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噎膈 反胃
吴 脉小涩,脘中隐痛,呕恶吞酸,舌绛不多饮,此高年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为关格之渐,当开痞通阳议治。阳结于上阴衰于下关格
川连 人参 姜汁 半夏 枳实汁 竹沥
卢 阴阳逆乱,已成关格,议用附子泻心汤,为上热下寒主治。
徐七八 老人食入涎涌,吐痰略能咽粥,二便艰少,是阳不转旋上结,阴枯于下便难,极难调治,勿用腥油膻味,脉弦大而搏,议妙香丸。
又 妙香丸仍服,每五日服大半夏汤。
毛 老年形消,不食不便,气冲涌涎,乃关格之症,议用进退黄连汤。
川连 淡干姜 半夏 姜汁 人参 茯苓 附子 生白芍
濮七十 七旬有年,纳食脘胀,大便干涩,并不渴饮,痰气凝遏阻阳,久延关格最怕。
川连 枇杷叶 半夏 姜汁 杏仁 枳壳
杜六四 老人积劳久虚,因渴饮冷,再伤胃阳,洞泄复加呕吐,不受汤饮食物,上不得入,下不得出,此为关格难治。
人参 半夏 川连 淡干姜
某 清阳日结,腹窄不能纳谷,阴液渐涸,肠失润,大便难。
桂枝 川连 半夏 姜汁 杏仁 茯苓
毕五四 夏间诊视,曾说难愈之疴,然此病乃积劳伤阳,年岁未老,精神已竭,古称噎膈反胃,都因阴枯而阳结也,秋分后复诊,两脉生气日索,交早咽燥,昼日溺少,五液告涸,难任刚燥阳药,是病谅非医药能愈,大半夏汤加黄连姜汁。
某 脉寸口搏大,按之则涩,形瘦气逆,上不纳食,下不通便,老年积劳内伤,阳结不行,致脘闭阴枯,腑乏津营,必二便交阻,病名关格,为难治。
人参 枳实 川连 生干姜 半夏 茯苓
苏五四 向来翻胃,原可撑持,秋季骤加惊忧,厥阳陡升莫制,遂废食不便,消渴不已,如心热,呕吐涎沫,五味中喜食酸甘,肝阴胃汁,枯槁殆尽,难任燥药通关,胃属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酸甘两济其阴。肝阴胃汁枯
乌梅肉 人参 鲜生地 阿胶 麦冬汁 生白芍
某 阳明汁干成膈。
梨汁 柿霜 玉竹 天冬 麦冬 甜杏仁 川贝 生白芍 三角胡麻
王五三 老年血气渐衰,必得数日大便通爽,然后脘中纳食无阻,此胃汁渐枯,已少胃气下行之旨,噎症萌矣,病乃操持太过,身中三阳,燔燥烁津所致,故药饵未能全功,议用丹溪法。烦劳阳亢肺胃津液枯
麦冬汁 鲜生地汁 柏子仁汁 甜杏仁什 黑芝麻汁 杜苏子汁 松子仁浆
水浸布纸,绞汁滤清,炖自然膏。
马六十 劳心劳力经营,向老自衰,平日服饵桂附生姜三十年,病食噎不下膈吐出,此在上焦之气不化,津液不注于下,初病大便艰涩,按经云,味过辛热,肝阳有余,肺津胃液皆夺,为上燥,仿嘉言清燥法。
麦冬 麻仁 鲜生地 甜水梨 桑叶 石膏 生甘草
某 脉涩左大,食入为噎,是属液亏,先宜理气,后用润剂。液亏气滞
半夏 云茯苓 枇杷叶 枳实 竹沥
程 舌黄微渴,痰多咳逆,食下欲噎,病在肺胃,高年姑以轻剂清降。肺胃气不降
鲜枇杷叶 杏仁 郁金 瓜蒌皮 山栀 淡香豉
沈 格拒食物,涎沫逆气,自左上升,此老年悒郁所致,必使腑通浊泄,仅可延年,议两通阳明厥阴之法。肝郁气逆
半夏 苦杏仁 茯苓 橘红 竹沥 姜汁
俞 酒热郁伤,脘中食阻而痛,治以苦辛寒。酒热郁伤肺胃
小川连 半夏 香豉 枳实 茯苓 姜汁
又 苦辛化燥,噎阻不舒,而大便不爽,治手太阴。
鲜枇杷叶 紫菀 苏子 杏仁 桃仁 郁金
某 忧思郁结,凝痰阻碍,已属噎塞之象,当怡情善调。忧郁痰阻
炒半夏一钱半 茯苓五钱 秫米三钱 枳实一钱炒 姜汁三小匙冲
杨四七 脉弦而小涩,食入脘痛格拒,必吐清涎,然后再纳,视色苍,眼筋红黄,昔肥今瘦,云是郁怒之伤,少火皆变壮火,气滞痰聚日拥,清阳莫展,脘管窄隘,不能食物,噎膈渐至矣,法当苦以降之,辛以通之,佐以利痰清膈,莫以豆蔻沉香劫津可也。
川黄连 杏仁 桔梗 土瓜蒌皮 半夏 橘红 竹沥 姜汁
朱五二 未老形衰,纳谷最少,久有心下忽痛,略进汤饮不安,近来常吐清水,是胃阳日薄,噎膈须防,议用大半夏汤,补腑为宜。胃阳虚
人参 半夏 茯苓 白香粳米 姜汁 河水煎
白五六 少食颇安,过饱食不肯下,间有冷腻涎沫涌吐而出,此有年胃阳久馁,最多噎膈反胃之虑,饮以热酒,脘中似乎快爽,显然阳微欲结,所幸二便仍通,浊尚下泄,犹可望安。
熟半夏姜水炒二两 茯苓二两 生益智仁一两 丁香皮五钱 新会皮一两 淡干姜一两
上药净末分量,用香淡豆豉一两洗净煎汁法丸,淡姜汤服三钱。
吕六十 劳倦饥饱,皆伤胃阳,年及花甲,最虑噎膈翻胃,此面饭酒肉重浊之物,与病不合。
半夏 姜汁 香豉 土瓜蒌皮 杏仁 橘红
冯六七 有年阳微,酒湿厚味,酿痰阻气,遂令胃失下行为顺之旨,脘窄不能纳物,二便如昔,病在上中,议以苦降辛通,佐以养胃,用大半夏汤。
半夏 人参 茯苓 姜汁 川连 枳实
又 胃属腑阳,以通为补,见症脘中窒塞,纳食不易过膈,肤浅见识,以白豆蔻木香沉香麝,冀获速功,不知老人日衰,愈投泄气,斯冲和再无复振之理,故云岐子九法,后贤立辨其非,夏季宜用外台茯苓饮加菖蒲,佐以竹沥姜汁,辛滑可矣。
顾四十 脉濡缓无力,中年胸胁时痛,继以早食晚吐,此属反胃,乃胃中无阳,浊阴腐壅,议仿仲景阳明辛热宣通例。
吴萸 半夏 荜茇 淡干姜 茯苓
又 辛热开浊,吐减,行走劳力,即吐痰水食物,阳气伤也,用吴萸理中汤。
尤 脉缓,右关弦,知饥恶食,食入即吐,肢浮,便溏溺少,不渴饮,此胃阳衰微,开合之机已废,老年噎膈反胃,乃大症也。
人参 茯苓 淡附子 淡干姜 炒粳米 姜汁
又 通胃阳法服,腑病原无所补,只以老年积劳伤阳之质,所服之剂,开肺即是泄气,芩连苦寒劫阳,姜汁与干姜附子并用,三焦之阳皆通耳,若枳朴仍是泄气,与前义悖矣。
人参 茯苓 淡附子 淡干姜
刘五四 脉左小弦,右濡涩,五旬又四,阴阳日衰,劳烦奔走,阳愈伤,致清气欲结,食入脘痛,痰涎涌逆,皆噎膈反胃见症,其饮酒愈甚,由正气先馁,非酒能致病。
川连 枳实汁 茯苓 半夏 广皮白 黑山栀 姜汁 竹沥
包六十 胸脘痞闷,嗳逆,三四日必呕吐粘腻,或黄绿水液,此属反胃,六旬有年,是亦重病。
川连 半夏 枳实 郁金 竹茹 姜汁
陆 脉沉微,阳气大伤,阴浊僭踞,旦食不能暮食,周身掣痛,背胀,病状着难愈之症。阳虚阴浊凝滞
人参 附子 干姜 茯苓 泽泻
姚六二 腑阳不通降,浊壅为反胃,累遭病反,老年难以恢复,自能潜心安养,望其悠久而已,药不能愈是病矣。
人参 附子 干姜 公丁香
姜汁和丸。
某 积劳有年,阳气渐衰,浊凝瘀阻,脘中常痛,怕成噎膈便塞之症。阳衰脘痹血瘀
桃仁 红花 延胡 川楝子 半夏 橘红 郁金汁 瓜蒌皮
李 两关脉缓涩,食入气阻,吐涎稍通,前已吐过瘀浊胶粘,此皆久积劳倦,阳气不主旋运,为噎膈反胃之症,此病最多反复,必须身心安逸,方可却病,徒药无益耳。
半夏 姜汁 桃仁 韭白汁 香豉 瓜蒌皮 郁金
某 胃痛,得瘀血去而减,两三年宿病复起,食进痞闷,怕其清阳结而成膈,大意益气佐通,仍兼血络为治。
人参 半夏 茯苓 新会皮 木香 生益智 当归 桃仁
水法丸,服三钱。
张三三 早食暮吐,大便不爽,病在中下,初因劳伤胃痛,痰瘀有形之阻。
半夏 枳实 制大黄 桃仁 韭白汁
经云,三阳结谓之膈,又云一阳发病,其传为膈,仲景云,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丹溪谓噎膈反胃,名虽不同病出一体,多因气血两虚而成,然历观噎膈反胃之因,实有不同,大抵饮食之际,气忽阻塞,饮食原可下咽,如有物梗塞之状者,名曰噎,心下格拒,饥不能食,或食到喉间,不能下咽者,名曰膈,食下良久复出,或隔宿吐出者,名曰反胃,夫噎膈一症,多因喜怒悲忧恐五志过极,或纵情嗜欲,或恣意酒食,以致阳气内结,阴血内枯而成,治宜调养心脾,以舒结气,填精益血,以滋枯燥,夫反胃乃胃中无阳,不能容受食物,命门火衰,不能熏蒸脾土,以致饮食入胃,不能运化,而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治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补土通阳以温脾胃,故先生于噎膈反胃,各为立法以治之,其阳结于上,阴亏于下,而为噎膈者,用通阳开痞,通补胃腑,以及进退黄连,附子泻心诸法,上热下寒为治,其肝阴胃汁枯槁,及烦劳阳亢,肺胃津液枯而成噎膈者,用酸甘济阴,及润燥清燥为主,其液亏气滞,及阳衰血瘀而成噎膈者,用理气逐瘀,兼通血络为主,其胃阳虚而为噎膈反胃,及忧郁痰阻而成者,用通补胃腑,辛热开浊,以及苦降辛通,佐以利痰清膈为主,其肝郁气逆而为噎膈者,两通厥阴阳明为治,其酒热郁伤肺胃,气不降而为噎膈者,用轻剂清降,及苦辛寒开肺为主,而先生于噎膈反胃治法,可谓无遗蕴矣,张景岳云,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其理甚通,当宗之,又有饮膈热膈,及忧气恚食寒之膈,其主治各载本门,兹不复赘。邹滋九
是证,每因血枯气衰致此,凡香燥消涩之药,久在禁内,案中虽有一二仿用辛热,而亦必谛审其为阳微浊踞者,其余或苦辛泄滞而兼润养,或酸甘化液而直滋清,或郁闷于气分,而推扬谷气,或劳伤于血分,而宣通瘀浊,总以调化机关,和润血脉为主,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二语,实为证之确切论也。姚亦陶
徐评 果系膈症,百无一生,不必言治,若反胃则古人自有主方,不得泛用通治之品,此老尚未明也,案中多用人参,其意以为不食胃虚,不可不用参以补其精气,不知噎膈之症,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膈胃气,其已成者,百无一治,其未成者,用消瘀去痰降气之药,或可望其通利,若用人参,虽或一时精气稍旺,而病根益深,永无愈期矣。本文来自:中医五绝网http://www.wujue.com
川连 人参 姜汁 半夏 枳实汁 竹沥
卢 阴阳逆乱,已成关格,议用附子泻心汤,为上热下寒主治。
徐七八 老人食入涎涌,吐痰略能咽粥,二便艰少,是阳不转旋上结,阴枯于下便难,极难调治,勿用腥油膻味,脉弦大而搏,议妙香丸。
又 妙香丸仍服,每五日服大半夏汤。
毛 老年形消,不食不便,气冲涌涎,乃关格之症,议用进退黄连汤。
川连 淡干姜 半夏 姜汁 人参 茯苓 附子 生白芍
濮七十 七旬有年,纳食脘胀,大便干涩,并不渴饮,痰气凝遏阻阳,久延关格最怕。
川连 枇杷叶 半夏 姜汁 杏仁 枳壳
杜六四 老人积劳久虚,因渴饮冷,再伤胃阳,洞泄复加呕吐,不受汤饮食物,上不得入,下不得出,此为关格难治。
人参 半夏 川连 淡干姜
某 清阳日结,腹窄不能纳谷,阴液渐涸,肠失润,大便难。
桂枝 川连 半夏 姜汁 杏仁 茯苓
毕五四 夏间诊视,曾说难愈之疴,然此病乃积劳伤阳,年岁未老,精神已竭,古称噎膈反胃,都因阴枯而阳结也,秋分后复诊,两脉生气日索,交早咽燥,昼日溺少,五液告涸,难任刚燥阳药,是病谅非医药能愈,大半夏汤加黄连姜汁。
某 脉寸口搏大,按之则涩,形瘦气逆,上不纳食,下不通便,老年积劳内伤,阳结不行,致脘闭阴枯,腑乏津营,必二便交阻,病名关格,为难治。
人参 枳实 川连 生干姜 半夏 茯苓
苏五四 向来翻胃,原可撑持,秋季骤加惊忧,厥阳陡升莫制,遂废食不便,消渴不已,如心热,呕吐涎沫,五味中喜食酸甘,肝阴胃汁,枯槁殆尽,难任燥药通关,胃属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酸甘两济其阴。肝阴胃汁枯
乌梅肉 人参 鲜生地 阿胶 麦冬汁 生白芍
某 阳明汁干成膈。
梨汁 柿霜 玉竹 天冬 麦冬 甜杏仁 川贝 生白芍 三角胡麻
王五三 老年血气渐衰,必得数日大便通爽,然后脘中纳食无阻,此胃汁渐枯,已少胃气下行之旨,噎症萌矣,病乃操持太过,身中三阳,燔燥烁津所致,故药饵未能全功,议用丹溪法。烦劳阳亢肺胃津液枯
麦冬汁 鲜生地汁 柏子仁汁 甜杏仁什 黑芝麻汁 杜苏子汁 松子仁浆
水浸布纸,绞汁滤清,炖自然膏。
马六十 劳心劳力经营,向老自衰,平日服饵桂附生姜三十年,病食噎不下膈吐出,此在上焦之气不化,津液不注于下,初病大便艰涩,按经云,味过辛热,肝阳有余,肺津胃液皆夺,为上燥,仿嘉言清燥法。
麦冬 麻仁 鲜生地 甜水梨 桑叶 石膏 生甘草
某 脉涩左大,食入为噎,是属液亏,先宜理气,后用润剂。液亏气滞
半夏 云茯苓 枇杷叶 枳实 竹沥
程 舌黄微渴,痰多咳逆,食下欲噎,病在肺胃,高年姑以轻剂清降。肺胃气不降
鲜枇杷叶 杏仁 郁金 瓜蒌皮 山栀 淡香豉
沈 格拒食物,涎沫逆气,自左上升,此老年悒郁所致,必使腑通浊泄,仅可延年,议两通阳明厥阴之法。肝郁气逆
半夏 苦杏仁 茯苓 橘红 竹沥 姜汁
俞 酒热郁伤,脘中食阻而痛,治以苦辛寒。酒热郁伤肺胃
小川连 半夏 香豉 枳实 茯苓 姜汁
又 苦辛化燥,噎阻不舒,而大便不爽,治手太阴。
鲜枇杷叶 紫菀 苏子 杏仁 桃仁 郁金
某 忧思郁结,凝痰阻碍,已属噎塞之象,当怡情善调。忧郁痰阻
炒半夏一钱半 茯苓五钱 秫米三钱 枳实一钱炒 姜汁三小匙冲
杨四七 脉弦而小涩,食入脘痛格拒,必吐清涎,然后再纳,视色苍,眼筋红黄,昔肥今瘦,云是郁怒之伤,少火皆变壮火,气滞痰聚日拥,清阳莫展,脘管窄隘,不能食物,噎膈渐至矣,法当苦以降之,辛以通之,佐以利痰清膈,莫以豆蔻沉香劫津可也。
川黄连 杏仁 桔梗 土瓜蒌皮 半夏 橘红 竹沥 姜汁
朱五二 未老形衰,纳谷最少,久有心下忽痛,略进汤饮不安,近来常吐清水,是胃阳日薄,噎膈须防,议用大半夏汤,补腑为宜。胃阳虚
人参 半夏 茯苓 白香粳米 姜汁 河水煎
白五六 少食颇安,过饱食不肯下,间有冷腻涎沫涌吐而出,此有年胃阳久馁,最多噎膈反胃之虑,饮以热酒,脘中似乎快爽,显然阳微欲结,所幸二便仍通,浊尚下泄,犹可望安。
熟半夏姜水炒二两 茯苓二两 生益智仁一两 丁香皮五钱 新会皮一两 淡干姜一两
上药净末分量,用香淡豆豉一两洗净煎汁法丸,淡姜汤服三钱。
吕六十 劳倦饥饱,皆伤胃阳,年及花甲,最虑噎膈翻胃,此面饭酒肉重浊之物,与病不合。
半夏 姜汁 香豉 土瓜蒌皮 杏仁 橘红
冯六七 有年阳微,酒湿厚味,酿痰阻气,遂令胃失下行为顺之旨,脘窄不能纳物,二便如昔,病在上中,议以苦降辛通,佐以养胃,用大半夏汤。
半夏 人参 茯苓 姜汁 川连 枳实
又 胃属腑阳,以通为补,见症脘中窒塞,纳食不易过膈,肤浅见识,以白豆蔻木香沉香麝,冀获速功,不知老人日衰,愈投泄气,斯冲和再无复振之理,故云岐子九法,后贤立辨其非,夏季宜用外台茯苓饮加菖蒲,佐以竹沥姜汁,辛滑可矣。
顾四十 脉濡缓无力,中年胸胁时痛,继以早食晚吐,此属反胃,乃胃中无阳,浊阴腐壅,议仿仲景阳明辛热宣通例。
吴萸 半夏 荜茇 淡干姜 茯苓
又 辛热开浊,吐减,行走劳力,即吐痰水食物,阳气伤也,用吴萸理中汤。
尤 脉缓,右关弦,知饥恶食,食入即吐,肢浮,便溏溺少,不渴饮,此胃阳衰微,开合之机已废,老年噎膈反胃,乃大症也。
人参 茯苓 淡附子 淡干姜 炒粳米 姜汁
又 通胃阳法服,腑病原无所补,只以老年积劳伤阳之质,所服之剂,开肺即是泄气,芩连苦寒劫阳,姜汁与干姜附子并用,三焦之阳皆通耳,若枳朴仍是泄气,与前义悖矣。
人参 茯苓 淡附子 淡干姜
刘五四 脉左小弦,右濡涩,五旬又四,阴阳日衰,劳烦奔走,阳愈伤,致清气欲结,食入脘痛,痰涎涌逆,皆噎膈反胃见症,其饮酒愈甚,由正气先馁,非酒能致病。
川连 枳实汁 茯苓 半夏 广皮白 黑山栀 姜汁 竹沥
包六十 胸脘痞闷,嗳逆,三四日必呕吐粘腻,或黄绿水液,此属反胃,六旬有年,是亦重病。
川连 半夏 枳实 郁金 竹茹 姜汁
陆 脉沉微,阳气大伤,阴浊僭踞,旦食不能暮食,周身掣痛,背胀,病状着难愈之症。阳虚阴浊凝滞
人参 附子 干姜 茯苓 泽泻
姚六二 腑阳不通降,浊壅为反胃,累遭病反,老年难以恢复,自能潜心安养,望其悠久而已,药不能愈是病矣。
人参 附子 干姜 公丁香
姜汁和丸。
某 积劳有年,阳气渐衰,浊凝瘀阻,脘中常痛,怕成噎膈便塞之症。阳衰脘痹血瘀
桃仁 红花 延胡 川楝子 半夏 橘红 郁金汁 瓜蒌皮
李 两关脉缓涩,食入气阻,吐涎稍通,前已吐过瘀浊胶粘,此皆久积劳倦,阳气不主旋运,为噎膈反胃之症,此病最多反复,必须身心安逸,方可却病,徒药无益耳。
半夏 姜汁 桃仁 韭白汁 香豉 瓜蒌皮 郁金
某 胃痛,得瘀血去而减,两三年宿病复起,食进痞闷,怕其清阳结而成膈,大意益气佐通,仍兼血络为治。
人参 半夏 茯苓 新会皮 木香 生益智 当归 桃仁
水法丸,服三钱。
张三三 早食暮吐,大便不爽,病在中下,初因劳伤胃痛,痰瘀有形之阻。
半夏 枳实 制大黄 桃仁 韭白汁
是证,每因血枯气衰致此,凡香燥消涩之药,久在禁内,案中虽有一二仿用辛热,而亦必谛审其为阳微浊踞者,其余或苦辛泄滞而兼润养,或酸甘化液而直滋清,或郁闷于气分,而推扬谷气,或劳伤于血分,而宣通瘀浊,总以调化机关,和润血脉为主,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二语,实为证之确切论也。姚亦陶
徐评 果系膈症,百无一生,不必言治,若反胃则古人自有主方,不得泛用通治之品,此老尚未明也,案中多用人参,其意以为不食胃虚,不可不用参以补其精气,不知噎膈之症,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膈胃气,其已成者,百无一治,其未成者,用消瘀去痰降气之药,或可望其通利,若用人参,虽或一时精气稍旺,而病根益深,永无愈期矣。本文来自:中医五绝网http://www.wujue.com
文章录入:中医五绝网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