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一貫集雜證謨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7:05:13

痰飲
經義
氣交變大論曰: 歲土太過, 飲發中滿, 食減。

五常政大論曰: 太陽司天, 濕氣變物, 水飲內蓄, 中滿不食。

六元正紀大論曰: 少陰司天, 四之氣, 民病飲發。 太陰所至為積飲, 痞隔。 土鬱之發, 為飲發注下。

至真要大論曰: 歲太陰在泉, 民病飲積。 歲陽明在泉, 民病喜嘔, 嘔有苦。 太陰之勝, 飲發於中。 太陰之復, 飲發於中, 唾吐清液。 太陽之復, 唾出清水, 及為噦噫。 諸病水液, 澄澈清冷, 皆屬於寒。

論證共六條
1.痰飲一證, 其在<內經>, 止有積飲之說, 本無痰證之名, 此<內經>之不重痰證, 概可知矣。 及考痰之為名, 雖起自仲景, 今後世相傳, 無論是痰非痰, 開口便言痰火, 有云怪病之為痰者, 有云痰為百病母者, 似乎痰之關係, 不為不重, 而何<內經>之忽之也。 不知痰之為病, 必有所以致之者, 如因風因火而生痰者, 但治其風火, 風火息而痰自清也; 因虛因實而生痰者, 但治其虛實, 虛實愈而痰自平也; 未聞治其痰而風火可自散, 虛實可自調者, 此所以痰必因病而生, 非病之因痰而致也。 故<內經>之不言痰者, 正以痰非病之本, 而痰惟病之標耳。 今舉世醫流, 但知百計攻痰, 便是治病, 竟不知所以為痰, 而痰因何而起, 是何異引指以使臂, 灌葉以救根者乎? 標本誤認, 而主見失真, 欲求愈病, 難矣難矣。
2.痰之與飲, 雖曰同類, 而實有不同也。 蓋飲為水液之屬, 凡嘔吐清水, 及胸腹膨滿, 吞酸噯腐, 渥渥有聲等證, 此皆水穀之餘, 停積不行, 是即所謂飲也。 若痰有不同於飲者, 飲清澈而痰稠濁, 飲惟停積腸胃, 而痰則無虛不到。 水穀不化而停為飲者, 其病全由脾胃; 無處不到而化為痰者, 凡五臟之傷皆能致之。 故治此者, 當知所辨, 而不可不察其本也。
3.痰即人之津液, 無非水穀之所化, 此痰亦既化之物, 而非不化之屬也, 但化得其正, 則形體強, 營衛充, 而痰涎本皆血氣; 若化失其正, 則臟腑病, 津液敗, 而血氣即成痰涎。 此亦猶亂世之盜賊, , 何孰非治世之良民, 但盜賊之興, 必由國運之病, 而痰涎之作, 必由元氣之病。 嘗聞之立齋先生曰: 使血氣俱盛, 何痰之有? 余於初年, 頗疑此言, 而謂豈無實痰乎? 及今見定識多, 始信其然也。 何以見之? 蓋痰涎之化, 本由水穀, 使果脾強胃健, 如少壯者流, 則隨食隨化, 皆成血氣, 焉得留而為痰? 惟其不能盡化, 而十留一二, 則一二為痰矣, 十留三四, 則三四為痰矣, 甚至留其七八, 則但見血氣日削, 而痰涎日多矣, 此其故正以元氣不能運化, 愈虛則痰愈盛也。 然則立齋之言, 豈非出常之見乎。 今見治痰者, 必曰痰之為患, 不攻如何得去? 不知正氣不行, 而虛痰結聚, 則雖竭力攻之, 非惟痰不可去, 而且益增其虛。 故或有因攻而遽絕者, 或偶爾暫蘇而更甚於他日者, 皆攻之之誤也, 又孰知痰之可攻者少, 而不可攻者多也。 故凡將治痰者, 不可不先察虛實。
4.痰有虛實, 不可不辨。 夫痰則痰矣, 皆若有餘, 又何有虛實之異? 蓋虛實二字, 全以元氣為言, 凡可攻者, 便是實痰, 不可攻者, 便是虛痰。 何為可攻? 以其年力猶盛, 血氣未傷, 或以肥甘過度, 或以濕熱盛行, 或風寒外閉皮毛, 或逆氣內連肝膈, 皆能驟至痰飲, 但察其形氣病氣俱屬有餘者, 即實痰也。 實痰者何? 謂其元氣猶實也。 此則宜行消伐, 但去其痰, 無不可也。 何為不可攻? 則或以形羸氣弱, 年及中衰者, 即虛痰也。 或以多病, 或以勞倦, 或以憂思酒色, 致成勞損, 非風, 卒厥者, 亦虛痰也。 或脈見細數, 臟無陽邪, 時為嘔惡泄瀉, 氣短聲喑等證, 但察其形氣病氣本無有餘者, 皆虛痰也。 虛痰者何? 謂其元氣已虛也。 此則但宜調補, 若或攻之, 無不危矣。 且凡實痰本不多, 其來也驟, 其去亦速, 其病亦易治, 何也? 以病本不深也。 虛痰反多甚, 其來則漸, 其去則遲, 其病亦難治, 何也? 以病非一日也。 是以實痰無足慮, 而最可畏者, 惟虛痰耳。 總之, 治痰之法無他, 但能使元氣日強, 則痰必日少, 即有微痰, 亦自不能為害, 而且亦充助胃氣。 若元氣日衰, 則水穀津液, 無非痰耳, 隨去隨生, 有能攻之使盡, 而且保元氣無恙者, 吾不信也。 故善治痰者, 惟能使之不生, 方是補天之手。 然則, 治此者可不辨其虛實, 而欲一概攻之, 如王隱君所論, 內外百病皆生於痰, 悉用滾痰丸之類, 其亦但知目前, 而不知日後之害哉。
5.五臟之病, 雖俱能生痰, 然無不由乎脾腎。 蓋脾主濕, 濕動則為痰, 腎主水, 水泛亦為痰, 故痰之化無不在脾, 而痰之本無不在腎, 所以凡是痰證, 非此則彼, 必與二臟有涉。 但脾家之痰, 則有虛有實, 如濕滯太過者, 脾之實也; 土衰不能制水者, 脾之虛也。 若腎家之痰, 則無非虛耳。 蓋火不生土者, 即火不制水, 陽不勝陰者, 必水反侵脾, 是皆陰中之火虛也; 若火盛爍金, 則精不守舍, 津枯液涸, 則金水相殘, 是皆陰中之水虛也。 此脾腎虛實之有不同者, 所當辨也。 又若古人所云濕痰, 鬱痰, 寒痰, 熱痰之類, 雖其在上在下, 或寒或熱, 各有不同, 然其化生之原, 又安外此二臟? 如寒痰濕痰, 本脾家之病, 而寒濕之生, 果無干於腎乎? 木鬱生風, 本肝家之痰, 而木強制土, 能無濊於脾乎? 火盛剋金, 其痰在肺, 而火邪炎上, 有不從中下二焦者乎? 故凡欲治痰, 而不知所源者, 總惟猜摸而已耳。
6.非風門有痰論三篇, 所當互閱。
論治共七條
1.脾胃之痰, 有虛有實, 凡脾土濕勝, 或飲食過度, 別無虛證而生痰者, 此乃脾家本病, 但去其濕滯而痰自清, 宜二陳湯為主治, 或六安煎, 橘皮半夏湯, 平胃散, 潤下丸, 滾痰丸之類, 皆可擇而用之。 若胃寒生痰而兼脹滿者, 宜和胃二陳煎, 或兼嘔吐而痛者, 宜神香散。 或為飲食所致, 宜加麥芽, 神?, 山楂, 枳實之類。 然脾胃不虛, 則雖生痰飲, 不過微有留滯, 亦必不多, 且無大害, 惟脾虛飲食不能消化而作痰者, 其變最多, 但當調理脾胃, 使其氣強, 則自無食積之患, 而痰飲即皆血氣矣。 若脾氣微虛, 不能制濕, 或不能運化而為痰者, 其證必食減神倦, 或兼痞悶等證, 宜六君子湯, 或五味異功散之類主之, 金水六君煎亦妙。 若微虛兼寒者, 宜苓朮二陳煎主之。 若脾氣大虛, 或兼胃寒嘔惡而多痰者, 宜六味異功煎, 溫胃飲, 理中湯, 聖朮煎之類主之。 又有勞倦本以傷脾, 而疲極又傷肝腎, 脾氣傷則飲食減少, 或見惡心; 肝腎傷則水液妄行, 或痰飲起自臍下, 直衝而上, 此脾腎俱傷, 命門土母之病也。 雖八味地黃丸乃其正治, 然無如理陰煎, 其效更如神也, 或加白朮, 陳皮亦可。
2.腎經之痰, 水泛為痰者也, 無非虛證。 有以腫脹而生痰者, 此水入脾經, 謂之反剋, 臟平者, 宜六味地黃丸, 左歸飲之類主之; 臟寒者, 宜理陰煎, 加減<金匱>腎氣丸, 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其或但宜溫燥者, 則單助脾經, 亦能化濕, 惟六味異功煎及理中湯, 聖朮煎俱可酌用。 有以虛損而生痰者, 此水虧金涸, 精不化氣, 氣不化精而然, 使不養陰以濟陽, 則水氣不充, 痰終不化, 水不歸源, 痰必不寧, 宜以左歸, 右歸, 六味, 八味等丸, 酌其寒熱而用之。 若陰火乘肺, 津液乾枯, 或喉痛, 或煩熱, 或喜冷, 或便實, , 必察其真有火邪, 而痰嗽不已者, 宜四陰煎, 一陰煎之類加減主之; 若火本非真, 則但宜純補, 庶保萬全也。
3.風寒之痰, 以邪自皮毛內襲於肺, 肺氣不清, 乃致生痰, 是即傷寒之類, 但從辛散, 其痰自愈, 宜六安煎, 二陳湯, 甚者小青龍湯之類主之。 其有風寒外襲, 內兼火邪者, 亦可兼用黃芩。 若血氣兼虛者, 不得單用消耗, 宜金水六君煎主之。 若傷寒見風而兼發熱嗽痰者, 宜柴陳煎主之, 或金水六君煎君柴胡亦妙。
4.中風之痰, 本非外感, 悉由脾腎虛敗所致, 治痰之法, 詳載非風門, 當與此互察之。
5.治痰當分緩急。 凡非風等證, 其有痰涎壅盛, 閉塞上焦, 而藥食不能進者, 此不得不先治其痰, 以開清道, 若痰之甚者, 惟用吐法為最妙。 若痰氣不甚, 食飲可進, 便當從緩, 求其本而治之, 不宜妄行攻擊, 或但以六安煎, 二陳湯, 潤下丸, 橘皮半夏湯之類, 調之為宜。 若火盛生痰者, 宜清膈煎, 抽薪飲之類主之。 若類風等證, 但察其上焦無滯, 或見其神昏困倦, 而胸喉之間, 氣清息平, 本不見痰者, 切不可疑其為痰, 而妄用剋伐消痰等劑, 則無有不敗者矣。 若雜證勢已至劇, 而喉中痰聲漉漉, 隨息潮甚者, 此垂危之候, 不可治也。 諸吐痰治痰之法, 俱詳載非風門痰治條中。
6.治痰當知求本, 則痰無不清, 若但知治痰, 其謬甚矣。 故凡痰因火動者, 宜治火為先。 痰因寒生者, 宜溫中為主。 風痰宜散之, 非辛溫不可也。 濕痰宜燥之, 非滲利不除也。 鬱痰有虛實; 鬱兼怒者, 宜抑肝邪; 鬱兼憂者, 宜培肝肺。 飲食之痰, 亦自不同, 有因寒者, 有因熱者, 有因肥甘過度者, 有因酒濕傷脾者, 此皆能生痰, 而其中各有虛實, 辨之不可不真也。 又如脾虛不能制濕, 腎虛不能約水, 皆能為痰, 此即寒痰之屬也; 或以脾陰乾爍, 而液化為膠, 或以金水偏枯, 而痰本乎血, 此即熱痰之屬也。 凡此二者, 於痰證中十居八九, 是皆虛痰之不可攻者也。 又或有過用峻利, 以致痰反日甚者, 亦皆脾腎受傷之候, 治不求本, 濟者鮮矣。
7.諸家治痰之法, 多有治其標者, 雖不可執, 亦不可廢也, 詳列如左。 痰因表者汗之, 因裏者下之, 挾濕者分利之。 痰在膈上, 必用吐法, 瀉亦不去。 膠固稠濁之痰, 必用吐。 痰在經絡中, 非吐不可, 吐中就有發散之義。 痰在腸胃間, 可下而愈, 痰在四肢, 非竹瀝不能達。 痰在?下, 非白芥子不能除。 痰在皮裏膜外, 非薑汁, 竹瀝不能達。 熱痰火痰, 宜青黛, 黃芩, 天花粉, 連翹, 石膏, 火炎上者, 用流金膏。 老痰, 宜海石, 瓜蔞, 貝母, 兼火盛膠固者, 節齋化痰丸。 實痰火痰, 滾痰丸最效, 但不宜多用。 風痰, 用南星, 白附子。 濕痰, 用蒼朮, 白朮, 半夏, 茯苓, 澤瀉。 食積痰, 用神?, 山楂, 麥芽。 酒痰, 用天花粉, 黃連, 白朮, 神?或五苓散, 四苓散分利之。 痰結核在咽喉, 咯唾不出, 化痰藥中加鹹藥以軟其堅, 瓜蔞仁, 杏仁, 海石, 朴硝, 海藻, 佐以薑汁。 竹瀝導痰, 非薑汁不能行經絡。 荊瀝治痰速效, 能食者用之。 二瀝佐以薑汁, 治經絡之痰最效。 痰中帶血者, 宜加韭汁。 海粉, 熱痰能清, 濕痰能燥, 堅痰能軟, 頑痰能消, 可入丸藥, 亦可入煎藥。 南星, 半夏, 治風痰, 濕痰。 石膏墜痰火極效。 黃芩治熱痰, 假其下行也。 枳實治痰, 有衝牆倒壁之功。 五倍子能治老痰, 佐以他藥, 大治頑痰, 人鮮知也。 天花粉治熱痰, 酒痰最效。 又云: 大治膈上熱痰。 玄明粉治熱痰, 老痰速效, 能降火軟堅故也。 硝石, 礞石, 大能消痰結, 降痰火。 研細末, 和白糖, 置手心中, 以舌餂服, 甚效。 蒼朮治痰飲成窠囊, 行痰極效; 又治痰挾瘀血成窠囊者, 即神朮丸之類。 潤下丸降痰最妙, 可常服。 小胃丹, 治實痰積飲必用之藥, 不過二三服而已, 虛者不可用之。 中氣不足之痰, 須用參, 朮; 內傷挾痰, 必用參, 耆, 白朮之屬, 多用薑汁傳送, 或加半夏, 茯苓。 中焦有痰, 胃氣亦賴所養, 卒不可用峻攻, 攻盡則大虛矣。
先君吐法記
先君壽峰公, 少壯時, 素稱善飲, 後年及四旬而酒病起, 遂得痰飲之疾, 多見嘔酸脹滿, 飲食日減, 眩暈不支, 驚惕恍惚, 疾瘧等證, 相繼迭出, 百方治痰, 弗獲寸效。 因慕張子和吐法之妙, 遂遵而用之。 初用獨聖散, 茶調散及虀汁之類, 一吐而稍效, 再吐而再效, 自此屢用不止, 雖諸痰漸退, 而元氣弗復也。 如此年餘, 漸覺純熟, 忽悟其理, 遂全不用藥, 但於五鼓食消之後, 徐徐嚥氣, 因氣而提, 提不數口而清涎先至, 再提之, 則膠濁後隨。 自後凡遇諸疾, 無論表裏虛實, 雖變出百端, 絕不服藥, 但一行吐法, 無不即日盡卻。 後至六旬之外, 則一月或半月必行一次, 全不憚煩, 而鶴髮童顏, 日增矍鑠。 斯時也, 賓將弱冠, 漸已有知, 恐其吐傷, 因微諫曰: 吐本除痰, 豈諸病皆可吐耶? 且吐傷元氣, 人所共知, 矧以衰年, 能無慮乎? 先君曰: 吐以治痰, 爾所知也, 吐治百病, 爾知之乎? 吐能傷氣, 爾所知也, 吐能生氣, 爾亦知乎? 余當為爾細談之。 夫先哲中之善治痰積者, 無如子和之三法, 及丹溪之倒倉, 在倒倉之法不易行, 亦未敢有用之者, 惟子和之法, 則為人所常用, 而取效不為不速, 亦不為不多也。 今以余法言之, 則有不同者矣。 蓋子和之吐, 用藥而吐也, 藥必苦劣, 吐必勇猛, 勢不我由, 不能無傷也; 余之吐, 不用藥而吐者也, 痰降氣行, 氣因痰至, 徐疾自如, 有益無損也。 子和之法, 其用在急, 故但攻有餘之實痰; 余之法, 其用在緩, 故可兼不足之百病。 夫百病所因, 本自不一, 何以皆宜於吐? 如痰涎壅盛, 格塞胃脘, 而清道不通者, 不得不吐也; 積聚痛急, 不易行散者, 不得不吐也; 膠固稠濁, 非藥所能消者, 不得不吐也; 痰在經絡膜竅, 及隱伏難狀等痰, 其藏深, 其蓄遠, 藥所難及者, 不得不吐也, 此皆人所易知者也。
又若風寒外感者, 吐能散之; 食飲內傷者, 吐能清之; 火鬱者, 吐能發越熱邪; 寒盛者, 吐能鼓動陽氣; 諸邪下陷者, 吐有升舉之功; 諸邪結聚者, 吐有解散之力。 且人之百病, 無非治節不行, 吐能達氣, 氣從則無所不從, 而何有於病。 故凡有奇怪難治之病, 醫家竭盡其技而不能取效者, 必用吐法, 方見神功, 此又人所罕知者也。 再如生氣之說, 則不惟人不知, 而且必不信, 茲余力行身受, 始悟其微。 蓋天地不息之機, 總惟升降二氣, 升本乎陽, 生長之道也; 降本乎陰, 消亡之道也。 余之用氣, 惜此升權, 可疾可徐, 吐納自然之生意, 無殘無暴, 全收弗藥之神功。 故凡吐之後, 神氣必倍王, 爾之所見也; 陽道必勃然, 我之常驗也, 使非吐能生氣, 而有能如是乎。 蓋道家用督, 余則用任, 所用不同, 所歸一也, 不惟卻病, 而且延年, 余言非謬, 爾切識焉。 賓奉此教, 常習用之, 無不效如響應, 第不及先君之神妙耳。 憶自軒岐之後, 善用吐法者, 惟子和一人, 若以先君法較之, 則其難易優劣, 奚啻霄壤? 而所謂亙古一人者, 當不在子和矣。 倘智者見同, 則必有踵而行之, 而蒙惠將來者, 自應不少。 第恐百世之下, 泯此心傳妙道, 故詳錄語訓, 以為之記, 并列其詳法於左:

先君行吐之法, 每於五鼓睡醒之時, 仰臥用噯提氣, 氣有不充, 則嚥氣為噯, 隨咽隨提, 痰涎必隨氣而至, 雖以最深之痰, 無不可取, 但最後出者, 其形色臭味, 甚有紫黑酸惡不堪言者, 所以每吐之後, 或至唇腫咽痛, 但以涼水一二口漱嚥解之。 吐畢早膳, 悉屏五味, 但用淡粥一二碗, 以養胃中清氣。 自四旬之後, 絕不用酒, 行吐法者, 四十餘年, 所以愈老愈健, 壽至八旬之外, 猶能登山, 及燈下抄錄古書。 後以無病, 忽一旦含笑而辟穀, 時年八旬二矣。

述古論共八條
仲景<金匱>曰: 夫飲有四, 何謂也? 師曰: 有痰飲, 有懸飲, 有溢飲, 有支飲。 其人素盛今瘦, 水在腸間, 瀝瀝有聲, 謂之痰飲。 飲後水流在?下, 欬唾引痛, 謂之懸飲。 飲水流行, 歸於四肢, 當汗出而不汗出, 身體疼痛, 謂之溢飲, 欬逆倚息, 氣短不得臥, 其形如腫, 謂之支飲。 水在心, 心下堅築, 短氣, 惡水不欲飲。 水在肺, 吐涎沫, 欲飲水。 水在脾, 少氣身重。 水在肝, ?下支滿, 嚏而痛。 水在腎, 心下悸。 夫心有留飲, 其人背惡寒如掌大。 留飲者, ?下痛引缺盆, 欬嗽則轉甚。 胸中有留飲, 其人短氣而渴, 四肢歷節痛, 脈沉者, 有留飲。 膈上病痰, 滿喘欬吐, 發則寒熱, 背痛腰疼, 目泣自出, 其人振振身?劇, 必有伏飲。 病人飲水多, 必暴喘滿。 凡食少飲多, 水停心下, 甚者則悸, 微者短氣。 脈雙弦者寒也, 皆大下後善虛。 脈偏弦者, 飲也。 肺飲不弦, 但苦喘氣短。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 加短氣, 其脈平也。 病痰飲者, 當以溫藥和之。 陳無擇曰: 病人百藥不效, 關上脈伏而大者, 痰也。 眼皮及眼下如灰煙黑者, 痰也。

<活人書>云: 中脘有痰, 亦令人憎寒發熱, 惡風自汗, 胸膈痞滿, 有類傷寒者, 但頭不痛, 項不強為異。

<原病式>曰: 積飲留飲, 積蓄而不散也。 水得燥則消散, 得濕則不消, 以為積飲, 土濕主病故也。 大略要分濕熱, 寒濕之因。

張子和曰: 凡人病痰證有五: 一曰風痰, 二曰熱痰, 三曰濕痰, 四曰酒痰, 五曰食痰。 如新暴風痰者, 形寒飲冷; 熱痰者, 火盛制金; 濕痰者, 停飲不散; 酒痰食痰者, 飲食過度也。

王節齋曰: 津液者血之餘, 行乎脈外, 流通一身, 如天之清露, 若血濁氣濁, 則凝聚而為痰。 痰乃津液之變, 如天之露也。 故云痰遍身上下, 無處不到, 蓋即津液之在周身者。 津液生於脾胃, 水穀所成, 濁則為痰, 故痰生於脾土也。

薛立齋曰: 凡痰火證, 有因脾氣不足者, 有因脾氣鬱滯者, 有因脾肺之氣虧損者, 有因腎陰虛不能攝水, 泛而為痰者, 有因脾氣虛不能攝涎, 上溢而似痰者, 有因熱而生痰者, 有因痰而生熱者, 有因風寒暑濕而得者, 有因驚而得者, 有因氣而得者, 有因酒而得者, 有因食積而得者, 有脾虛不能運化而生者, 有胸中痰鬱而似鬼附者, 各審其源而治之。

徐東皋曰: 脾胃為倉稟, 所以納穀, 因脾弱不能運行, 致血氣失於滋養, 故不周流, 氣道壅滯, 中焦不能腐穀, 遂停滯而為痰為飲。 其變為寒為熱, 為喘為欬, 為嘔吐, 為反胃, 為腫滿, 為眩暈, 為風癇, 為噯氣, 為吞酸嘈雜, 為噎嗝, 為怔忡, 為疼痛之類, 不可盡狀, 是皆痰之變病, 而其源則出脾濕不流, 水穀津液停滯之所致也。

述古治共七條
龐安常云: 有陰水不足, 陰火上升, 肺受火邪, 不得清肅下行, 由是津液凝濁, 生痰不生血者, 此當以潤劑, 如麥門冬, 地黃, 枸杞之屬滋其陰, 使上逆之火, 得返其宅, 則痰自清矣, 投以二陳, 立見其殆。 有腎虛不能納氣歸原, 原出而不納則積, 積不散則痰生焉, 八味丸主之。

吳茭山<諸證辨疑>云: 八味丸, 治痰之本也。

許學士用蒼朮治痰成窠囊一邊行, 極妙。 痰挾瘀血, 遂成窠囊。

朱丹溪曰: 脾虛者, 宜清中氣以運痰降下, 二陳湯加白朮之類, 兼用升麻提起。 二陳湯, 一身之痰都治管。 如要下行, 加引下藥, 在上加引上藥。 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 問其平日好食何物, 吐下後方用藥。

王節齋曰: 痰生於脾胃, 宜實脾燥濕。 又隨氣而升, 宜順氣為先, 分導次之。 又氣升屬火, 順氣在於降火。 熱痰則清之, 濕痰則燥之, 風痰則散之, 鬱痰則開之, 頑痰則軟之, 食痰則消之, 在上者吐之, 在中者下之。 又中氣虛者, 宜固中氣以運痰, 若攻之太重, 則胃氣虛而痰愈甚矣。

薛立齋曰: 凡痰證飲食少思, 或胸膈不利者, 此中氣虛弱也, 宜用補中益氣為主, 中氣既健, 其痰自運化。 若腎氣虧損, 津液難降, 敗濁為痰者, 乃真臟之病, 宜用六味地黃丸為主。 腎氣既壯, 津液清化, 而何痰之有哉。 亦有因脾胃虧損, 中焦氣虛, 不能運化而為痰者; 亦有因峻厲過度, 脾氣愈虛, 不能運化津液, 凝滯而為痰者, 凡此皆當健脾胃為主。

又曰: 痰者, 脾胃之津液, 或為飲食所傷, 或為七情六淫所擾, 故氣壅痰聚。 蓋脾為統血行氣之經, 氣血俱盛, 何痰之有? 皆由過思與飲食所傷, 損其經絡, 脾血既虛, 胃氣獨盛, 是以濕因氣化, 故多痰也。 遊行周身, 無所不至, 痰氣既盛, 客必勝主, 或奪於脾之大絡之氣, 則倏然仆地者, 此痰厥也; 升於肺, 則喘急欬嗽; 迷於心, 則怔忡恍惚; 走於肝, 則眩暈不仁, ?肋脹痛; 關於腎, 不哈而多痰唾; 留於胃脘, 則嘔瀉而作寒熱; 注於胸, 則咽痛不利, 眉棱骨痛; 入於腸, 則漉漉有聲, 散則有聲, 聚則不利。 若脾氣虛弱, 不能消濕, 宜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 半夏。 若因脾氣虛弱, 濕熱所致, 宜用東垣清燥湯。 若胃氣虛弱, 寒痰凝滯者, 宜用人參理中湯。 若脾胃虛寒而痰凝滯者, 宜用理中化痰丸。 若脾虛不能運化, 而痰滯氣逆, 宜用六君子加木香。 若脾胃虛弱而肝木乘侮, 宜用六君子加柴胡。 若肺氣虛弱, 不能清化而有痰者, 宜六君子加桔梗。 頭痛, 宜用半夏白朮天麻湯。 若脾腎虛弱, 寒邪所乘, 以致頭痛, 宜用附子細辛湯。

又曰: 凡治風痰, 若肺經風熱而生痰者, 宜用金沸草散。 若風火相搏, 肝經風熱熾盛而生痰者, 宜用牛黃抱龍丸, 或牛黃清心丸。 若肝經血燥而生痰者, 宜六味地黃丸。 若熱盛制金, 不能平木而生痰者, 宜柴胡梔子散。 若中氣虛弱, 不能運化而生痰者, 宜六君柴胡, 鉤藤。 若腎虛陰火炎上, 宜六味丸。

又曰: 凡治結痰, 有因脾經鬱結而傷陰血者, 有因腎水虧損而陰火上炎者, 有因脾肺火鬱而生痰者。 治法: 若因七情鬱結, 痰涎滯於喉間者, 先用<局方>四七湯調和滯氣, 後用歸脾湯調補脾血。 脾火傷血, 用加味歸脾湯。 腎水虧損, 用六味地黃丸。 肺經鬱火, 用知母茯苓湯。 若婦人患此而兼帶下, 皆由鬱結傷損肝脾, 當佐以四七湯, 送青州白丸子。 此等證候, 屬脾胃氣虛為本, 而氣滯痰結為末也。 古方用十棗湯, 控涎丹, 神祐丸, 滾痰丸, 木香, 枳實利膈滌痰, 透羅破飲, 降氣化痰等湯, 蘇合丸之類, 皆形氣充實之藥也, 西北人用之, 或有效驗, 其屬虛弱者, 必致肚腹脹滿而歿。

又曰: 痰之為病, 若熱病則多煩熱, 風痰多成癱瘓奇證, 冷痰多成骨痺, 濕痰多怠惰軟弱, 驚痰多成心痛癲疾, 飲痰多?痛臂痛, 食積痰多成癖塊痞滿, 其為病種種難名。 竊謂前證若因腎水虛弱, 陰虧難降, 使邪水上溢, 故多痰唾, 宜滋其化源, 廿其痰自消。 若因肝木侮脾土, 而風痰壅滯者, 先用南星, 半夏清其痰, 後用六君子之類調胃氣, 痰自不至。 若概用風藥, 耗其陽氣, 而絕陰血之源, 適足以成其風, 益其病也。

又曰: 若因脾氣虧損, 痰客中焦, 閉塞清道, 以致四肢百骸發為諸病者, 理宜壯脾氣為主, 兼佐以治痰, 則中氣健而痰涎自化。 若倒倉之後而痰反甚, 此脾氣愈虛, 則津液反為痰者, 理宜補中益氣, 非參朮二陳之類不能治, 最忌行氣化痰及倒倉之法。

徐東皋曰: 嚴氏云: 人之氣順則津液通流, 決無痰患。 古方治痰, 多用汗下溫利之法, 不若以順氣為先, 分導次之。 氣順則津液流通, 痰飲運下, 自小便中出矣。 此則嚴氏亦有所見而云然也。 <玉機微義>云: 順氣特一法耳, 要觀痰之深淺, 有痰積膠固, 氣道因之而不得順, 宜先逐去積痰, 然後氣可得順, 豈可專主理氣一法? 愚謂有理氣而痰自順者, 治其微也; 有逐痰而氣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