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四十謨集小兒則上
總論一
小兒之病, 古人謂之啞科, 以其言語不能通, 病情不易測。 故曰: 寧治十男子, 莫治一婦人; 寧治十婦人, 莫治一小兒。 此甚言小兒之難也。 然以余較之, 則三者之中, 又為小兒為最易。 可以見之? 蓋小兒之病, 非外感風寒, 則內傷飲食, 以至驚風吐瀉, 及寒熱疳癇之類, 不過數種, 且其臟氣清靈, 隨撥隨應, 但能確得其本而撮取之, 則一藥可愈, 非若男婦損傷, 積痼癡頑者之比, 余故謂其易也。 第人謂其難, 謂其難辨也; 余謂其易, 謂其易治也, 設或辨之不真, 則誠然難矣。 然辨之之法, 亦不過辨其表裏, 寒熱, 虛實, 六者洞然, 又何難治之有? 故凡外感者, 必有表證而無裏證, 如發熱, 頭痛, 拘急, 無汗, 或因風搐搦之類是也; 內傷者, 止有裏證而無表證, 如吐瀉, 腹痛, 脹滿, 驚疳, 積聚之類是也; 熱者必有熱證, 如熱渴, 躁煩, 秘結, 癰瘍之類是也; 寒者必有寒證, 如清冷吐瀉, 無熱無煩, 惡心喜熱者是也, 凡此四者, 即表裏寒熱之證, 極易辨也。 然於四者之中, 尤惟虛實二字最為緊要, 蓋有形色之虛實, 有聲音之虛實, 有脈息之虛實, 如體質強盛與柔弱者有異也, 形色紅赤與青白者有異也, 聲音雄壯與短怯者有異也, 脈息滑實與虛細者有異也, 故必內察其脈候, 外觀其形氣, 中審其病情, 參此數者而精察之, 又何虛實之難辨哉。 必其果有實邪, 果有火證, 則不得不為治標, 然治標之法, 宜精簡輕銳, 適當其可, 及病則已, 毫毋犯其正氣, 斯為高手。 但見虛象, 便不可妄行攻擊, 任意消耗。 若見之不真, 不可謂姑去其邪, 諒亦無害, 不知小兒以柔嫩之體, 氣血未堅, 臟腑甚脆, 略受傷殘, 萎謝極易, 一劑之謬尚不能堪, 而況其甚乎。 矧以方生之氣, 不思培植而但知剝削, 近則為目下之害, 遠則遺終身之羸, 良可嘆也。 凡此者, 實求本之道, 誠幼科最要之肯綮, 雖言之若無奇異, 而何知者之茫然也。 故余於篇端, 首以為言, 然非有察察之見者, 固不足以語此, 此其所以不易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 善診者, 察色按脈, 先別陰陽。 審清濁而知部分, 視喘息, 聽聲音而知所苦, 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 按此論雖通言診法之要, 然尤於小兒為最切也。
初誕法二
小兒初生, 飲食未開, 胃氣未動, 是誠清虛之腑, 此時開口調燮, 極須得宜。 保嬰諸書皆云分娩之時, 口含血塊, 啼聲一出, 隨即嚥下, 而毒伏於命門, 因致他日發為驚風, 發熱, 痘疹等證。 此說固似有理, 然嬰兒通體無非血氣所結, 而此亦血氣之餘, 何以毒遽如是? 即使嚥之, 亦必從便而出, 何以獨留為害? 無足憑也。 惟是形體初成, 固當為之清除。 其法於未啼時, 用軟帛裹指, 挖去口中之血, 乃用後法, 并拭去口中穢惡, 此清臟腑。 此亦初誕之要法, 不可無也。
開口法: 凡小兒初誕, 宜以甘草細切少許, 用沸湯泡汁, 以淡為妙, 不宜太甜, 乃用軟帛蘸汁, 遍拭口中, 去其穢濁。 隨用胡桃肉去皮嚼極爛, 以稀絹或薄紗包如小棗, 內兒口中, 使吮其汁, 非獨和中, 且能養臟, 最佳法也。 若母氣素寒, 小兒清弱者, 只以淡薑湯拭口, 最能去胃寒, 通神明, 并可免吐瀉之患。 此法最妙, 人所未知也。 拭後仍用核桃法如前。 一法以牛黃半分, 同硃砂研勻, 蜜調如前, 與吮為佳, 極能辟痰邪, 去穢惡, 除熱安神。 然必母氣多熱, 小兒肥盛者可用, 清弱者不宜用。 一, 古法拭口多有用黃連者, 不知黃連大寒大苦, 而小兒以胃氣為主, 安得初生即可以苦劣之氣相犯, 致損胃氣, 則他日變嘔變瀉, 由此而起矣, 大非所宜。 一, 古法多用硃砂開口者, 按陳文中曰: 小兒初生, 便服硃砂, 輕粉, 白蜜, 黃連, 本欲下胎毒, 不知此皆傷脾敗陽之藥, 輕粉下痰損心, 硃下涎損神, 兒實者服之軟弱, 弱者服之易傷, 反致變生諸病, 是固不可不察也。
護養法三
出<保嬰撮要>巢氏曰: 小兒初生, 肌膚未實, 宜用舊絮護其背, 不可太暖, 更宜數見風日, 則血氣剛強, 肌肉緻密, 若藏於重幃密室, 或厚衣過暖, 則筋骨軟脆, 不任風寒, 多易致病。 衣服當隨寒熱加減, 但令背暖為佳, 亦勿令出汗, 恐表虛風邪易傷。 乳哺亦不宜過飽, 陳氏所謂忍三分寒, 吃七分飽, 頻揉肚, 少洗澡, 要肚暖頭涼心胸涼, 皆至論也。 又須令乳母預慎六淫七情, 厚味炙?, 則乳汁清寧, 兒不致疾。 否則陰陽偏勝, 血氣沸騰, 乳汁敗壞, 必生諸病。 若屢用藥餌, 則臟腑陰損, 多變敗證, 可不慎歟。 大抵保嬰之法, 未病則調和乳母, 既病則審治嬰兒, 亦必兼治其母為善。
小兒飲食有任意偏好者, 無不致病, 所謂爽口味多終作疾也, 極宜慎之。 嘗見王隱君曰: 余幼時酷嗜甘飴, 忽一日見飴中有蚯蚓伸頭而出, 自此不敢食飴, 至長始知長上為之。 此可為節戒之妙法。
初生兒看病法四
1.初生兒以手捻其頭, 摸其頤頷, 不作聲者為無病。 總有病, 以手指探其口, 雖發聲而從容咂指者其病輕, 若即發聲不咂指而色或青紅兼紫者, 此落地受寒之甚也, 其病重, 須急辨其形色虛實而治之。 若牙關緊閉不納乳, 或硬而不軟, 其病極重也, 此驚邪入足太陽經及足陽明經而然, 須急治之, 庶可平復。
2.初生兒肥胖色嫩日覺好看者, 此其根本不堅, 甚非佳兆, 且亦最易感邪。 凡邪入腑者, 近在第二三日見之, 其證吐乳, 夜啼發哭, 腹鳴, 皆胎驚之證, 然猶淺而易治。 若邪之入臟者, 遠在六七日見之, 此臍風, 噤風, 撮口風之候, 其病深而難醫。 若大聲口噤, 舌大痰壅者不治, 蓋五六日間病傳心肺脾三經也。 此風氣甚盛而無所洩, 故形見於喉口牙關聲音也。 其面額青紫黑色者不治, 爪甲青黑者不治, 臍青黑者亦不治。 凡父母肥者不可生肥兒, 父母瘦者亦不可生肥兒。 生而肥胖, 必當以藥斂之, 使其肥肉堅實, 面轉微黃之色則吉, 不然則凶。 生兒怯弱, 必須以藥扶助之。 若七日之內, 肌肉頓肥, 則必病矣。 過此以往漸肥者, 不足慮也。 治肥之法, 宜清痰濕, 解胎毒, 預防其風氣, 亦不可過用峻厲以傷脾氣。 又當看小兒元氣厚薄, 厚者十無一失, 薄者十無一生。 然其中有死者, 有不死者, 則以病之所生, 有真偽也。 凡怯弱者, 宜專培脾腎為主。
看小兒壽夭法五
看小兒法, 以聽聲為先, 察色為次。 凡聲音清亮者生, 有回音者生; 澀者病, 散而無出聲者不壽。 忽然大聲而無病者, 須細看其身, 恐有瘡毒, 即須治之。 臍帶中無血者生, 臍帶銀白色者生。 短帶紫脹者, 於斷帶之後捻去紫血, 可保無虞。 額皮寬者壽。 卵縫通達黑色者壽, 初生下如水泡之狀者險。 面轉微黃之色者吉。 生下粉白花色者, 必主臍風而死。 生下皮寬肉瘦, 五六日頓肥者, 亦必有臍風之患。 生下皮肉不光者死。 泣不出聲者死。 泣而無淚者死。 舌如豬肝者死。 口角上有紫色如蝦鬚者死。 髮粗長者生, 細軟不放者死。 陰物不起者死。 陰囊不收者死, 白者死, 赤者死。 無糞門者死。 臀肉不生者死。 股肉不生者不壽。 面無彩色者夭。 臍帶短大紫色者夭。 生下渾身銀白色者夭。 生下有齒者大凶, 致傷父母, 不然必傷自身。 生下未裹即撒尿者, 殺父母, 蕩家財, 在世一生勞苦。
脈法六
凡小兒形體既具, 經脈已全, 所以初脫胞胎, 便有脈息可辨, 故通評虛實論曰: 乳子病熱, 脈懸小者, 手足溫則生, 寒則死。 乳子病風熱, 喘鳴肩息者, 脈實大也。 緩則生, 急則死。 此軒岐之診小兒, 未嘗不重在脈, 亦未嘗不兼證為言也。 自<水鏡訣>及<全幼心鑑>等書, 乃有三歲以上當察虎口, 寅卯辰, 風氣命三關之說。 其中之可取者, 惟曰: 脈從寅關起, 不至卯關者易治, 若連卯關者難治, 若寅侵卯, 卯侵過辰者, 十不救一。 只此數語, 乃於危急之際, 亦可用辨吉凶。 至若紫為風, 紅為傷寒, 青為驚, 白為疳, 及青是四足驚, 赤是水驚, 黑是人驚, 黃是雷驚之類, 豈此一線之色, 果能辨悉如此, 最屬無稽, 烏足憑也。 即今幼科所尚, 無不以此為科套, 全不知脈而信口胡猜, 試問其心, 果亦有的確之見否? 茫然無據而欲以人子為嘗試, 良可嘆也。 故凡診小兒, 既其言語不通, 尤當以脈為主, 而參以形色聲音, 則萬無一失矣。 然小兒之脈, 非比大人之多端, 但察其強弱緩急四者之脈, 是即小兒之肯綮。 蓋強弱可以見虛實, 緩急可以見邪正, 四者既明, 則無論諸證, 但隨其病以合其脈, 而參此四者之因, 則左右逢源, 所遇皆道矣。 再加以聲色之辨, 更自的確無疑, 又何遁情之有, 此最活最妙之心法也。 若單以一脈鑿言一病, 則一病亦能兼諸脈, 其中真假疑似, 未免膠柱, 實有難於確據者。 然法不可廢, 最所當察, 故擇其得理者, 并附於左, 亦可以見其概。
錢仲陽曰: 小兒之脈, 氣不和則弦急, 傷食則沉緩, 虛驚則促急, 風則浮, 冷則沉細, 脈亂者不治。
薛氏曰: 凡看脈, 先定浮沉, 遲數, 陰陽, 冷熱。 沉遲為陰, 浮數為陽。 浮主風, 沉遲主虛冷, 實主有熱, 緊主癲癇, 洪主熱盛, 沉緩主虛瀉, 微遲有積有蟲, 遲澀主胃脘不和, 沉主乳食難化, 沉細主乳食停滯。 緊弦主腹中熱痛, 牢實主大便秘, 沉而數者骨中有熱, 弦長是肝膈有風, 緊數乃驚風為患, 四肢掣顫, 浮洪乃胃口有熱, 沉緊主腹痛有寒, 虛濡者有氣, 又主慢驚, 芤主大便利血。
聲音七
聲由氣發, 氣實則聲壯, 氣虛則聲怯, 故欲察氣之虛實者, 莫先乎聲音。 如<內經>諸篇有曰: 言而微, 終日乃復言者, 此奪氣也。 有曰: 氣海有餘者, 氣滿胸中, 悗息面赤; 氣海不足, 則氣少不足以言。 有曰: 心氣虛則悲, 實則笑不休。 有曰: 手少陰虛則不能言。 有曰: 內奪而厥, 則為瘖俳, 此腎虛也。 華元化曰: 陽候多語, 陰證無聲。 多語者易治, 無聲者難榮。 凡此皆聲音虛實之辨, 故彼聖人者, 聞聲知情, 無所不達, 此聲音之學, 所以不可忽也。
顏色八
脈要精微論曰: 夫精明五色者, 氣之華也。 赤欲如白裹朱, 不欲如赭; 白欲如鵝羽, 不欲如鹽; 青欲如蒼璧之澤, 不欲如藍; 黃欲如羅裹雄黃, 不欲如黃土; 黑欲如重漆色, 不欲如地蒼。 五色精微象見矣, 其壽不久也。
玉版論要篇曰: 色夭面脫不治, 百日盡已。 色見上下左右, 各在其要, 上為逆, 下為從, 女子右為逆, 左為從, 男子左為逆, 右為從。
五色篇曰: 官五色奈何? 曰: 青黑為痛, 黃赤為熱, 白為寒, 是謂五官。 又曰: 以色言病之間甚奈何? 曰: 其色粗以明, 沉夭者為甚, 其色上行者病益甚, 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方已。
經脈篇曰: 凡診絡脈, 脈色青則寒且痛, 赤則有熱。 胃中寒, 手魚之絡多青矣。 胃中有熱, 魚際絡赤。 其暴黑者, 留久痺也。 其有赤有黑有青者, 寒熱氣也。 其青短者, 少氣也。
凡察色之法, 大都青白者少熱氣, 病主陰邪; 黃赤者多熱氣, 病主陽監。 青主風氣, 主肝邪, 主脾胃虛寒, 主心腹疼痛, 主暴驚傷心膽之氣, 主驚風, 當察兼色以分急慢。 白主氣虛, 甚則氣脫, 主無火, 主脾肺不足。 白兼青者主慢驚, 主大小腸泄瀉。 赤主火, 主痰熱, 主傷寒熱證, 主煩渴, 主急驚躁援, 主閉結, 主陽邪喘促, 主癰瘍痘疹。 黑屬水, 主陰寒, 主厥逆, 主痛極。 沉黑主危篤。 黃主積聚, 主痞塊, 主脾病, 主脹滿, 主脾疳。 黃兼白者主脾寒脾弱, 主氣虛神怯。 黃兼青者主脾虛泄瀉, 主慢脾風。 黃兼赤者主疳熱。 兩顴鮮紅, 或作或止者, 謂之面戴陽, 乃真陰虛弱, 此非陽證也, 不得以熱赤同論。
錢氏曰: 左頰為肝, 右頰為肺, 額上為心, 鼻上為脾, 下頦為腎, 隨證施治之。
藥餌之誤九
小兒氣血未充, 而一生盛衰之基, 全在幼時, 此飲食之宜調, 而藥餌尤當慎也。 今舉世幼科既不知此大本, 又無的確明見, 而惟苟完目前。 故凡遇一病, 則無論虛實寒熱, 但用海底兜法, 而悉以散風, 消食, 清痰, 降火, 行滯, 利水之劑, 不出二十餘味, 一套混用, 謬稱穩當, 何其誕也。 夫有是病而用是藥, 則病受之矣, 無是病而用是藥, 則元氣受之矣, 小兒元氣幾何, 能無陰受其損而變生不測耶? 此當今幼科之大病, 而醫之不可輕任者, 正以此也。 又見有愛子者, 因其清黃瘦弱, 每以為慮, 而詢之庸流, 則不云痰火, 必云食積, 動以肥兒丸, 保和丸之類, 使之常服。 不知肥兒丸以苦寒之品, 最敗元陽, 保和丸以消耗之物, 極損胃氣, 謂其肥兒也, 而適足以瘦兒, 謂其保和也, 而適足以違和耳。 即如抱龍丸之類, 亦不宜輕易屢用。 余嘗見一富翁之子, 每多痰氣, 或時驚叫, 凡遇疾作, 輒用此丸, 一投即愈, 彼時以為神丹, 如此者不啻十餘次。 及其長也, 則一無所知, 凝然一癡物而已, 豈非暗損元神所致耶。 凡此剋伐之劑, 所以最當慎用, 故必有真正火證, 疳熱, 乃宜肥兒丸及寒涼等劑; 真正食積, 脹滿, 乃宜保和丸及消導等劑; 真正痰火喘急, 乃宜抱龍丸及化痰等劑, 即用此者, 亦不過中病即止, 非可過也。 若無此實邪可據, 而諸見出入之病, 則多由虧損元氣, 悉當加意培補, 方是保赤之主。 倘不知此而徒以肥兒, 保和等名, 乃欲藉為保障, 不知小兒之元氣無多, 病已傷之, 而醫復伐之, 其有不萎敗者鮮矣。 此外, 如大黃, 芒硝, 黑丑, 芫花, 大戟, 三稜, 蓬朮之類, 若非必不得已, 皆不可輕易投也。
小兒診治大法十
凡小兒之病, 本不易察, 但其為病之源, 多有所因, 故凡臨證者, 必須察父母先天之氣, 而母氣為尤切。 如母多火者, 子必有火病; 母多寒者, 子必有寒病; 母之脾腎不足者, 子亦如之。 凡骨軟行遲, 齒遲語遲, 囪門開大, 疳熱脾泄之類, 多有由於母氣者。 雖父母之氣俱有所稟, 但母氣之應在近, 父氣之應在遠。 或以一強一弱而偏得一人之氣者, 是皆不可不察。 至若稍長而咎縱欲, 或調攝失宜而自為病者, 此又當察其所由, 辨而治之。 如果先天不足, 而培以後天, 亦可致壽。 雖曰先天俱盛, 而或父母多慾, 或撫養失宜, 則病變百端, 雖強亦夭。 此中幾圓理微, 貴在知常知變也。
撮口臍風十一
初生小兒撮口臍風者, 因胎中受熱, 或初生不慎, 為風寒所侵, 遂致聚唇撮口, 眼閉口噤, 啼聲如雅, 或聲不能出, 或舌上如粟, 或口吐白沫, 或喉痰潮響, 或氣息喘急, 甚者舌強面青, 腹脹青筋, 吊腸牽痛。 百日內病甚者多不治。 臍風者, 以斷臍之後, 為水濕風邪所侵, 因致腹脹臍腫, 四肢柔直, 啼不吮乳, 甚則發搐。 若臍邊青黑, 手拳口噤者, 是為內搐, 不可治。 凡治此之法, 痰盛者當先治痰, 火盛者當先清火, 若無火無痰者, 專當溫補脾胃。 凡斷臍不盈尺, 多患此者。 齒齦有泡如粟, 以綿裹指, 蘸溫水擦破, 口即開, 不用藥。 七日內患此者, 百無一生。 臍風果因浴拭外傷皮膚者, 用綿灰或枯礬末摻之即愈。 若因剪臍短少, 或因束縳不緊或因牽動, 風入臍中, 或因鐵器斷臍, 冷氣傳於脾絡, 以致前證者, 口內有小泡, 急掐破去其毒水, 以艾灸臍中, 亦有得生者。 治法多端, 無如灸法。 若因乳母肝脾鬱怒, 或飲食生冷辛熱, 致兒為患者, 當治其母。
錢氏云: 撮口因浴後拭臍, 風邪所入而作, 用益黃散補之。
陳無擇云: 視其牙齦有泡, 擦破之。 口既開, 用真白殭蠶略烘為末, 蜜調塗口內。
<保嬰集>云: 小兒百日臍風馬牙, 當作胎毒, 瀉足陽明之火, 用鍼挑破, 以桑樹白汁塗之。
田氏治噤風, 用天南星為末, 加片腦少許, 以指蘸薑汁擦牙齦, 立開。 或用牛黃, 以竹瀝調服一字, 隨以豬乳滴於口中。
驚風十二
驚風之要領有二, 一曰實證, 一曰虛證而盡之矣。 蓋急驚者, 陽證也, 實證也。 乃肝邪有餘而風生熱, 熱生痰, 痰熱客於心膈間, 則風火相搏, 故其形證急暴而痰火壯熱者, 是為急驚。 此當先治其標, 後治其本。 慢驚者, 陰證也, 虛證也。 此脾肺俱虛, 肝邪無制, 因而侮脾生風, 無陽之證也。 故其形氣病氣俱不足者, 是為慢驚, 此當專顧脾腎以救元氣。 雖二者俱名驚風, 而虛實之有不同, 所以急慢之名亦異。 凡治此者, 不可不顧其名以思其義。
論驚風證治十三
1.小兒驚風, 肝病也, 亦脾腎心肺病也。 蓋小兒之真陰未足, 柔不濟剛, 故肝邪易動, 肝邪動則木能生火, 火能生風, 風熱相搏則血虛, 血虛則筋急, 筋急則為掉眩反張, 搐搦強直之類, 皆肝木之本病也。 至其相移, 木邪侮土則脾病, 而為痰, 為吐瀉; 木盛金衰則肺病, 而為喘促, 為短氣; 木火上炎則心病, 而為驚叫, 為煩熱; 木火傷陰則腎病, 而為水涸, 為血燥, 為乾渴, 為汗不出, 為搐, 為?, 此五臟驚風之大概也。 治此之法有要存焉, 蓋一曰風, 二曰火, 三曰痰, 四曰陽虛, 五曰陰虛, 但能察此緩急則盡之矣。 所謂風者, 以其強直掉眩皆屬肝木, 風木同氣, 故云驚風, 而實非外感之證。 今人不明此義, 但為治風必須用散, 不知外來之風可散, 而血燥之風不可散也。 故凡如防風, 荊芥, 羌活, 獨活, 細辛, 乾葛, 柴胡, 紫蘇, 薄荷之類, 使果有外邪發熱無汗等證, 乃可暫用, 如無外邪, 則最所當忌, 此用散之不可不慎也。 所謂痰火者, 痰凝則氣閉, 火盛則陰虧, 此實邪之病本也。 若痰因火動, 則治火為先, 火以痰留, 則去痰為主。 火之甚者, 宜龍膽草, 山梔子, 黃連, 黃檗, 石膏, 大黃之屬; 火之微者, 宜黃芩, 知母, 玄參, 石斛, 地骨皮, 木通, 天麻之屬。 痰之甚者, 宜牛黃, 膽星, 天竺黃, 南星, 半夏, 白芥子之屬; 痰之微者, 宜陳皮, 前胡, 海石, 貝母, 天花粉之屬。 此外, 如硃砂之色赤體重, 故能入心鎮驚, 內孕水銀, 故善透經絡, 墜痰降火。 雄黃之氣味雄悍, 故能破結開滯, 直達橫行。 冰片, 麝香, 乃開竅之要藥; 琥珀, 青黛, 亦清利之佐助而已。 又如殭蠶, 全蝎, 蟬蛻之屬, 皆云治風, 在殭蠶味鹹而辛, 大能開痰涎, 破結氣, 用佐痰藥, 善去肝脾之邪, 邪去則肝平, 是即治風之謂也。 全蝎生於東北, 色青屬木, 故善走厥陰, 加以鹽味鹹而降痰, 是亦同氣之屬, 故云治風, 較之殭蠶, 此其次矣。 蟬蛻性味俱薄, 不過取其清虛輕蛻之義, 非有實濟不足恃也。 凡驚風之實邪, 惟痰火為最, 而風則次之, 治實之法, 止於是矣。 然邪實者易制, 主敗者必危。 蓋陽虛則陰邪不散而元氣不復; 陰虛則營氣不行, 而精血何來? 所以驚風之重, 重在虛證, 不虛不重, 不竭不危, 此元精元氣相為並立, 有不容偏置者也。 故治虛之法, 當辨陰陽, 陽虛者宜燥宜剛, 陰虛者宜溫宜潤。 然善用陽者, 氣中自有水; 善用陰者, 水中自有氣, 造化相須之妙, 既有不可混, 又有不可離者如此。 設有謂此非小兒之藥, 此非驚風之藥者, 豈驚風之病不屬陰陽, 而小兒之體不由血氣乎? 若夫人者, 開口便可見心, 又烏足與論乾坤合一之道。 諸補之法具詳如左。
2.驚風反張, 強直轉筋等病, 在經筋篇曰: 足少陰之筋病, 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 病在此者, 主癇瘛及痙。 在外者不能俛, 在內者不能仰, 故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俛, 陰病者不能仰。 又曰經筋之病, 寒則反折筋急, 熱則筋弛縱不收, 陰痿不用。 陽急則反折, 陰急則俯不伸。
急驚風十四
急驚之候, 壯熱痰壅, 竄視反張, 搐搦顫動, 牙關緊急, 口中氣熱, 頰赤唇紅, 飲冷便結, 脈浮洪數。 此肝邪風熱, 陽盛陰虛證也。 治此之法, 當察緩急, 凡邪盛者, 不得不先治其標。 若痰甚喘急者, 宜抱龍丸, 琥珀散, 清膈煎, 梅花飲之類主之。 火盛而煩熱者, 宜涼驚丸, 抑青丸, 或黃連安神丸, 牛黃散, 及山梔, 黃連, 龍膽草之屬。 火盛燥熱而大便秘結者, 宜瀉青丸, 或以為湯煎服之, 或利驚丸亦可。 若外感風寒, 身熱為驚者, 當解其表, 宜抑肝散倍加柴胡, 或參蘇飲, 五積散, 星蘇散之類, 擇而用之。 若表邪未解而內亦熱者, 宜錢氏黃龍湯。 若驚氣漸退而火未清者, 宜安神鎮驚丸。 凡以上者, 皆急則治標之法, 但得痰火稍退, 即當調補血氣, 如後附薛氏之法, 或參用慢驚諸治以防虛敗, 此幼科最要之法。 前哲有云: 小兒易為虛實, 攻伐之藥, 中病即止, 不可過劑, 誠至言也。 大抵此證多屬肝膽脾腎陰虛血燥, 風火相搏而然, 若不顧真陰, 過用袪風化痰之藥, 則脾益虛, 血益燥, 邪氣綿延, 必成慢驚矣。 此中陰虛之義, 皆人所不知, 當閱小兒補腎論, 始見其詳。 論載第二卷二五。
東垣曰: 急驚者, 風木旺也。 風木屬肝, 肝邪盛必傳剋於脾。 欲治其肝, 當先實脾後瀉風木。
樓全善曰: 急驚屬木火土實。 木實則搐而有力, 及目上視, 動劄頻睫; 土實則身熱面赤, 而不吐瀉, 偃睡合睛。 治法宜涼宜瀉, 而用涼驚利驚等丸。 亦有因驚而發者, 以致牙關緊急, 壯熱等證, 此內有實熱, 外挾風邪, 當截風定搐。 若痰熱尚盛, 宜微下之。 痰熱既泄, ; 急宜調養胃氣。 搐定而痰熱少退, 即宜調補脾氣。
薛氏曰: 此肝經血虛, 火動生風。 蓋風生則陰血愈散, 陰火愈熾; 火動則肺金愈虧, 肝邪愈盛。 宜滋肝血, 養脾氣。 若屢服袪風化痰, 瀉火辛散之劑, 便宜認作脾虛血損, 急補脾土。 若風火相搏, 發熱抽搐, 目?筋攣, 痰盛者, 用四物, 鉤藤鉤以生肝血, 清肝火, 用四君子加當歸以補脾土, 生肺金。 若肝經血燥, 發熱驚搐, 目?筋攣, 痰盛者, 用六味丸以滋腎水, 四君子加芍藥以補脾土。 若肺金剋肝木, 用地黃丸以益肝血, 加芍藥, 木香以平肺金。 若屢用驚藥而脾胃虛寒者, 須用六君子湯以補脾土, 丁香, 木香以培陽氣。 若脾土虛寒, 腎水反來侮土, 而致中寒腹痛, 吐瀉少食等證者, 用益黃散以補脾土而瀉水, 庶幾不致慢驚矣。 但治小兒, 當審察虛實, 凡證屬有餘者, 病氣也, 不足者, 元氣也, 故有餘當認為不足, 思患預防, 斯少失矣。
慢驚風十五
慢驚之候, 多由吐瀉, 因致氣微神緩, 昏睡露睛, 痰鳴氣促, 驚跳搐搦, 或乍發乍靜, 或身涼身熱, 或肢體逆冷, 或眉唇青赤, 面色淡白, 但其脈遲緩, 或見細數, 此脾虛生風, 無陽證也。 小兒慢驚之病, 多因病後, 或以吐瀉, 或因誤用藥餌, 損傷脾胃所致。 然亦有小兒脾胃素弱, 或受風寒, 則不必病後, 及誤藥者亦有之, 總屬脾腎虛寒之證。 治慢驚之法, 旦當速培元氣, 即有風痰之類, 皆非實邪, 不得妄行消散, 再傷陽氣, 則必致不救。 凡脾土微虛, 微瀉而內不寒者, 可平補之, 宜六神散, 四君子湯, 或五味異功散。 脾腎俱虛而臟平無寒者, 宜五福飲, 且陰血生於脾土, 又宜四君子加當歸, 棗仁。 脾氣陽虛微寒者, 宜溫胃飲, 理中湯, 五君子煎。 脾氣虛寒多痰者, 宜六君子湯, 或金水六君煎。 脾腎陰陽俱虛而寒者, 惟理陰煎為最妙。 脾腎虛寒之甚, 或吐瀉不止者, 宜附子理陰煎, 再甚者宜六味回陽飲, 或四味回陽飲, 量兒大小與之。 脾腎虛寒泄瀉不止者, 宜胃關煎。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