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貫集雜證謨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6:53:51

血證
經義
決氣篇帝曰: 何謂血? 岐伯曰: 中焦受氣取汁, 變化而赤, 是謂血。 血脫者, 色白, 夭然不澤。

痿論曰: 心主身之血脈。

五臟生成篇曰: 諸血者皆屬於心。 人臥血歸於肝, 肝受血而能視, 足受血而能步, 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攝。 臥出而風吹之, 血凝於膚者為痺, 凝於脈者為泣, 凝於足者為厥。 此三者, 血行而不得反其空, 故為痺厥也。

謂經論曰: 肝藏血。 血有餘則怒, 不足則恐。 孫絡外溢則經有留血。 氣血以并, 陰陽相傾, 氣亂於衛, 血逆於經, 氣血離居, 一實一虛。 血并於陰, 氣并於陽, 故為驚狂。 血并於陽, 氣并於陰, 乃為炅中。 血并於上, 氣并於下, 心煩惋善怒。 血并於下, 氣并於上, 亂而喜忘。 血氣者, 喜溫而惡寒, 寒則泣不能流, 溫則消而去之。 氣之所并為血虛, 血之所并為氣虛。 帝曰: 血并為虛, 氣并為虛, 是無實乎? 岐伯曰: 有者為實, 無者為虛, 故氣并則無血, 血并則無氣, 今血與氣相失, 故為虛焉。 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 血與氣并, 則為實焉。 血之與氣并走於上, 則為大厥, 厥則暴死, 氣復反則生, 不反則死。

平人絕穀篇曰: 血脈和則, 精神乃居。

營衛生會篇帝曰: 夫血之與氣, 異名同類, 何謂也? 岐伯曰: 營衛者精氣也, 血者神氣也, 故血之與氣, 異名同類焉。 故奪血者無汗, 奪汗者無血, 故人有兩死而無兩生。

百病始生篇曰: 卒然多食飲, 則腸滿, 起居不節, 用力過度, 則絡脈傷, 陽絡傷則血外溢, 血外溢則?血, 陰絡傷則血內溢, 血內溢則後血。

六元正紀大論曰: 不遠熱則熱至, 血溢血泄之病生矣。

生氣通天論曰: 陽氣者, 大怒則形氣絕, 而血菀於上, 使人薄厥。

舉痛論曰: 怒則氣逆, 甚則嘔血及飧泄, 故氣上矣。

氣厥論曰: 脾移熱於肝, 則為驚?。 胞移熱於膀胱, 則癃溺血。

刺志論曰: 脈實血實, 脈虛血虛, 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脈盛血少, 此謂反也; 脈少血多, 此謂反也。 穀入多而氣少者, 得之有所脫血, 濕居下也。 脈小血多者, 飲中熱也。 脈大血少者, 脈有風氣, 水漿不入, 此之謂也。

脈要精微論曰: 肺脈搏堅而長, 當病唾血。 肝脈若搏, 因血在?下, 令人喘逆。 腎脈耎而散者, 當病少血。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心脈微澀為血溢。 肺脈微急為肺寒熱, 怠惰, 欬唾血。 肺脈微滑為上下出血, 澀甚為嘔血。 肝脈大甚為內癰, 善嘔?。 脾脈微澀為內?, 多下膿血。 腎脈微澀為不月。

示從容論曰: 血泄者, 脈急血無所行也。

玉機真藏論曰: 秋脈不及則令人喘, 呼吸少氣而欬, 上氣見血, 下聞病音。

平人氣象論曰: 臂多青脈曰脫血。 安臥脈盛謂之脫血。

陰陽別論曰: 陰虛陽搏謂之崩。

痿論曰: 悲哀太甚則胞絡絕, 胞絡絕則陽氣內動, 發則心下崩, 數溲血也。

經脈篇曰: 腎足少陰也, 是動則病饑不欲食, 欬唾則有血, 喝喝而喘。

脈解篇曰: 少陰所謂欬則有血者, 陽脈傷也, 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 滿則欬, 故血見於鼻也。

厥論曰: 陽明厥逆, 喘欬身熱, 善驚, ?嘔血。

至真要大論曰: 陽明司天, 欬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陰陽別論曰: 結陰者, 便血一升, 再結二升, 三結三升。

五音五味篇曰: 婦人之生, 有餘於氣, 不足於血, 以其數脫血也。 夫人之常數, 太陽常多血少氣, 少陽常多氣少血, 陽明常多氣多血, 厥陰常多氣少血, 少陰常多血少氣, 太陰常多血少氣, 此天之常數也。

評熱病論曰: 月事不來者, 胞脈閉也。 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 今氣上迫肺, 心氣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來也。

宣明五氣篇曰: 鹹走血, 血病無多食鹹。 曰: 陽病發於血。 曰: 久視傷血。 九鍼論曰: 苦走血, 病在血, 無食苦。 五味論曰: 鹹走血, 多食之, 令人渴。

至真要大論曰: 凡太陽, 太陰, 少陽, 少陰司天在泉之年, 皆有見血等證。 又氣交變等論: 凡歲火太過, 及歲金太過不及之年, 亦有見血等證。

論證共四條
1.萬物生成之道, 惟陰與陽, 非陽無以生, 生者神其化也; 非陰無以成, 成者立其形也。 人有陰陽, 即為血氣, 陽主氣, 故氣全則神王; 陰主血, 故血盛則形強, 人生所賴惟斯而已。 然人之初生, 必從精始, 精之與血, 若乎非類, 而丹家曰: 涕, 唾, 精, 津, 汗, 血, 液, 七般靈物總屬陰。 由此觀之, 則凡屬水類, 無非一六所化。 而血即精之屬也, 但精藏於腎, 所蘊不多, 而血富於衝, 所至皆是。 蓋其源源而來, 生化於脾, 總統於心, 藏受於肝, 宣布於肺, 施泄於腎, 灌溉一身, 無所不及。 故凡為七竅之靈, 為四肢之用, 為筋骨之和柔, 為肌肉之豐盛, 以至滋臟腑, 安神魂, 潤顏色, 充營衛, 津液得以通行, 二陰得以調暢, 凡形質所在, 無非血之用也。 是以人有此形, 惟賴此血。 故血衰則形萎, 血敗則形壞, 而百骸表裏之屬, 凡血虧之處, 則必隨所在而各見其偏癈之病。 倘至血脫, 則形何以立, 氣何所歸, 亡陰亡陽, 甚危一也。 然血化於氣而成於陰, 陽虛固不能生血, 所以血宜溫而不宜寒; 陽亢則最能傷陰, 所以血宜靜而不宜動, 此盈虛性用之機, 苟能察其精義而得養營之道, 又何血病之足慮哉。
2.血本陰精, 不宜動也, 而動則為病; 血主營氣, 不宜損也, 而損則為病。 蓋動者多由於火, 火盛則逼血妄行; 損者多由於氣, 氣傷則血無以存。 故有以七情而動火者, 有以七情而傷氣者, 有以勞倦色慾而動火者, 有以勞倦色慾而傷陰者, 或外邪不解而熱鬱於經, 或縱飲不節而火動於胃, 或中氣虛寒, 則不得收攝而注陷於下, 或陰盛格陽, 則火不歸原而泛溢於上, 是皆動血之因也。 故妄行於上, 則見於七竅, 流注於下, 則出乎二陰, 或壅瘀於經絡, 則發為癰疽膿血, 或鬱結於腸臟, 則留為血塊血癥, 或乘風熱, 則為斑為疹, 或滯陰寒, 則為痛為痺, 此皆血病之證也。 若七情勞倦不知節, 潛消暗爍不知養, 生意本虧而耗傷弗覺, 則為營氣之羸, 為形體之敝, 此以真陰不足, 亦無非血病也。 故凡治血者, 當察虛實, 是固然矣, 然實中有虛, 則於疼痛處有不宜攻擊者, 此似實非實也; 熱中有寒, 則於火證中有速宜溫補者, 此似熱非熱也。 夫正者正治, 誰不得而知之, 反者反治, 則吾未見有知之者, 矧反證甚多, 不可置之忽略也。
3.失血於口者, 有咽喉之異, 蓋上焦出納之門戶, 惟咽喉二竅而已。 咽為胃之上竅, 故由於咽者, 必出於胃。 喉為肺之上竅, 故由於喉者, 必出於肺。 然喉連於肺, 而實總五臟之清道, 咽連於胃, 而實總六腑之濁道, 此其出於肺者, 人知病在五臟, 而不知出於胃者, 亦多由乎臟者也。 何也? 觀<內經>曰: 五臟者皆稟氣於胃, 胃者五臟之本也。 然則五臟之氣皆稟於胃, 而五臟之病獨不及於胃乎? 今見吐血之證, 古人云: 嘔血者出於胃, 而豈知其亦由乎臟也。 蓋凡胃火盛而大吐者, 此本家之病無待言也; 至若怒則氣逆, 甚則嘔血者, 亦必出於胃脘, 此氣逆在肝, 木邪乘胃而然也; 又如慾火上炎, 甚則嘔血者, 亦出於胃脘, 此火發源泉, 陰邪乘胃而然也。 由此觀之, 則凡五志之火, 皆能及胃, 而血出於咽者, 豈止胃家之病? 但迄而出者, 必出於喉, 出於喉者, 當察五臟; 嘔咯而出者, 必出於咽, 出於咽者, 則五臟六腑皆能及之。 且胃以水穀之海, 故為多氣多血之腑, 而實為衝任血海之源, 故凡血枯經閉者, 當求生血之源, 源在胃也; 而嘔血吐血者, 當求動血之源, 源在臟也, 於此不明, 濟者鮮矣。
4.凡失血等證, 身熱脈大者難治, 身涼脈靜者易治。 若喘欬急而上氣逆, 脈見弦緊細數, 有熱不得臥者死。
論治共八條
1.凡治血證, 須知其要, 而血動之由, 惟火惟氣耳。 故察火者, 但察其有火無火, 察氣者, 但察其氣虛氣實, 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 則治血之法無餘義矣。 詳列如左:
2.凡諸口鼻見血, 多由陽盛陰虛, 二火逼血而妄行諸竅也, 悉宜以一陰煎加清降等劑為主治。 蓋血隨氣上則有升無降, 故惟補陰抑陽, 則火清氣降而血自靜矣。 此治陽盛動血之大法也。
3.火盛逼血妄行者, 或上或下, 必有火脈火證可據, 乃可以清火為先, 火清而血自安矣。 宜芩, 連, 知, 檗, 玄參, 梔子, 童便, 犀角, 天花粉, 生地, 芍藥, 龍膽草之屬擇而用之。 如陽明火盛者, 須加石膏; 三焦熱極, 或閉結不通者, 須加大黃; 如熱壅於上火不能降者, 於清火藥中, 須加澤瀉, 木通, 梔子之屬導之泄之, 則火可降, 血可清也。 然火有虛實, 或宜兼補, 或宜兼清, 所當酌也。 若以假火作真火, 則害不旋踵矣。
4.氣逆於臟, 則血隨氣亂而錯經妄行, 然必有氣逆喘滿, 或胸?痛脹, 或尺寸弦強等證, 此當以順氣為先, 宜陳皮, 青皮, 杏仁, 白芥子, 澤瀉之屬主之。 有火者, 宜梔子, 芍藥之類兼以平肝; 無火者, 宜香附, 烏藥, 乾薑, 鬱金之屬用行陰滯。 然此必氣實多逆者, 乃堪用此, 蓋氣順則血自寧也。 其或實中有虛, 不堪消耗者, 則或宜暫用, 或酌其佐使, 不可拘也。
5.凡火不盛, 氣不逆, 而血動不止者, 乃其元陰受損, 營氣失守, 病在根本而然。 經曰: 起居不節, 用力過度, 則絡脈傷, 陽絡傷則血外溢, 血外溢則吐?, 陰絡傷則血內溢, 血內溢則後血。 此二言者, 最得損傷失血之源。 故凡治損傷無火無氣而血不止者, 最不宜妄用寒涼以伐生氣, 又不宜妄用辛燥以動陽氣。 蓋此二者, 大非真陰虧損者所宜, 而治此之法, 但宜純甘至靜之品培之養之, 以完固損傷, 則營氣自將寧謐, 不待治血而自安矣。 且今人以勞傷而病者多屬此證, 若不救根本, 終必敗亡。 方列後條, 用宜詳酌。
6.吐血失血等證, 凡見喘滿, 欬嗽, 及左右腔膈間有隱隱脹痛者, 此病在肺也。 若胸膈膻中之間覺有牽痛, 如縷如絲, 或懊?嘈雜有不可名狀者, 此病在心主包絡也。 若胸腹膨膨, 不知飢飽, 食飲無味, 多涎沫者, 此病在脾也。 若?肋牽痛, 或躁擾喘急不寧, 往來寒熱者, 此病在肝也。 若氣短似喘, 聲啞不出, 骨蒸盜汗, 咽乾喉痛, 動氣忡忡者, 此病在腎也。 若大嘔大吐, 煩渴頭痛, 大熱不得臥者, 此病在胃也。 於此而察其兼證, 則病有不止一臟者, 皆可參合以辨之也。 其於治法, 凡肺病者, 宜清降不宜升浮。 心主病者, 宜養營不宜耗散。 脾病者, 宜溫中不宜酸寒。 肝病者, 或宜疏利, 或宜甘緩, 不宜秘滯。 腎病者, 宜壯水, 宜滋陰, 不宜香燥剋伐。 胃病者, 或宜大瀉, 或宜大補, 當察兼證虛實, 勿謂陽明證盡可攻也。
7.治血之藥, 凡為君為臣, 或宜專用, 或宜相兼, 病有淺深, 方有輕重。 其間參合之妙, 固由乎人, 而性用之殊, 當知其類, 故茲條列於左: 血虛之治有主者, 宜熟地, 當歸, 枸杞, 鹿膠, 炙甘草之屬。 血虛之治有佐者, 宜山藥, 山茱萸, 杜仲, 棗仁, 菟絲子, 五味子之屬。 血有虛而微熱者, 宜涼補之, 以生地, 麥冬, 芍藥, 沙參, 牛膝, 雞子清, 阿膠之屬。 血有因於氣虛者, 宜補其氣, 以人參, 黃耆, 白朮之屬。 血有因於氣實者, 宜行之降之, 以青皮, 陳皮, 枳殼, 烏藥, 沉香, 木香, 香附, 瓜蔞, 杏仁, 前胡, 白芥子, 海石之屬。 血有虛而滯者, 宜補之活之, 以當歸, 牛膝, 川芎, 熟地, 醇酒之屬。 血有寒滯不化及火不歸原者, 宜溫之, 以肉桂, 附子, 乾薑, 薑汁之屬。 血有亂動不寧者, 宜清之和之, 以茜根, 山楂, 丹皮, 丹參, 童便, 貝母, 竹瀝, 竹茹, 百合, 茅根, 側柏, 藕汁, 荷葉蒂, 柿霜, 桑寄生, 韭汁, 蘿蔔汁, 飛羅?, 黑墨之屬。 血有大熱者, 宜寒之瀉之, 以黃連, 黃芩, 黃檗, 知母, 玄參, 天花粉, 梔子, 石膏, 龍膽草, 苦參, 桑白皮, 香薷, 犀角, 青黛, 童便, 槐花之屬。 血有畜而結者, 宜破之逐之, 以桃仁, 紅花, 蘇木, 玄胡, 三棱, 蓬朮, 五靈脂, 大黃, 芒硝之屬。 血有陷者, 宜舉之, 以升麻, 柴胡, 川芎, 白芷之屬。 血有燥者, 宜潤之, 以乳酪, 酥油, 蜂蜜, 天門冬, 柏子仁, 蓯蓉, 當歸, 百合, 胡桃肉之屬。 血有滑者, 宜澀之止之, 以棕灰, 髮灰, 白芨, 人中白, 蒲黃, 松花, 百草霜, 百藥煎, 訶子, 五味子, 烏梅, 地榆, 文蛤, 川續斷, 椿白皮之屬。 血有澀者, 宜利之, 以牛膝, 車前, 茯苓, 澤瀉, 木通, 瞿麥, 益母草, 滑石之屬。 血有病於風濕者, 宜散之燥之, 以防風, 荊芥, 葛根, 秦艽, 蒼朮, 白朮, 半夏之屬。
8.治血之劑, 古人多以四物湯為主, 然亦有宜與不宜者。 蓋補血行血無如當歸, 但當歸之性動而滑, 凡因火動血者忌之, 因火而嗽, 因濕而滑者, 皆忌之。 行血散血無如川芎, 然川芎之性升而散, 凡火載血上者忌之, 氣虛多汗, 火不歸原者, 皆忌之。 生血涼血無如生地, 斂血清血無如芍藥, 然二物皆涼, 凡陽虛者非宜也, 脾弱者非宜也, 脈弱身涼, 多嘔便溏者, 皆非宜也。 故凡佣四物以治血者, 不可不察其宜否之性。


吐血論治共十三條
以下凡諸見血者, 皆當於此類求其義
1.吐血之病當知輕重。 凡偶有所傷, 而根本未搖者, 輕而易治, 但隨其所傷而宜清則清, 宜養則養, 隨藥可愈, 無足慮也。 惟積勞積損, 以致元氣大虛, 真陰不守者, 乃為危證。 此惟不慎其初, 所以致病於前, 倘病已及身而猶不知慎, 則未有能善其終者。 凡患此者, 非加意慎重, 而徒恃藥力以求免者, 難矣。
2.吐血咯血, 凡因勞損而氣虛脈靜, 或微弦無力, 既非火證, 又非氣逆, 而血有妄行者, 此真陰內損, 絡脈受傷而然, 惟用甘醇補陰培養脈絡, 使營氣潮固, 而血自安矣。 宜一陰煎, 左歸飲, 六味地黃湯, 小營煎之類, 酌宜用之。 若虛在氣分者, 宜五福飲或大補元煎為最佳。 此等證候, 最忌寒涼, 亦忌行散, 皆非虛損所宜也。
3.吐血咯血, 凡兼口渴咽痛, 躁煩喜冷, 脈滑便實, 小水赤熱等證, 此水不濟火, 陰虛陽勝而然。 治當滋陰壯水, 微佐清涼, 宜二陰煎, 四陰煎, 或加減一陰煎, 生地黃飲子, 天門冬丸之類, 察其臟氣隨宜用之。 若熱不甚者, 惟一陰煎, 左歸飲, 或六味地黃湯之類為宜。 凡此證候, 大忌辛溫, 如芎, 歸, 耆, 朮, 杜仲, 破故紙, 香附, 砂仁, 薑, 桂之屬, 皆所當避。
4.吐血全由火盛而逼血上行者, 宜察火之微甚。 火微者, 宜<局方>犀角地黃湯或清化飲主之。 火暴盛而根本無傷者, 宜抽薪飲, 徒薪飲, 或黃連解毒湯, 三黃丸之類主之。 若胃火熱甚而煩熱作渴, 頭痛, 脈滑, 氣壅, 而吐血不止者, 宜白虎湯或抽薪飲。 若胃火熾盛而兼陰虛水虧者, 宜玉女煎。 若陽明實熱之甚, 而兼便結, 腹脹, 氣壅不降者, 宜<拔萃>犀角地黃湯, 或涼膈散, 或桃仁承氣湯之類主之。 然此證不多見, 必審知的確, 乃可用之, 毋孟浪也。 凡屬火證, 皆宜童便。
5.飲酒過多而吐血者, 宜徒薪飲, 清化飲, 或葛花解酲湯加黃連, 丹皮主之。
6.怒氣傷肝, 動肝火則火載血上, 動肝氣則氣逆血奔, 所以皆能嘔血。 凡肝火盛者, 必有煩熱脈證, 宜芍藥, 生地黃, 丹皮, 梔子, 澤瀉, 芩, 連之屬, 降其火而血自清。 若肝氣逆者, 必有胸?痛滿等證, 宜芍藥, 生地黃, 青, 陳, 枳殼, 貝母, 澤瀉之屬, 行其氣而血自清。 若火因氣逆者, 惟化肝煎為宜。
其有病雖因怒, 而或逆氣已散者, 不得再加行散以傷真氣。 或肝火已平, 勿得過用苦寒再損元陽。 且凡肝氣為邪, 每多侮土, 故常致脾胃受傷及營血失守等證。 若察其無脹無火, 脈虛神困而血妄行者, 此其病傷在脾, 治當專理中氣, 宜五陰煎, 五福飲之類主之。 或兼火不生土, 則理中湯, 理陰煎之屬皆不可少, 勿謂始因怒氣而專意伐肝也。

7.憂思過度, 損傷心脾以致吐血咯血者, 其病多非火證。 或常見氣短氣怯, 形色憔悴, 或胸懷鬱然, 食飲無味, 或腹雖覺饑而不欲食, 或神魂驚困而臥不安, 是皆中氣虧損不能收攝所致, 速宜救本, 不得治標, 惟五福飲, 五陰煎之類為宜。 其或氣陷而稍滯者, 宜歸脾湯。 若陽分不足者, 宜理中湯或理陰煎之類主之。 若素多勞倦思慮, 或善嘔吐, 或善泄瀉, 而忽致吐血下血者, 此脾虛不能攝血, 非火證也, 宜六味回陽飲大加白朮主之, 切不可用清寒等藥。 暑毒傷人, 多令人吐?失血, 蓋暑氣通心, 火毒刑肺也。 然暑既傷心, 熱又傷氣, 其人必脈虛氣怯, 體倦息微, 若但知為熱而過用寒涼, 則氣必愈傷, 害斯甚矣。 此惟生脈散, 人參湯之屬為宜, 若氣虛之甚者, 當以人參, 黃耆并加用之。 若火甚而熱渴煩悶者, 宜人參白虎湯, 或竹葉石膏湯。 若氣不甚虛者, 宜<局方>犀角地黃湯, 或枇杷葉散。
8.格陽失血之證, 多因色慾勞傷過度, 以致真陽失守於陰分, 則無根虛火浮泛於上, 多見上熱下寒, 或頭紅面赤, 或喘促躁煩, 而大吐大?, 失血不止, 但其六脈細微, 四肢厥逆, 或小水清利, 大便不實者, 此格陽虛火證也。 速宜引火歸原, 用鎮陰煎, 或八味地黃湯之類, 則火自降而血自安矣。 若用寒涼, 陽絕則死。
9.所吐之血, 色黑而黯, 必停積失位之血, 非由火逼而動也。 或面白息微, 脈見緩弱, 身體清涼者, 此必脾腎氣虛, 不能攝血而然, 皆非火證, 若用涼血之劑, 必致殆矣。 <三因方>云: 理中湯能止傷胃吐血, 以其溫中, 大能分理陰陽, 安和胃氣, 故當用也。 若察其虛在陰分, 則又惟理陰煎為最宜。
10.暴吐暴?, 失血如湧, 多致血脫氣亦脫, 危在頃刻者, 此其內傷敗劇而然。 當此之際, 速宜以氣為主。 蓋有形之血不能即生, 無形之氣所當急固, 但使氣不盡脫, 則命猶可保, 血漸可生。 宜急用人參一二兩為細末, 加飛羅?一錢許, 或溫水, 或井花冷水, 隨其所好, 調如稀糊, 徐徐服之, 或濃煎獨參湯徐服亦可。 此正血脫益氣, 陽生陰長之大法也。
11.凡血逆上焦, 紫黑成塊, 或痛或悶, 結聚不散者, 惟宜行散, 或吐出方好。 大都治血之法, 多忌辛散, 恐其能動血也, 惟此留滯之血, 則不妨用之。 如四物湯加香附, 肉桂, 蘇木, 紅花之屬, 無不可也, 或服韭汁, 亦善行瘀血。 若火鬱不散, 致血有留滯者, 惟於四物湯加炒山梔, 大能清胃脘之血。
12.吐血不能止者, 惟飲童便最效。 或搗側柏葉, 以童便二分, 酒一分, 和而溫飲之, 大能止血。


吐血下血新按
倪孝廉者, 年逾四旬, 素以燈窗思慮之勞, 傷及脾氣, 時有嘔吐之證, 過勞即發, 余常以理陰煎, 溫胃飲之屬, 隨飲即愈。 一日於暑末時, 因連日交際, 致勞心脾, 遂上為吐血, 下為泄血, 俱大如手片, 或紫或紅, 其多可畏。 急以延余, 而余適他往, 復延一時名者, 云: 此因勞而火起心脾, 兼以暑令正王, 而二火相濟, 所以致此。 乃與犀角, 地黃, 童便, 知母之屬, 藥及兩劑, 其吐愈甚, 脈益緊數, 困憊垂危。 彼醫云: 此其脈證俱逆, 原無生理, 不可為也。 其子皇懼, 復至懇余, 因往視之, 則形勢俱劇, 第以素契不可辭, 乃用人參, 熟地, 乾薑, 甘草四味大劑與之。 初服毫不為動, 次服覺嘔惡稍止而脈中微有生意, 及復加附子, 炮薑各二錢, 人參, 熟地各一兩, 白朮四錢, 炙甘草一錢, 茯苓二錢, 黃昏與服, 竟得大睡, 直至四鼓, 復進之, 而嘔止血亦止。 遂大加溫補, 調理旬日而復健如故。 余初用此藥, 適一同道者在, 見之驚駭, 莫測其謂, 及其既愈, 乃始心服, 曰: 向始不有公在, 必為童便, 犀角, 黃連, 知母之所斃, 而人仍歸譽於前醫, 曰: 彼原說脈證俱逆, 本不可治。 終是識高見到, 人莫及也。 嗟嗟! 夫童便最能動嘔, 犀角, 知, 連最能敗脾, 時當二火, 而證非二火, 此人此證, 以勞倦傷脾而脾胃陽虛, 氣有不攝, 所以動血, 再用寒涼, 脾必敗而死矣。

倘以此殺人, 而反以此得譽, 天下不明之事類多如此, 亦何從而辨白哉! 此後有史姓等數人, 皆同此證, 予悉用六味回陽飲活之。 此實至理, 而人以為異, 故并紀焉。

吐血附按
薛立齋治星士張東谷, 談命時出中庭吐血一二口, 云: 久有此證, 遇勞即發。 余意此勞傷肺氣, 其血必敗, 視之果然, 與補中益氣加麥冬, 五味, 山藥, 熟地, 茯神, 遠志, 服之而愈。 翌早請見云: 服四物, 黃連, 山梔之屬而倦更甚, 得公一匕, 吐血頓止, 精神如故, 何也? 曰: 脾統血, 肺主氣, 此勞傷脾肺, 致血妄行, 故用前藥健脾肺之氣而噓血歸原耳。
吐血述古共三條
<褚氏遺書>曰: 喉有竅, 欬血殺人; 腸有竅, 便血殺人。 便血猶可治, 欬血不可醫。 飲溲溺者百不一死, 服寒涼者百不一生。 血雖陰類, 運之者其和陽乎。
愚謂褚氏和陽之說, 真玄理之法言, 必不可不知也。 若溲溺之用, 則但於邪熱上炎者, 藉以降火, 是誠善矣, 其若傷在脾胃, 或陽虛陰勝等證, 則大非所宜, 勿謂百不一死, 可概用也。

楊仁齋曰: 血遇熱則宣流, 故止血多用涼藥。 然亦有氣虛挾寒, 陰陽不相為守, 營氣虛散, 血亦錯行, 所謂陽虛陰必走耳, 外必有寒冷之狀, 法當溫中, 使血自歸於經絡, 可用理中湯加南木香, 或甘草乾薑湯, 其效甚著。 又有飲食傷胃, 胃虛不能傳化, 其氣上逆, 亦能吐?, 宜木香理中湯, 甘草乾薑湯通用。

徐東皋論王節齋曰: 凡酒色過度, 損傷肺腎真陰, 欬嗽吐痰, 吐, ?, 欬, 咯血等證, 誤服參耆等甘溫之藥, 則病日增, 世人不識, 往往服之, 致不救者多矣。 噫! 此一隅之證, 非天下之通論, 甫論節齋議論多長, 而獨短於此。 何則? 凡諸失血證, 因火盛妄行而不宜於甘溫者, 理固然也, 其有虛火體氣弱甚者, 寧有不用參, 耆者乎? 葛可久治大吐血後用獨參湯一味服之, 所以治其虛也。 經云: 虛者補之。 是以臞仙集之, 以為<十藥神書>。 今之治勞怯吐血, 立有起死回生之效, 然則彼以獨參湯者, 何其神歟? 又如丹溪治一人, 年五十, 勞嗽吐血, 用人參, 黃耆, 白朮, 茯苓, 百合, 阿膠, 白芍藥, 桑白皮, 杏仁, 貝母, 瓜蔞, 海石, 五味, 天冬而愈。 又如<局方>人參湯, 專治胃弱吐血?血之證。 然則彼皆非歟? 大抵用藥補瀉, 宜審人之虛實, 則無施不當也, 何甘溫之必不可用哉!

欬血論治共二條
1.凡欬血嗽血者, 諸家皆言其出於肺, 咯血唾血者, 皆言其出於腎, 是豈足以盡之? 而不知欬, 嗽, 咯, 唾等血, 無不有關於腎也。 何也? 蓋腎脈從腎上貫肝膈, 入肺中, 循喉嚨, 挾舌本, 其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