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7:31:02

諸氣 - 經義

天地氣一
本神篇曰: 天之在我者德也, 地之在我者氣也, 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詳二十九卷遺精門。

天元紀大論曰: 在天為氣, 在地成形, 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生氣通天論帝曰: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 本於陰陽。 天地之間, 六合之內, 其氣九州九竅, 五臟, 十二節皆通於天氣。 其生五, 其氣三, 數犯此者, 則邪氣傷人, 此壽命之本也。 蒼天之氣, 清淨則志意治, 順之則陽氣固, 雖有賊邪, 勿能害也, 此因時之序。 故聖人傳精神, 服天氣, 而通神明。 失之則內閉九竅, 外壅肌肉, 衛氣解散, 此謂自傷, 氣之削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 清陽為天, 濁陽為地; 地氣上為雲, 天氣下為雨; 雨出地氣, 雲出天氣。 故清陽出上竅, 濁陰出下竅; 清陽發腠理, 濁陰走五臟; 清陽實四肢, 濁陰歸六腑。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 下象地以養足, 中傍人事以養五臟。 天氣通於肺, 地氣通於嗌, 風氣通於肝, 雷氣通於心, 谷氣通於脾, 雨氣通於腎。 六經為川, 腸胃為海, 九竅為水注之氣。 以天地為之陰陽, 陽之汗, 以天地之雨名之; 陽之氣, 以天地之疾風名之。 暴氣象雷, 逆氣象陽, 故治不法天之紀, 不用地之理, 則災害至矣。

四氣調神論曰: 天氣, 清淨光明者也, 藏德不止, 故不下也。 天明則日月不明, 邪害空竅, 陽氣者閉塞, 地氣者冒明, 雲霧不精, 則上應白露不降。 交通不表, 萬物命故不施, 不施則名木多死。 惡氣不發, 風雨不節, 白露不下, 則菀槁不榮。 賊風數至, 暴雨數起, 天地四時不相保, 與道相失, 則未央絕滅。 惟聖人從之, 故身無奇病, 萬物不失, 生氣不竭。

六元正紀大論帝曰: 天地之氣, 盈虛如何? 岐伯曰: 天氣不足, 地氣隨之, 地氣不足, 天氣從之, 運居其中而常先也。 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 下勝則地氣遷而上勝, 多少而差其分, 微者小差, 甚者大差, 甚則位易氣交易, 則大變生而病作矣。

五常政大論帝曰: 天不足西北, 左寒而右涼, 地不滿東南, 右熱而左溫, 其故何也? 岐伯曰: 陰陽之氣, 高下之理, 大小之異也。 東南方, 陽也, 陽者其精降於下, 故右熱而左溫。 西北方, 陰也, 陰者其精奉於上, 故左寒而右涼。 是以地有高下, 氣有溫涼, 高者氣寒, 下者氣熱, 故適寒涼者脹, 之溫熱者瘡, 下之則脹已, 汗之則瘡已, 此腠理開閉之常, 大小之異耳。

五運行大論帝曰: 地之為下否乎? 岐伯曰: 地為人之下, 太虛之中者也。 帝曰: 憑乎? 曰: 大氣舉之也。 燥以乾之, 暑以蒸之, 風以動之, 濕以潤之, 寒以堅之, 火以溫之。 故風寒在下, 燥熱在上, 濕氣在中, 火遊行其間, 寒暑六入, 故令虛而化生也。

方盛衰論曰: 至陰虛, 天氣絕; 至陽盛, 地氣不足。 陰陽並交, 至人之所行。 陰陽並交者, 陽氣先至, 陰氣後至, 是以聖人持診之道, 先後陰陽而持之。

太陰陽明論曰: 喉主天氣, 咽主地氣。

陰陽氣二
至真要大論帝曰: 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 岐伯曰: 氣有多少, 異用也。 帝曰: 陽明何謂也? 曰: 兩陽合明也。 帝曰: 厥陰何也? 曰: 兩陰交盡也。 氣之相守司也, 如權衡之不得相失也。 夫陰陽之氣, 清靜則生化治, 動則苛疾起, 此之謂也。

生氣通天論曰: 陽氣者, 若天與日, 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故天運當以日光明。

是故陽因而上, 衛外者也。 陽氣者, 煩勞則張, 精絕, 辟積於夏, 使人煎厥, 目盲不可以視, 耳閉不可以聽, 潰潰乎若壞都, 汨汨乎不可止。 陽氣者, 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 使人薄厥。 陽氣者, 精則養神, 柔則養筋。 開闔不得, 寒氣從之, 乃生大僂。 陰者, 藏精而起亟也; 陽者, 衛外而為固也。 陰不勝其陽, 則脈流薄疾, 并乃狂。 陽不勝其陰, 則五臟氣爭, 九竅不通。 是以聖人陳陰陽, 筋脈和同, 骨髓堅固, 氣血皆從。 如是則內外調和, 邪不能害, 耳目聰明, 氣立如故。 故陽強不能密, 陰氣乃絕。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陰陽離決, 精氣乃絕。

陰陽應象大論曰: 陽化氣, 陰成形。 寒極生熱, 熱極生寒。 寒氣生濁, 熱氣生清。 清氣在下, 則生飧泄; 濁氣在上, 則生?脹。 壯火之氣衰, 少火之氣壯。 壯火食氣, 氣食少火。 壯火散氣, 少火生氣。 陰勝則陽病, 陽勝則陰病。 陽勝則熱, 陰勝則寒。 重寒則熱, 重熱則寒。 寒傷形, 熱傷氣。 氣傷痛, 形傷腫。 故先痛而後腫者, 氣傷形也; 先腫而後痛者, 形傷氣也。 年四十, 而陰氣自半也, 起居衰矣。 年五十, 體重, 耳目不聰明矣。 年六十, 陰痿, 氣大衰, 九竅不利, 下虛上實, 涕泣俱出矣。 故曰: 知之則強, 不知則老。

太陰陽明論曰: 陽者, 天氣也, 主外; 陰者, 地氣也, 主內。 故陽道實, 陰道虛。 陰氣從足上行至頭, 而下行循臂至指端; 陽氣從手上行至頭, 而下行至足。 故曰: 陽病者上行極而下, 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詳脾胃門。

終始篇曰: 陰者主臟, 陽者主腑。 陽受氣於四末, 陰受氣於五臟。

痺論岐伯曰: 陰氣者, 靜則神藏, 躁則消亡, 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

陰陽別論曰: 剛與剛, 陽氣破散, 陰氣乃消亡。 淖則剛柔不和, 經氣乃絕。

寒熱病篇曰: 足太陽入腦乃別。 陰蹻, 陽蹻, 陰陽相交, 陽入陰, 陰出陽, 交於目銳眥, 陽氣盛則瞋目, 陰氣盛則瞑目。

口問篇曰: 陽氣盡, 陰氣盛, 則目瞑; 陰氣盡而陽氣盛, 則寤矣。

大惑論曰: 夫衛氣者, 晝日行於陽, 夜行於陰, 故陽氣盡則臥, 陰氣盡則寤。

方盛衰論: 雷公請問氣之多少, 何者為逆? 何者為從? 帝曰: 陽從左, 陰從右, 老從上, 少從下。

時氣三
六元正紀大論帝曰: 四時之氣, 至有早晏高下左右, 其候何如? 岐伯曰: 行有逆順, 至有遲速, 故太過者化先天, 不及者化後天。 帝曰: 願聞其行何謂也? 曰: 春氣西行, 夏氣北行, 秋氣東行, 冬氣南行。 故春氣始於下, 秋氣始於上, 夏氣始於中, 冬氣始於標。 春氣始於左, 秋氣始於右, 冬氣始於後, 夏氣始於前。 此四時正化之常。 故至高之地, 冬氣常在, 至下之地, 春氣常在, 必謹察之。 帝曰: 願聞同化何如? 岐伯曰: 風溫春化同, 熱薰昏火夏化同, 勝與復同, 燥清煙露秋化同, 雲雨昏暝埃長夏化同, 寒氣霜雪冰冬化同, 此天地五運六氣之化, 更用之盛衰也。

四氣調神論曰: 春三月, 此謂發陳, 天地俱生, 萬物以榮, 此春氣之應, 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肝, 夏為寒變, 奉長者少。 夏三月, 此謂蕃莠, 天地氣交, 萬物華實, 此夏氣之應, 養長之道也。 逆之則傷心, 秋為痎瘧, 奉收者少。 秋三月, 此謂容平, 天氣以急, 地氣以明, 此秋氣之應, 養收之道也。 逆之則傷肺, 冬為飧泄, 奉藏者少。 冬三月, 此謂閉藏, 水冰地坼, 無擾乎陽, 此冬氣之應, 養藏之道也。 逆之則傷腎, 春為痿厥, 奉生者少。 逆春氣, 則少陽不生, 肝氣內變。 逆夏氣, 則太陽不長, 心氣內洞。 逆秋氣, 則太陰不收, 肺氣焦滿。 逆冬氣, 則少陰不藏, 腎氣獨沉。 夫四時陰陽者, 萬物之根本也,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以從其根, 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 逆其根, 則伐其本, 壞其真矣。

生氣通天論曰: 陽氣者, 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氣生, 日中而陽氣隆, 日西而陽氣已虛, 氣門乃閉。 是故暮而收拒, 無擾筋骨, 無見霧露, 反此三時, 形乃困薄。

至真要大論帝曰: 分至何如? 岐伯曰: 氣至謂之至, 氣分謂之分, 至則氣同, 分則氣異, 所謂天地之正紀也。

脈要精微論曰: 冬至四十五日, 陽氣微上, 陰氣微下; 夏至四十五日, 陰氣微上, 陽氣微下。 陰陽有時, 與脈為期, 期而相失, 如脈所分, 分之有期, 故知死時。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帝曰: 夫百病者, 多以旦慧晝安, 夕加夜甚者, 何也? 岐伯曰: 四時之氣使然。 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 人亦應之。 以一日分為四時, 朝則為春, 日中為夏, 日入為秋, 夜半為冬。 朝則人氣始生, 病氣始衰, 故旦慧; 日中人氣長, 長則勝邪, 故安; 夕則人氣始衰, 邪氣始生, 故加; 夜半人氣入臟, 邪氣獨居於身, 故甚也。 帝曰其時有反者何也? 曰: 是不應四時之氣, 臟獨主其病者, 是必以臟氣之所不勝時者甚, 以其所勝時者起也。

四時刺逆從論曰: 春氣在經脈, 夏氣在孫絡, 長夏氣在肌肉, 秋氣在皮膚, 冬氣在骨髓中。 帝曰: 敢問其故。 岐伯曰: 春者, 天氣始開, 地氣始泄, 凍解冰釋, 水行經通, 故人氣在脈。 夏者, 經滿氣溢, 入孫絡受血, 皮膚充實。 長夏者, 經絡皆盛, 內溢肌中。 秋者, 天氣始收, 腠理閉塞, 皮膚引急。 冬者蓋藏, 血氣在中, 內著骨髓, 通於五臟。 是故邪氣者, 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 至其變化, 不可為度, 然必從其經氣, 辟除其邪, 除其邪則亂氣不生。

金匱真言論曰: 春氣者病在頭, 夏氣者病在臟, 秋氣者病在肩背, 冬氣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 仲夏善病胸?, 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秋善病風瘧, 冬善病痺厥。

營衛生會篇曰: 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 行於陽二十五度, 分為晝夜, 故氣至陽而起, 至陰而止。 夜半為陰隴, 夜半後而為陰衰, 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 日中為陽隴, 日西而陽衰, 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 夜半而大會, 萬民皆臥, 命曰合陰, 平旦陰盡而陽受氣, 如是無已, 與天地同紀。

運氣四
天元紀大論曰: 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 應天之氣, 動而不息, 故五歲而右遷; 應地之氣, 靜而守位, 故六期而環會。 動靜相召, 上下相臨, 陰陽相錯, 而變由生也。 天以六為節, 地以五為制,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 凡三十歲; 千四百四十氣, 凡六十歲為一周, 不及太過, 斯皆見矣。

六節藏象論曰: 天度者, 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氣數者, 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五日謂之候, 三候謂之氣, 六氣謂之時, 四時謂之歲。 五氣更立, 各有所勝, 盛虛之變, 此其常也。 故春勝長夏, 長夏勝冬, 冬勝夏, 夏勝秋, 秋勝春, 所謂得五行時之勝, 各以氣命其臟。 帝曰: 何以知其勝? 岐伯曰: 求其至也, 皆歸始春, 未至而至, 此謂太過, 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 命曰氣淫。 至而不至, 此謂不及, 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 所不勝薄之也, 命曰氣迫。 所謂求其至者, 氣至之時也。 謹候其時, 氣可與期, 失時反候, 五治不分, 邪僻內生, 工不能禁也。

五運行大論曰: 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 ?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 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 素天之氣經於亢氏昴畢, 玄天之氣經於張異婁胃。 所謂戊己分者, 奎壁角軫, 則天地之門戶也。 上下相遘, 寒暑相臨, 氣相得則和, 不相得則病。 東方生風, 在氣為柔。 南方生火, 在氣為息。 中央生濕, 在氣為充。 西方生燥, 在氣為成。 北方生寒, 在氣為堅。 氣有餘, 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 其不及, 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 己所勝輕而侮之。 侮反受邪, 侮而受邪, 寡於畏也。

五常政大論帝曰: 太虛廖廓, 五運迴薄, 衰盛不同, 損益相從, 願聞平氣何如而名? 何如而紀也? 岐伯曰: 木曰敷和, 火曰升明, 土曰備化, 金曰審平, 水曰靜順。 帝曰: 其不及奈何? 曰: 木曰委和, 火曰伏明, 土曰卑監, 金曰從革, 水曰涸流。 帝曰: 太過何謂? 曰: 木曰發生, 火曰赫曦, 土曰敦阜, 金曰堅成, 水曰流衍。 帝曰: 其歲有不病, 而臟氣不應不用者何也? 岐伯曰: 天氣制之, 氣有所從也。 少陽司天, 火氣下臨, 肺氣上從, 白起金用, 草木?。 陽明司天, 燥氣下臨, 肝氣上從, 蒼起木用而立, 土迺?。 太陽司天, 寒氣下臨, 心氣上從, 而火且明, 丹起金迺?。 厥陰司天, 風氣下臨, 脾氣上從, 而土且隆, 黃起水迺?。 少陰司天, 熱氣下臨, 肺氣上從, 白起金用, 草木?。 太陰司天, 濕氣下臨, 腎氣上從, 黑起水變。

至真要大論帝曰: 五氣交合, 盈虛更作, 余知之矣。 六氣分治, 司天地者, 其至何如? 岐伯曰: 天地之大紀, 人神之通應也。 厥陰司天, 其化以風; 少陰司天, 其化以熱; 太陰司天, 其化以濕; 少陽司天, 其化以火; 陽明司天, 其化以燥; 太陽司天, 其化以寒。 帝曰: 地化奈何? 曰: 司天同候, 間氣皆然。 帝曰: 間氣何謂? 曰: 司左右者, 是謂間氣也。 主歲者紀歲, 間氣者紀步也。 帝曰: 歲主奈何? 曰: 厥陰司天為風化, 在泉為酸化, 司氣為蒼化, 間氣為動化。 少陰司天為熱化, 在泉為苦化, 不司氣化, 居氣為灼化。 太陰司天為濕化, 在泉為甘化, 司氣為?化, 間氣為柔化。 少陽司天為火化, 在泉為苦化, 司氣為丹化, 間氣為明化。 陽明司天為燥化, 在泉為辛化, 司氣為素化, 間氣為清化。 太陽司天為寒化, 在泉為鹹化, 司氣為玄化, 間氣為藏化。 故治病者, 必明六化分治, 五味五色所生, 五臟所宜, 乃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 本乎天者, 天之氣也, 本乎地者, 地之氣也, 天地合氣, 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 故曰: 謹候氣宜, 無失病機, 此之謂也。 帝曰: 氣之上下何謂也? 岐伯曰: 身半以上, 其氣三矣, 天之分也, 天氣主之。 身半以下, 其氣三矣, 地之分也, 地氣主之。 以名命氣, 以氣命處, 而言其病。 半, 所謂天樞也。 帝曰: 勝復之動, 時有常乎? 氣有必乎? 岐伯曰: 時有常位, 而氣無必也。 初氣終三氣, 天氣主之, 勝之常也。 四氣盡終氣, 地氣主之, 復之常也。 有勝則復, 無勝則否。 帝曰: 六氣之勝, 何以候之? 岐伯曰: 清氣大來, 燥之勝也, 風木受邪, 肝病生焉。 熱氣大來, 火之勝也, 金燥受邪, 肺病生焉。 寒氣大來, 水之勝也, 火熱受邪, 心病生焉。 濕氣大來, 土之勝也, 寒水受邪, 腎病生焉。 風氣大來, 木之勝也, 土濕受邪, 脾病生焉。 所謂感邪而生病也。 乘年之虛, 則邪甚也。 失時之和, 亦邪甚也。 遇日之空, 亦邪甚也。 重感於邪, 則病危矣。

六微旨大論曰: 至而至者和; 至而不至, 來氣不及也; 未至而至, 來氣有餘也。 應則順, 否則逆, 逆則變生, 變生則病。 帝曰: 請言其應。 岐伯曰: 物生其應也, 氣脈其應也。 相火之下, 水氣承之; 水位之下, 土氣承之; 土位之下, 風氣承之; 風位之下, 金氣承之; 金位之下, 火氣承之; 君火之下, 陰精承之。 帝曰: 何也? 岐伯曰: 亢則害, 承迺制, 制則生化, 外列盛衰, 害則敗亂, 生化大病。 帝曰: 六氣應五行之變何如? 岐伯曰: 位有始終, 氣有初中, 上下不同, 求之亦異也。 天氣始於甲, 地氣始於子, 子甲相合, 命曰歲立, , 謹候其時, 氣可與期。 岐伯曰: 言天者, 求之本, 言地者, 求之位, 言人者, 求之氣交。 帝曰: 何謂氣交? 曰: 上下之位, 氣交之中, 人之居也。 故曰: 天樞之上, 天氣主之; 天樞之下, 地氣主之; 氣交之分, 人氣從之, 萬物由之。 帝曰: 何謂初中? 岐伯曰: 初凡三十度而有奇, 中氣同法。 帝曰: 初中何也? 曰: 所以分天地也。 初者地氣也, 中者天氣也。 帝曰: 其升降何如? 岐伯曰: 氣之升降, 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 其用何如? 曰: 升已而降, 降者謂天; 降已而升, 升者謂地。 天氣下降, 氣流於地; 地氣上升, 氣騰於天。 故高下相召, 升降相因, 而變作矣。 岐伯曰: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 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故非出入, 則無以生長壯老已; 非升降, 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 無器不有。

六元正紀大論帝曰: 氣至而先後者何? 岐伯曰: 運太過, 則其至先; 運不及, 則其至後; 非太過非不及, 則至當時, 非是者?也。 岐伯曰: 數之始, 起於上而終於下, 歲半之前, 天氣主之, 歲半之後, 地氣主之, 上下交互, 氣交主之, 歲紀畢矣。 故曰: 位明氣月可知乎, 所謂氣也。 風勝則動, 熱勝則腫, 燥勝則乾, 寒勝則浮, 濕勝則濡泄, 甚則水閉胕腫, 隨氣所在, 以言其變耳。 帝曰: 水發而雹雪, 土發而飄驟, 木發而毀折, 金發而清明, 火發而曛昧, 何氣使然? 岐伯曰: 氣有多少, 發有微甚, 微者當其氣, 甚者兼其下, 徵其下氣而可知也。 帝曰: 五氣之發, 不當位者何也? 曰: 命其差。 帝曰: 差有數乎? 曰: 後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氣交變大論岐伯曰: 德化者氣之祥, 政令者氣之章, 變易者復之紀, 災?者傷之始, 氣相勝者和, 不相勝者病, 重感於邪則甚也。 帝曰: 善言天者, 必應於人, 善言古者, 必驗於今, 善言氣者, 必彰於物, 善言應者, 同天地之化, 善言化言變者, 通神明之理, 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歟!

經氣臟氣五
天元紀大論曰: 天有五行御五位, 以生寒暑燥濕風, 人有五臟化五氣, 以生喜怒思憂恐。

陰陽應象大論曰: 人有五臟化五氣, 以生喜怒悲憂恐。 故喜怒傷氣, 寒暑傷形, 暴怒傷陰, 暴喜傷陽。 厥氣上行, 滿脈去形。 喜怒不節, 寒暑過度, 生乃不固。

本藏篇曰: 五臟者, 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 六腑者, 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 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天者也。

六節藏象論曰: 心者, 生之本, 神之變也, 為陽中之太陽, 通於夏氣。 肺者, 氣之本, 魄之處也, 為陽中之太陰, 通於秋氣。 腎者主蟄, 封藏之本, 精之處也, 為陰中之少陰, 通於冬氣, 肝者, 罷極之本, 魂之居也, 為陽中之少陽, 通於春氣。 脾, 胃, 大腸, 小腸, 三焦, 膀胱者, 倉廩之本, 營之居也, 此至陰之類, 通於土氣。 凡十一臟, 皆取決於膽也。

金匱真言論曰: 東方青色, 入通於肝, 其味酸, 其臭臊。 南方赤色, 入通於心, 其味苦, 其臭焦。 中央黃色, 入通於脾, 其味甘, 其臭香。 西方白色, 入通於肺, 其味辛, 其臭腥。 北方黑色, 入通於腎, 其味鹹, 其臭腐。

天年篇曰: 人生十歲, 五臟始定, 血氣已通, 其氣在下, 故好走。 二十歲, 血氣始盛, 肌肉方長, 故好趨。 三十歲, 五臟大定, 肌肉堅固, 血脈盛滿, 故好步。 四十歲, 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 腠理始疏, 榮華頹落, 髮頗班白, 平盛不搖, 故好坐。 五十歲, 肝氣始衰, 肝葉始薄, 膽汁始減, 目始不明。 六十歲, 心氣始衰, 苦憂悲, 血氣懈惰, 故好臥。 七十歲, 脾氣虛, 皮膚枯。 八十歲, 肺氣衰, 魄離, 故言善誤。 九十歲, 腎氣焦, 四臟經脈虛空。 百歲, 五臟皆虛, 神氣皆去, 形骸獨居而終矣。

上古天真論曰: 女子七歲, 腎氣盛, 齒更髮長。 二七而天癸至, 任脈通, 太衝脈盛, 月事以時下, 故有子。 丈夫八歲, 腎氣實, 髮長齒更。 二八, 腎氣盛, 天癸至, 精氣溢瀉, 陰陽和, 故能有子。

脈度篇曰: 肺氣通於鼻, 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 心氣通於舌, 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肝氣通於目, 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脾氣通於口, 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腎氣通於耳, 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五藏生成篇曰: 諸脈者皆屬於目, 諸髓皆屬於腦, 諸筋者皆屬於節, 諸血者皆屬於心, 諸氣者皆屬於肺, 此四肢八谿之朝夕也。

海論曰: 人有髓海, 有血海, 有氣海, 有水穀之海。 胃為水穀之海, 衝脈為十二經之海, 膻中為氣之海, 腦為髓之海。 得順者生, 得逆者敗; 知調者和, 不知調者害。

五味篇曰: 胃者, 五臟六腑之海也, 水穀皆入於胃, 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 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 積於胸中, 命曰氣海, 出於肺, 循喉咽, 故呼則出, 吸則入。

大惑論曰: 五臟六腑之精氣, 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目者, 五臟六腑之精也, 營衛魂魄之所常營, 神氣之所生也。 詳眼目門。

衛氣篇曰: 請言氣街: 胸氣有街, 腹氣有街, 頭氣有街, 脛氣有街。 故氣在頭者, 止之於腦。 氣在胸者, 止之膺與背腧。 氣在腹者, 止之背腧, 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 氣在脛者, 止之於氣街, 與承山踝上以下。

動輸篇曰: 夫四末陰陽之會者, 此氣之大絡也。 四街者, 氣之徑路也。 故絡絕則徑通, 四末解則氣從合, 相輪如環, 莫知其紀, 終而復始。

平人氣象論曰: 胃之大絡, 名曰虛里, 脈宗氣也。 詳脾胃門。

邪客篇帝曰: 人有八虛, 各何以候? 岐伯曰: 以候五臟。 心肺有邪, 其氣留于兩肘; 肝有邪, 其氣留於兩腋; 脾有邪, 其氣流於兩髀; 腎有邪, 其氣流於兩膕。 凡此八虛者, 皆機關之室, 真氣之所過, 血絡之所遊, 邪氣惡血, 固不得住留, 住留則傷經絡骨節機關, 不得屈伸, 故病攣也。

太陰陽明論曰: 四肢皆稟於胃, 而不得至經, 必因於脾, 乃得稟也。 詳脾胃門。

五藏別論曰: 腦髓, 骨, 脈, 膽, 女子胞, 此六者, 地氣之所生也, 皆藏於陰而象於地, 故藏而不瀉, 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 大腸, 小腸, 三焦, 膀胱, 此五者, 天氣之所生也, 其氣象天, 故瀉而不藏, 此受五臟濁氣, 名曰傳化之府, 此不能久留, 輸瀉者也。 魄門亦為五臟使, 水穀不得久藏。 所謂五臟者, 藏精神而不瀉也, 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者, 傳化物而不藏, 故實而不能滿也。 所以然者, 水穀入口, 則胃實而腸虛; 食下, 則腸實而胃虛。 故曰實而不滿, 滿而不能實也。

平人絕穀篇曰: 平人胃滿則腸虛, 腸滿則胃虛, 更實更虛, 故氣得上下, 五臟安定, 血脈和則精神乃居。

邪氣藏府病形篇帝曰: 天寒地冰, 而其面不衣何也? 岐伯曰: 十二經脈, 三百六十五絡, 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詳面病門。

靈蘭秘典論曰: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憂恚無言篇帝曰: 人之卒然憂恚而言無音者, 何道之塞, 何氣出行, 使音不彰? 願聞其方。 少師曰: 咽喉者, 水穀之道也。 喉嚨者, 氣之所以上下者也。 詳聲瘖門。

脈氣六
五藏別論帝曰: 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 岐伯曰: 胃者水穀之海, 五臟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於胃, 以養五臟氣, 氣口亦太陰也,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 皆出於胃, 變見於氣口。 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 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動輸篇曰: 胃為五臟六腑之海, 其清氣上注於肺, 肺脈從太陰而行之, 其行也以息往來。 詳脾胃門。

五十營篇曰: 人一呼, 脈再動, 氣行三寸; 一吸, 脈亦再動, 氣行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