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第 2 页
痘瘡氣血內耗, 微熱微渴而喜湯者, 宜七味白朮散, 或五福飲加麥門冬, 五味子。
脾肺多熱, 渴而喜冷者, 宜人參麥門冬散, 或生脈散。
痘瘡多熱多躁, 口燥咽乾, 大渴引飲, 喜冷能食, 或大便乾結者, 此熱在肺胃二經, 宜人參白虎湯, 甚者再加黃連。 若痘後熱渴者, 此餘火未清也, 其治亦然。
痘瘡自利不止, 腎陰虧損而作渴者, 病作少陰, 速宜陳氏十二味異功散, 或九味異功煎。
大便秘結, 腹滿煩熱, 內火不清而作渴者, 四順清涼飲。
痘瘡發熱時, 便見大渴, 唇焦舌燥, 此心火太炎, 腎水不升, 故血液枯耗也, 急宜解之, 以葛根解毒湯。
程氏曰: 痘瘡初發之源, 乃壬癸水也, 水既流出, 其源必竭, 奚不作渴? 由此觀之, 可見治渴者, 必不可不滋腎水。
薛氏曰: 凡渴欲飲水者, 當審其熱之虛實, 若屬虛熱, 雖欲水而不多飲, 當用七味白朮散; 若係實熱, 索水喜飲者, 當以犀角磨水服, 其後亦無餘毒之患。
失血五十五
經曰: 陽絡傷則血外溢, 陰絡傷則血內溢。 血外溢則?血, 血內溢則便血。 瘡疹之火由內而發, 毒不能達, 則燔灼經絡而迫血妄行, 血隨火動, 從上而出, 則為?為吐, 從下而出, 則為便為溺, 陰陽俱傷, 則上下俱出。 凡痘疹失血, 若從鼻出者, 則有陽明外達之意, 尚可望生, 若從他處, 則總屬陰分而火毒內陷, 乃番為危證。
痘疹發熱見血者, 多屬火證。 若?血者, 宜玄參地黃湯, 或加茅根汁, 或加京墨汁同飲之。 ?止者生, 不止者不治。 溺血者, 大分清飲, 或八正散。 大便秘而見血者, 宜四順清涼飲。
痘瘡已出未出之間, 凡諸血證, 俱宜用犀角地黃湯三方酌宜治之最佳。 血止後, 可進調元湯加木通。
痘瘡十日之後, 忽膿血大作, 大便陡出者, 此為胃爛不治。
發?五十六
痘瘡發?亦與黑陷相類, 雖一以外出, 一以外入, 形有不同, 而邪氣留結, 毒則一也。 或發水?, 或發血?, 或赤或紫或黑, 但見此證, 十無一生。 然亦有似?而實非者, 不可不辨。 或其人身上原有破傷, 或瘡癤未痊, 或雖痊而瘢痕尚嫩, 一旦痘出, 則瘡瘢四圍痘必叢集, 此物從其類之理也。 因瘡作?, 則其腐敗皮肉, 氣色本異, 宜與完膚有別, 不得即認為紫黑?也。 至若治?之法, 先以鍼刺破, 吮去惡血, 後用胭脂汁塗法, 又用百花膏敷之。 此瘡極易作癢, 起發之後, 宜常用茵陳薰法薰之, 勿令抓傷。 若不慎之, 則反覆灌爛, 淹延不愈, 變為疳蝕壞瘡, 以致不治者多矣。
潰爛五十七
痘瘡膿熟或微有潰爛者, 亦常候也。 惟於未成膿之先即有潰者, 此名斑爛; 有當靨不靨而身多破爛不收者, 此名潰爛。 良由未出之先, 當發散而不發散, 則熱毒內藏, 必潰爛而兼喘促悶亂, 或不當發散而誤發散, 則表虛毒濫亦致遍身潰爛, 此皆不善表之故也。 又有陽毒內熾, 火盛脈實, 便結喜冷而失於清利, 以致陽明蓄熱, 肌肉潰爛者, 此不善解毒之故也。 故治此之法, 表熱者仍宜清理火邪, 表虛者即宜補養營衛。 且脾主肌肉, 尤宜調脾進食, 務令大得, 所以生肌解毒。 但解毒不至於過冷, 調養不至於太熱, 必得中和, 方為良法。
表虛不收者, 必其衛氣不足, 別無熱證, 宜十全大補湯之類, 或去肉桂, 加防風, 荊芥穗, 多服自愈。
火盛胃熱潰爛者, 宜大連翿飲之類; 若大便秘者, 以豬膽導之。
痘瘡或發表太過, 或清解過當, 以致表裏俱虛, 陽氣不守, 則內為泄瀉, 外為潰爛, 急當救裏, 宜陳氏十二味異功散, 或九味異功煎。
潰爛膿水淋漓者, 以敗草散, 或蕎麥散襯之。 若斑爛作膿痛甚者, 以天水散和百花膏敷之。
痘瘡衣以厚綿, 圍以厚被, 或向火偎抱, 或任其飲酒, 未七日而靨, 日期未足, 其收太急, 以致自面至腰潰爛平?不作痂者, 蓋此非正靨, 乃倒靨也, 急宜解去衣被, 勿近火, 勿飲酒。 因立一方, 用黃耆, 白芷以排膿, 防風, 蟬退以疏表, 青皮, 桔梗以和中, 牛蒡子, 甘草以解毒。 服後潰瘡復脹, 則中外毒氣俱得無留, 而漸可收矣。
多汗五十八
痘疹自汗者, 以陰中之火自裏及表, 達於衛氣, 故皮膚為之緩, 腠理為之疏, 津液流行, 故多自汗, 但得痘疹身常潮潤, 實為美證。 此乃陰陽氣和, 血脈通暢, 蓋熱隨汗減, 毒隨汗散, 邪不能留, 則易出易解, 雖見熱甚, 而汗出之後身必清涼, 此即毒之消散也, 不必治之。 然只宜微汗不宜大汗, 若汗出過多, 則陽氣泄而衛氣弱, 恐致難救難靨, 或為癢?寒戰之患, 此則速宜固表以斂其汗也。 又有汗出不止, 其熱反甚者, 此邪熱在表, 陰為陽擾之患, 速宜清火解毒, 陽邪退而汗自斂也。 若汗出如油, 或髮潤如洗而喘不休者, 此肺脫之證, 不可治。
別無邪熱, 但以衛氣虛, 肌表不固而多汗者, 調元湯倍加黃耆, 或白朮散。
脾虛於中, 衛虛於外, 肌肉無主, 別無他證而汗不斂者, 人參建中湯。
心氣虛, 神怯多驚而汗不固者, 團參散。
或吐或瀉, 氣脫於中, 陽脫於外, 而汗出不收, 微者五福飲加炮薑, 棗仁。 甚至手足厥冷, 或嘔惡不止而汗不收者, 速宜人參理陰煎, 或六味回陽飲, 遲則恐致不救。
陰中火盛, 或身有大熱而汗多不收者, 當歸六黃湯。
睡中汗出不收者, 以陽入陰中, 而陰不能靜也, 當歸六黃湯。
陽明熱盛, 火邪燔灼肌肉, 或身熱煩渴, 或二便熱澀而汗不收者, 人參白虎湯, 或加黃連。
收靨痂脫之後, 自汗不止者, 此邪去而氣虛也, 宜十全大補湯, 或調止汗散, 或以滑石粉撲之。
夾疹五十九
痘瘡止宜單出, 若與疹並出者, 調之夾疹。 蓋痘, 疹之發, 皆有時氣, 而二者並見, 其毒必甚。 <心鑑>曰: 夾疹者, 即痘之兩感證也, 大為不順之候。 若痘本稀少而夾疹者, 名為麻夾痘, 其證則輕; 若痘本稠密而更加以疹, 彼此相混, 些碎莫辨, 其證則凶。 急宜以辛涼之劑解散為先, 而托裏次之。 但得疹毒漸消, 痘見壘落者, 乃為可治。 若痘疹相雜, 毒不少減者, 必危無疑。
治夾疹之法, 先當察痘之稀密, 疹之微甚。 若疹輕熱微者, 但當以痘為主, 痘獲吉而疹無慮也。 若疹多熱甚者, 即當急解疹毒, 務令疹散而後痘可保也。
痘瘡初出, 內有細密如蠶子者, 即夾疹證也。 若痘稀疹多者, 宜但解疹毒為主。 如表邪不解, 外熱甚, 內火不甚而夾疹者, 宜疏邪飲, 升麻葛根湯, 荊防敗毒散, 或十味羌活散。 如表裏俱熱, 毒盛而夾疹者, 柴葛煎, 解毒防風湯, 或十三味羌活散。 如內熱毒盛而夾疹者, 六味消毒飲, 或合黃連解毒湯。 如陽明火盛, 多熱多渴, 或煩躁而夾疹者, 白虎湯, 化斑湯, 或葛根麥門冬散。 以上諸治如法, 而疹散痘出者可治, 然後隨證調理之。 若疹不散毒不解者難治。
痘疹俱多者, 毒必大盛, 雖治得其法, 疹毒已解, 亦必氣血重傷, 終難為力。 凡遇此者, 惟當以保養脾胃, 調和氣血為主, 庶克有濟。
收靨後復出疹者, 此餘毒解散之兆, 不必治之。
夾斑六十
痘疹夾斑與夾疹不同, 蓋疹則細碎有形, 斑則成片無形也。 凡痘瘡初出, 有片片紅腫如錦紋者, 有紅暈與地皮相平而全無興起之意者, 是皆夾斑證也。 斑以熱毒鬱於血分, 而浮於肌肉之間, 乃足陽明胃經所主, 或以寒邪陷入陽明, 鬱而成熱者, 亦致發斑, 俱宜涼血解毒, 但使斑退而痘見者吉, 否則皮膚斑爛, 瘡易搔癢, 而皮嫩易破也。 又有赤斑成塊, 其肉浮腫結硬者, 乃名丹瘤, 其毒尤甚, 瘡未成就, 此必先潰, 不可治也。
治斑之法, 大抵斑在起發之前者多用表散, 在灌膿之後者多用解利。 如遍身通紅者, 其治亦同。
痘出夾斑輕者, 只以升麻葛根湯加膏, 玄參, 甚者宜人參白虎湯合六味消毒飲。
凡寒外感, 表邪不解而夾斑者, 宜荊防敗毒散, 或加石膏, 玄參。
斑色紫赤而大便秘結者, 宜四順清飲利之。 斑既已退, 即宜用四君子之類以固其脾, 庶可免其內陷。
程氏曰: 凡治夾斑, 急宜涼血解毒, 以羌活散君酒炒芍藥, 紫草, 紅花, 蟬退, 木通, 官桂, 糯米, 連進數服。 斑退後, 以保元湯加木香, 豆蔻煎服, 以解紫草之寒, 防其泄瀉。 如痘中夾疹, 治亦同此, 如稍遲則恐變成黑斑, 為難治矣。
痘瘡結痂之後而見斑者, 此餘毒煎熬血分, 必致潰爛, 宜黃連解毒湯加當歸, 芍藥, 黃芩, 石膏, 甚則大連翹飲。 若熱毒薰蒸於內, 大便膿血臭穢而見斑者, 此胃爛之證, 不可治。
發斑潰爛者, 以救苦減瘢散敷之。
晝夜啼哭六十一
凡小兒出痘而晝夜啼哭者, 當辨其虛實表裏而治之。 其有未得出, 或外未得散而啼哭者, 此毒氣不解之使然也。 有陽邪火盛, 紅赤焮突而啼哭者, 此痘盤疼痛使然也。 有心腎本虛, 邪熱乘陰而啼哭者, 此或以神志不攝, 或以煩熱不寧之使然也。 有飲食不節, 或偶停滯而啼哭者, 此胃氣不和, 腹痛腹脹之使然也。 知此之由, 而辨得其真, 則內未出者表之托之, 外未散者解之化之, 火之盛者清其熱, 神之虛者養其陰。 若痘毒本微而無故啼哭者, 多由飲食內傷, 或二便秘結, 此或去其停滯, 或通其壅閉, 務令表裏和暢, 營衛通行, 則神魂安泰, 而痘無不善矣。 或謂啼哭非痰即熱, 而不究其本, 則失之遠矣。
大小便閉六十二
凡痘疹小便欲其清而長, 大便欲其潤而實, 則邪氣不伏, 正氣不病。 若小便利者, 大便必實, 雖二三日不更衣者無礙也。 若小便小則病必進, 小便秘則病必甚, 以火盛故也。 但初熱時, 大便不宜太實, 若二三日不行, 宜微潤之, 不然恐腸胃不通, 則營衛不行, 而瘡出轉密。 惟起發之後, 大便卻宜堅實, 若太實而四五日不行, 恐熱甚難靨, 亦宜微利之。
痘疹小水不利而熱微者, 宜導赤散; 熱甚而小水不利者, 宜八正散。
痘疹發熱時, 大便秘結不行而內外俱熱, 有不得不通以疏其毒者, 輕則柴胡飲子, 甚則三黃丸, 再甚則承氣湯。
自起發後以至收靨, 凡大便不行而火不盛, 或虛弱不可通利者, 只宜用豬膽導法, 或以醬瓜一條如指許導之即出, 切不可輕用利藥。
大小便俱不通而內熱甚者, 八正散或通關散, 酌宜用之。
熱內盛而痘瘡乾黑倒陷, 煩躁便結者, 百祥丸或承氣湯。 然宜慎用, 毋輕易也。
痘後餘熱不盡, 內陷膀胱而小水不利者, 導赤散或五苓散。 大便不通者, 四順清涼飲。
陳氏曰: 凡痘瘡四五日不大便, 用嫩豬脂一塊, 以白水煮熟, 切如豆粒與食之, 令臟腑滋潤, 亦使瘡痂易落。 切不可妄投宣泄之藥, 以致元氣內虛, 多傷兒也。
薛氏曰: 前證若因熱毒內蘊, 宜用射干鼠粘子湯解之。 或發熱作渴, 或口舌生瘡, 咽喉作痛, 并宜用之。
目證六十三
目雖肝之竅, 而實五臟之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 故其赤脈屬心, 瞳子屬腎, 白珠屬肺, 黑珠屬肝, 裹約屬脾。 又太陽為上網, 陽明為下網, 少陰循外眥, 太陽出內眥, 此其部分各有所主, 故可因證以察其本也。 然痘瘡之病目而為障為翳者, 多由火炎於內而熱以生風, 風熱散於諸經, 因多紅赤腫痛之患。 故治此者, 亦當察其所屬而因證以調之也。
戴眼證, 凡痘瘡灌膿之後, 或大汗大瀉之後, 多有目睛上吊, 或露白者, 謂之戴眼。 此精氣為膿血汗液所耗, 乃太陽少陰真陰虧竭大虛之證。 蓋太陽為上網, 血枯則筋急, 所以上吊也, 速宜大補氣血, 以六物煎, 六氣煎, 或全大補湯之類主之。 其有以此為風熱而散之解之者, 是皆速其死也。 若七日以前見此者多不治, 或無魂失志, 不省人事者亦不治。
痘瘡目赤腫痛翳障等證, 無不謂之風熱, 故古方亦多用清火散風等劑。 夫痘瘡之火由中生, 目為肝竅, 肝主風木而病在目, 故云風熱, 實以風生於火由內熱也。 所以凡治目赤目痛者, 不必治風, 但治其火, 火去則風自息矣。 何也? 蓋內生之風與外感之風不同, 外感之風, 升之散之則解散而去, 內生之風而再加升散, 則火愈熾而熱愈高矣。 常見治目多難救而寒涼反以傷脾者, 正以升降相雜, 而用藥有不精耳。 經曰: 高者抑之, 果何謂乎。 今如古之治火眼, 凡用洗肝散, 及洗肝明目散, 芍藥清肝散之類, 總不如<良方>龍膽瀉肝湯, 而<良方>瀉肝湯又不如加味龍膽瀉肝湯之為得宜也。
痘瘡眼中流淚赤痛, 或多眼眵, 此肝火之盛也, 宜清解之, 以加味龍膽瀉肝湯或抽薪飲, 加木賊, 蟬退之類主之; 若大便結閉不通者, 亦可少加大黃。
痘瘡入眼腫痛, 或痘後生翳膜者, 宜蒺藜散, 蟬菊散, 或通神散, 外以秦皮散洗之。
痘瘡目痛, 熱少風多而昏暗澀痛, 眵淚羞明翳障者, 宜密蒙花散, 亦以秦皮散洗之。
痘後眼閉淚出不敢見明者, 此內火不清而陽光爍之, 故畏明也, 宜洗肝明目散。
痘後眼皮風毒赤爛, 或痛或癢, 燥澀羞明多眵淚者, 秦皮散洗之。
痘瘡靨後, 精血俱耗, 而眼澀羞明, 光短倦開, 或生翳障者, 宜四物湯, 甚者六物煎加木賊, 蟬退, 白蒺藜。
痘斑入眼, 在白珠上者不必治, 久當自去, 惟在黑珠上宜治之, 當清肝火。
凡病目熱者, 最宜忌酒及椒, 薑, 牛, 羊, 雞, 鵝, 鴨一應熱物, 并雞鵝鴨蛋皆不可用, 以防連綿不愈之患。
痘瘡熱毒傷目, 凡必用之藥, 如生地, 芍藥, 麥門冬, 山梔, 玄參, 草決明, 連翹, 黃芩, 黃連, 肝熱者龍膽草, 陽明實熱者石膏, 石斛, 腎火盛者黃檗, 知母, 三陰俱熱者地骨皮, 火浮不降者木通, 澤瀉, 翳障不去者木賊草, 蟬退, 白蒺藜, 氣虛者人參, 黃耆, 血虛者當歸, 熟地。 但火炎於上者不宜升, 陰虛於下者不宜泄, 是皆治眼之大法。
痘瘡護眼法, 宜錢氏黃檗膏為佳, 從耳前眼皮上下顴面間, 日塗三四次, 可以護眼稀痘。
用點藥者, 凡目中生痘, 或食發物, 或熱毒太盛, 上蒸目竅, 以致熱毒或生翳障, 切不可妄用一切點藥。 蓋其非毒即冷, 必致寒熱相激, 反以為害。 惟余之金露散乃為相宜, 可間用之以解熱毒之急。
徐氏曰: 痘之毒氣自裏達表, 故有目病, 治宜活血解毒而已。 活血不至熱, 解毒不至寒, 但得血活毒散, 則自疾自愈。
痘癰痘毒六十四
又痘母, 見前怪痘形證痘發癰毒者, 亦名痘母。 經曰: 痘前發母者凶, 痘後發母者半吉半凶, 大都毒發不透, 必發癰疽, 故蘊結於經絡之間。 然其壅結也猶無足慮, 而惟其不能消散, 及治之不得其法, 則乃為可慮。 然散之之法, 當知要領, 其在虛實之辨而已。 如痘癰之有大毒者, 不得不為解毒, 有大熱者, 不可不為清火, 俟火毒略清, 便當調理脾氣。 其有外雖見熱而內本不足者, 則當專用托法, 務令元氣完固, 飲食不減, 則毒無不化, 何害之有? 若不察根本強弱, 而但知攻毒清火, 則無不傷脾, 多致飲食日減, 營氣日削, 膿血不化, 毒日以陷, 而痘變百出矣。 所以痘瘡始末, 皆當以脾氣為主, 苟不知此, 則未有中氣虛敗而痘能保全者。
痘癰初起, 壅盛疼痛, 元氣無損, 飲食如常者, 宜先用連翹歸尾煎, 或仙方活命飲以解其毒, 俟毒氣稍平, 即當用四君, 歸, 耆之類, 以補托元氣。
凡用托裏之劑, 如癰毒內無大熱, 亦無便閉煩渴等證, 或素非強盛之質, 或以陰毒深陷, 形不焮突, 不紅腫, 不化膿, 痛有不甚者, 此其毒皆在內, 俱速宜用托裏之藥, 以六氣煎加金銀花, 甘草節, 防風, 荊芥, 白芷, 川山甲, 牛蒡子之類, 如陽氣不足者, 仍可加肉桂, 附子, 用酒水各半煎服, 或全用酒煎亦可, 或托裏消毒散俱可酌用。
凡內熱晡熱而飲食少思者, 多屬脾胃不足, 血氣虛弱, 宜六氣煎或溫胃飲, 加金銀花, 白芷。 若癰毒色白而作癢者, 氣虛也, 治同上。 若根赤而作癢者, 血虛血熱也, 宜四物湯加丹皮, 白芷。 若腫而不潰者, 血氣虛也, 托裏消毒散或加肉桂。 若潰而不收者, 脾氣虛也, 宜六氣煎或六物煎加肉桂。
凡飲食如常而內外俱熱, 癰毒腫痛, 或煩渴, 或大小便俱熱澀者, 宜大連翹飲, 或仙方活命飲, 可間用之。 若飲食如常, 內熱作痛, 或兼口舌生瘡者, 宜間用射干鼠粘子湯。
痘毒發癰, 有結硬實熱難解者, 宜排毒散。
痘後發癰癤者, 乃痘中未盡之毒, 留於經絡肢節而為癰腫也, 欲涼血解毒者, 宜犀角地黃湯; 欲清火利便解毒者, 宜大連翹飲。
疳蝕瘡六十五
陳氏曰: 凡痘瘡已靨未愈之間, 五臟未實, 肌肉尚虛, 血氣未復, 被風邪所搏, 則津液澀滯, 遂成疳蝕, 宜用雄黃散, 綿繭散等藥治之。 久而不愈, 則多致不起。
薛氏曰: 前方乃解毒殺虫之劑, 若毒發於外, 元氣未傷者, 用之多效, 若元氣傷損, 邪火上炎者, 用大蕪荑湯, 六味丸。 若赤痛者, 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 若肝脾疳證, 必用四味肥兒丸, 及人參白尤散, 更佐以九味蘆薈丸。
萬氏曰: 凡痘後疳蝕瘡, 至毒壅肌肉, 內透筋骨, 外連皮膚, 時痛出血, 日久不痊者, 此毒在脾經, 甚為惡候, 乃不足之證也。 內服十全大補湯, 外用綿繭散貼之。 疳蝕出血者, 難治。
痘藥正品六十六
人參, 益元氣, 生精血, 復元神, 補五臟。 凡痘瘡表散, 起脹, 灌漿, 收靨, 始終皆賴之。
黃耆, 固腠理, 補元氣, 內托陷下皆用之。
當歸, 生血, 養血, 活血止血, 痘瘡賴以調血, 凡虛者能補, 滯者能行。 欲其升散, 當佐以川芎, 欲其斂附, 當佐以芍藥。
熟地黃, 痘疹之病, 形質之病也, 形質之本在精血。 熟地以至靜之性, 以至甘至厚之味, 實精血形質中第一品純厚之藥。 凡痘瘡起發灌漿收斂之用, 以參耆配之, 其功乃倍。 且其得升, 柴則能發散, 得桂, 附則能回陽, 得參, 耆則入氣分, 得歸, 芍則入血分。 今見痘家, 傷寒家多不用此, 豈亦古人之未之及耶? 抑不知四物湯為何物耶?
生地黃, 涼血, 行血, 養血, 治痘瘡血熱血燥, 凡吐血?血, 痘瘡紅紫, 及解毒藥中皆宜用之。
芍藥, 可升可降, 能清能斂, 治痘瘡血散不歸, 賴以收之使附氣分。 能瀉肝脾之火, 故止腹之熱痛, 亦能止汗。
川芎, 能升能散, 能引清氣上行頭角, 以起頭面之痘; 能佐參, 耆以行陽分而解肌表之邪, 此可為引導通行之使。 但性多辛散, 凡火在上而氣虛者當避之。
白朮, 健脾利水, 燥濕溫中, 能補氣故能發痘, 能固脾故能止瀉。
甘草, 味甘平, 得土氣之正, 故能補中和中而兼達四臟, 佐理陰陽。 惟其甘和而潤, 故能解剛暴之毒, 瀉枯涸之火。
麥門冬, 生津止渴, 清肺滋陰, 除煩熱, 解燥毒。 痘疹陰虛而多火者宜之。
糯米, 善滋脾胃, 益中氣, 助血生漿, 能制痘毒, 不能內攻。
扁豆, 健脾和中, 養胃止嘔。
柴胡, 發散熱邪, 瀉肝膽之火, 解肌開表, 退往來寒熱。
升麻, 升陽氣, 達肌表, 散風寒, 善走陽明。
防風, 散風熱, 解表邪, 舉陷氣, 佐黃耆能托裏袪毒。
乾葛, 解肌清熱, 涼散表邪, 故能止渴。
荊芥穗, 解風熱, 消瘡毒, 利肌表, 退腫清咽, 亦散頭目之風邪。
白芷, 散風邪, 逐寒濕, 止頭疼, 除搔癢, 化癰毒, 善走陽明, 故能起頭面之痘, 亦托肌肉之膿。
麻黃, 陰寒沉滯之邪, 非此不能散, 亦痘家之要藥, 而人多畏之, 由不能察也。
薄荷, 散風熱, 清頭目, 能利咽喉, 亦能解毒。
羌活, 散肌表之毒風, 利筋骨, 走經絡, 故能止周身之痛。
官桂, 味甘辛, 能養營解表, 性溫熱, 能煖血行經。 凡痘瘡營衛不充而見寒滯者, 必用此以導達血氣, 且善行參, 耆, 熟地之功。
附子, 脾腎虛寒, 元陽大虧, 凡泄瀉嘔吐不能止, 寒戰厥逆不能除者, 非此不可以益火之源。
生薑, 辟惡氣, 散寒氣, 溫中氣, 開脾胃, 止嘔吐之要藥。 若欲理中寒, 止腹痛, 則炮乾薑尤勝。
陳皮, 和脾胃, 達陰陽, 開痰行氣, 和胃消脹, 可降可升。
山查, 消食快胃, 解利宿滯, 開導六腑, 無辛香之耗, 故可為參, 朮之導引。
木香, 調諸氣, 和胃行滯止瀉, 除胸腹痛, 亦能溫中。 若氣虛煩熱者不宜輕用。
丁香, 煖胃逐寒, 順氣止嘔, 且除腹痛寒滯者不可少也。
肉豆蔻, 固腸溫中, 行滯止瀉, 中寒滑泄者最宜之。
茯苓, 利水益脾去濕熱, 故能止瀉除煩以通津液。
澤瀉, 利水下行, 能去濕熱以消腫, 亦導諸藥以降火。
木通, 大利小水, 善泄心與小腸之火, 能使痘瘡濕熱之毒從小便而出。 凡內熱毒盛者宜之, 若熱退中虛者不可概用。
桔梗, 性味輕浮, 能載藥上升, 清火解毒, 故治喉痺。
鼠粘子, 性味清涼, 能潤肺散氣, 利咽退腫, 欲解痘疹熱毒, 此不可缺。
紫草, 味苦性寒, 能涼血活血, 制熱邪, 解痘毒, 滑利大便。 程氏曰: 大抵凡下紫草, 必下糯米五十粒以制其冷性, 庶不損胃氣而致泄瀉, 惟大熱便秘者不必糯米也。
蟬蛻, 散風清熱疏邪氣, 故能解痘瘡之毒風。
殭蠶, 散風消痰解毒, 尤利咽喉。
川山甲, 性竄而利, 善通經脈, 直達病所。 凡痘有毒盛而鬱遏不能出者, 宜此達之, 然必藉血氣諸藥為之主, 而以此為佐引則可。
犀角, 解心火及肝脾之火, 凡痘中血熱吐?, 及焦黑驚搐, 煩躁不寧等證, 皆可用之以解熱毒。
蜂蜜, 益脾生津潤燥, 可結痂亦可落痂。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