之病, 寒則反折筋急, 熱則筋弛縱不收。 此轉筋者, 謂非反折筋急之病乎? 而何以謂之熱也? 夫所謂轉者, 以其堅強急痛, 有如扭轉之狀, 是謂轉筋。 今西北方以轉字作去聲者, 即其義也。 而河間曰: 轉者動也, 則不為強矣。 且凡患轉筋者, 必于大吐大瀉之後, 乃有此證, 未聞于吐瀉之前, 而先見轉筋者也。 若轉于吐瀉之前, 而謂之火, 猶可云因火而病也; 既轉于吐瀉之後, 則上下皆已火去, 豈因吐瀉而反生火耶? 又何以吐瀉之前火不轉耶? 河間其何以解之? 蓋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 主潤宗筋, 此證以陽明血氣驟損, 筋急而然, 本非火也。 觀無擇陳氏曰: 轉筋者, 以陽明養宗筋, 屬胃與大腸, 今暴吐下, 津液頓亡, 外感四氣, 內傷七情, 攻閉諸脈, 枯削于筋, 宗筋失養, 必致攣縮, 甚則卵縮舌卷, 為難治。 此說始為切當。 若從河間而作火治, 能無誤乎? 余故曰不可從也。
3.夏秋新涼之交, 或疾風暴雨, 或乍寒乍暖之時, 此皆陰陽相駁之際, 善養生者, 最于此時宜慎。 凡外而衣被, 內而口腹, 宜增則增, 宜節則節, 略為加意, 則卻疾亦自不難。 其或少有不調, 而為微寒所侵, 則霍亂吐瀉, 攪腸腹痛, 瘧痢之類, 頃刻可至。 此其所忽者微, 而所害者大也。 且膏梁與藜藿不同, 薄弱與強壯迴異, 矧強者猶不可恃強, 而弱者顧可以忘弱耶? 此自珍者之不可忽也。
論治共七條
1.霍亂初起, 當陰陽擾亂, 邪正不分之時, 惟宜以薑鹽淡湯, 徐徐與之, 令其徐飲徐吐, 或以二陳湯探吐之, 則吐中自有發散之意。 必俟滯濁大出, 胃氣稍定, 乃察其有無泄瀉, 有無脹滿, 有無嘔惡, 以辨邪正虛實, 然後隨其證而調理之, 自無不愈者。 但于吐瀉擾亂之後, 胃氣未清, 邪氣未淨之時, 凡一切食飲之類, 寧使稍遲, 切不可急與粥湯, 以致邪滯復聚, 則為害不小也, 不可不慎。 亦不可妄用涼藥。
2.霍亂初起, 胃口不清, 邪氣未淨, 或脹或痛而嘔惡不止, 察其邪甚于上者, 宜和胃飲, 神香散, 或平胃散, 擇而用之。 邪甚于下者, 宜五苓散, 胃苓湯, 或苓朮二陳煎之類主之。
3.霍亂無脹無痛而但嘔惡不寧者, 此脾胃受傷, 虛寒證也。 若胃氣微虛兼滯者, 宜 六君子湯, 或溫胃飲主之。 若但虛無滯者, 宜理中湯, 或五君子煎主之。 若虛而無寒者, 止用四君子湯, 或五味異功散亦可。 若虛在陰分, 水中無火, 因瀉而嘔惡不已, 胸腹膨膨者, 必用理陰煎, 或去當歸加人參主之。 若吐利四肢拘急, 脈沉而遲, 此脾腎證也, 宜四君子加薑, 附, 厚朴, 或理陰煎主之。
4.霍亂雜證, 凡霍亂後身熱不退, 脈數無汗者, 宜酌其虛實, 于前治法中加柴胡主之。 寒邪甚者, 宜用麻黃。 吐利, 脈浮, 自汗者, 宜四君子加桂枝主之。 吐利, 頭痛, 身熱而渴者, 宜五苓散。 吐利因于過食, 或瓜果生冷, 以致食留不化, 遂成痞隔霍亂者, 宜大, 小和中飲, 或六和湯主之。 若生冷寒勝者, 宜加炮薑, 肉桂, 吳茱萸之類。 [元戎]曰: 太陰證霍亂者, 理中加橘紅, 名治中湯。 若吐下心腹作痛, 手足逆冷, 理中去白朮加熟附子, 名四順湯。 若吐利後轉筋者, 理中加火煆石膏一兩。
5.轉筋腹痛者, 因胃氣暴傷, 以致陽明, 厥陰血燥筋攣而然, 法當養血溫經, 乃為正治。 若邪滯未清者, 先宜和胃飲加肉桂, 木瓜主之。 若氣虛者, 宜四君子湯加當歸, 肉桂, 厚朴, 木瓜之類。 陰虛少血者, 宜理陰煎加肉桂, 木瓜主之。 又治轉筋法, 男子以手挽其陰, 女子以手揪兩乳, 此[千金]法也。
6.乾霍亂證, 最為危候。 其證則上欲吐而不能出, 下欲瀉而不能行, 胸腹攪痛, 脹急悶亂, 此必內有飲食停阻, 外有寒邪閉遏。 蓋邪淺者, 易于行動, 故即見吐利; 邪深者, 陰陽格拒, 氣道不通, 故為此證。 若不速治, 多致暴死。 宜先用鹽湯探而吐之, 一以去其滯隔, 一以通其清氣, 但使清氣得升, 然後濁氣得降, 從瀉而出, 斯不致害。 藥以溫中, 散滯, 破氣等劑, 庶乎胃氣可舒, 而邪隨以散, 宜排氣飲加減主之, 或神香散, 或局方七氣湯, 亦可酌用。 向余荊人患此, 幾致不救, 有治按在腹痛門。
7.霍亂之後, 多有煩渴者, 此以吐利亡津, 腎水乾涸, 故渴欲飲水, 勢所必然。 但宜溫暖調脾, 以止吐瀉, 脾氣得和, 渴將自止。 或以獨參湯徐徐與之, 最妙法也。 其有本以陽臟, 而因瀉亡陰, 或見火盛喜冷, 內熱脈洪者, 宜益元散, 或竹葉石膏湯之類, 甘涼以濟之, 亦無不可。
述古共三條
仲景曰: 霍亂頭痛發熱, 身疼痛, 熱多欲飲水者, 五苓散主之。 寒多不欲水者, 理中丸主之。 若臍上築者, 腎氣動也, 去朮加桂四兩。 此下即理中湯加減法。 吐多者, 去朮加生薑三兩。 下多者, 還用朮。 悸者, 加茯苓二兩。 渴欲得水者, 加朮足前成四兩半。 腹中痛者, 加入參足前成四兩半。 寒者, 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 腹滿者, 去朮加附子一枚。 服湯後, 如食, 須飲熱粥一升許, 微自溫, 勿發揭衣被。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當消息和解其外, 宜桂枝湯小和之。 吐利汗出, 發熱惡寒,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者, 四逆湯主之。 既吐且利, 小便復利而大汗出, 下利清穀, 內寒外熱, 脈微欲絕者, 四逆湯主之。 吐已下斷, 汗出而厥, 四肢拘急不解, 脈微欲絕者,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吐利發汗, 脈平, 小煩者, 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巢氏病源]曰: 霍亂吐瀉, 皆由溫涼不調, 陰陽淆混, 二氣相干, 致脾胃受傷, 變為霍亂。 寒氣客於脾則瀉, 客於胃則吐。 亦由飲酒食肉腥膾, 生冷過度, 或因坐臥濕地, 當風取涼, 使風冷之氣歸於三焦, 傳於脾胃, 脾胃得冷, 水穀不消, 皆成霍亂。
陳無擇曰: 霍亂者, 心腹卒痛, 嘔吐下利, 憎寒壯熱, 頭痛眩暈, 先心痛則先吐, 先腹痛則先瀉, 心腹俱痛則吐利並作, 其至轉筋入腹, 霍亂惡證, 無越於斯。 蓋陰陽反戾, 清濁相干, 陽氣暴升, 陰氣頓墜, 陰陽痞膈, 上下奔逸。 治之惟宜溫煖, 更詳別三因以調之。 外因諸風, 則惡風有汗, 傷寒則惡寒無汗, 冒濕則重著, 傷暑則熱煩。 內因九氣所致, 鬱聚痰涎, 痞膈不通, 遂致滿悶, 隨其勝復, 必作吐利。 不內外因, 或諸飽食膾炙, 恣飲乳酪冰脯, 寒漿旨酒, 胃既?脹, 脾臟停凝, 內鬱必發, 遂成吐利, 當從不內外因也。
鍼灸法
刺委中穴出血, 或刺十指頭出血, 皆是良法。 今西北人凡病傷寒, 熱入血分而不解者 , 悉刺兩手, 膕中出血, 謂之打寒。 蓋寒隨血去, 亦即紅汗之類也。 故凡病受寒霍亂者, 亦宜此法治之。 今東南人有刮沙之法, 以治心腹急痛, 蓋使寒隨血聚, 則邪達于外而臟氣始安, 此亦出血之意也。
霍亂吐瀉不止, 灸天樞, 氣海, 中脘四穴, 立愈。
霍亂危急將死, 用鹽填臍中, 灸二七壯, 立愈。
轉筋,十指拘攣不能屈伸, 灸足外踝骨尖上七壯。
霍亂論列方
四君子湯補一。 五君子煎新熱六。 六君子湯補五。 小和中飲新和八。 神香散新和二十。 和胃飲新和五。 胃苓湯和百九十。 四逆湯熱十四。 理陰煎新熱三。 六和湯和一二七。 益元散寒百十二。 桂枝湯散九。 苓朮二陳煎新和四。 竹葉石膏湯寒五。 大和中飲新和七。 二陳湯和一。 平胃散和十七。 溫胃飲新熱五。 五苓散和一八二。 理中湯熱一。 獨參湯補三五。 排氣飲新和六。 理中丸熱一。 五味異功散補四。 [局方]七氣湯和五十。 四逆加豬膽汁湯熱十六。
論外備用方
人參散和一二六胃寒。 藿香正氣散和二十風寒。 治中湯熱十中氣不和。 木瓜湯熱八二轉筋。 薑附湯熱三二厥冷轉筋。 霍亂三方熱八四。 縮脾飲和一七三暑毒。 丁香散和一二八氣逆。 吳茱萸湯熱一三八陰暑。 大順散熱七七寒濕。 冷香湯熱八一生冷滯。 乾霍亂二方熱八六。 養正丹熱一八八氣壅滯。 四順附子湯熱九六陰寒。 [千金]霍亂方熱八五。 訶子散熱八三老幼皆宜。 冷香飲子熱八十陰暑。 附子粳米湯熱七九四逆乾嘔。
--------------------------------------------------------------------------------
惡心噯氣
經義
宣明五氣篇曰: 五氣所病, 心為噫。 脈解篇曰: 太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 陰盛而上走於陽明, 陽明絡屬心, 故曰上走心為噫也。
經脈篇曰: 足太陰病, 則舌本強, 食則嘔, 胃脘痛, 腹脹善噫, 得後與氣, 則快然如衰。
口問篇曰: 人之噫者, 何氣使然, 曰: 寒氣客於胃, 厥逆從下上散, 復出於胃, 故為噫。
陰陽別論曰: 二陽一陰發病, 主驚駭, 背痛, 善噫, 善欠, 名曰風厥。
痺論曰: 心痺者, 脈不通, 煩則心下鼓, 暴上氣而喘, 嗌乾善噫。
三部九候論曰: 若有七診之病, 其脈候亦敗者死矣, 必發噦噫。
至真要大論曰: 歲厥陰在泉, 風淫所勝, 民病膈咽不通, 食則嘔, 腹脹善噫, 得後與氣, 則快然如衰, 身體皆重。 太陽司天, 寒淫所勝, 民病胸?胃脘不安, 面赤目黃, 善噫嗌乾, 甚則色炱, 渴而欲飲, 病本於心。 少陰之復, 燠熱內作, 外為浮腫, 為噦噫。
四時刺逆從論曰: 刺五臟, 中心一日死, 其動為噫。
診要經終論曰: 太陰終者, 腹脹閉不得息, 善噫善嘔。
惡心證治共三條
1.內經無惡心之說, 凡嘔吐證, 即其類也。 經義詳見本文。 惡心證, 胃口泛逆兀兀不寧之病。 凡惡心欲吐, 口必流涎, 嚥之不下, 愈咽愈惡而嘔吐繼之, 亦有不嘔吐而時見惡心者。 然此雖曰惡心, 而實胃口之病, 非心病也。 此證之因, 則有寒, 有食, 有痰飲, 有穢氣, 有火邪, 有陰濕傷胃, 或傷寒瘧痢諸邪之在胃口者, 皆得有之。 若欲察之, 但當察其虛實寒熱, 則盡之矣。 蓋實邪惡心者, 邪去則止, 其來速, 去亦速。 虛邪惡心者, 必得胃氣大復, 其病方愈。 且此證惟虛寒者十居八九, 即有實邪嘔惡者, 亦必其脾氣不健, 不能運化而然。 此所以凡治惡心者, 必當知其實中有虛, 勿得妄行攻擊, 而胃氣不可不顧也。
2.虛寒惡心, 其證最多。 若非猝暴而常見, 或形氣不足之輩, 悉以胃氣弱也。 故凡治此者, 多宜以溫補為主。 若脾胃微虛生痰, 或兼吞酸噯腐, 欬嗽惡心者, 宜六君子湯。 若脾腎虛寒, 痰滯欬嗽而惡心者, 金水六君煎。 若脾胃虛寒, 或太陰自利腹痛, 嘔吐惡心者, 溫胃飲, 或理中湯, 聖朮煎。 若脾腎虛寒, 上下不能運行, 或脹滿, 或嘔吐, 或傷寒陰證, 寒邪深入三陰, 而惡心嘔吐不止者, 理陰煎或溫胃飲。
3.實邪惡心, 以一時邪滯犯胃, 得吐則滯去, 滯去則惡心自解。 若有餘邪, 如法治之。 若惡心多痰及風寒欬嗽, 或傷生冷, 或飲酒過多, 脾胃不和者, 二陳湯或橘皮半夏湯。 若脾胃多滯, 或寒濕傷脾惡心者, 平胃散。 若胃寒多滯, 或傷生冷, 或寒痰不清, 吞酸脹滿惡心者, 和胃飲, 或和胃二陳煎。 若受穢濁寒邪, 脹滿腹痛惡心者, 調氣平胃散。 若感冒暑熱, 火盛煩燥惡心, 仲景竹葉石膏湯。 若中藥毒, 或諸毒而惡心者, 速宜于諸毒門求法治之。
噯氣證治共三條
1.噯氣者, 即[內經]之所謂噫也。 此實脾胃之氣滯, 起自中焦而出于下焦。 故經曰: 上走心為噫也。 據丹溪曰: 噯氣以胃中有痰有火。 愚謂此說, 未必皆然。 蓋噯氣多由滯逆, 滯逆多由氣不行, 氣逆不行者, 多寒少熱, 可皆謂之火耶? 故凡人之飲食太飽者, 多有此證, 及飲食不易消化者, 亦有此證, 但太飽作噯者, 此係實滯, 治宜行氣化食。 食不消化時, 多虛悶作噯者, 此係胃氣虛寒, 治宜溫補。 若痰火作噯者, 亦或有之, 但停痰必以胃弱, 胃弱多因無火, 此當詳辨脈證而酌治之也。
2.治噯之法, 凡胃虛兼滯而作噯者, 宜十味保和湯, 或枳殼散。 若胃寒氣滯作噯者, 和胃煎。 若胃寒生痰, 嘔惡噯氣者, 宜和胃二陳煎。 若胃氣虛寒, 飲食難化, 時常虛飽噯氣者, 宜溫胃飲, 或養中煎, 理中湯。 若脾腎虛寒, 命門不煖, 陰邪不降, 則寒滯上焦, 而痞滿噯氣者, 理陰煎加減治之。
3.丹溪曰: 噯氣以胃中有痰有火, 宜用半夏, 南星, 香附, 軟石膏, 梔子或湯或丸服。 按此治, 必真有火邪者, 乃可用, 否則恐滯于中而噯愈甚。
惡心論列方
理中湯熱一。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理陰煎新熱三。 和胃二陳煎新和三。 和胃飲新和五。 枳殼散和一四六。
十味保和湯和一四八。 溫胃飲新熱五。 聖朮煎新熱二五。 養中煎新熱四。 二陳湯和一。 橘皮半夏湯和十三。
平胃散和十七。 六君子湯補五。 調氣平胃散和十八。 竹葉石膏湯寒六。
論外備用方
胃愛散熱七一。 香砂六君子湯補七。 祛痰丸和百三。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終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