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一貫集雜證謨第 2 页
痰飲論列方
二陳湯和一。 加味歸脾湯補三三。 溫胃飲新熱五。 理中湯熱一。 小青龍湯散八。 金沸草散散八一。 四苓散和一八七。 歸脾湯補三二。 和胃二陳煎新和三。 四陰煎新補十二。 柴陳煎新散九。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潤下丸和百十六。 左歸飲新補二。 六味異功煎新熱七。 右歸丸新補五。 六安煎新和二。 平胃散和十七。 六君子湯補五。 聖朮煎新熱二五。 理陰煎新熱三。 五苓散和一八二。 蘇合香丸和三七一。 清燥湯寒一三二。 一陰煎新補八。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十棗湯攻二八。 流金膏攻四五。 五味異功散補四。 滾痰丸攻七七。 左歸丸新補四。 苓朮二陳煎新和四。 六味丸補一三。 理中化痰丸熱九。 抽薪飲新寒三。 神祐丸攻四八。 小胃丹攻七三。 <金匱>腎氣丸補一二四。 節齋化痰丸攻八十。 知母茯苓湯外一六一。 柴胡梔子散散二十。 青州白丸子和百十二。 八味丸補一二一。
清膈煎新寒九。 控涎丹攻八二。 橘皮半夏湯和十三。 抱龍丸小八五。 神香散新和二十。 <局方>四七湯和九七。 附子細辛湯散三。 牛黃清心丸和三六五。 半夏白朮天麻湯和十五。
論外備用方
吐法新攻一。 八物定志丸補百十七安神清痰。 小半夏湯和八。 大半夏湯和十一。 十味溫膽湯和一五三虛痰。 小降氣湯和四二氣滯。 星香湯和二四三痰逆。 蘇子降氣湯和四一溫中消痰。 四君子湯補一。 朮附湯補四一寒痰。 小半夏茯苓湯和九飲。 溫膽湯和一五二鬱涎。 四磨飲和五二。 苓桂朮甘湯和三六脾氣虛寒。 星香丸和百二氣嗽痰。 白朮湯和二七濕痰。 茯苓飲和九三吐水。 千緡湯和九五痰喘。 加味四七湯和九八鬱痰。 澤瀉湯和九九支飲眩冒。 導痰湯和九一留痰。 丹溪潤下丸和百十六熱痰。 清心散和二四九風痰不開。 玉壺丸和百五風痰。 茯苓半夏湯和十二水飲。 祛痰丸和百三風痰眩。 玉液湯和九六氣鬱痰。 琥珀壽星丸和百十三風痰。 青礞石丸攻七九食積痰。 茶調散攻百七吐。 辰砂化痰丸攻八一化痰止嗽。 參蘇飲散三四風痰。 雙玉散寒七一熱痰煩喘。 清膈導痰湯寒七六胃火痰。 強中丸熱九三寒痰。 安脾散熱六七寒痰。 黃芩二陳湯和五熱痰。 茯苓丸和百十四化頑痰。 黃瓜蔞丸和百十八痰喘。 不換金工氣散和二一濕痰。 消飲丸和百一寒痰水。 五飲湯和九二五飲。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冷氣停痰。 神朮散和百九濕痰。 玉液丸和百六痰火嗽。 硃砂消痰飲和百痰迷心竅。 玉粉丸和百七氣滯痰。 吐痰方攻八四痰癖。 清氣化痰丸攻七四, 七五, 七六。 犀角丸攻九十火痰。 獨聖散攻百六吐。 芎芷香蘇散散八八風痰。 桑白皮散寒五二熱痰喘。 三生飲熱九四風痰。 半夏乾薑散熱五三寒痰嘔。 倍朮丸熱百四飲。 胡椒理中湯熱六胃寒。 黑鍚丹熱一八九寒痰上壅。 溫中化痰丸熱九七行滯。 丁香茯苓湯熱六三溫中行滯。 丁香五套丸熱百一溫中。 養正丹熱一八八上壅不降。 溫胃化痰丸熱九八脾寒氣弱。 丁香半夏丸熱百冷痰。 苓桂朮甘湯熱八七支飲。 九還金液丹小八八風痰。
--------------------------------------------------------------------------------
濕證
經義
至真要大論曰: 諸濕腫滿, 皆屬於脾。 諸痙項強, 皆屬於濕。 太陰司天, 其化以濕。 濕氣大來, 土之勝也, 寒水受邪, 腎病生焉。 風氣大來, 木之勝也, 土濕受邪, 脾病生焉。 濕淫於內, 治以苦熱, 佐以酸淡, 以苦燥之, 以淡泄之。
生氣通天論曰: 因於濕, 首如裹。 濕熱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長, 緛短為拘, 弛長為痿。 汗出見濕, 乃生痤疿。 秋傷於濕, 上逆而欬, 發為痿厥。
痺論曰: 風寒濕三氣雜至, 合而為痺也。 濕氣勝者, 為著痺也。 不與風寒濕氣合, 故不為痺。 其多汗而濡者, 此其逢濕甚也, 陽氣少, 陰氣盛, 兩氣相感, 故汗出而濡也。
百病始生篇曰: 風雨則傷上, 清濕則傷下。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身半已上者, 邪中之也; 身半已下者, 濕中之也。
太陰陽明論曰: 故陽受風氣, 陰受濕氣。 傷於風者, 上先受之; 傷於濕者, 下先受之。
調經論曰: 寒濕之中人也, 皮膚不收, 肌肉堅緊, 營血泣, 衛氣去, 故曰虛。 虛者, 聶辟氣不足, 按之則氣足以溫之, 故快然而不痛。
刺志論曰: 穀入多而氣少者, 得之有所脫血, 濕居下也。
藏氣法時論曰: 脾苦濕, 急食苦以燥之, 禁濕地濡衣。
宣明五氣篇曰: 脾惡濕。
五癃津液別篇曰: 天寒則腠理閉, 氣濕不行, 水下流於膀胱, 則為溺與氣。
陰陽應象大論曰: 濕勝則濡瀉。 秋傷於濕, 冬生欬嗽。 地之濕氣, 感則害人皮肉筋脈。
九宮八風篇曰: 兩實一虛, 犯其兩濕之地, 則為痿。
五常政大論曰: 敦阜之紀, 大雨時行, 濕氣乃用。 太陽司天, 濕氣變物。 太陰司天, 濕氣下臨。
六元正紀大論曰: 辰戌年, 太陽司天之政, 水土合德。 寒濕之氣, 持於氣交, 民病寒濕, 發肌肉萎, 足萎不收, 濡瀉, 血溢。 丑未年, 太陰司天之政, 濕寒合德, 黃黑埃昏。 民病寒濕, 腹滿, 身?憤, 胕腫。 太陰所至為濕生, 終為注雨。
痿論曰: 肉痿者, 得之濕地也。
脈要精微論曰: 中盛藏滿, 氣勝傷恐者, 聲如從室中言, 是中氣之濕也。
五運行大論曰: 濕傷肉, 風勝濕。
通評虛實論曰: 蹠跛, 寒風濕之病也。
五色篇曰: 厥逆者, 寒濕之氣也。
長刺節論曰: 肌膚盡痛, 名曰肌痹, 傷於寒濕。
論證
濕之為病, 有出於天氣者, 雨霧之屬是也, 多傷人臟氣; 有出於地氣者, 泥水之屬是也, 多傷人皮肉筋脈; 有由於飲食者, 酒酪之屬是也, 多傷人六腑; 有由於汗液者, 以大汗沾衣, 不皇解換之屬是也, 多傷人膚腠; 有濕從內生者, 以水不化氣, 陰不從陽而然也, 悉由乎脾腎之虧敗。 其為證也, 在肌表則為發熱, 為惡寒, 為自汗; 在經絡則為痺, 為重, 為筋骨疼痛, 為腰痛不能轉側, 為四肢痿弱痠痛; 在肌肉則為麻木, 為胕腫, 為黃疸, 為按肉如泥不起; 在臟腑則為嘔惡, 為脹滿, 為小水秘澀, 為黃赤, 為大便泄瀉, 為腹痛, 為後重, 脫肛, ?疝等證。 凡肌表經絡之病, 濕由外而入者也; 飲食血氣之病, 濕由內而生者也; 此其在外者為輕, 在內者為甚, 是固然矣。 然及其甚也, 則未有表濕而不連臟者, 裏濕不連經者, 此其濕病之變, 不為不多, 故凡治此者, 必當辨表裏, 察虛實, 而必求其本也。 然濕證雖多, 而辨治之法, 其要惟二, 則一曰濕熱, 一曰寒濕而盡之矣。 蓋濕從土化, 而分王四季, 故土近東南, 則火土合氣, 而濕以化熱; 土在西北, 則水土合德, 而濕以化寒, 此土性之可以熱, 可以寒, 故病熱者謂之濕熱, 病寒者謂之寒濕。 濕熱之病, 宜清宜利, 熱去濕亦去也; 寒濕之病, 宜燥宜溫, 非溫不能燥也, 知斯二者, 而濕無餘義矣。 何今之醫家, 動輒便言火多成熱, 而未聞知有寒多生濕者, 其果何也? 豈寒熱之偏勝, 原當如是耶, 抑陰陽之顯晦, 察有易難也。 且夫陰陽之理, 本無軒輊, 猶權衡也, 此而不知, 烏云明慧, 創一偏之說, 以遺患後人, 則金元諸公, 有不得辭其責者矣。
論治共七條
1.濕熱證, 必其證多煩渴, 小水赤澀, 大便秘結, 脈見洪滑, 實數者, 方是熱證, 治宜清利。 如熱甚者, 宜以清火為主, 而佐以分利; 熱微者, 宜以分利為主, 而佐以清火, 如四苓散, 小分清飲, 或大分清飲, 茵陳飲之類, 皆可擇而用之。 如果濕熱之甚, 或元氣無損而兼秘結不通者, 方可或行推蕩, 若無實結等證, 則不宜妄行攻擊。
2.寒濕證, 凡諸病濕而全無熱脈熱證者, 便多寒濕之屬。 蓋水之流濕, 本緣同氣, 惟濕中有火, 則濕熱薰蒸, 而停鬱為熱, 濕中無火, 則濕氣不化, 而流聚為寒。 故凡病內濕等證者, 多屬氣虛之人, 氣屬陽, 陽虛則寒從中生, 寒生則濕氣留之, 此陰陽之性, 理出自然, 有不必外中於濕而後為之濕也。 此之變病, 惟腫脹, 泄瀉, 痰飲, 嘔吐等證多有之。 病之微者, 宜溫, 宜利, 宜燥, 如五苓散, 平胃散, 滲濕湯, 六味地黃丸之類是也。 病之甚者, 必用溫補, 俟陽氣漸復, 則陰邪始退, 如八味丸, 理中湯, 聖朮煎, 或佐關煎, 胃關煎, 薛氏加減<金匱>腎氣湯之類, 皆當隨證加減用之。
3.寒濕之氣中於外者, 此與內生之濕自有不同, 宜溫而兼散, 如五積散, 平胃散, 加味五苓散, 不換金正氣散之類主之。
4.寒濕之證, 凡氣令陰寒, 及陽氣不足之人, 多有其證。 而丹溪謂六氣之中, 濕熱為病者十居八九, 亦言之過矣。
5.治濕之法, 凡濕從外入者, 汗散之; 濕在上者, 亦宜微汗之; 濕在中下二焦, 宜疏利二便, 或單用淡滲以利小便。
6.治濕之法, 古人云宜理脾, 清熱, 利小便為上, 故曰治濕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 此固然矣, 然濕熱之證, 多宜清利, 寒濕之證多不宜利也。 何也? 蓋凡濕而兼寒者, 未有不由陽氣之虛, 而利多傷氣, 則陽必更虛, 能無害乎? 但微寒微虛者, 即溫而利之, 自無不可, 若大寒大虛者, 則必不宜利, 此寒濕之證, 有所當忌者也。 再若濕熱之證, 亦有忌利者, 以濕熱傷陰者也。 陰氣既傷, 而復利之, 則邪濕未清, 而精血已耗, 如汗多而渴, 熱燥而煩, 小水乾赤, 中氣不足, 溲便如膏之類, 切勿利之, 以致重損津液, 害必甚矣。 故凡治陽虛者, 只宜補陽, 陽勝則燥, 而陰濕自退; 陰虛者, 只宜壯水, 真水既行, 則邪濕自無所容矣。 此陰陽二證, 俱有不宜利者, 不可不察。
7.濕證之見, 凡黃疸, 腫脹, 泄瀉, 痰飲, 嘔吐, 痺痛, 淋秘之類, 皆有濕證, 當於各門詳察治之。
述古共二條
<金匱要略>曰: 太陽病, 關節疼痛而煩, 脈沉而細緩者, 此名濕痺。 濕痺之候,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為病, 一身盡疼, 發熱, 身色如薰黃也。 濕家, 但頭汗出, 背強, 欲得被覆向火, 若下之早則噦, 或胸滿, 小便不利, 舌上如胎者, 以丹田有熱, 胸上有寒, 渴欲得飲而不能飲, 則口燥煩也。 濕家下之, 額上汗出, 微喘, 小便不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 亦死。 風濕相搏, 一身盡疼痛, 法當汗出而解, 值天陰雨不止, 醫云此可發汗, 汗之病不愈者, 何也? 蓋發其汗, 汗大出者, 但風氣去, 濕氣在, 是故不愈也。 若治風濕者, 發其汗, 但微微似欲出汗者, 風濕俱去也。
治法曰: 濕家身煩疼, 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 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盡疼, 發熱, 日晡所劇者, 名風濕。 此病傷於汗出當風, 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風濕脈浮身重, 汗出惡風者, 防己黃耆湯主之。 傷寒八九日, 風濕相搏, 身體疼痛, 不能自轉側, 不嘔不渴, 脈浮虛而澀者, 桂枝附子湯主之; 若大便堅, 小便自利者, 白朮附子湯主之。 風濕相搏, 骨節疼煩, 掣痛不得屈伸, 近之則痛劇, 汗出短氣, 小便不利, 惡風不欲去衣, 或身微腫者, 甘草附子湯主之。
陳無擇曰: 脾虛多病濕, 內因酒?積多, 過飲湯液, 停滯膩物, 燒炙膏梁過度, 氣熱薰蒸, 濁液不行, 湧溢于中, 此濕從內作。 外因坐臥濕地, 霧露陰雨所客, 澡浴為風所閉, 涉水為濕所鬱, 鬱於表腠則發黃。 故經云: 地之濕氣, 感則害人皮膚筋脈, 此濕從外生。 可見內外所感, 皆由脾氣虛弱, 而濕邪乘而襲之。 故曰: 壯者氣行則愈, 怯者著而為病。
濕證論列方
五苓散和一八二。 四苓散和一八七。 麻黃加朮湯散二。 茵陳飲新寒八。 五積散散三九。 防己黃耆湯和一七六。 佐關煎新熱十。 聖朮煎新熱二五。 大分清飲新寒五。 理中湯熱一。 甘草附子湯熱三十。 加味五苓散和一八四。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散四。 平胃散和十七。 桂枝附子湯熱三十。 六味丸補百二十。 胃關煎新熱九。 白朮附子湯熱二九。 滲濕湯和一七四。 金匱腎氣丸補一二四。 小分清飲新和十。 八味丸補一二一。 不換金正氣散和二一。
論外備用方
除濕湯和一七七身重痛。 調中益氣湯補三一濕陷。 敗毒散散三六風濕。 胃苓湯和百九十。 羌活勝濕湯和一七八身盡痛。 腎著湯熱一二九寒濕腰重。 聖散子散四三風濕。 神朮湯和三九風濕脈緊。 濕鬱湯和二六六風濕。 參附滲濕湯熱一二二寒濕痺。 活絡飲和二七七風濕痛。 白朮湯和二六風濕脈緩。 清熱滲濕湯寒百十一濕熱。
--------------------------------------------------------------------------------
黃疸
經義
經脈篇曰: 腎所生病為黃疸。
玉機真藏論曰: 風者, 百病之長也。 今風寒客於人, 使人毫毛畢直, 皮膚閉而為熱, 當是之時, 可汗而發也; 或痺不仁, 腫痛, 當是之時, 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 弗治, 肝傳之脾, 病曰脾風, 發癉, 腹中熱, 煩心出黃。
平人氣象論曰: 溺黃赤, 安臥者, 黃疸。 已食如饑者, 胃疸。 目黃者曰黃疸。
論疾診尺篇曰: 身痛而色微黃, 齒垢黃, 爪甲上黃, 黃疸也。 安臥, 小便黃赤, 脈小而澀者, 不嗜食。 賓按: 此二條, 凡已食如饑者, 即陽黃之證; 安臥, 脈小, 不嗜食者, 即陰黃之證也。
通評虛實論曰: 黃疸暴痛, 癲疾厥狂, 久逆之所生也。
論證共七條
1.黃疸一證, 古人多言為濕熱, 及有五疸之分者, 皆未足以盡之, 而不知黃之大要有四: 曰陽黃, 曰陰黃, 曰表邪發黃, 曰膽黃也, 知此四者, 則黃疸之證, 無餘義矣。 丹溪曰: 疸不必分五種, 同是濕熱, 如盦?相似。 豈果皆如盦?, 悉可謂之濕熱耶? 弗足憑也, 愚列如左。
2.陽黃證, 因濕多成熱, 熱則生黃, 此即所謂濕熱證也。 然其證必有身熱, 有煩渴, 或躁擾不寧, 或消穀善飢, 或小水熱痛赤澀, 或大便秘結, 其脈必洪滑有力。 此證不拘表裏, 或風濕外感, 或酒食內傷, 皆能致之。 但察其元氣尚強, 脾胃無損, 而濕熱果盛者, 直宜清火邪, 利小便, 濕熱去而黃自退, 治此者本無難也。
3.陰黃證, 則全非濕熱, 而總由血氣之敗, 蓋氣不生血, 所以血敗, 血不華色, 所以色敗。 凡病黃疸, 而絕無陽證陽脈者, 便是陰黃。 陰黃之病, 何以致然? 蓋必以七情傷臟, 或勞倦傷形, 因致中氣大傷, 脾不化血, 故脾土之色, 自見於外。 其為病也, 必喜靜而惡動, 喜暗而畏明, 凡神思困倦, 言語輕微, 或怔忡眩暈, 畏寒少食, 四肢無力, 或大便不實, 小水如膏, 及脈息無力等證, 悉皆陽虛之候。 此與濕熱發黃者, 反如冰炭, 使非速救元氣, 大補脾腎, 則終無復元之理。 且此證最多, 若或但見色黃, 不察脈證, 遂云黃疸同是濕熱, 而治以茵陳梔子瀉火利水等劑, 則無有不隨藥而斃者。
4.表邪發黃, 即傷寒證也。 凡傷寒汗不能透, 而風濕在表者, 有黃證; 或表邪不解, 自表傳裏, 而濕熱鬱於陽明者, 亦有黃證。 表邪未解者, 必發熱身痛, 脈浮少汗, 宜從汗散; 濕熱內鬱者, 必煩熱, 脈緩滑, 多汗, 宜從分消清利。 若陽明實邪內鬱, 而痞結脹滿者, 宜先下之, 然後清其餘熱, 則自無不愈。
5.膽黃證, 凡大驚大恐, 及鬥毆傷者皆有之。 嘗見有虎狼之驚, 突然喪膽而病黃者, 其病則驟; 有酷吏之遭, 或禍害之慮, 恐怖不已而病黃者, 其病則徐。 如南北朝齊永明十一年, 有太學生魏準者, 因惶懼而死, 舉體皆青, 時人以為膽破, 即此之類。 又嘗見有鬥毆之後, 日漸病黃者, 因傷膽而然, 其證則無火無濕, 其人則昏沉困倦, 其色則正黃如染。 凡此數證, 皆因傷膽, 蓋膽傷則膽氣敗而膽液泄, 故為此證。 經曰: 膽液泄則口苦, 胃氣逆則嘔苦, 故曰嘔膽, 義猶此也。 且膽附於肝, 主少陽春生之氣, 有生則生, 無生則死, 故經曰: 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者, 正以膽中生氣為萬化之元也, 若此諸證, 皆以膽傷, 膽傷則生氣既敗, 其能生乎? 所以凡患此者, 多致不救。 然當察其傷之微甚, 速救其本, 猶可挽回, 而煉石補天之權, 則操之醫之明者。
6.黃疸大法, 古有五疸之辨, 曰黃汗, 曰黃疸, 曰穀疸, 曰酒疸, 曰女勞疸。 總之, 汗出染衣, 色如檗汁者, 曰黃汗; 身面眼目黃如金色, 小便黃而無汗者, 曰黃疸; 因飲食傷脾而得者, 曰穀疸; 因酒後傷濕而得者, 曰酒疸, 因色慾傷陰而得者, 曰女勞疸。 雖其名目如此, 然總不出陰陽二證, 大多陽證多實, 陰證多虛, 虛實弗失, 得其要矣。
7.黃疸難治證: 凡寸口無脈, 鼻出冷汗, 腹膨, 形如煙薰, 搖頭直視, 環口黎黑, 油汗發黃, 久之變黑者, 皆難治。
論治共五條
1.陽黃證, 多以脾濕不流, 鬱熱所致, 必須清火邪, 利小水, 火清則溺自清, 溺清則黃自退。 輕者宜茵陳飲, 大分清飲, 梔子柏皮湯之類主之, 若閉結熱甚, 小便不利, 腹滿者, 宜茵陳蒿湯, 梔子大黃湯之類主之。
2.陰黃證, 多由內傷不足, 不可以黃為意, 專用清利, 但宜調補心脾腎之虛, 以培氣血, 血氣復則黃必自盡退, 如四君子湯, 五君子煎, 壽脾煎, 溫胃飲之類, 皆心脾之要藥也。 若六味丸, 八味丸, 五福飲, 理陰煎, 及左歸, 右歸, 六味回陽等飲, 皆陰中之陽虛者所宜也。 若元氣虛不至甚, 而兼多寒濕者, 則以五苓散, 四苓散, 或茵陳五苓散之屬加減用之, 亦可。
3.傷寒發黃, 凡表邪未清, 而濕熱又盛者, 其證必表裏兼見, 治宜雙解, 以柴苓湯, 或茵陳五苓散主之。 若內熱盛, 而表邪仍在者, 宜柴苓煎主之。 若但有濕熱內實脹閉等證, 而外無表邪者, 宜茵陳蒿湯主之。 若因內傷勞倦, 致染傷寒者, 亦多有發黃之證, 但察其本無濕熱實邪等證, 即當以陰黃之法調補治之, 或用韓祗和法亦可, 若但知攻邪, 則未有不敗。 故孫真人曰: 黃疸脈浮者, 當以汗解之, 宜桂枝加黃耆湯, 此即補虛散邪之法也。 外傷寒門別有正條, 所當並察。
4.膽黃證, 皆因傷膽而然, 膽既受傷, 則臟氣之損敗可知, 使非修緝培補, 則必至決裂, 故凡遇此等證候, 務宜大用甘溫, 速救元氣。 然必察其所因之本, 或兼酸以收其散亡, 或兼澀以固其虛脫, 或兼重以鎮其失守之神魂, 或與開道利害以釋其不解之疑畏。 凡諸用藥, 大都宜同陰黃證治法, 當必有得生者。 若治此證, 而再加剋伐, 分利, 則真如壓卵矣。
5.治黃之法, 本當清濕利小便, 然亦多有不宜利者, 說詳濕證門論治中條中。
述古共五條
1.<金匱要略>曰: 趺陽脈緊而數, 數則為熱, 熱則消穀; 緊則為寒, 食即為滿。 尺脈浮為傷腎, 趺陽脈緊為傷脾, 風寒相搏, 食穀即眩, 穀氣不消, 胃中苦濁, 濁氣下流, 小便不通, 陰被其寒, 熱流膀胱, 身體盡黃, 名曰穀疸。 額上黑, 微汗出, 手足中熱, 薄暮即發, 膀胱急, 小便自利, 名曰女勞疸。 腹如水狀不治。 心中懊?而熱, 不能食, 時欲吐, 名曰酒疸。 陽明病, 脈遲者, 食難用飽, 飽則發煩, 頭眩, 小便必難, 此欲作穀疸, 雖下之, 腹滿如故, 所以然者, 脈遲故也。 夫病酒黃疸, 必小便不利, 其候心中熱, 足下熱, 是其證也。 酒黃疸者, 腹滿欲吐, 鼻燥, 其脈浮者, 先吐之, 脈沉者, 先下之。 酒疸, 心中熱, 欲吐者, 吐之愈。 師曰: 病黃疸, 發熱煩喘, 胸滿口燥者, 以病發時火劫其汗, 兩熱所得。 然黃家所得, 從濕得之, 一身盡發熱, 面黃, 肚熱, 熱在裏, 當下之。 脈沉, 渴欲飲水, 小便不利者, 皆發黃。 黃疸之病, 當以十八日為期, 治之十日以上瘥, 反劇為難治。 疸而渴者, 其疸難治; 疸而不渴者, 其疸可治。 發於陰部, 其人必嘔; 陽部, 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穀疸之為病, 寒熱不食, 食即頭眩, 心胸不安, 久久發黃為穀疸, 茵陳蒿湯主之。 酒黃疸, 心中懊?, 或熱痛, 梔子大黃湯主之。 諸病黃家, 但利其小便, 假令脈浮, 當以汗解之, 宜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黃疸病, 茵陳五苓散主之。 黃疸腹滿, 小便不利而赤, 自汗出, 此為表和裏實, 當下之, 宜大黃硝石湯。 黃疸病, 小便色不變, 欲自利, 腹滿而喘, 不可除熱, 熱除必噦。 噦者, 小半夏湯主之。 男子黃, 小便自利, 當與虛勞小建中湯。
2.韓袛和云: 病人三五日, 服下藥太過, 虛其脾胃, 亡其津液, 渴飲水漿, 脾上為陰濕所加, 與邪熱相會發黃, 此陰黃也, 當以溫藥治之。 如兩手脈沉細遲, 肢體逆冷, 皮膚有粟起, 或嘔吐, 舌上有胎, 遍身發黃, 煩躁, 欲於泥水中臥, 小便赤少, 皆陰候也。 故陰黃多以熱湯溫之, 或湯漬布搭其胸腹, 或以湯盛瓢中, 坐於臍下熨之。 其病愈者, 曾治趙顯宗病傷寒至六七日, 因服下藥太過致發黃, 其脈沉細遲無力, 皮膚涼, 發躁, 欲於泥中臥, 喘嘔, 小便赤澀, 先投茵陳橘皮湯, 喘嘔止; 次服小茵陳湯半劑, 脈微出, 不欲於泥中臥; 次日又服茵陳附子湯半劑, 四肢發熱, 小便二三升, 當日中大汗而愈。 似此治愈者, 不一一錄。 凡傷寒病黃, 每遇太陽或太陰司天之歲, 若下之太過, 往往變成陰黃。 蓋辰戌太陽寒水司天, 水來犯土; 丑未太陰濕土司天, 土氣不足, 即脾胃虛弱, 亦水來侵犯, 多變此證也。
3.<略例>云: 內傷勞役, 飲食失節, 中州變寒之病生黃者, 非傷寒壞之而得, 只用建中, 理中, 大建中足矣, 不必用茵陳也。
4.劉宗厚曰: 按一身盡痛而黃者, 濕勝在表也; 不痛者, 病在裏也; 乾燥者, 熱勝也, 故後證皆有表裏之分。 東垣云: 傷寒當汗不汗, 即生黃, 邪在表者, 宜急汗之; 在表之裏, 宜滲利之; 在半表裏, 宜和解之; 在裏者, 宜急下之。 若以上諸證, 及<略例>云男黃小便自利, 當與虛勞小建中湯; 若黃色不變, 欲自利腹滿而喘, 不可除熱, 除熱必噦, 宜小半夏湯, 皆不必拘於茵陳也。
5.徐東皋曰: 疸證服解利之藥, 久而不愈, 及口淡, 怔忡, 耳鳴, 腳軟, 憎寒發熱, 小便濁, 皆為虛甚, 宜四君子湯吞八味丸, 不可強服涼藥通利, 以致脾氣虛弱, 腎水枯涸, 必至危篤。
黃疸論列方
四苓散和一八七。 五苓散和一八二。 小建中湯補二二。 茵陳飲新寒八。 左歸飲新補二。 茵陳五苓散和一八五。 理陰煎新熱三。 溫胃飲新熱五。 茵陳附子湯熱百三十。 八味丸補一二一。 柴苓湯和一九二。 梔子檗皮湯寒二三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